第14章

第14章靠山

臨西雖然與錢塘相距千裏,山水迢迢,但自從許氏嫁過來後,白大爺每隔兩三年就會陪着她回錢塘探親,白三姑娘三歲起也加入其中,在白素錦的記憶裏,最後一次見許老太爺是三年前在許氏的葬禮上。

時隔又一個三年,祖孫倆再次相見,白素錦前腳剛邁進外客廳花門,許老太爺忙不疊起身迎了上去。看着眼前這個頭發花白、臉帶倦容、眼角微微泛紅的老人,白素錦鼻腔湧上濃濃的酸楚,腳下加快速度迎将上去,扶住老太爺後,斜撩衣擺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白素錦七歲就失去了父母,是外公和舅舅舅母撫養她養大,表哥對她更是愛護有加,此時看到許老太爺,白素錦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外公。出事前一年,外公心髒病發去世,白素錦難以想象,外公若健在,得知自己出事的消息會怎樣。

就像此時面對許老太爺,真正的白三小姐其實已經魂斷這樣的事實,白素錦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的。被當做異類燒死枉丢性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眼前的這位老爺子,是再經受不住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了。

在此之前,白素錦始終認為自己是鸠占鵲巢,但現下見到許老太爺和許家二爺後,白素錦的心境發生了全然的改變。

萬事皆有定數。或許,從踏進神鼎山古墓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場宿命的轉折,要由自己來接替白三小姐過完後面的人生,将白大爺和許氏的血脈延續下去。

白素錦,就是白家三小姐。

心結一經打開,面對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至親之人,白素錦心境很快變得坦然而平和。

“快起來,讓我好好看看,身子當真大好了?”許老太爺哪裏舍得白素錦跪着,忙把她拉起來,從頭到腳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好幾遍,嘴裏不停念叨:“瘦了......瘦了......”

這次來臨西,除了老太爺,二爺許紹通和四少爺許唯良也一起來了。得知白素錦出事的消息,劉大掌櫃絲毫不敢耽擱,立刻給錢塘那邊送了信,三日後白素錦情況好轉,劉大掌櫃又加送了一封。

接到第一封信時,許老太爺險些一口氣沒喘過來,完全不顧全家的反對,當即讓人備了馬車擡腳就走,還好許二爺和許四少時常跟着商隊跑,出行經驗豐富,一路上安排妥當,随行還帶了一位郎中,盡管如此,不到半日,老太爺的嘴唇就長出了火泡,成宿成宿睡不着覺,幸而沒過兩天在路上攔到了第二封信,得知白素錦度過了生死關頭,一行人這才松了口氣,但一日沒看到人,懸着的心一日不能落地,這一路始終緊着往臨西趕。

許老太爺剛啓程就叮囑許二爺,除了劉全之外,臨西之行的消息不要再洩露給其他人知道,包括白素錦。他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外孫女在臨西到底過的如何,他白家到底将她照顧的怎樣。

劉大掌櫃通過自家的商行陸陸續續給老太爺送信,彙報表小姐的情況,看到信上說錦丫頭卧床期間,白家那幾房竟只打發了手底下的婆子、丫環過去,老太爺心裏的怒氣就開始醞釀,等看到信上說到白素錦退婚、在白家大門口衆目睽睽之下只身應對蘇家那小子和野女人的刁難時,老太爺的怒火達到頂點,忍無可忍拽過筆就給白素錦寫了那封只有短短一行字的家書。

在老太爺心裏,自家錦丫頭是受了天大的委屈,這讓自己将來怎麽有臉到地底下去見女兒和女婿?!

提心吊膽日夜兼程地趕路,現在看到白素錦好好站在面前,許家三位爺心頭的大石才終于落了地。

Advertisement

“外公、二舅舅、四表哥,今天先歇在我院子裏吧,明天用過早飯之後再移步去莊子。”

緊繃的神經一放松,老爺子臉上的倦意更甚,白素錦讓夏媽媽提前一步回清晖院給他們收拾住處。

“不急,先去福林院和老太君打聲招呼,不管別人怎樣,咱們不能不顧禮數。”許老太爺大手一揮,毫不掩飾言語間的冷嘲。

白素錦走在外公和舅父身後,和四表哥交換了一個無奈的眼神。

一行人剛進二門,迎面就碰上了匆匆趕過來的白明承和白明軒。

其實,許老太爺一下車,門房當值的夥計就往內院去了兩個,一個去了清晖院,一個直奔福林院。清晖院的位置是距離前院近,但白素錦和老爺子也說了好一會兒話,這會兒一行人都走進二門了,才看到白家兩位爺現身,怪不得許老太爺頗有微詞。

但得長眼睛的人都看得出許老太爺此時面容倦怠、風塵仆仆,得知一行人要往福林院而去,白三爺連忙勸着老爺子先到清晖院休息,晚上再一起吃飯為他們接風洗塵。白二爺在一旁附和幫腔。

許老太爺淡淡掃了白明承、白明軒兩眼,也沒推辭,輕嗯一聲,跟着白素錦就拐去了清晖院。

夏媽媽本就是許家的家生子,對老太爺和許二爺的喜好習慣甚為了解,很快就将住處給收拾出來,待白素錦帶着他們回來時,內堂裏已經擺好了一桌清淡小菜,還有一鍋魚片粥。

白家兩兄弟從清晖院出來後臉色很不好看。白家能有如今的成就,大部分要歸功于已故白大爺白明啓,尤其是許氏嫁進來後,在白家發展的最關鍵時刻,許氏及其背後許家給予白家的支持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只有他們白家自己人最清楚。盡管不那麽想承認,但白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崛起,背後少不了許家的影子。

只不過許家支持的方式很高明,從未直接在生意往來上有所偏頗,而是通過白家大太太許氏之手給彼時的白家家主白明啓送錢。是以,白明啓一屆初生牛犢涉足鹽業,卻從未在資金周轉上出現問題,這使得他很快在鹽運司衙門樹立了深刻印象,并且越來越被鹽運總商蘇家看中,成為重點拉攏目标。

許家,是白家背後的靠山。

只不過,當許氏病逝、白家偌大家業盡數落在白明承手裏後,許家的支持便只傾注在白素錦一個人身上。

即便如此,現今已是白家家主的白二爺,在許家人面前仍覺得底氣不足。當然,白三爺的臉色也好不到哪裏去,打從見面開始,許老太爺就毫不掩飾敷衍和不滿的态度,看來此行遠不是探病這麽簡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