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門

“是。”許經年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應下,神情平靜得仿佛白素錦的做法理所當然一般。不久之前,他就是用這麽一張臉打發了府衙同知餘大人府上的大丫環。餘府,就是白家三太太餘氏的娘家。

許大管事那個人就跟一池平靜無波的溫水似的,許經年受他影響,潛移默化,年紀輕輕就有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趨勢。并且,完全繼承了他老爹的行事原則:一切行動只聽莊主指揮。

說起來,若不是抱上了周慕寒這條大金腿,早到早得,不接受任何人預訂這種霸氣側漏的話,白素錦還真不敢說。不消別的,那些官太太就夠她喝一壺的了。

“過幾日,怕是要你親自再跑一趟商河了。”

許經年是許大管事與夏媽媽的長子,雖未及弱冠,打理生意卻是一把好手,尤擅做賬,早先在莊子上幫助許大管事處理事務,去年秋上硬是被闫大掌櫃要到了廣蚨祥來,白素錦前陣子去百越,特意點了他随行,一路考察過來,決定培養他負責滇北的生意,從百越回來後,這段時間和百越、北濮的往來聯系都是他在一手負責。做甩手掌櫃這種技能,白素錦是越來越熟練了。

“小人正打算過兩日動身去百越,那爾克族長送來消息,說是第一批桐華布已經備好。莊主可是另有交代?”

白素錦将随身帶着的書信遞給他,“這封信你務必親自交到塔達木族長手中,另外,備下一份契約書,北濮的茶,有多少我們要多少,以行價加兩成的價錢收購,現銀支付,不打白條。還有,你讓塔達木幫忙聯系一下,看還有那些族寨做茶的,只要他們願意,都可以一并簽了契約書。但是,前提條件一定要強調清楚,茶的質量必須保證。”

許經年眼睛都沒眨一下,“是,小人謹記。”

“茶行也可以着手準備開張了。”

“是,鋪面再有五日便可完工。”

白素錦默默将盞中剩餘的茶水一飲而盡,和這麽個惜字如金的人說話可真無趣,開始有點懷念闫大掌櫃和趙管事的喋喋不休了......

這次大手筆收茶,一來,日前收到了許唯良的書信,說是下月中旬他便會提前來臨西,正式着手準備籌劃的大事;二來,接手将軍府的家産後,尤其是在看了周慕寒名下的禦風馬場的賬目後,白素錦覺得賺錢一事迫在眉睫。

周慕寒名下,一座府宅、一個馬場、一家鐵器鋪子、三百畝田地、三百多兩現銀,以及庫內若幹聖上賞下的不便變賣的珍玩器物。

其中,虧損最大的,竟然是馬場!

白素錦特意請來林大總管詢問,得知真相後只能無語望天。

不是林大總管和馬場的蕭管事經營不善,而是大将軍太能敗家,軍中的都指揮使一哭窮,馬場的馬匹就被人家給低價弄了去。鐵器鋪子的情形也差不多,年底清算,勉強維持平衡。

Advertisement

若是沒有林大總管當初執意購下的那三百畝地,白素錦甚至要懷疑大将軍府是不是要揭不開鍋了!

老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周一世窮。即便分工不同,可白素錦覺得,成親之後,非常有必要對周大将軍進行一番理財啓蒙了。

小家顧好,大家都好。我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才是白素錦的信仰。

白宛靜三朝回門,白素錦本意回避,不料餘氏竟特意派人來請,白素錦自然坦蕩蕩出席回門宴。

回門宴設在福林院,白老太太和一衆女眷一桌,白二爺、白三爺和新姑爺并幾位白家少爺一桌。席間觥籌交錯、言語歡暢、其樂融融,然而仔細觀察,新姑爺蘇五少的态度隐約透着寒暄敷衍。

白素錦飛快斂去唇邊的冷笑,專心吃着面前的這道清蒸鲈魚。

大歷餐桌上的用油多為動物油脂,也就是豬油,又稱葷油。葷油做菜香則香矣,但是高熱量、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長時間單一食用,容易引起肥胖病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實在不适合多食用。

白素錦看着白老太太連喝了滿滿兩碗油膩的濃湯,忽然就沒了食欲。想想自己之前在百越北濮附近買的那幾千畝山地,好期待美味又健康的橄榄油和茶油啊......

“三妹,你送我的那件花綀罩衫着實讓人愛不釋手,婆母和小姑們見過後贊不絕口,就連大哥也稱贊是布料中的極品,下月初便是婆母的生辰,姐姐腆着臉想和你讨買一匹,作為生辰賀禮,不知可否?”

見白素錦入席後便沉默不語埋頭用飯,這會兒終于撂下筷子,白宛靜終于抓到了說話的機會。

白素錦擡眼看了看白宛靜溫婉恬靜的笑臉,眉宇間浮上幾許為難,緩聲道:“二姐,實不相瞞,你這話說晚了一步,打從今兒一開店,許多達官貴太太們就打發人來廣蚨祥的櫃上買花綀,大掌櫃哪個也開罪不得,只好按着她們來的先後順序派了三十張柬帖,承諾七日後在莊子上辦個品茶會,當場将花綀給各家。實際上,品茶會也不過是個緩兵之計,織造坊的庫房裏根本就沒有三十匹花綀,日夜趕工,能在承諾之日趕織出來已屬不易,若不是我先留了話,怕是之前許諾給祖母和兩位嬸娘的份兒都要被頂過去了。如果二姐委實急着用,怕是要和祖母、嬸娘們商量商量了。”

白宛靜臉上的笑意凝固,身體微微前傾,話音裏帶着股急切,“當真一匹也勻不出來嗎?”

白素錦毫不遲疑地點頭,“着實如此。”

白宛靜聽罷,目光閃爍地看了看白老太太、小齊氏和母親餘氏,三人的臉色都不甚好看,悶着聲音不說話。

自家三姑娘孝敬的花綀,還沒到手,就要被剛嫁出去的姑娘讨去孝敬婆母,這種事,放在誰身上都不會高興。盡管白宛靜沒開口,但她的眼神已經出賣了她曾動了這般心思的念頭,所以,就算這會兒極力掩飾,氣氛也不複開始那般和樂。

作為晚輩,白素錦不方便提前離席,索性眼觀鼻鼻觀心,繼續充當一株會呼吸的綠色植物。

大歷的風俗,新婚夫婦三朝回門要在娘家住上三天,所以回門宴結束的比較晚,白素錦從福林院出來的時候天色已大黑,中通路兩旁挂着的燈籠都已經點了起來,一路明亮。

白素錦在席上只喝了一小盅白宛靜敬的酒,菜也沒用多少,趙媽媽深知白素錦的口味,料到會如此,一早便在廚房煲了雞湯,撇去浮油,下了碗湯頭清亮的手擀面。

白素錦吃完後不能更滿足。

不管各房如何,白素錦這一晚上睡得格外好。

第二日一早用過早飯,白素錦就打算出府回小荷莊,倒不是怕人折騰幺蛾子,純粹是手裏的事情多,沒看戲的時間和心思。

可惜,總有那麽些人,就是不禁人念叨。

譬如,蘇五少。

這不,剛出城沒多遠,馬車就被人攔住,車廂外蘇五少沉着聲音說道:“三姑娘,能否借一步說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