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影子
誠如汪四爺所言,由于原麻和生紗的庫存限制,小荷莊織造坊內的普通布料很快全部停産,原材料和人工全部投入花綀織造。随着最後一批織工轉織花綀,第一批接觸花綀的織工則被安排去專門績紗。
一時間,花綀的産量有了顯著的提高,廣蚨祥貨架上的花綀從每天十匹增加到了每天二十五匹,價錢維持不變,依舊是100文一尺,四兩銀子一匹。一尺花綀十斤糙米,這價錢無疑是昂貴的,可是,花綀的目标消費群體從一開始就不是普通人家。
六月裏,白疊子進入蕾期,蔥郁茂盛的枝葉間現出累累花苞。郭焱來莊子上這天,天氣特別好,趙管事正組織夥計們給田裏追加最後一遍綠肥。綠肥是用稭稈加飼養牲畜的糞便集中在漚肥池裏漚出來的,使用的時候拌上草木灰,肥力效果特別好,就是味道嘛,有些兇殘。
白素錦在蓮湖旁的水榭臺上接待的郭焱,沈之行在将軍府同林大總管商讨大婚期間賓客的住宿安排,有關冊封禮的講解任務便交由郭焱來負責。
水榭四面通透,涼風習習,石桌上備一壺清茶,靜坐其中,擡望眼,一池蓮葉無窮碧,遠眺,是蔥郁的棉田,依稀可見數多田工忙碌其中。
清秋将木漆托盤中的兩碟茶點放下後便退了下去,同清曉一起候在不遠處的水廊邊上。
許是美景于前的關系,郭焱的臉色比預想的和緩許多,正襟危坐,語速和緩有度地給白素錦細細講解着大婚當日的流程,尤其是親迎前的冊封禮。按照郭焱和沈之行的日程安排,明兒開始,白素錦就需要回白府了,為了冊封禮,清晖院需要做适當的布置。
嘴唇抵着茶盞口,白素錦微微失神。還有半個月就是大婚,也是時候回白府了。
“白姑娘,在下方才所言,不知你聽清楚了沒有?”發現白素錦神情有些恍惚,郭焱沉着臉問道。
三十歲不到的大好青年,護雞崽一樣守着那些繁文缛節,成天板着一張臉,白白浪費了父母給的好相貌!
白素錦嘆了口氣,放下手中的茶盞,開始出聲總結郭焱所述,提綱挈領地概括了整個大婚的流程,并着重點出了幾個環節自己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看着郭焱臉上乍起的驚訝漸漸沉澱歸于平靜,但在嚴肅中又透着幾許欣賞,白素錦彎了彎唇角。再怎麽說也是混跡象牙塔二十餘年的學霸,這個程度的突擊檢查還是能應付的!
左右來一趟,郭焱順便帶了一份空白名冊,白素錦知曉他的用意後,将空白名冊簿放到一邊,叫來清曉交代了兩句,不一會兒,小丫頭就捧着個紅漆匣子送過來。
裏面裝着的,是許大管事一早就拟好的宴請賓客名單。
“煩勞郭大人先過目瞧瞧,這般造冊可合适?”
大婚的喜帖要由禮部派來負責籌辦婚禮的承辦司統一書寫,這就需要将軍府和白素錦兩邊提供賓客的名單和身份信息。
Advertisement
郭焱依言翻開名冊簿,越看,表情越嚴肅。
原因無他,依白素錦的出身,賓客名單上所列的,自然都是名商大戶。
士農工商。
大歷雖勸課農桑、鼓勵商貿,每年國庫的稅收收入商人貢獻大半,可商人的地位卻依舊不高,這也是為何郭焱一個小小的禮部員外郎,也敢在白素錦這個準世子妃、準從一品诰命夫人面前絲毫不假辭色的原因。
雖說妻憑夫貴,但出身卻是任何光環與榮耀都不能覆蓋的。白素錦甚至現在就能想象得到,商家女這個身份,将會如月下燈一般,未來投注在自己身上的光環越大、越耀眼,這個身份所形成的影子就會越濃重顯眼。
說白了,無非就是忌妒心作祟,總有那麽些人見不得別人好,非得從人家身上挑出些不如意的地方來平衡自己的心理。
盡管白素錦難以真心接受,但真真切切擺在她眼前的現實是:在這個絕對的男權社會裏,女人的存在本身幾乎就是男人的附屬品。
本體已然和丈夫的影子無甚分別,白素錦又怎麽會在乎商家女的身份所帶來的小小陰影呢!
只是,作為“名震大歷”的撫西大将軍周慕寒的專屬影子,自己黑可是遠遠不夠的。
“郭大人可是覺得名冊記錄有不妥之處?”白素錦明知故問。
郭焱将手中的名冊簿合上後放回木匣中,肅聲道:“名冊所記并無不妥。”
白素錦捏着茶盞挑眉,眼神淡淡掃過去,“哦,那看大人的臉色,是對名冊上所請之人有看法喽?”
郭焱脊背登時發僵,擡眸看向白素錦,只見對方眼神清明坦蕩,并無絲毫旁雜的情緒,心神不禁一震。
很快,郭焱便收斂好情緒,面色恢複如常那般嚴肅,但眼底的那抹倨傲卻淡了幾分。
“不錯,在下的确不喜從商之人。”白素錦坦然在先,郭焱便也不粉飾,坦言道:“不事生産而徒分其利,盤害農桑,動搖國本,是為不喜之一。商賈子弟多揮霍享樂、恣意妄為,觸犯法紀便以財疏通,擾亂風氣霍亂法度,是為不喜之二。”
見白素錦始終淡然自若,沒有絲毫動怒的跡象,郭焱慢慢放開本有的那點顧忌。
“聽大人這麽一說,那将軍與我的婚事,想必大人也是持不贊同的意見吧?”
郭焱率然颔首,“的确。恕在下直言,姑娘與将軍,門不當戶不對,于禮,不般配。”
看着郭焱頂着一張撲克臉說這番話,白素錦一個沒忍住,輕笑出聲。
萬沒料到白素錦這般反應的郭焱郭大人心緒有些淩亂。
白素錦堪堪收住笑意,“抱歉,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覺得難得一見大人這般坦誠直率的人,與你說話頗為暢快。聽過的大人一席話,我也有個疑問想要問問大人,你方才所說的不喜商人那兩點,權貴世家與商賈之家相比,哪個更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