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鐵木古鎮

洞庭湖,我國四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湖南岳陽。

“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這是號稱“五言長城”的劉禹錫的名句,所描繪的正是洞庭湖的壯麗景觀。

洞庭湖方圓八百裏,浩淼無邊;湖中有一小島,名君山,島上郁郁蔥蔥,有詩曰“白玉盤中一青螺”;所産青竹皆有黑色斑點,相傳舜帝南游崩駕,其二妃娥皇、女英南下尋夫,至洞庭湖後得悉惡訊,哀哭不已,投湖自盡;其淚灑到青竹上而留痕,後人為紀念娥皇、女英殉夫節烈,遂名“湘妃竹”。湖邊岳陽樓平地兀起,樓高數十丈,與嘉興煙雨樓、廣州鎮海樓、武昌黃鶴樓并稱四大名樓,更有宋朝文學家範仲淹揮就的《岳陽樓記》名聞天下。自樓頂極目遠眺,只見長江自西而來,浩浩蕩蕩,氣勢磅礴,蔚為壯觀;沿江兩岸一片青翠。放舟沿江而下,正所謂:不盡長江滾滾來,無邊落木蕭蕭下。

洞庭湖一帶土壤肥沃,物産豐富,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古諺雲:湖廣熟,天下足,其中的“湖”即包含洞庭湖一帶。湖中盛産各種魚類,如銀魚、鲥魚、胭脂魚等。“洞庭魚可拾,鬧若雨前蚊,多如秋後蠅……”這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隐在《洞庭魚》一詩中對洞庭湖人歡魚躍場景的生動寫照,四周漁民以打魚為生,倒也衣食無憂,溫飽不愁。

※※※

晚霞流紅,夕陽正濃。

湖面上一片金黃,湖水瑟瑟,宛若金蛇亂舞。遠處漁歌互答,笑語隐隐,漁舟三三兩兩,結伴而行。湖邊一大片荷葉,密密麻麻,沿岸蜿蜒,長不見盡頭;晚風吹過,荷葉彎曲起伏,竟似隐藏了千軍萬馬。偶爾可見小舟穿行其中,時隐時現,不時傳出清脆的歌聲,卻是少女在采蓮。

随着“潑喇”一聲,一艘小舟自荷葉叢中劃出,舟上一老一少:老者面容清瘦,白眉慈目;幼童年僅七、八歲,眉清目秀,一臉精靈古怪,頭上頂着一片大荷葉,兩腳在水裏一蕩一蕩的。船倉裏裝滿了各種魚類,偶爾有一、兩條躍起又摔下,幼童不時回頭張望一下,旁邊放了一把蓮藕,正剝着吃蓮子。

“爺爺,今天晚上咱們喝銀魚湯,好嗎?”那幼童仰臉問老者。

“星兒,又嘴攙了?”爺爺說,“行,晚上爺爺給你炖。”

“太好啦!”星兒叫着。

魚船漸劃漸遠,夕陽慢慢沉入水中,湖中升起一片若有若無的霧氣……

※※※

暮霭中,湖邊隐約現出一座小鎮,燈火隐現。小鎮南面則黑壓壓一片,山巒與樹木已經模糊,月亮正挂在山頭樹梢,只是月色有些昏黃,周圍隐約還有一個淡淡的圓圈。

“爺爺,到家了。”星兒邊說邊跳下了小舟。

這兒是一個小碼頭,許多辛勤的漁民也剛剛回來,大家愉快地打着招呼,然後便三三兩兩的回家了。爺爺和星兒帶着沉甸甸的收獲,在月色中優哉游哉的向小鎮走去。

Advertisement

小鎮名叫鐵木鎮,南北、東西各有一條大街,長不過多半裏。不過,由于地處武昌到長沙的官道上,加之緊鄰洞庭湖,沿長江上下的船只都在此停泊,故而比一般市鎮熱鬧多了。此時,天色雖晚,但仍然人聲鼎沸,尤其是酒樓客棧,更是人來人往。

進入小鎮後,星兒和爺爺徑直來到全鎮最大的酒樓“一品香”後院。

迎面碰見一個夥計,急忙迎過來,笑道:“鐵大爺,您回來啦!走,給您過秤去。”

星兒跑上前去,笑道:“小九哥,今天收獲不少呢。我怕你一個人算錯呢!”

爺爺慈祥的看着夥計說:“小九,別聽他瞎說。”語氣中卻不見火氣,對這個孫子,他一向寵愛有加。

小九也不以為意。說說笑笑中,三人來到廚房過秤。

在過秤之際,小九突然悄悄的對鐵大爺說:“鐵大爺,您聽說了沒有?今天鎮上來了不少江湖高手,所有客棧都住滿了。”

鐵大爺道:“怎麽回事?”

小九道:“聽說後山上發現了寶貝,這些人都是沖寶貝來的。”

星兒急忙插嘴:“小九哥,後山發現什麽寶貝啦?”鐵大爺突然神光一閃,璇及恢複。三~五怪,一個尋常老漁民,怎麽象身懷武功的武林中人呢?

小九看了看四周,其他人正忙着作飯端盤,沒人注意。這才道:“我也是聽管帳的胡老三說的,據說後山藏着一把神兵,有人看見山中這幾天有彩光出現,神兵可能要出世啦。”

“不就一把埋在地下的兵器嗎?”鐵大爺不經意道。

“聽說這把神兵是上古三~五物,削鐵如泥,還能在天上飛。”小九道。

“是嗎?那可厲害啦。”鐵大爺暗暗心驚,暗道:看來前幾天晚上看到的彩光,果真是神兵出世前兆。星兒好三~五地聽兩人說話,心想:這麽厲害,拿來讓我玩玩多好。他卻不知道其中厲害關系。

很快,過秤完了。爺孫倆拿着銀子離開了。

這時,月上中天,月暈更加明顯,看來,今晚要有一場大風了。遠處的山巒好象猙獰的怪獸,在黑暗中蹲伏着,等待擇人而食。

※※※

爺孫倆的住處在小鎮西邊。一座小院,屋前種滿花草,清香陣陣;幾株葡萄藤攀爬形成的架子組成一道走廊,四周圍繞着一人高的籬笆。一只大黃狗聽見腳步聲後,興奮的跑了出來,汪汪叫着,星兒抱住大黃狗。

“大黃,想我嗎?”大黃狗緊挨着星兒的小腿,非常親密。倆人一狗走進屋裏。

很快,一陣魚香味飄出來。

“爺爺,快點,我餓死啦。大黃也餓死啦,是吧?大黃!”

“嗚嗚……”

“就你嘴攙。別急,怎麽上了凳子啦,下來!”

爺孫倆你來我往,只聽見呼啦呼啦的聲音。

“別燙着,慢點。

“大黃,喝少點,我還沒吃飽呢。”……

屋外,風比剛才更大了,樹木嘩嘩做響,月亮漸漸昏暗。天色已經全黑,月亮完全隐入雲中,風卻越來越大。小鎮慢慢陷入了沉寂中。

鐵大爺的小屋也是黑漆漆一片,但裏面卻是另一番景象:窗戶上垂着黑黑的厚棉簾,外間正熱氣騰騰,鐵大爺不時往裏間送熱水,大黃跟在身後跑進跑出。裏間正中放了一個大鐵盆,裏面裝滿熱水,上面漂浮着許多花草,一股濃郁的藥草味從中飄散出來。星兒裸體閉目坐在其中,只露出頭;鼻子中有兩股把白氣進進出出,伸縮不定,皮膚隐隐發紅。看樣子,他正在修煉一種高深內功。

原來,鐵大爺本名鐵鵬庭,年輕時因一場大劫,奉師門之命隐居修真。三十年前搬居此地,隐姓埋名,以打魚、采藥為生。鐵鵬庭從師天龍門,八百年前由祖師飛龍子創建。飛龍子年輕時游歷四方,偶然間發現一本前世異人留下的修真秘籍《九天真氣》,其共分十二層,分別為:心悟、藕生、天光、出竅、花現、胎息、靈動、元嬰、氣虛、神滅、寂空、飛升;據說修真到十二層飛升即可白日成仙。而這也就是世人修真的準則,綜觀各門派,修真到元嬰期的寥寥無幾,更惶論更高層次了。

飛龍子如獲是寶,埋首深山,修煉五十年竟大成,這才立宗收徒,聞名天下;傳到鐵鵬庭,已是第十二代。修真成仙,本是任何一個修真之人夢寐以求的,但能大成者,少之又少。

星兒大名鐵雲星,是他唯一的孫子,自幼就用藥水天天浸泡,佐以山精首烏進補,并教其九天真氣,鐵雲星雖然精靈古怪,練功卻十分有天賦;幾年下來,內功竟有小成,半年來,已有白氣出竅聚頂,分明已到九天真氣的第四層。他現在跟着爺爺上山采藥、下湖打魚,象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一樣。

鐵鵬庭看着浸泡在藥水中的孫子,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雲星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進展,按目前的水平,第四層出竅已修煉到後期,離第五層花現為期不遠;喜的是自己有幸得此一麟兒,本門後繼有人了。回想自己入門四十年,苦苦修煉,七年前達到第七層靈動,至今無法突破。九天真氣為天龍門至高修真心法,只有有緣者方能修煉,無緣者連第一層的心悟都無法領悟;即使入門,能修煉到第四層者不過十之三四;能修煉到第八層,只有十分之一;而本門只有第七代曾有一名弟子修煉到第十層神滅,據說已成地仙之流,這已是三百年前的事了。五百年前天龍門人丁興旺,極盛一時,門中弟子曾多達近千人,一時令江湖側目。自五十年前本門大劫以後,現在僅有數十人,全部隐居在各地,總門在哪兒只有極少人知道,平時聯系全靠飛玲珑傳信。前不久,飛玲珑傳信中提及有一年輕弟子已達花現期,言辭間頗有倚重之意。想到此處,鐵鵬庭不禁心中一動,總門莫非想從年輕一代中選拔人才?而孫子修煉程度他從未向人提及,看來得想法加快孫子的修為。

鐵雲星坐在鐵盆中已經入定,天亮才能醒來。鐵鵬庭招呼大黃:“大黃,好好照看阿星,我出去一趟。”

大黃“嗚嗚”點頭,鐵鵬庭收拾好行裝,傾聽屋外無異常後,揭開側牆暗門離去,原來,側牆有暗道通到百丈外的鐵樹林中。很快,鐵鵬庭出現在一棵古樹上,細查四下無人,暗念飛龍訣,沖天而起,直向數裏外的後山撲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