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木棉,曾經的美好已不在
這是我臨時想加的一篇文章,也是奶奶剛和我講的她父母,也就是我的□□父母的故事,很普通卻又透露着溫馨。以下是以奶奶的口吻來記敘的:
差不多是在50年左右,那時候內戰才剛剛結束,舉國歡慶的同時我外公就想趁着這個機會,把我老大不小的媽給嫁出去,當時村裏大部分女娃都是結了婚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的都有。
于是就安排了我母親和父親相親,那時候雖然不說什麽媒婆,但總是有人介紹的,就這樣我母親認識了我父親,兩個人覺得還可以便成了親。
我母親沒有想到的是我父親喜歡喝酒,喝了酒有時候就會打她,尤其是在59年到61年,那時候鬧饑荒,家裏窮,想吃頓飽飯都很困難,我們這邊還好些,有些地方幾乎是“人吃人”,也是死了很多人的……(以下省略幾百個字,奶奶繞的有點遠)
我父親拿不到糧票,弄不到吃的,加上酒瘾一發作,心情不好就會打她,那時候我跟你大公公就會去攔着,但往往結果是連着我們一起打,那可是拿着掃把真打,掃把柄都被打斷的。
那時候不像現在,現在的年輕人說離婚就離婚,我們那時候是嫁人就是一輩子,結婚可不是兒戲。所以啊,我母親挨了打就咽下去,還能怎麽樣,日子總是要過的。
那時候我父親還是個很嚴肅的人,不像現在對你們那樣好說話。打了就是打了,事後也不會說道歉。但是,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不對,這時候他就會跑去田埂上摘馬蘭草,拿馬蘭草做菜給我母親吃。當初,我母親也是看上他這一點。那時候,很多人都是靠馬蘭草活下來的,摘的人也多,所以每次他都是天沒亮就出去了,早上回來,因為白天還要其他的幹活。每次母親吃了馬蘭草做的菜,就不會再生氣了。
馬上又要到馬蘭草的季節了,你和你妹好像就是遺傳你□□父,一到這個季節就會去采馬蘭,現在你們都長大了,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一整天都泡在田埂裏了。(又繞遠了)
到了改革開放就好許多了,那時候我也經人介紹,嫁給了你爺爺,那個死老頭子。
我嫁了人也沒有多久,他們的感情倒是更差了,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吵不過就打,這次倒還是升了級的,開始對打。那時候就你小公公還是跟他們住在一起,其他四個子女都是娶妻的娶妻,嫁人的嫁人。你小公公一個人哪裏勸得住他們,保不齊變成兩個人一起打他,只好看着他們打。
就這樣,他們一起生活了幾十年,打了幾十年,後來老了,打不動了,也就只好吵吵架了。直到兒孫滿堂,第一個重孫女,也就是你出生。四世同堂,他們也總算知道享受享受了。
之後三十年,他們就沒再吵過架,更沒動過手,其實日子也就是這麽過來的,你還沒感覺,它就過去了。
你現在還小,但是要知道,珍惜,知道吧。
你爺爺又死到哪裏去了,才剛一會兒人又不見了……
忘了給你們交代背景了,我在參加一個葬禮,是我曾祖母的。
我和奶奶坐在靈堂的一邊,奶奶一邊吃着姨婆婆給她端來的飯,一邊喝我聊着天。
這不,才剛聊一會兒,一吃飽就到處找我爺爺去了。奶奶嘴巴上告訴我要珍惜,卻也整天都在和爺爺吵吵鬧鬧,怪他這裏弄不好,那裏搞不好的,可是我卻總覺得那不是吵架,只是屬于他們的幸福。我知道,奶奶是離不開爺爺的。
就像我一眼望去,就在我的另一邊,曾祖父正給放在靈堂內曾祖母的遺體掖着衣服,拉着她冰涼的手,不知道在說些什麽,時不時留着眼淚。吵了一輩子,打了一輩子,卻誰也離不開誰。
還記得曾經的馬蘭花嗎?
那首歌謠:“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
(注:希望一些兒女子孫在工作繁忙之餘,記得回家看看老人;馬蘭草的季節,多去田間走一走,現代社會讓我們丢棄了很多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