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最後胤禩當然還是心滿意足的在太子這裏蹭了頓飯,走時候還帶走了兩塊玉佩。
後來,太子找康熙怎麽說的,胤禩就不知道了。
不過,短期內沒見到朝廷有什麽政策,胤禩找太子打聽了下,好像是朝廷沒錢,這些事情要慢慢謀劃。
再多的想法要落實下來都需要財力支撐,國庫的主要稅收是農業稅、鹽稅和人口稅,大都是從最窮的底層人身上征收。
這些人本來就生活的夠苦了,一年到頭也吃不上次肉,朝廷為了名聲,也不可能再加收這部分稅收的。遇上洪水或旱災時,還要減免幾年稅收,開庫赈災。
增加國庫的存銀才是首要解決的事情,不然一切都是閑談空想,胤禩想了想,又悠閑地晃到了太子的宮殿。
“太子哥哥在忙嗎?我來找你了。”
胤禩熟門熟路的進來,太子那裏伺候的人對這位八阿哥也都熟悉了。
“八弟過來就不忙了,沒什麽急在一時的事。”太子笑容真切,對八弟的親近,他是非常開心的。
“皇阿瑪剛派人送來的櫻桃,你不是喜歡吃嗎,你那裏肯定也是送了的,回去不能貪吃。”
這些下面進貢的水果并不是很多,也不是宮裏所有的主子都有的,像那些不受寵的嫔就分不到這些。
太子把一盤紅豔豔的櫻桃放在胤禩跟前。
唔,每次來太子哥哥這,都有好吃的。
兩個人吃着櫻桃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這樣與八弟在一起,是太子難得放松的時刻,整個人都有些懶洋洋的。
看胤禩吃的不少了,太子及時制止住了胤禩伸向盤子的爪子,不能再吃了,胃會受涼的。
胤禩不舍地看了看水靈靈的果子,聽話地接過帕子擦了擦手。
沒事,待會回去,自己那裏還有呢!
“太子哥,我有正事要跟你說。”胤禩坐直了身子。
“哦?”胤礽也端正了态度,領着胤禩轉到書房,他這個弟弟每次說的正事都由不得他不重視。
“因為國庫沒有錢,我們很多事情做不成,人都說開源節流,太子哥哥今天我們想想有沒有什麽法子吧?”
“咱們兩個沒什麽不能談的,就是想法幼稚,你也不許笑話我。”
“那些門客大臣說不定是有什麽顧慮,提不出什麽建議,我們兩個不用想太多,先不管能不能實
行,肯定會有法子的。”
胤禩想了想,這些事情還是和太子商量比較好,太子是康熙培養的繼承人,他的大局觀比其他皇子都好很多,太子好好的,也能少些動亂,所有人才有可能都好好的。
“好,我們來想想。”
看胤禩拿出筆和紙像模像樣的,胤礽也很有興趣,說不定真有什麽好辦法呢?有點激動和期待。
“現在我們的國庫主要是來自農業稅、捐稅、鹽稅、茶稅、人口稅、漕運稅…”胤禩在紙上一條條認真記錄。
胤礽也認真地看着,進行補充,他已經跟着康熙學習理政了,并且學的很用心,記憶力也不錯,對這些事情他也算了如指掌了。
“農業稅這裏要增加農業收入,開荒增産,我們先記下來。”
“…”
“人口稅這裏,我們本來就缺人口,現在不宜增加人口稅。”
“…”
“還有人都說某某商人富可敵國,我們為什麽不增加商業稅呢?”
“八弟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那些商人背後都是有大臣撐腰的,這個政策很難推行下去。”胤礽想了想說。
“我們先記下來,只要皇阿瑪有決心實行,總有辦法對付那些大臣的,那些大臣又不是一條心,我們一點點地改變,不引起他們的警惕心。”
“聽說個詞叫溫水煮青蛙,感覺妙極,當然這些具體計劃,還要太子哥哥與皇阿瑪商量,胤禩是不懂的。”
“小八懂的很多,太子哥哥自愧不如。”小八經常能提出別人想不到的點子,胤礽這話說的很真誠。
胤禩放下筆,靠近太子,“并非胤禩懂的多,只是因為胤禩與其他人的立場不同,就像太子哥哥說的,因為大臣身後依附着商人,他們不會提出提高商業稅。”
“而像糧食增産這樣的建議沒人提,是因為千年來一直是這個樣子,看天吃飯,增産不到哪裏去,所以不會有人提。胤禩敢提,是因為我們沒有親自試過,為什麽不自己試試呢?就像天花,前人做不到,可我們不也做到了嗎?”
說到這裏,胤禩有點臉紅,其實是因為見過後世,那裏沒有天花,沒有饑餓,人人都能吃飽穿暖,連女孩子也能讀書掙錢。
不得不承認那是一個天堂般的世界,他們要做的,能做的有很多,他也想讓生活在這片天的百姓生活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