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下路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的, 與颠簸的道路相比, 水上就舒服多了。
許多大船浩浩蕩蕩沿着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 甚是壯觀。這兩年由于康熙打算重啓海上貿易,加大了造船投入, 他們後面用來拉物件的船就是工部新造的,船載量是普通船的三倍,速度卻沒見變慢。世上不缺能工巧匠,在這個一君治一國的時代, 康熙的一句話就能帶來很大的改變。
雖然水路比陸路快很多, 他們還是在船上呆了一個月都沒到目的地, 運河兩岸的風景很美,有成片的綠樹, 有飛鳥,剛開始胤禩還很興趣地早起看日出, 傍晚看晚霞,可再美的風景也禁不住天天看,沒幾日就興趣不大了。
這出來沒多久胤禩就開始想兩個弟弟了,沒他們兩個纏着真是不習慣,他們若在的話會比現在熱鬧很多, 胤禩閑着沒事也不想去找胤祉和胤禛,這兩個人他都不喜歡,情願一個人待着。在把帶來的書都給翻完之後, 胤禩都開始無聊地左手跟右手下棋了,終于一天他們可以下船了。
下船之後康熙忙着接見地方官員, 胤禩老老實實地修整了幾天,在船上吃住畢竟比不上陸地,他的身體年紀還小,船上呆了這麽些天,都開始無精打采了,好吃好喝幾天後,胤禩很快恢複了精氣神。
康熙接見了幾天的地方官員,了解了大致情況,現在帶着幾個兒子視察民情,這才是他此次南下的目的所在,他想親眼看看他治下的江山。
康熙一群人解下了玉佩,穿着便服走在鄉間,雖然一群人白皙的膚色,挺直的脊背一看就不是莊戶人家,也不至于太紮眼。
鄉下人十裏八村的都相識,遠遠看到了一群陌生人,手上的農活沒停,卻都投來打量的目光。
康熙是算好了時間過來的,現在正是稻子收割的季節,忙碌的農戶們雖然對這群人好奇,但是還是更挂心還沒割完的稻子。
見這群人越走越近,一個壯實的漢子用布巾擦了把汗,從田裏走出來,迎向康熙他們。
“這位先生,你們可是有事?”
康熙回道:“我帶家中幾位孩子游玩,四處看看,見你們好像是個大豐收,就過來沾沾喜氣,不知道有沒有打擾?”
漢子聽了這話,黝黑的臉上露出大大的笑來:“這位先生客氣了,你們可算是趕巧了,今年的稻穗結的又大又滿,我種了一輩子的地,還沒見過這麽好的稻子。”
“哦?我們可以看看嗎?”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漢子帶着驕傲地領着這群人又向田裏走去,還把一把稻穗放到了康熙手裏,讓他盡管看。
“這下子,我們不僅能全家吃飽,還能掙些餘錢。”漢子響亮的聲音裏帶着幸福和滿足。
康熙聽了心裏也很高興,又明知故問:“為何今年收成這麽好,可是今年天氣适宜?”
“今年倒是風調雨順,不過往年也不是沒有過,可這樣好的收成卻是老人家都不曾見過的!”這個漢子是這村的村長,此時費力地拽了個詞,還得意地對外鄉人賣起了關子。
康熙也心情不錯地配合:“哦,不知可否告知今年豐收的原因?”
胤禩還沒見過康熙這樣裝模作樣地樣子,不禁好笑。
漢子看到大家都盯着他,咳了兩聲:“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化肥?我們就是灑了這個東西,這稻穗才能結這麽多,還大。”
“依稀聽過,這個化肥真有這麽厲害,要花多少錢才能買到?”
漢子瞪大眼睛:“這稻子什麽樣你也看到了,我騙你做甚?”
“這個化肥沒要錢,官府說了,用一成稻子抵化肥錢。”
“很多人還不樂意,現在那些人看着我們的稻子可是饞死了,多虧我聰明,相信官府,聽說這化肥可是從皇宮裏傳出來的,都帶着福氣呢。”
其實這漢子當時可不是這麽想的,他心裏也是和其他人一樣很懷疑的,化肥這玩意誰也沒用過吶,誰知道是好是壞,一成的稻子誰不心疼。還不是他是村長,總要帶頭,領了四袋子,剩下的就分派給了幾戶家底還不錯的人,沒成想還真是天大的好事。
“現在我們都打聽着官府什麽時候再發化肥,就是拿錢買也行,就怕不夠多。”這漢子又回到田裏幹起了活,也不嫌累,聞見稻香就都是幹勁。
康熙又跟這些村民們聊了一會,他們早起走了這麽遠的路,現在已經開始餓了,康熙還好,只是還有幾個兒子,康熙笑着說:“我們這些人早起出行,現在腹中饑餓,不知能否在貴村用餐?”
“這……”漢子有點猶豫,他也并不是不好客的人,只是正在農忙的時候,就是他們自己也沒時間好好吃飯,都是在地頭快速解決的。
李德全快速上前給漢子遞了塊碎銀,漢子又裂開嘴:“行,我讓我媳婦多找幾位做飯的好手,也讓貴客嘗嘗我們的手藝。”
這銀子都抵得上他們全家半年的花銷了,稻子明天再收也不遲。
康熙他們這群人也有二十來號,這還是挑了武藝最好的侍衛,精選了人手的,當然在村子外還跟了一隊人馬,康熙帶着皇子出行,安全守衛還是要做好的。
即使飯菜都是村民們很用心地準備了的,賣相與禦膳比起來也是相距甚遠,不過康熙還是吃得津津有味。桌上有村中的幾位老者相陪,康熙一派自然地打聽他們的日常生活,民風民情。長者們說話,胤禩幾個就默默地聽着,也頗覺新鮮。
在康熙探聽到足夠多的消息之後,就帶人離開了這裏,他能夠看出這些村民并不知道他的身份,說的都是真話,他前些陣子見過這個縣的知縣,還算是個辦實事的。
胤禩回去的路上,也是嘴角一直翹起,這些百姓的笑顏裏可是有他很大的功勞,這種成就感是他上輩子從來不曾有過的。
“你們在京城都是錦衣玉食,仆人伺候,今日也是見到了普通百姓是怎樣過活,回去之後寫一篇感想給朕。”康熙淡淡地落下一句話。
胤禩在心中給康熙翻了個白眼,出來一趟,還帶任務的!
胤祉扯了扯自己的衣袖,他還沒穿過料子這麽差的衣服,也沒有見過村子裏那樣低矮的土屋,可是那些村民都很開心知足的模樣,心裏不知道為什麽酸酸澀澀的,感覺不怎麽好。
又見胤禩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扯了扯嘴角,呵,腦子簡單的人就是心事少。——胤禩雖然經常出宮,對外的說法卻是跟着他師傅劉大夫學醫,因此胤祉也是不知道化肥的研制裏面還有胤禩的事。
接下來的時間,康熙有時外出視察,有時召見官員小吏,依然忙碌,都沒有再帶着胤禩他們了。
胤禩在院子裏呆了幾日,決定出去逛逛,天天悶屋子裏,這次出來還有什麽意思,他沒忘了還允諾了給兩個小家夥帶禮物回去呢。
既然要出去,就不好撇下胤祉和胤禛,胤禩禮貌性地問了問兩個人,不過兩個人都表示也想出去走走。
因此現在是三個男孩子站在大街上,這裏的街市沒有京城繁華,但是也很熱鬧。
這裏的東西當然是沒有他們慣用的奢華精致,胤禩站在街上不知道要買什麽,胤祉與胤禛也沒什麽要買的東西,這些都入不得他們的眼。
最終,胤禩在一個賣瓷器的攤子前停下,有個瓷盤上面繪的是一直可愛的貓崽,那面對一只大狗,亮起鋒利的指甲,氣勢滿滿地與之對視的模樣,不知怎地讓他想起了胤禟。
胤禩決定買下這個瓷盤,又感興趣地看起了其他瓷器上的花紋,胤祉與胤禛看了會,有點無聊,就望向了其他鋪子。
忽然,胤禛注意到有個人悄悄向他們走來,他心中一凜,直覺不對,立馬抓起胤禩的手腕離開這裏。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剛有動作,就立馬有一群人從不同的方位向這邊圍了過來,手裏還拿着亮閃閃的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