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願難酬
寧氏問得很有技巧,她與顧景吾商量了什麽,結論是什麽,全都沒說。但凡顧婵對韓拓有一點兒私心念想兒,保不準就要會錯意。
顧婵确實沒聽出寧氏話裏面的陷阱,她驚愕道:“娘,你們……不會想把我嫁給他吧?”
寧氏看得出顧婵的抗拒并非作僞:“那你好好告訴我,你爹說他去驿站接你的時候,看到王爺沒雇馬車,你又不會騎馬,你們這一路是怎麽過來的?”
顧婵沒想到父親竟然這樣心細,她只能老實說。
寧氏聽得扶額,這還叫什麽都沒發生?
她與顧景吾新婚燕爾時也試過共騎一馬,再明白不過那手碰手、腳碰腳、前胸貼後背的親密姿勢。就算靖王是正人君子,刻意保持距離,依然架不住快馬颠簸,怎麽都不可能避免肢體觸碰。
顧婵解釋道:“娘,當時為了盡快找到蕭神醫,我們要趕路才這樣,王爺答應我絕對不會将此事宣揚出去,他身邊的侍衛也不會亂說的。”
寧氏也不是死心眼兒,看來只好自欺欺人當沒事發生了,再說靖王會這樣保證,想來對女兒無意,這倒是件好事。
緊接着,她又想起蕭鶴年那別有深意的眼神,再問道:“蕭大夫那天為什麽特地提起要我們感謝王爺?”
顧婵便将韓拓下崖采龍澗草,換得蕭鶴年答應前來幽州診病之事說了,不過,還是隐瞞了韓拓與自己之間的種種對話。
“王爺倒是個仗義之人。”寧氏不由稱贊道,“真是可惜……”
後半截沒說完的話是:如果沒有與寧皇後的恩怨在其中,靖王倒真是個不錯的女婿人選。
這話當然不能說給顧婵聽,免得她起了不該有的念頭。
母女倆又絮絮聊了半晌,無非都是一些生活瑣事。
巧月在門外報說鄭氏有事回禀,寧氏便吩咐請人進來。
轉頭又對顧婵道:“應當是百花宴的事情,你也別走,多聽聽學學,看看能幫上娘什麽。”
寧氏以前一直覺得顧婵還小,管家的事情等将來議了親再說也不遲,可這次事情一出竟生出女兒嫁人迫在眉睫的錯覺,因此改變主意,打算讓她偶爾參與一些事情。
正巧下個月十五是花朝節,幽州府勳貴之家歷來有共聚賞花、共嘗百花宴的習俗,百花宴由各家主母輪流籌辦,今年輪到布政使夫人寧氏。
這是給顧婵學習的好機會,花花草草、美食饕餮,小姑娘肯定喜歡,不怕枯燥無趣,又能趁機了解一些往來人情。
鄭氏上前遞過紙箋:“這是百花宴的菜單,請夫人過目。”
一共十三道菜名1以小楷書在竹青色暗紋的角花箋,字跡清秀端整,令人悅目。
寧氏道:“都很好,不過有幾樣得修改一下。菊花錦繡蟹肉羹換成桂花澆汁白鳝……”
鄭氏突然接口道:“夫人可是擔心螃蟹不應季?我有辦法……”
寧氏打斷她:“我不是擔心這個,既然你列出來,我相信你一定有辦法做到最好。只不過,幽州四季分明,春夏秋冬皆有賞花會,”她伸手依序指了幾個菜名,“你看看,我們這一次把桃荷菊梅都用盡了,豈不是叫今年承辦四季花宴的夫人們心生芥蒂。”
風頭不必出盡,也要留給別人表現的機會,否則得罪人還不自知,實非處事之道。
鄭氏連忙恭敬道:“還是夫人想的周到。”
寧氏再道:“還有,桃花臘味湯圓換成玫瑰燕窩,梅花水晶凍換成蘭花水晶葛彩糕,蓮花石斛炖海螺換成……”
她停頓下來,略一思量:“換成櫻花魚吧。之前聽馮夫人提過城郊順義縣出産的虹鳟魚極美味,便用這種魚來做。”
鄭氏一一應了,又道:“還有佐餐的酒,為了應百花宴之名,備選的有桂花蜜、牡丹露、梅子青、桃花釀,夫人覺得哪樣更好些?”
“我們是金陵人,自然要選江浙一帶出産的桂花蜜。”寧氏答道,“另外,再備些稍烈些的,老爺們喜歡喝的酒。”
“順義縣出産一種燒酒,在幽州府裏十分知名,夫人覺得選這種可好?”
“照你的意思辦吧。”寧氏點頭,主動轉換了話題,“我最近身子不好,還得靠你多操勞,廚房裏人手可夠?若需要再添人手只管同我說。”
鄭氏聽了,立刻道:“謝夫人體諒。平日裏廚房的活計都沒問題,只是百花宴涉及事情較多,我正想着要向夫人薦一個人來幫手。”
寧氏沒想到鄭氏已有人選:“是何人?”
鄭氏羞赧道:“是我的女兒,乳名青青,今年十四歲,從前在寧波老家的時候讀過幾年書,她懂廚藝,又素喜擺弄花草,不論是去百花園還是料理食物,都能幫得上忙。”
“嗯,聽你這樣說,如果只放她在廚房倒是委屈了。這樣吧,百花宴前就先讓她給你打下手,月例嘛,先按五百錢算,之後,若有什麽位置适合她再調過去。”
寧氏并不猶豫,直接答應下來。她給待遇也很優厚,寧氏身邊的大丫鬟一個月的例錢也不過是一兩銀。
當天晚上,寧氏把顧婵對靖王的态度轉述給顧景吾,她言語之間表示此事已可揭過,顧景吾想得卻更深一層。
這是靖王第二次救顧婵,兩次都是可以改變她一生命運的大難,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不過,既然妻女都無意,那麽他便按照之前設想的再做些事情,将女兒與靖王撇清關系。
按制度,藩王居住城市中的三司官員每逢初一、十五皆要到王府侯見,近半年來靖王一直在外征戰,所以暫時未再施行,如今靖王已歸,顧景吾算一算日子,再有兩日便是初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