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釀多情

因為顧婵今年只有十三歲,成婚實在太早,元和帝下旨将大婚的時間定在顧婵及笄之後,具體日子由欽天監選出,為元和二十三年的二月初五。

和聖旨一起到達幽州的還有賜給靖王的兩名秀女。

元和帝計劃得非常周到,先由這兩名秀女服侍兒子,若能添幾個孫子孫女當然最好,太子只大靖王兩歲,已經兒女成雙,韓拓身邊卻連個貼心的人都沒有。大殷的秀女皆是從平民中選拔,娘家身份低微,元和帝又刻意壓制,不給她們封號,自認為這般便不必擔心她們入府早占先機,影響王妃将來的地位。待到大婚之後,過一兩年時間,再選兩個家世好的給靖王做側妃,也好給王妃做個伴。

韓拓淡淡掃一眼兩位迎風擺柳的美人,微笑贊道:“很好。”吩咐王府裏的管事嬷嬷将人帶去後院,又道,“這趟辛苦曹公公了。”

徐高陸捧來紅木雕花托盤,盤中整整齊齊碼放着四八三十二錠金璨璨、黃澄澄的大元寶。

今次前來傳旨的內侍是梁晨光的幹兒子曹德行,他懷揣金元寶喜滋滋的回到京城,向元和帝彙報,“殿下很高興。”

元和帝聽了合不攏嘴。

計劃初步達成,寧皇後喜不自勝。

靖王府某處偏遠院落裏,兩位秀女對未來充滿憧憬。靖王殿下身份尊貴,青春年少,相貌又那樣隽美,兩人一心只盼着早日得到寵幸。誰知日升月落,鬥轉星移,竟再不曾見到靖王容顏。

不論是作為皇後還是作為姨母,寧皇後都沒有理由不對顧婵表示關懷。

她給未來靖王妃送來一位教養嬷嬷。

這位簡嬷嬷和範嬷嬷一樣,都是寧皇後的陪嫁,年紀大了仍未出宮,一直在寧皇後身邊伺候,是她最可靠的心腹。

如今是元和二十一年四月中旬,滿打滿算,顧婵留在家中做閨女的時間也不夠兩年了。

寧氏滿心都是不舍,這與她原本的計劃相差太多,女兒不止要早嫁,還要遠嫁。

顧景吾在任上只要不犯大錯,一定會調回京中,不過時間早晚而已。而女兒做了靖王妃,便要随夫長居幽州,沒有聖命甚至不能進京。

只怕将來一年都未必見得到女兒一面。

寧氏一想到這些,就眼淚汪汪,恨不得将自己的貼心小棉襖藏起來不讓嫁。

不舍歸不舍,寧氏現在不得不狠起心腸做個嚴母。

自從賜婚之後,顧婵的課業重點已從琴棋書畫轉移到管家和女紅等內容。将來嫁入王府,她得擔起主母的責任,管家的學習便成了頭等大事,而女紅,一直是顧婵的弱點。

說起來這不能怪她,上輩子裏寧氏去世的時候她年紀還小。後來進了宮,寧皇後将她當做未來皇後培養,自然不會着重女紅一事。後宮各位主子,衣衫飾物皆有尚服局裁制。作為皇後,精通女紅固然錦上添花,不擅長亦無傷大雅。

不過,寧氏可是設身處地的為顧婵将來着想。

按習俗,待嫁的姑娘都需自己繡嫁衣。顧婵嫁做親王妃,成婚時穿的禮服由宮中定制,好歹免去一道難題。

寧氏認為,即便不繡嫁衣,嫁做人婦後顧婵總要為夫君縫制些物件,雖說靖王府裏絕對少不了精工的繡娘,但王妃親手所縫制的意義卻不同。夫妻嘛,要想感情和睦,講究貼心貼身,一個從不打點丈夫衣食住行的妻子,自然也“貼”不起來。

于是,晴岚小築裏往日朗朗讀書聲,還有少女們的歡聲笑語,如今全部換成——

“哎呦!”

顧婵坐在六尺寬的繡架前,委委屈屈地吮着食指,江憐南從繡架另一側擡頭,“你又紮到啦?”

她們今日繡的是花開富貴牡丹圖,花樣是顧婵自己畫的,朵朵牡丹嬌豔富麗,層次豐富,刻畫入微。

江憐南不擅畫畫,但說到女紅完全難不倒她。從前在舅父家中寄人籬下,又受舅母苛待,她與鄭氏母女兩個就常把繡品拿出去寄賣,早已做慣。

江憐南是伴讀,顧名思義便是顧婵學什麽做什麽她就跟着一起學什麽做什麽。

女紅上她高出顧婵不止一頭,但跟着簡嬷嬷學規矩的時候,兩個姑娘卻完全卻完全颠倒過來。

簡嬷嬷不茍言笑,教起人來也異常嚴格。

顧婵還好,前世跟在寧皇後身邊多年,不論是宮裏的規矩,還是簡嬷嬷本身,她皆十分熟悉。學規矩對她來說,沒有難度。頂多是多了個嬷嬷盯着,起居不像從前那般舒适随意而已。

江憐南就慘了,簡嬷嬷不是嫌她坐着時眼睛亂瞟,就是嫌走路時腰肢扭擺的太大,連笑容都能挑剔出毛病。每每做得不合格就打手板,一點也不留情面。

這日,從早起到晌午,江憐南一共被打了二十下手板,主人家去歇晌了,她偷偷躲在梧桐院的假山後面,撫着紅腫的手心掉眼淚。

江憐南不是因為受傷而哭,她難過的是簡嬷嬷挑剔她時講的那些話,句句話外之音都在說她是個不正經的輕佻女子。

雖然江憐南過了幾年苦日子,但這不妨礙她自視甚高。她和顧婵一起上學的時候,也是各有高低,勉強算是平手。

任何功課一時學不好,都不算事兒,加緊努力總能進步。不正派卻是女子天大的缺陷,受到這種指責她心裏接受不來。

況且江憐南從不覺的自己哪裏不正派,顧家夫人和定國公夫人不都很喜歡她麽,為什麽到了簡嬷嬷這裏便什麽都不對。

顧松正好從書院休沐回家,他穿過梧桐院檐廊往自己住的跨院去的路上,便聽到假山後面微微壓抑地啜泣聲,“是誰?誰在那兒?”

假山後面轉出來一個穿竹青色對襟褙子,梳雙垂髻,紅着眼圈的小姑娘。

顧松認得她是妹妹的伴讀,可名字他一時想不起來,“你哭什麽呢?有人欺負你了?”

他語氣有些不自覺的嚴厲,因為擔心,怕這個姑娘跟妹妹鬧了別扭,又礙于身份不敢明說,故意躲在這兒哭引人來。

不管發生什麽事兒,顧松總是護着自己唯一的妹妹,他得問明白了,把人攔下來絕不叫妹妹吃虧。

“不是的,二少爺。我只被簡嬷嬷罰了,手上疼。”江憐南腦子轉得快,避重就輕道。

“受傷了?”顧松看她一直撫着手心,随口道,“我那兒有傷藥,你跟我來拿吧。”

顧松心裏好笑,自家姑姑出嫁前,也有宮裏來的嬷嬷教規矩,學不好就罰打手板,委屈得姑姑發脾氣說不嫁,結果被祖母禁了足。

那會兒顧松已經八歲大,記得清清楚楚,沒想到今天舊事重演。

不知道妹妹怎麽樣了,會不會也挨了罰受了傷?

之前弟弟被父親責打時,顧松找來兩瓶上好的傷藥,沒用完的那瓶給這姑娘,另外沒開封過的,便給妹妹留着。

江憐南哪裏知道顧松心裏的彎彎繞,她受寵若驚地跟他到了跨院門口,站在那兒等着。

顧松走進正房,出來的時候手裏多了個白瓷瓶。

午後陽光燦爛,顧松背光穿過院子,江憐南迎面看他,只覺眼前少年高大英俊,如鍍過一層金般閃閃發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