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章節

尚未進門就見筱伯迎了出來,興沖沖地道:“公子,你看誰來了!”

一個高挑健碩的少年迎了出來,就見他年紀在十七八歲模樣,面目俊朗,舉止從容,只是神情有些腼腆,帶着少年人特有的羞澀和稚嫩。他一見雲襄,眼裏閃出莫名驚喜,急忙拱手拜道:“雲大哥!”

雲襄仔細打量片刻,終于認出了對方,不由一聲歡叫:“你是阿毅?羅毅?”見少年笑着點了點頭,雲襄急忙将他扶起,連連感慨,“幾年不見,長這麽高了?靜空師父在天有靈,一定會非常高興。”

原來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少林靜空大師的俗家弟子羅毅。靜空大師圓寂之時,将他和濟生堂都托付給了雲襄。不過雲襄自從在少室山下與之分手後,就再沒見過他,只知道他在幫忙打理濟生堂,沒想到幾年不見,他已經從一個半大的孩子,長成了一個略有些腼腆的大小夥子。(前情請看《千門之花》)

雲襄将他讓入屋中,張寶連忙奉茶進來。他是風淩雲的弟子,從幾年前抗倭時就與師父一起跟随着雲襄,後來又随雲襄一起離開了剿倭營。自風淩雲死于柳公權之手後,他就像他的師父一樣留在了雲襄身邊,甘心為他奔波勞碌。

二人說起別後之情,自是感慨萬千。雲襄見羅毅眉宇間始終有一絲憂色,心中壓着什麽心事,忍不住問道:“阿毅,是不是濟生堂遇到什麽事?你從十三歲開始就在幫忙打理濟生堂,也實在太難為了你。”

羅毅腼腆地笑:“濟生堂不僅是我師父畢生的宏願,也救過我一家人的命,我希望它能救助更多的人。”說道這他微微一頓,“濟生堂倒是沒有什麽大事,就是魔門最近在河南活動頻繁,自從那年大旱,迷們就假借赈濟災民的善舉,在河南紮下根來,吸引了不少鄉愚入教。近年來他們屢屢向濟生堂示好,意圖将濟生堂收歸門下,以籠絡人心。下個月他們還要在嵩山之巅舉行什麽接引天火的儀式,以彰顯所謂神跡,愚弄鄉民。少林敢出頭揭穿其僞,真是令人嘆息。”

“接引天火?”雲襄有些疑惑,“那是什麽玩意兒?”

羅毅沉吟道:“魔門每年都要舉行這個儀式,以顯示其天授神權的神跡,并吸納新教徒入教。我不止一次混進去看過,說來也怪,一個所謂的神器琉璃塔,每次在陽光明媚的正午,就能無火點燃塔內的燃料,真像是天火降臨人間一般。雖然我知道那不過是一個騙人的小把戲,卻怎麽也想不通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其中奧秘又在哪裏?”

雲襄有些驚訝:“我火自燃?真有那麽奇妙?”

羅毅點點頭:“我親眼所見,每次魔門祭司将頌文投入琉璃塔中,然後衆教徒齊聲頌經,在正午陽光最熾烈的時候,光線正好投射到琉璃塔中,塔內的頌文就會慢慢冒煙、起火,最後點燃塔中的油料。琉璃塔在火光中發出燦爛的光芒,這時儀式也就達到了最高潮。中教徒一起拜倒,齊贊天賜甚或,光大聖教。拜火教之名,大概也是由此而來。”

雲襄擡頭遙望虛空想了片刻,啞然失笑道:“你這麽一說我還真有些好奇,這世界上真有如此神奇之事?我還真想去看看?”

羅毅笑道:“這次魔門的聖火節,還邀請了各大門派參加,大概是想就此正式向武林宣告,它又回來了。公子若是要去旁觀,倒是不用像我以前那樣,裝成教徒混進去了。

雲襄沉吟道:“嵩山乃五岳之首,又在少林寺左邊。魔門此舉,顯然是要在江湖立威,妄想君臨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就不知江湖上有什麽反應?”

羅毅嘆道:“少林原本為武林翹楚,魔門就在嵩山之上搞事,少林不出頭,別人又怎麽會多管閑事?”

雲襄沉吟良久,突然冷笑道:“魔門勢力一旦坐大,天下勢必不的安寧。寇炎野心勃勃,一旦羽翼豐滿,必定會将中原拖入戰亂的深淵。如此看來,這事我還不得不去,雖然我來未必能阻止魔門的行動,但至少要想法揭穿它愚弄鄉民的手段。 ”

Advertisement

“太好了!”羅毅擊拳道,“雲大哥聰明絕頂,必定能揭穿他們的把戲,令那些受愚弄的教徒幡然醒悟,迷途直返!”

一旁的莜伯有些擔憂地插話道:“公子,魔門行事狠辣,教中人才濟濟,七大長老各有絕技。四位光明使也是文武雙全,更兼門主寇炎一代枭雄,無論武功智慧俱罕有對手。咱們貿然與之正面為敵,實在是¨¨¨” 莜伯說到這突然住口,不過言下之意已是一目了然。

雲襄微微嘆道:“我何嘗不知魔門之勢,僅憑咱們這些微薄之力,就如螞蟻要扳倒大象,實在有些異想天開。不過魔門禍亂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我雲襄若不站出來阻止,恐怕就沒人站出來了。這世上有些事,知不可為,也要為之!”

羅毅滿是敬仰望着雲襄,拱手拜道:“以前只知雲大哥宅心仁厚,機智過人,現在才知雲大哥的心胸,完全不遜古之俠者。有雲大哥出謀劃策,我羅毅願聯絡少林寺有血性的武僧,為大哥沖鋒陷陣!”

雲襄感動地點點頭,擺手笑道:“咱們又不是去打仗,用不着如此大動靜。魔門這次只是向武林各派示威,咱們只需揭穿它天降神火的把戲,就能撥下它天受神權的畫皮。一切打着神的旗號愚弄百姓的邪門歪道,最大的弱點就是它超自然的神秘性。只要揭穿這點,它的本質也就暴露無遺。”說到這雲襄轉向莜伯,“我研讀過魔門的經典,據稱他們崇拜的光明神有四大美德,既清靜、光明、大力、智慧,不知四位光明使者的稱號是否源自于此?”

莜伯點頭道:“公子猜得不錯,四位光明使的名字正是來自光明神的四大美德。他們分別是淨風、明月、力宏、慧心。不過江湖上至今只聞其名號,并未見到過真人。聽說這次主持接引天火儀式的,就是這四大光明使。”

雲襄暗裏閃爍着一絲異樣神采,遙望窗外天空淡淡道:“莜伯準備一下,咱們後天就動身去嵩山,會一會傳說中智勇雙全的魔門四大光明使。”

“太好了!”羅毅興奮的一躍而起,對雲襄拱手道,“我這就先一步回去,聯絡少林寺武僧。為公子接應!”

馬車緩緩行進在曲折官道之上,車轅上坐着憨厚樸實的張寶,正揮鞭驅馬緩緩而行。離魔門的聖火節還有的是時間,所以他倒也不急着趕路。他的鞭技雖不及其師風淩雲,不過用來趕車卻是綽綽有餘了。

車中,雲襄悠閑地半躺半坐,懶懶翻看着手中的《呂氏商經》。這本書他早已倒背如流,并将其中的精髓化入經營中。他已在金陵、揚州、閩南、山西等地,秘密開設了數十家錢莊和商鋪,用出賣智慧賺到的銀子做本,悄悄涉足商業經營,并聘請最有生意頭腦的文人做掌櫃,替他打理着各地的營生。他知道濟生堂龐大的開銷,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支持,靠千術謀財,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在涉足商海的過程中,《呂氏商經》給了他極大的引導和幫助,加上他天生的聰穎和悟性,短短五年時間,他的商業王國已經初具規模。與江南黑道及南宮、蘇家等江南豪門的良好關系,使他在江南的生意順風順水。現在,他正考慮将自己商業王國的邊界,推廣到中原腹地。于公于私,他都不得不面對魔門的威脅。

是時候與魔門決戰中原了!雲襄放下書本,眼裏閃爍點點微光。自從明珠與舒亞男先後離開後,他就将自己忘情地投入到事業之中,只有在沒日沒夜的籌劃盤算、權衡審度和絞盡腦汁中,他才能暫時忘掉心中的痛楚。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他的商業王國以驚人的速度在江南發展壯大,并向四周不斷延伸,成為不遜于任何幫會的秘密王國,甚至有不少幫會已秘密納入他的麾下,成為他商業王國的守護者。只是這些幫會的首領,大多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老大,就是幾年前在江湖上聲名鵲起,如今卻漸漸銷聲匿跡的千門公子襄。

人之行,利為先!《呂氏商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人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個人利益最大化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導致了人們的合作、結盟、争鬥甚至殺戮,所有這些社會行為的背後,都離不開一個“利”字。《呂氏商經》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一點,而雲襄極好地利用了這一點。他控制手下衆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