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抗争

她沒想到,二十斤大米就能換聞娴一生。

而這,不過是她半個月的收益。

不,應該說是她每個月收益的三分之一。

因為晉江是連載收益提一半、舊文收益可以全提,所以她新文舊文一起大約提的是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再花了其中一半來買米。

可就是這點錢,居然能買斷聞娴的一生。

雖然對聞娴沒什麽感情,但她畢竟是這具身體原主的姐姐。文靜覺得起碼不能讓人家去陪老頭子。

而且,不管她怎麽樣,起碼她對自己是很不錯的,有什麽好的都省給自己,各種維護自己。

所以,她忍不住找趙雲喜:“大姐的事能不能算了?”

趙雲喜雖然平時小事都順從她,但在這種大事上還是有自己主意的。

“你一小孩子,不懂。這些事娘知道做主。”

“可是娘,大姐要嫁的那個人是老頭子啊,怎麽能幸福呢?”文靜急了。

她一直覺得為了利益把孩子強嫁給老頭,是喪盡天良的。

然而,趙雲喜這次是鐵了心:“什麽老頭子?人家也不是很大。”

“那還叫不大?都能當大姐的爹了吧!”

“你這孩子怎麽說的?我嫁給你爹時你爹年紀也不小啊。男人嘛,越老越吃香。”

“……所以您現在守寡了啊。”

文靜本不是個刻薄的人。但是趙雲喜的話是真的惹怒了她。

女孩子多幹淨可愛啊,為什麽都要拿去給老頭子糟蹋?還美其名曰“男人越老越吃香”。

“……”

趙雲喜被噎住。

但噎她的是自己的親兒子,她也沒什麽好說的。

只能讪讪:“別胡說!就算你爹走了,原本如果不出事,我們家還是有很多錢的,夠我們娘倆花一輩子。這樣的話,就算你爹先不在了,也沒什麽關系吧。只要有錢,我們娘倆就不會吃苦。你爹那病是意外。這個蔣老爺想必不是你爹那般沒福氣的。将來你大姐嫁過去吃香的、喝辣的,過的都是好日子!”

聞爹的病是意外?文靜不這麽覺得。

其實每個人老了都會生病的,而且很多都是生大病,只看你要不要治而已。

沒辦法,這是人體的正常老化過程。

到老了人就該死了,這是自然的生長衰老死亡……那麽,人不可能憑空死掉,總要得場病。而且到後來基本都是大病,因為身體器官已經全方位衰老,就算沒病都要罷工,更何況還是有病。

所以,人但凡老了,除了意外去世的,其他都有個病理過程。

而且是一個很嚴重的病理過程。

之所以有些人看起來看起來沒有,并不是真的沒有,只是不去醫院看而已。或者去醫院随便看看又回來,說治不好,就那樣等着“老”死的。

大家都默認是年紀到了。

誠然,确實是因為年紀到了,各方面正在衰老,乃至走向死亡。

但,如果你真想砸錢留命,還是可以的,只是那時候就真是寸金買寸光陰了。

所以,從大數據上來說,有錢人往往比沒錢人壽命長。這還是在有錢人吃的好、動得少、想得多的情況下。無非就是肯拿錢去買命而已。

別說生病了,世界上有些已經腦死亡的人都能在醫院裏全靠設備維持好多年的命……

只是,世上大都是平民甚至貧民,肯拿錢買命的人并不多。

畢竟,活着的人都生存不易。一個普通的家庭真要舉全家之力去盡力保四個老人的命,只怕除了賣房還得背三輩子的債了——除了老人自己,只怕兒輩孫輩都一輩子得還債。

而這樣的結果是:将來兒輩老了也很可憐,還是沒錢買命;孫輩自己也窮,只能繼續去靠下面的兒孫輩……

所以,說中國老人心疼孩子也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也好……也不過都是生活所迫。

大家都不易,所以從來就不提這個事情,甚至也不思考這個事情。

個別想不開又沒有經濟實力的,只能是苦了自己。

而絕大部分人涉及這個問題的當事人都會啓動自保模式,完全不想那個問題,也不承認那個問題。

所以最終社會上很多暫時無關人士是真的不知道這件事。

等到自己成了頂梁柱或者老了,也成為付出或者需要付出一方的當事人,也往往會心一硬眼不見為淨,或者被迫接受……然後繼續這樣波瀾無驚過日子,仿佛一切都沒發生一下。

所以,趙雲喜那個傻的還真不知道別人老了也會生病,如果願意的話,一樣可以為了活得久點散盡家財。

坦白說,聞老爺那種病,如果是在平民人家,早就直接過世了。

而且,聞老爺也是因為沒兒子,所以手頭的錢才一直在自己手裏。

如果聞靖早一點出生,繼承了家業,只怕後來的錢也不是聞老爺想花就花的。尤其是在聞靖娶了妻子管理家宅後,更不可能為聞老爺散盡家財,從一個富貴人家治病治到來從農村飯都吃不飽。

而那時,聞老爺恐怕也會認命。甚至,因為有兒子甚至有孫子繼承家業,還是會很開心的。畢竟誰都要死,拿子孫後代的錢去買那點光陰,很多老人還是做不出來的。

他之所以那樣豁出一切去治,是因為在他看來,幾個女兒本來就不是“子孫”。

除了娶進來的兩個女人,其他也不過都是要嫁出去的丫頭片子,留錢給她們有什麽用?自己百年之後還不是跟自己無關?屆時改嫁的改嫁、出嫁的出嫁,只怕要把他們聞家搬空。

他寧可自己有生之年花了,也不為他人做嫁衣裳。

這種心态,是古代的常見心态。

女人根本就不是值得自己去考慮的人。

蔣老爺肯定也一樣。

聞娴嫁過去,唯一可能給自己留點倚傍的,也就是生個兒子。

這樣的話,蔣老爺會把錢留給她兒子。然後她能蹭着兒子的光,老來有靠。

可問題是,蔣老爺都那麽大了,能不能生兒子還是未知數!

更何況,聞娴好好一個大閨女,幹幹淨淨小姐姐,為什麽要去伺候那種連呼出的氣都透着老人味的老男人?

文靜完全無法接受。

“好啦!”趙雲喜懶得跟文靜啰嗦這個已經決定的事,拽了她過來小聲說,“你這孩子咋那麽傻呢?只要這蔣老爺看中了你姐姐,将來蔣家的一切還不是你姐說了算麽?到時候,不也能幫襯點你麽?傻兒子!”

“……”

首先,文靜不認為蔣老爺會被聞娴掌控。因為男人跟女人不一樣,他們就算再迷戀女人,大部分也只會像養金絲雀一樣養着對方,不會真的把家中經濟生死大權交給女人。他們的錢,永遠只會給自己兒子。

其次,就算聞娴真的靠着自己的身體,能讓蔣老爺暫時予取予求,給聞家一些好處,甚至提攜文靜這個“小舅子”,文靜也完全不稀罕啊!這種吃自己親姐人血饅頭的事,她可幹不出來!更何況,這還不是她親姐,她更受之有愧。如果真的靠別的女孩出賣身體換了前途,她會徹底看不起自己的!這比斷更可恥多了!是原則問題。

“娘,我不稀罕姐姐幫襯!我寧可窮着!”

“你這是什麽話?!”趙雲喜有些不高興了,神情嚴肅,“我們聞家所有一切都寄托在你身上,你怎麽能說寧可窮着呢?我告訴你,你可不能窮!整個聞家都靠你呢!”

她神情是嚴肅的。

不容半點玩笑。

文靜突然有些恍惚。

這一刻,她才認清:其實,古代所謂的對“兒子”的愛,也不是真愛兒子,而是因為男性占盡社會資源的紅利,想靠着兒子養老而已!

畢竟,古代的女人沒地位,嫁給男方家後,就要伺候公婆,把自己的父母丢到一邊。甚至連回娘家的次數多了都要被說不賢。所有的“孝”,都只指向男方的父母。

這樣的社會形勢下,生個女兒确實是各種虧。所以,漸漸地,需要靠孩子養老的女人們就不想生女兒了。

更何況,古代講究代代相傳。不管是財産還是生意、乃至江山,都要一代代傳承下去才有成就感。可是,古代的孩子是毋庸置疑跟男方姓的,将來連女兒帶外孫都是男方家的人,跟自己沒半毛錢關系。外孫一年過來給請兩次安,就已經算不錯了。所以,漸漸地,希望孩子能繼承家業代代相傳的男人們也不想生女兒了。

其實說白了,也是各自的自私,不完全是因為愛。

文靜嘆了口氣。

自己作為聞家唯一的“根”,既然享受了人家的資源,自然還是要付出一些義務的。

她想了想:“這樣吧,娘,我答應以後一定會有出息,會帶着聞家人過好日子。但是不需要姐姐嫁給老人來幫襯。”

然而,趙雲喜并不認同:“傻孩子,你以為靠自己單打獨鬥想混出頭容易麽?還是要有人提攜才好!別的不說,只這上私塾的錢我們都掏不起!做生意也沒本錢。你不管是去讀書求功名,還是去做生意,都需要錢啊!”

看她苦口婆心的分析,文靜說不出話。

錢錢錢,都是錢。

沒有錢的話都是廢話。

她知道自己此刻說再多都沒用。

想要改變這件事,靠嘴是不行的。

目前趙雲喜最想要的是糧食。

仍是二十斤!

文靜想了想,找小七再買了二十斤糧食。

但是這糧食該怎麽說,卻是個問題。

文靜很是費了些腦細胞,才想起個托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