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複得返自由

辭別何久娘時青梅十分流連,君離見她如此,少不得哄她道:“你若喜歡,以後再來便是。”何久娘也應和了一聲,瞧着是有些疲倦,青梅不敢再打擾她,便乖乖出去了,不過還是為這一趟出府而喜笑顏開。

君離瞧着她一副仿佛籠中雀鳥重得自由般的歡欣勁頭,随口問道:“既然在顧府裏萬般不自由,怎麽還認了顧夫人做義母,要天天住在哪裏?”

青梅聞言一愣,她自然不敢将她和顧夫人之間的糾葛關系道明,只得含糊道:“母親将我養在深閨,教書學女工自然是為我着想,是我太調皮了,嘿嘿。”她有些心虛的低頭裝作去踢腳下的石子,半點都沒發覺君離眼底略過的一抹失望。

時過正午,青梅折騰了這半天也有些餓了,走路時無意中便撫了撫肚子,君離觑見了只是一笑。

出得宅門,君離并沒上馬車,而是問青梅道:“想去哪裏吃飯?”

青梅一摸肚子,覺得君離真是太體貼人意了,無形中便忘卻了他皇子的身份,仰起臉問道:“有什麽好吃的?”說話間就跟着君離進了隔壁的一處院落。君離一揮手,丹青便小跑進屋,片刻後取了兩頂帷帽出來。

君離讓青梅戴上帷帽,道:“出了巷口就是口福街,有各色小吃,再往前走是附近有名的珍肴樓,要哪個?”

“口福街!”青梅毫不猶豫地戴上了帷帽,再次感嘆君離安排的周密——她是借着永樂公主的名頭出來的,若這般赤着臉上街,萬一不小心叫顧府的人瞧見了,豈不又是麻煩?

旁邊侍書也接了帷帽戴着,四人出了巷口沿路逛過去,兩邊皆是各色小吃,又有胭脂鋪、古玩行、雀鳥店及賣各色小巧玩意兒的攤鋪。君離既擺明了是答謝青梅,選擇吃食時全憑青梅喜好——馄饨、蔥油酥餅、核桃酥、牛乳茶……都是街市上常見的吃食,卻讓青梅覺得格外香甜。

待得走穿口福街時,青梅吃得肚兒圓圓,清秀的臉上挂着笑意,顯然十分滿意。

君離瞧着天色差不多了,便帶她往回走,要用剛才的車駕送她回去。青梅想到回府後顧夫人定要旁敲側打的盤問,便忐忑問道:“這回借了公主的名頭出來,不會露餡兒吧?”

“你信不過我?”君離腳步一頓,看向青梅的目光就有些銳利了。

青梅忙不疊的搖頭道:“哪能不相信三殿下呢!”忽而靈機一動,想求君離再幫個忙,“後兒我還想再出來一趟去看看賀伯母和蓮兒,能不能……”

“能倒是能,但你拿什麽報答我?”君離問得一本正經。青梅偏頭想了想,她一介民女身無長物,能如何報答?不由蹙眉沉思一會兒,腦子轉了半天也沒想到什麽能拿得出手的。

君離瞧見她如此,便隔着帷帽在她額上輕敲,道:“早些開酒館吧。”

看來這位三殿下是十分惦記她的果子酒呀!青梅心中得意,想着有了永樂公主的名頭,又有顧長清和君離這樣幫助,酒館應該還是能開起來的。她不由瞧着比她走快半步的君離,挺拔的側影,天然的貴氣,卻沒有她想象中皇室貴胄的疏離,這一圈兒轉下來,兩人仿佛舊友般說笑玩鬧,倒讓人覺得親切。

Advertisement

她上輩子一定是做過很多很多的善事,才能有這樣的貴人幫她吧?青梅想。

回到顧府中,顧夫人不出所料地提起了今日的事,青梅便道:“公主召我過去,就問了些果子酒的事情,說是她也想嘗嘗。”

“她怎的知道了果子酒?”顧夫人詫異。

青梅便合理地推測道:“大概是那天淑明縣主或是魏姑娘覺得果子酒不錯,無意間提起的吧。公主似乎很有興趣,問我是如何釀果子酒的,今兒臨走的時候,還說後兒還可能要叫我過去說話兒呢。”

“你告訴她是你釀的酒了?”顧夫人吃驚之下,語氣有些急切。

青梅一臉茫然的回道:“是呀,永樂公主高高在上,我回話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欺瞞。姨母,我做錯了麽?”無人時青梅也會稱呼顧夫人為姨母,她略略站起身子,有些惶恐地看向顧夫人。

對面的顧夫人嘆氣道:“倒也不是錯,只是……唉,往後畢竟麻煩!”說着拉了青梅到近身坐了,叮囑道:“永樂公主那是皇室的人,咱們沒事還是少沾惹的好。她若樂意擡舉,你陪她說話兒自然沒事,可萬一不小心行差踏錯,惹惱了她,恐怕性命都是難保。往後可千萬要謹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青梅咬了咬唇。其實細算起來,顧府和皇室的瓜葛又哪裏少了?顧長清和君離交好之事府中人盡皆知,而顧榮華得貴妃青睐險些選給三皇子為妃,往常又哪裏不會和皇家的人打交道?顧夫人如此擔心,不過是想着青梅的教養見識不及長清、榮華,怕她招事兒罷了。

不過她也理解顧夫人的心思,這番語重心長的勸說又叫剛扯了謊的她有些羞赧,忙應了,也記在了心裏——顧夫人說的是永樂公主,這番話用在君離身上又何嘗不是呢?畢竟身份橫亘,她還是得小心。

到得二十那日,青梅忐忑的在琉璃院等着,到得巳時,便見顧夫人身邊的紅香親自來了,向她道:“永樂公主府上遣了人過來,夫人叫你過去呢。”

青梅忙對鏡理了理裝扮,跟着紅香過去了。到得流芳堂,果見接待客人的正廳中坐着位女官,看起來品位并不高,不過是意思意思而已。

顧夫人正在旁邊作陪,待青梅進去了,顧夫人便叮囑她道:“公主要召見你,可要小心伺候着。”

青梅乖巧的答應了,嘗試着提了想帶許氏一同去,卻被顧夫人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青梅沒辦法,心裏只能怨許氏太實誠。

按說許氏能保護青梅至今,當初又曾做生意養家,行事也是頗機靈的。然而到了顧夫人面前,興許時早年養成的習慣使然,總還是忘不掉忠心,說話也實誠。先前她擔心青梅的身份被人發現,專和顧夫人說過此事,還将當時姚家的事兒拉了出來。

這一說倒好,顧夫人本來不怎麽擔心的人,聽了這話反而增了擔憂,恐怕京城中還有人認得許氏,便叫她終日留在府裏,不得輕易出門去。

是以這番青梅雖有機會出去,卻也沒法帶上許氏。

她深為遺憾地随那位女官出了府,門外兩輛華車,一輛女官用,另一輛是為青梅準備的。青梅走近前去,才發現趕車的竟然是丹青!而丹青見她走近,居然還做了個鬼臉。

待那車行出一小段距離,青梅便按捺不住掀起車簾問道:“怎麽你也來了?”

丹青瞧着左右已無他人,便低聲道:“殿下吩咐了,等你去過賀家之後,要帶你真的去見見永樂公主。”青梅一聽,登時訝異地張嘴。不是只借個永樂公主的名頭麽,怎麽真要帶她去拜這尊佛?

行到巷口,前面的馬車略略停下來等了會兒。丹青見勢停下車馬,上前同那位女官說了幾句話,那車便向左拐走了,而後丹青便驅車往崇仁坊中的賀家行去。

到得賀家,丹青上前幫着拍門,賀子蓮開門見了是他,不由詫異道:“怎麽又是你!”丹青翻個白眼兒閃開身,青梅便笑着上去拉住賀子蓮的手道:“蓮兒,他是專程送我過來的。”

賀子蓮一見是青梅,登時轉嗔為喜,向內喊道:“娘、哥、懷遠,你們快看是誰來啦!”說着拉她進去,自然也招呼上了丹青。

今日正好麗正書院和太學都是旬休,賀子墨此時閑着無事,正在院裏教許懷遠練字,聽得動靜便擡眼看了過來。

不過月餘未見,青梅整個人卻已有了些不同。若說此前的青梅只是清麗靈秀、甜美可愛,此時便比先前添了不少氣度,乍一眼看過去便能叫人當做是哪位官宦人家的千金。

這也怪不得青梅,以前她是市井民女,雖然也愛打扮,用的首飾多是普通的,至多也就是個小家碧玉。這次因為是借了拜見永樂公主的名頭,青梅為免顧夫人疑心,自然要盛裝打扮一番——白狐毛做的大氅、金累絲紅寶石步瑤、紅珊瑚耳環、赤金嵌白玉手镯、豆綠宮縧、玉浮雕荷花鳜魚玉佩……

這些個東西一裝飾,自然襯得青梅富麗貴氣,加上她本就容顏姣好,愈發顯得好看了。賀子墨瞧着她愣了片刻,許懷遠卻已跑過來拉着青梅的袖子道:“姐,娘呢?”

“府裏有事她出不來,娘好着呢。”青梅笑着安慰,姐弟倆攜手往裏走。

丹青本就是個頑皮好動的性子,和青梅打了招呼說是後晌再來接她,一溜煙就跑得沒影了,怕是上街閑逛去了。留下賀子墨一家人和青梅姐弟在此,倒更無拘束。

經之前謄詩的事後,青梅才發現自己的書法竟比她想象的要好很多,這自然得歸功于賀子墨的嚴苛教導,是以對賀子墨格外添了份感激恭敬。

五個人圍在一處述說,賀夫人一如既往地硬朗,賀子墨雖然還是在太學中就讀,卻已十分得學中幾位博士的賞識,想來明年的春闱不會有太大問題。賀子蓮近來身體康健了不少,臉色愈發紅潤,叫青梅很開心。

許懷遠平常住在麗正書院裏,他本就是個聽話的孩子,上京城後興許是受了刺激,讀書時更加用功,這次他将寫的文章拿給賀子墨看,被賀子墨格外誇獎了幾句。

論及青梅,她便将在顧府中的一些趣事說給他們聽,提及開酒館的事情,許懷遠和賀子蓮都有些迫不及待。青梅打不了保票,只能說盡快,心中卻也十分明白,開酒館的事是不能再拖的了。

幾個人說話喝茶,漸漸日近晌午,一起用過了飯,正好丹青回來,便載了青梅往永樂公主府而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