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籌糧
大殿裏一陣靜寂,皇帝好奇的看向北清遠:“愛卿可有何見解,為何認為不可,不妨說來聽。”
北清遠回:“微臣以為此方法不可行,首先望都是有衆商人聚集,但商人大多并沒有田地,存糧只怕并不只在京都之地,此次征糧效果甚微,此行為有強制性,商人們只怕不甘願拿出。而且各地災禍,只怕是交糧甚微。另外,國家興旺匹夫有責,應該衆人均出一份力才公平。”
皇帝點點頭,說道:“那該如何做?”
北清遠頓了頓說道:“微臣想向皇上讨兩樣東西,不知皇上可否應允?”
左威武走上前,不屑地看了北清遠一眼:“皇上切莫答應,只怕平襄侯爺是借機牟利吧,這解決方法還沒說出,倒是先提上條件了。”北清遠不屑于理她,只靜靜等待皇上的回答。左相一下子氣得發狂:“皇上萬萬不可聽信讒言。”
北清遠看她說的離譜,只好解釋道:“微臣絕無邀功之意,只是這第一件事希望讨得皇上以及望都四夫子的墨寶,用來獎勵獻糧之人,微臣以為望都乃崇文尚禮之地,在衆人心目中四夫子的地位崇高,能得其墨寶實在是無上的光榮,陛下的墨寶更是無價之寶,想必以此為懸賞,必定有許多人願意貢獻糧食,當然這只是用于民間之法,相信百姓們會樂意奉獻出糧食的,至于為官之人,每人至少應出兩擔糧食,微臣願意貢獻出來家裏的一半糧食,來支援邊關。”
皇帝大為激動,沒想到幾幅墨寶卻能解決這難題,這确實是一個好辦法,一些大臣卻忍不住咒罵北清遠,皇上的墨寶有多難求,卻将這一榮耀給了民間那些卑賤的商人百姓,實在是浪費啊。
皇上說道:“第二件事又是什麽?”
左相狠狠的瞪了北清遠一眼,北清遠看她氣得發狂,心情頓時變好:“微臣請命親自前往,各地聚糧也需要一段時間,微臣希望可以親自從路上聚集部分糧食,先帶往邊關,另外,只怕這次突襲不簡單,還希望皇上即使派人增往其他關門,以防萬一。”
“微臣願意前往,一路艱難險阻,平襄侯身份尊貴,只怕吃不了這種苦。”石進想起左相的交代,她不能辦砸了。
皇帝雲承看北清遠,北清遠說道:“臣願意舍身救國,這一點小事算不了什麽。想當年家母在世,曾帶臣随軍征戰,臣已經習慣,只是侍郎将未接觸戰場,刀劍無眼,還望三思而後行。”北清遠小時候由柳氏照顧,北寧則帶他們到邊關守衛,這些事都是蕭氏告訴她的。
石進明顯有些詞窮:“你。。”戰場變化無常,刀劍無眼,雖說運糧不是沙場直接對敵,但這一路卻真的危險莫測,她還不想死。
左相見此情形,只能站出來,石進是個貪生怕死的家夥,卻還有用處,既然改變不了北清遠送糧了,那就按個探子進去:“啓禀皇上,微臣以為石侍郎和平襄侯兩人一起去為好,一路也有所照應。”
雲承本來想試探北清遠,若可擔當則用她,不然就用兵部侍郎張玉,她并不想左相的人插手,張玉是她在左相那邊的一顆暗樁,不到萬不得已不想動用。今天北清遠的表現讓她很滿意,不愧是北清絕的姐妹,只是左相開口,這石進看來不用不行,想必北清遠能處理好的。
“那就兩位愛卿一起前往,也好相互有所照應。好了,就按平襄侯所說下去征集糧食吧,朕會着人将墨寶送往侯府,此時就由平襄侯代辦,監察司輔佐,兩日後出發。”雲承想起邊關的北清絕,心裏一陣擔憂。
“微臣遵命。”退朝以後,北清遠急忙往家趕,兩天之內要辦的事情很多。
Advertisement
“二小姐,府上有客人來了。”然後附到北清遠耳邊說了一個名字,北清遠心中大喜,怎麽忘了他了呢?若有他幫忙,這事辦的一定很快。
“走,趕緊回府。”“是!”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