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賣碳賺錢

吳擎遠向林家提親的聘禮着實讓村裏人驚訝, 等到親事定完,村長從林家走出來, 大家擁上去再打探聘金, 整整一兩金, 十兩銀子的數目差點沒把心髒差的驚出病來。

天吶,娶個小哥兒而已, 光是聘禮聘金而已,用得着花這麽多銀子嗎?

等到正式成親的時候還要擺酒, 按照柳樹村的風俗男方得兩家親戚全部包幹的,一個小哥兒啥時候這麽值錢了!

這是所有村民的心聲,一時間羨慕嫉妒恨的都有,可不管怎麽樣, 這是事實, 吳家的就是這麽重視稀罕林家的小哥兒。

無論村民們怎麽驚嘆談論,把婚事兒定下來之後,吳擎遠就迅速的精力投入到了碳窯的生意上了, 這段時間用了這麽多銀子,他得想辦法賺錢了,不然再多的老底都得敗光。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的天氣了, 天氣已經漸漸開始涼了起來,再過不了多久就會下雪, 河面結冰,開始大家最不喜歡的嚴寒冬季,一直要持續到三月份才會暖和。

之前燒出來的碳全部堆放在後院加蓋的空房倉庫裏面, 所有的房間都已經堆滿了,必須想辦法盡快賣一些出去,否則之後燒出來的碳都沒地方放。

碳窯方面還是由陳家父子主持,林老根張大柱等人,還有一些臨時雇傭的工人繼續燒,吳擎遠則開始每天不斷的在外面跑,将自家的碳推銷出去。

石橋鎮方圓百裏之內,像大戶人家、酒樓、客棧等等這些碳需求量比較大的客戶基本早被幾個做燒碳生意的員外給壟斷,他想分一杯羹是沒那麽容易的。

因此吳擎遠便将注意打到了雜貨鋪,周圍村民等等這些零散的人身上,那些員外再怎麽壟斷,也還是有油水的,而且他就三座碳窯,燒出的碳量就那麽多,不怕最後賣不完。

可是散戶他也不可能一個一個去兜售,因此除了雜貨鋪一家一家的跑,村民這類客戶,吳擎遠選擇了現代公司常用的代理方式,每個村子去找一戶村民,還有走鄉的貨郎,以承諾分成的利益交易,讓這些當他的售貨推銷員幫忙把碳賣出去。

這樣或許會少賺了一點,但卻簡省了很多力氣,畢竟他不像那些員外有固定的客戶銷售渠道,剛剛開始,只能這樣起步。

不過吳擎遠沒想到的是,這個方法比他想象中的成功,那些被他找到的村民貨郎為了賺他說的賣出一斤碳,就提成一文的錢可是鼓足了勁兒的去忽悠村裏人買。

反正吳擎遠家的木炭品質不比那些員外賣的差,賣出一斤他們就可以賺一文,賣十斤就是十文,一戶人家一個冬天少說也得用一兩百斤的碳吧,忽悠成功一家就是幾百文啊,一個村子少說也有幾百戶的人,這他娘的多忽悠幾家比鎮上的掌櫃還賺得多,這麽輕松的嘴皮子活不幹的那是傻子!

看到這些人這麽努力的去幫自己銷售,吳擎遠心裏也非常高興,銀子誰也不會嫌賺得多。

這就是他每個村子只找一戶人家去推銷的原因,沒有競争,輕而易舉得到的巨大利潤足以讓這些人拿出最大的潛力幫他銷售木炭,事半功倍。

Advertisement

忙碌碳窯生意的同時,吳擎遠自然也沒忘記自己的心上人阿默,工作和愛情雙豐收才是最滿足的人生。

他上次答應要給阿默幾本菜譜,不過他空間裏的菜譜文字都是現代的,古代人壓根看不懂,阿默不識字,林天寶也沒法給他翻譯。

因此暫時交代阿默先跟林天寶多認識一些字後,每天處理完碳窯的生意,抽時間去林家坐一會兒,見見朝思暮想的少年,夜晚便開始将菜譜進行翻譯,還有教周哥兒一些東西。

什麽女子小哥兒無才便是德,這不過是古代男人因為自己大男子主義和權利,禁锢婦孺的思想而已,周哥兒以後嫁出去他不能時時看着,多教些他東西總是好的。

由于古今廚房工具不一樣,有所限制,他翻譯的時候也有挑選,只将這裏能做出來的抄下來翻譯成這裏的文字,并且把裏面的圖片也剪下來,最後再整理合成。

書裏面的字寫得很醜,圖片倒是剪裁得精致,細細粘貼縫合,每一頁每一個字吳擎遠都寫得那麽心細,眼神那麽溫柔。

這般模樣若是被他曾經那些認識他的人看見,恐怕驚得嘴巴能塞下一塊大石頭,鐵血硬漢變成居家繞指柔了,愛情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

時間匆匆過去,轉眼年關将至。

碳窯吳擎遠已經停了下來沒有再繼續燒,燒碳的買賣每年能賺錢的時候也就那麽幾個月了,年關之前大家該囤的碳都已經碳夠了,再燒恐怕就賣不出去了。

整整幾個月的忙碌,三座碳窯的火就沒斷過,付出的汗水多,收獲也是巨大的。

以利益誘惑找人銷售的方法很成功,為了賺錢,約定的村戶和貨郎非常努力,雖沒有把周邊村子所有的人家全部游說過來購買吳擎遠的碳,但一個村子兩三百戶,還是給拉了七八十個過來,周邊近十個村子加起來就是七八百戶,這個數目值得表揚。

而那些貨郎的主要目标是鎮上的人,鎮上人多基數更大,最後靠着這些人,再加上自己出去跑的客戶,一共進賬六百多兩。

扣除給推銷村民貨郎的銀子,還有購買木材,以及碳窯工人的工錢等等成本,最後吳擎遠算下來,這次自己一共淨賺了整整五百兩!

或許聽起來這個數目也不是很大,但要知道那些員外的碳窯每年賣出的碳數量比他多得多,最後的純利潤也才一千兩左右而已,他就是三座小碳窯。

不過之所以能賺這麽多,還是多虧了他的異能,一斤青岡木碳是15文,果木碳是8文,而兩者的成本購買價青岡木就是7文,果木3文,占了售賣價格的一半,而他大量的催熟讓他節約了非常多的成本,淨賺這麽多不奇怪。

當然賺了這麽多只有吳擎遠自己知道,別人是算不出來了,不過他賣碳的動靜那麽大,柳樹村的村民也都是在他這裏購買的,估摸着算算價格,也能猜到他賺了不少。

還有在他這裏幫忙的張大柱,陳家父子,林老根兄弟也都拿到了不少工錢,每人少說也有近十兩,打探到的村民真是眼紅又羨慕。

他們種一年的地累死累活頂天了也才十幾兩銀子,佃田的地主還要收他們地租糧食,人家這兩三個月就當他們一年了當然心酸。

可心酸歸心酸,羨慕歸羨慕,一年之中最熱鬧的過年就要到了,各家各戶都開開心心的準備東西過節了。

吳擎遠自然也準備了起來,周哥兒和張大柱的婚期臨近,張家操心辦酒席,他也得操心辦嫁妝。

還有這兩個月為了賣碳的事情整天東奔西跑,他和阿默單獨見面的時間都少了很多,就是每次見面也都是匆匆忙忙很快結束,現在空了一點,明天去鎮上給周哥兒辦嫁妝,剛好帶阿默去熱鬧熱鬧。

還有周哥兒也得帶出去走走,這孩子太聽話了,這幾個月除了出門洗衣服,又或者和阿默一起來碳窯給大家做飯,平時難得出去,一直乖乖的呆在家裏做喜服。

反正他們家就他們兩個人,沒有長輩做主,他帶周哥兒一起去置辦嫁妝也沒什麽忌諱和不合理的地方。

決定好之後,當天晚上把所有要買的嫁妝清單列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着周哥兒去林家找阿默。

“好,剛好咱們家也還沒有買過年的東西,叔跟你們一塊兒去,天寶快去後院把牛牽出來,擎遠小子,你過來幫叔把板車拴上。”

林老根不是不講理的人,年輕人那些什麽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道道他還是懂的,爽快點頭同意。

不過他還要帶着林天寶和二房一家一塊兒去,除了購買過年的東西,也是為了避嫌,再怎麽能理解規矩還是在那裏擺着,就算兩個孩子定了親,可也不能單獨就讓自己小哥兒跟出去。

至于對吳擎遠的稱呼一下子從順口的吳兄弟換成了‘擎遠小子’林老根也是有考究的。

以前随便叫就算了,現在吳擎遠可算得上是他哥婿了,他要是再叫吳擎遠吳兄弟,那吳擎遠該咋叫他?

難不成以後他叫吳擎遠作兄弟,吳擎遠叫他作爹?這傳出去不是叫人笑話嘛,所以稱呼是必須得該的!

“好的林叔,你坐下休息,我幫你拴車.....”

吳擎遠當然明白他的顧慮,對待老丈人他一向馬屁都拍得很好,當下就笑着熟門熟路的過去幫忙。

板車拴好,背簍拿好,該帶的東西都帶齊了,坐上板車,由林老根趕牛掌繩,伴随着幾個小孩子歡喜的喊着‘過年咯’稚嫩童音,車牛向着石橋鎮緩緩前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