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學堂計劃┃未雨要綢缪

敲鼓打鼓上錢家讨伐的事情進行得無比順利, 完全沒有預料的錢家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麽大動靜下來,最後錢家除了被看熱鬧的鎮民罵和私了賠償了兩百兩銀子外, 并沒有被抓起來問罪什麽的, 因為下毒這事兒并沒有成功, 錢家在衙門也是有人的,不會就這麽因為姜竹的幾句口供就抓起來砍頭。

但表面上的物質損失不大, 可經過吳擎遠今天這麽一鬧,錢家的名聲算是壞了, 搶生意不過分,但用這麽下三濫的手法搶生意那就真的太過了,最終受害的可是鎮民,大家怎麽能夠容忍?日後錢家在鎮上的生意, 恐怕就難做了。

這就是吳擎遠的目地, 今天整不死錢家也得讓錢家脫成皮!

目地達到,吳擎遠拿着賠償銀子心情大好的走人,而被潑了一身糞水的錢員外和錢夫人進門後, 卻是雷霆大怒。

“王大富!你是怎麽辦事的?老爺我讓你搶生意,沒讓你去下毒!你是想害死老爺我不成?!下毒就下毒,下毒你還被人抓到, 真是蠢死了!”

錢老爺氣得不行,他就不明白了, 以前王大富辦事很好的啊,好主意壞主意總之最後都能給他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這次對上吳擎遠卻三番四次出茬子, 連翻害他損失,這可真是把他氣死了。

“老爺,我,不是我吩咐的,是趙海生自己做的主!“

王大富跪在地上目光盯着一旁若無其事的趙海生氣得牙癢癢。

吳擎遠難對付他怎麽會不知道?怎麽會傻得幹下毒這麽沒有把握的事情?他只不過吩咐了讓姜竹去把吳擎遠的琉璃貨源找到,到時候有了貨源,錢老爺的生意好了他自然也好過,可誰知道最後卻弄成這個樣子。

事情是他交給趙海生去做的,現在出了事兒,趙海生屁事兒沒有,全都得讓他背鍋,王大富哪兒能還不明白今天這一出根本就是趙海生故意坑的他!

不等趙海生自己狡辯,那邊王大富卻是又因為這話給了他一巴掌“混賬!我手下就你說了算,出了事兒還狡辯想找替罪羔羊?!“

“就是老爺,你可要為我哥哥做主啊,我哥肯定都是向着老爺您的,事情都是王大富吩咐的,我哥老實都聽他話照辦......”穿着綢緞,頭戴玉簪已經煥然一新梳着婦人發髻的趙金釵幫着說話。

“金釵放心,老爺我向來賞罰分明。”

錢員外看着自己新納的小妾心情好了點兒,本想上去再拉拉小手說兩句,結果被旁邊的夫人一瞪,立馬規矩,然後才重新将怒火發到王大富身上,一腳踹上去。

“王大富,我養你是給我辦事的,不是讓你給我惹事兒的!你給我滾!把之前老爺我送你的田地東西全部還回來給我滾!否則你以後別想再在石橋鎮待下去!趙海生,以後王大富手上的事情全都交給你。”

錢員外氣急,毫不留情的将跟了自己多年的王大富趕人,然後換上新狗腿。

王大富不過是個靠拍馬屁出主意在錢員外手上讨生活的小人物,錢老爺一句話就能定他的生死,不管冤枉不冤枉,他都沒有反駁的權利,何況這事兒還是有人下了心思坑自己。

不敢跟錢家作對,王大富只能咬牙接受被趕出去的結局。

走出錢家的時候,盯着正受幾個跟班祝賀的一臉揚眉吐氣的趙海生,他心裏的怨氣難以形容,自己再幹幾年就能收手過好日子了,卻在這最後關頭被坑了一把什麽都沒了,他怎能不氣?不怨?

“趙海生,你別得意太早,你這種人,遲早有人收拾!”

憤怒的撂下話,王大富才背影凄涼的離開。

..............

另一邊,吳擎遠回到家後沒有閑下來,立刻回房休書一封,到碼頭拖前往海邊魚鎮的上船帶給江大。

同時和阿默商議,清點家中的銀子,拿出一部分準備在回柳樹村蓋房子。

這個蓋房子不僅僅是蓋自家的住房院子,他還要蓋一座學堂!

錢家這次的事情是徹底給他敲響了警鐘,他沒時間再等了,必須盡快讓自己擁有更多的保護層和籌碼,大靠山他現在暫時找不到,只能用這種繞圈子的辦法,自己培養人才了。

學堂的學生要成才時間還早,可是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在即,村裏的寒門書生就是他的目标。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平民百姓讀書不容易,每一個能考上秀才的人無一不是人才和願意刻苦努力的人,他們有天賦有汗水,可大多都敗在沒有銀子上,全家努力賺錢讓他們去考一次試,考中歡喜,考不中那麽全家受苦餓肚子,下一個三年哪怕他們自己有信心考中,卻大多也迫于沒有上京路費而放棄,一輩子當個秀才,随便謀個差事放棄狀元夢。

若是他以教學的名義聘請這些寒門書生來當先生,給予經濟幫助,将來這些人必定多少都會念他的情,助他一二,就算這些人一個都沒有出息,作為秀才,他們所結交的人脈,所謀到的差事,對他來說也是不小的關系網。

而村裏的小孩能讀書,村民們對他必定也會有所感激擁戴,人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之所以這樣做,吳擎遠也是無奈為之,誰讓他本身沒有背景,真賺了錢有人要對付他很容易,并且将來他的後代子孫至少三代以內也是沒辦法走仕途的,因為考科舉要查三代,他來歷不明是經不住官府查的。

因此,現在開始建立一些外力的人脈幫助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錢家那邊,吳擎遠是說做就做,立刻着手請人開始在村裏修房子,并且奔走柳樹村,以及柳樹村周圍村子裏有讀書人的人家,邀請這些人來他的學堂當老師。

雖然鎮上的店鋪才開張不過短短幾個月,但是如今他手上的銀子卻是已經翻了好幾倍。

除了當初與江大一起走商帶回來的各種貨物讓他大賺了一筆之外,他從空間中拿出來的玻璃制品,以及少量用來吸引顧客目光的現代商品才是真正讓他銀子翻倍的主要來源。

這些銀子比起真正的大商戶來說不算什麽,但用來發展吳擎遠此刻的學堂計劃卻是綽綽有餘。

對于邀請這些寒門書生來學堂當先生的條件他開得非常優越,不僅每個月給月銀,每次科舉考試他承諾給大家放三個月的假期,同時資助衆人上京的路費!

前面每月給工資就不說了,最後資助上京路費才是真正吸引大家的待遇,根本沒用考慮,幾乎每一個聽到這個條件的書生都忍不住激動的點頭答應,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考狀元光耀門楣嘛,吳擎遠的舉動,如同給了沙漠中旅人一瓶救命的礦泉水。

短短三天的時間,房子修葺事宜還沒有開始,學堂的事情傳出去,吳擎遠就石橋鎮周邊的村長中徹底出名了。

“唉,你們聽說了嗎?柳樹村那個吳老板要修學堂,還說修好了之後所有村子的小孩都可以去讀書,學費一年交十兩銀子,家裏大人每個月再去幫吳家幹幾天活就可以了,這是真的假的?有這麽好的事兒?私塾人家一年可都是要收二兩金的。”

“真的真的,人家吳老板說了這個學堂修來就是專門造福咱們這些窮苦村民的,咱們算什麽,你知道那柳樹村嗎?人家跟吳老板是一個村子的,沾光,小孩去讀書全都免費!”

“真的?那可就好了,俺家泥蛋兒聰明,俺早就想送他去私塾了,可孩子他爹做工和家裏田地賺的,一年到頭除了吃喝用度存的銀子哪兒上得起私塾啊,這吳老板真是個大善人.....”

“對啊,俺也沒見過像吳老板這麽有錢又心善,那些員外地主就想着怎麽讓咱們年底多上交糧食,哪兒會做這些善事?那學堂吳老板說了,不僅男孩可以讀,女孩和小哥兒也能去,到時候會分啥班,讓咱們所有人的孩子都能認字呢。”

“就是,而且啊,那吳老板不僅造福咱們呢,還有咱們村那兩個秀才你們知道不?吳老板親自上門來請他們去學堂當先生,說是一個月給他們每人發二兩銀子,科舉考試還免費資助他們上京去考試!”

“嘶....真的?聽說上次那孫秀才去考了一次科舉,可是帶了三十兩銀子都不夠呢!吳老板可真夠大方的.....”

“那是,人家吳老板可是說了,這學堂就是用來做慈善,造福大家的......”

“........”

所有聽到消息的人都在紛紛議論。

或許剛開始還有人抱着懷疑真假的态度,但是當吳擎遠請的工人開始着手動工,學堂開始修建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人有意義了,所有人都激動的跑來圍觀,自動自發的幫忙,在大家的心中,這座學堂就是他們孩子通向光明大道的大門,窮苦人家想出頭,除了讀書沒其他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