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衛晏一行人走的是官道, 數目不多, 都是精銳, 不出五日, 馮五和扶成兩個也在将護送之人送到國都後追了過來。
十二座城池,在不同方位,沒有人知道哪處是主力,哪處是障眼法。
還是世子爺親自拍板,從最南處開始,一處一處尋着蹤跡走。
其餘各處,大多已經遣人遞了消息過去。
原因無他, 第一,南邊最為富庶,對方想牽制住他,必定要下狠本,如此一來,錢財必是重要。
第二,南邊的官,近幾年已經慢慢換成了皇帝的人。
財權慢慢在往回收, 相應的, 這次南邊的情況也會更糟糕。
世子爺不只是想解決那些作亂的人,還想把罪魁禍首連根拔起。
他們料到了對方會有反擊, 卻沒料到,對方這麽無所顧忌,拿百姓安穩來對弈。
他們賭不起, 民心亂不得。
也只有衛晏這個少年将軍出馬,能穩得住局面,不只是能不能解決那些疑似流匪的人,還有穩住民心。
少年出征,兩年守護邊界安穩,他已經被不少百姓奉上了高處,不說別的,可靠和安心是必須的。
穿上盔甲的将軍,不一定是英雄,但是那一身戎裝,必會守護一方安穩。
骁勇善戰,捷報頻頻,那些坊間流傳大部分為真,雖然傳播廣泛的原因有穩定民心之意。
哪怕明知有人在前線奮力拼殺才護的後方安穩生活,但是為君者,總是要想辦法讓後方的人,真的活的安穩,安心,安全。
這些和旁的口口相傳的事情并不完全一樣,這些英雄事跡,是百姓願意聽聞的,甚至是于榮與焉的。
Advertisement
那些疑似流匪的人馬裏,構成十分複雜,但是自衛晏一行人出現開始,一開始出現過的黑衣高手不再頻繁出現,而多是真正的匪類尋釁滋事。
各處的官員有些叫苦不疊,若是世子爺不相信他們,怕是要告他們個欺君之罪。
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治過去,世子爺一行人都是忍不住有了怒氣。
便是對方再想做些什麽,又何必連累這麽多無辜百姓跟着惶惶不可終日。
在衛晏等人到了第一座城池的時候,洛國的人也已經将劃分過來的城池和金銀財帛送了過來。
附帶的,還有一個秘密送過來的大活人,洛國的三王子殿下。
在洛國已經被以意圖謀反的罪名被處死的人,卻被悄無聲息送來了衛國賠罪。
嚴謹送去的人沒能換回一座城池來,但是也不虧,換了價值數萬的金銀財帛回來。
除了皇帝撥給因此事去世的探子的家屬的撫恤金,和給嚴謹的賞賜,餘下的都入了國庫。
戶部尚書的嘴三日沒合上過,連夢裏都在笑着。
戶部尚書不知道那些財物是怎麽來的,就連別的大臣,也只以為是洛國給的誠意,畢竟事情并不能公之于衆。
探子叛變,是恥辱,以此為緣由索取補償,也是因為對方先意圖挑釁。
說的好聽一些,是要補償,不好聽些,是明晃晃的威脅。
對方無力再戰,可是衛國還有餘力。
如今自己家裏也有了亂事,自然不适合再趁火打劫。
兩國自此簽下和平約定,十年為期,戰事不起,不擾對方國界,不無故傷對方百姓。
衛晏這邊面對的情況不難,但是确實煩人,根本脫不開身,但凡他有往國都出發的意向,對方就鬧的大些,分明就是要牽制人。
國都的局勢也在發生變化,皇帝和太傅慢慢站在了對立面,是許多朝臣都看明白了的事情。
但是這些風波,和宅院裏的女子并無多少關系。
永安王府。
“好了,去準備熱水,半刻鐘後,扶你家主子去沐浴。”雪白色宮裝的女子拔下最後一根銀針,放到了一旁,而後取了一旁的帕子擦了擦自己額上的汗。
放置在一旁的一排排銀針泛着冷光,細長,整齊。
“你們幾個看着,本宮去休息片刻。”
衛岚說話溫溫和和的,雖作為尊貴之軀,卻不盛氣淩人,而是進退有度。
“婢子替主子謝公主殿下,”小時跪下恭恭敬敬的認真謝了句,雙手交疊擱在地上,以頭點手。
春桃和春夏兩個也侯在一旁,也跟着跪了下去,在小時身後半步。
“不必,起來吧。”衛岚沒有伸手去扶,眼裏卻滑過了幾分滿意。
雲娘身邊這個丫頭,是個忠心又得用的。
“是。”小時不卑不亢的應了,才迅速起身為衛岚引路。
而春桃和春夏兩個還一直跪在地上,等人走了才起身,一左一右的守在自家主子身邊。
“這是第三日,今日起,這些食材可以用到你家主子每日的膳食裏了。”
衛岚自自己的貼身宮女手上接了單子,遞給了小時,而後不等人告退出去,便往裏屋而去。
施針需要全神貫注,她确實也有些吃不消了。
拔毒之後的體虛之症,确實急不得,卻并非不能快些補回來。
以她的針灸之術,再附以食療,見效必然比之前要快。
只是之前的方子便用不得了,還是有些可惜的。
施針時間為每隔三日一次,所以這已經是她第三日來永安王府為雲娘施針。
本來雲娘去尋她時,是道自己可以時不時進宮的,但是那樣終究不便。
雖是皇兄不會阻止,但是雲娘終究是臣子之妻,堂兄又不在府上,少不得被人編排。
這個節骨眼上,容不得有風言風語在國都流竄。
雖是累了些,但是衛岚很想看看,晏哥哥收了這份大禮,該怎麽來謝她。
謹郎不一定可以回的來國都,但是她可以去的。山不就我,我便就山。
等到了穩定下來的時候,國都便也不需要她了。她這一身醫術,去了邊界,必有大作用。
這是這個一直端莊大氣的公主第一次有自己的私心。
但是她并沒有利用雲娘,而是兩個少女之間做了個約定。
而雲娘敢應下,也是因為明白,岚公主所求,壓根不難。
一直未能實現,也只不過是幾個男人舍不得她受苦,所以從未主動提出來罷了。
沒有誰人告訴過她,但是很容易想明白,鎮南将軍,必定離不得邊界多年。
世子爺在外輾轉了大半年,國都的局勢也越來越緊張。
朝堂上正式吵起來的,是因為銀子問題,最後一座城池,今年幹旱,所以世子爺上了折子請國都送救災的銀子過去。
其實這樣的幹旱在往年之間是算不得大場面的,因為百姓靠着往年的餘糧必定撐得住。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世子爺的折子上,訴諸百姓深受流匪侵擾,已達艱難境地。
放pi。
一向為讀書人榜樣的太傅大人心裏難得報了句粗口,他的人只是鬧事,北面那個地方,有什麽好搶的。
況且,衛晏那個小子已經繳了他的不少人馬,怎麽可能沒錢。
底下朝臣群情激昂,都在各抒己見。
上首的皇帝很有興致的看着,并不開口制止,底下的太傅大人也一派鎮定,反正自有人替他去吵去鬧。
戶部尚書是在場最糾結的人,給銀子吧,是真的沒必要,旁人不知道情況,他是知道的,那個地方它就是每年幹旱呀,百姓已經适應了,這點程度的天災,都算不上天災。
不給銀子吧,又說不過去。
實不相瞞,他是陛下這一派的人,只是表面上保持中立而已。
要是不順着陛下和世子爺的意思,世子爺回來了必定是要去他府上折他那花的。
他那花雖不名貴,卻是他日日精心照料的心肝啊。
戶部尚書沒有別的愛好,愛錢愛花,當然了,作為一名合(摳)格(門)的戶部尚書,他當然不會養太費錢的花的。
死了多可惜。
但是幾年前在一次陛下和朝臣賭氣,想從戶部支銀子沒支出去之後,世子爺就親自駕臨過一次他的府上,活生生揪了他三朵花,三朵啊。
弱小,可憐,又無助。
“真的能要來銀子?”馮六看了眼長的還可以的莊稼,有些牙疼。
這座城池的氣候是不怎麽多雨,今年的收成也是少,但是聽那個管事的官員所言,勉勉強強養活人還是夠的。
“能。”符九笑的和氣,看着那些在田間勞作的百姓的眼神裏卻有悲憫。
必須要的來銀子,要不來就得自己籌集。
這裏是十二座城池裏離國都最近的,也是地形最為合适的。
就是窮了些。
這點是致命的。他們萬不能拿百姓的活命口糧去養他們所需的人。
其實最後的結果所有朝臣都心知肚明,戶部的撥款,下不來。
國庫的錢,必須用在民生大計和刀尖上。
但是也不是一無所獲。
朝堂上連着吵了三日,開始有朝臣站出來自發捐款。
從朝臣手上出,而不是國庫,用到百姓身上,這樣的事情,一旦有人站出來,不管別的朝臣是否情願,都必須跟着做。
但是還是太少了。
總共也不過才湊了十多萬白銀。
畢竟不是會大規模死人的天災,總不能掏空朝臣的家底子。
但是收到了家信的世子爺很是放心,恐怕,是能足夠他做到想做之事的。
作者有話說: 好吧,是要遲一點才能見了呢~
小劇場:
雲娘(臉上泛粉):公主,有沒有能快些養好身子的辦法?
哈哈哈,關于醫術什麽的,都是聽風杜撰,不要當真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