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2)
卻能溝通南北要道。”
朱獻不是猶疑之人,直覺沈妝兒此舉大有前途,也是興邦利民的好事,決定大力支持。
“你別也覺得欠我的,我明擺着告訴你,等河道修成,來往商運抽分,定十分可觀,妝兒,我要一分股,如何?”
沈妝兒欣然應允。
光靠河工修河道是不成的,耗費巨甚,沈妝兒想了個法子,她發動獵戶山民參與,每十家負責一段,回頭可記在功勳本上,用于将來抵稅。
二人一廂合計,幹得熱火朝天,半年後,運河修成,從均水抵達洛水,只需一日功夫。
運河修成僅僅半月,便有不少山戶将家裏積攢的藥材與皮子運去南北兩地售賣,沈妝兒投入的銀子如何收回?她在河道幾處設了抽分局,從過路的商賈貨商抽稅,不僅如此,她還派人去山裏收獸皮,藥材,木材,丹參之類,再運往京城鋪子售賣,沒有中間客商賺差價,沈妝兒可掙厚厚一筆銀子。
頭數月,還需沈妝兒親力親為,漸漸的,人手安頓妥當,她整日窩在邬堡吃喝玩樂,只等着數錢。沈妝兒修運河的事,也沒瞞着朝廷,她上報京城後,朱謙親自批了這封折子,将運河取名平章運河,至于在運河兩端設的抽分局,除去最先的修河費用後,朝廷占股五成,沈妝兒四成,朱獻一成。
有了朱謙這座大靠山,誰敢打抽分局的主意?
時光過得飛快,恍然一算,她來宜州已整整三年。
運河帶來的效益是顯著的,第二年沈妝兒收回了成本,到了第三年,原先不起眼的山村,漸漸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商賈客流,漸漸的,百姓往運河邊上蓋房子,人口越來越稠密,抽分局附近這一帶,慢慢形成了小城鎮。所有要在此地蓋房子落戶的商戶百姓,皆要從沈妝兒手裏買地交稅。
晉元二十七年的除夕,大雪不期而至,天地銀裝素裹,白茫茫的一片,仿佛蓋了一層羊毛毯。
沈妝兒躺在鹿皮絨鋪着的軟塌上,透過漂亮的琉璃窗眺望遠處河道的光景。
哪怕寒冬臘月,河道依然熙熙攘攘,遠遠的,還能瞧見懸挂在桅杆上的風燈,暈黃的光芒無聲地将夜色撐開,攪動一地冬寒。
聽雨将賬本合上,揉着發酸的眼睛,百無聊賴嘆着氣,“今日進帳三千兩,哎,這麽多銀子,無處花,可怎麽辦?”
隽娘正在炭盆邊上給沈妝兒做護手,瞥了一眼托腮發怔的沈妝兒,提議道,
“姑娘,奴婢昨個兒聽人說,西安城要在元宵佳節舉辦盛大的賞燈會,正好咱們有一批絲綢茶葉要送去西北,不若咱們幹脆出遠門玩一趟?”
聽雨聞言眼神灼灼發亮,抱着沈妝兒的胳膊拼命撒嬌,
“姑娘,看在奴婢跟着您悶了三年的份上,帶奴婢去湊湊熱鬧吧?”
沈妝兒是個耐得住寂寞的人,架不住這些丫頭婢子悶壞了,便将下颌一擡,杏眼波光流轉,
“成,咱們正月十五,去西安城過元宵。”
聽雨聞言眉梢喜色抑不住,
“以咱們姑娘的相貌與才氣,定能惹得諸多公子相贈花燈,屆時...”
沈妝兒聞言嬌靥立即俏紅,從軟塌上扭起半個身子,去抓撓她,“讓你胡說!”
隽娘捂着肚子咯咯直笑。
主子如今富有山川,坐擁城堡,可不就缺個小主子麽?尋個俊俏的郎君,生個小主子才是要緊!
作者有話說:
一,前世死後的事番外詳寫。
二,下一章男女主見面,開始感情拉扯,我的時光大法還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