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世如閱水應堪嘆
去中興府的路上,他們輕裝簡從,極盡低調,避免擾動百姓。漪蘭沒有選擇乘車,而是同李晛一道騎馬,只是帶了一頂帷帽,帽檐垂下長長的白紗,遮住面容。
北地的天空是高遠而遼闊的,湛藍如洗。路兩旁樹木挺立,百草豐茂。草色郁郁,足有半人高,綿延到天地的盡頭。
李晛給她講了很多關于夏國的事情,白高大夏國的前世今生,嵬名家族的往事,她還臨時學了些常用番語以備需用。
聽着馬蹄噠噠的聲音,漪蘭笑語:“這段時間好像把一輩子的馬都騎了。”的确,以前,她從未騎過這麽久的馬。
“希望這是一段快樂的回憶。”李晛說。
“以後我回去,也永遠會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李晛突然問她:“柳娘子,你的心願是什麽?”
“女子的心願也無非就是覓得良人,一世清平,琴瑟在禦,莫不靜好。”
“那娘子有過喜歡的人嗎?”
她沉默片刻說:“喜歡的人,也許我曾經喜歡他吧,如果那算是喜歡的話。我以為我會嫁給他,我曾經以為他會是我的一生,但他只不過陪我走過了幾載罷了。”
“他負了你嗎?”
漪蘭微微側首,看進他的眸光裏,又雁過無痕地劃開,搖了搖頭:“不是的,他”她停頓了一下,輕輕嘆息“他死了。”
李晛默然,漪蘭轉問他:“那王爺可曾有過心儀的女子?”
他靜靜看着遠方,淡淡道:“不曾有。”
這時,遠處山林中傳來柔美的歌聲,“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漪蘭唇角微揚,傾耳細聽。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适我願兮。”李晛看看她,一身冰纨素裙,帽上白紗被風輕輕拂動,面容隐約可見。
Advertisement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聞罷,她展顏一笑,他卻笑不出。
你的心願是一世清平,琴瑟在禦,莫不靜好,其實,這也是我的願望。說出那句“不曾有”,也許你無法體會我心裏的悲傷。就像你所說,你會回去,如今種種,皆為過往,我也不會是你的一生。我們可以邂逅相遇,但卻無法與子偕臧。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眉而為黛,随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悲文茵之代禦,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于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于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辍音!
終于,前方出現了一座巍峨的城池,在藍天白雲映襯下,分外肅穆,那是夏國都城——中興府。從前,漪蘭對中興府的認知,僅僅在于它是西夏都城,還有,曾經,它叫做興慶府。從未想過,有生之年,她會親臨此地。人生的美妙就在于未知。
城門外,一男子騎着白色駿馬迎候他,那男子正屆壯年,英武肅正,貴氣天成。
李晛看到那男子,容色欣然,“那是我的大伯父,太子李德任。”打馬上前,于相距不遠處下馬,走到男子近前。二人重逢,喜色溢于言表,寒暄了一陣,李晛回顧漪蘭,同伯父說了什麽,李德任的目光向她這邊移來。
漪蘭近前扠手示敬,李德任微微颔首,目色和善:“娘子遠道而來,辛苦了。”衆人上馬,向城中行去。
“羲和,阿爹已令人把原先的清平郡王府修葺一新,以後那就是你的南平王府,從小長大的地方住着舒坦些。你先回府看一眼,之後随我入宮觐見。”李德任說。
王府并無太多華麗的修飾,但卻雅致清逸,別有洞天,漪蘭有恍若隔世之感,仿佛她不是身在中興,而是身處臨安。曲徑通幽,小橋流水,格局又頗顯大氣不致逼仄。
邁步進入正堂,一位夫人輕放下茶杯起身,儀态高貴,衣着卻素淡,李晛施禮:“侄兒見過大伯母。”這便是太子妃衛慕都蘭了。衛慕問候李晛,語意和善,儀态慈安。
這時,由遠及近傳來一陣環佩叮當聲,伴着銀鈴般的淺笑,走進來一位少女,頭戴蓮蕾冠,身穿青色袍裙,足蹬雲紋玄青靴。小跑到李晛身邊:“羲和哥哥,你終于回來了!”漪蘭心下思忖,這便應該是太子之女,郡主嵬名飛雪了。她拉着李晛的手臂:“哥哥,你幾年都不回來看我,我在這邊無趣的很。”李晛寵溺地捋捋她的頭發:“我這不是回來了嘛。”“那是不是以後都不走了?”“恩。”飛雪這才心滿意足,轉頭發現站在一旁的漪蘭,好奇地問了一句話。
剛剛的對話也都是用番語,但漪蘭勉強能聽懂,但這一句她就不大懂了。漪蘭轉顧李晛,投去探詢的目光,卻見李晛一臉窘迫,心下便明白一二。李晛只得說:“哦,飛雪問候娘子一路辛勞。”卻引來飛雪不滿的反駁:“什麽呀,我問的明明是這是不是王嫂。”忽噤聲,自覺語失,李晛敲了她一下:“別胡說,柳娘子是我的朋友,來中興府暫住的。”飛雪帶着一臉歉意的表情挪步過來,拉起漪蘭的手,眨着眼睛說:“姐姐,飛雪語失,你別往心裏去。你是宋人吧,沒事,我們都會漢話的。姐姐,你可真好看,像畫裏走出的人,又像賀蘭神山的神女。”“郡主謬贊。”“姐姐,你要是悶了就來找我,我陪你逛逛,哥哥沒空,我的時間可不少。是吧,哥哥?”漪蘭稱謝,李晛則一臉無奈地點點頭。
太子妃開口:“飛雪,別纏着你哥哥了,他還要進宮去見阿爺呢。”侍衛進來傳話,李晛稍作打點,便匆匆進宮去了。
在內侍引領下,李晛與太子由廣寒門進入,穿過和正門、永定門、西華門,經過中書省、樞密院、禦史臺、翊衛司、飛龍院、文思院等,轉過宮閣殿宇,到達往利皇後所居的仁明殿。沿途質子軍肅立,鬥拱飛檐、朱門黛瓦、琉璃鸱吻、獸首瓦當滴水依稀是舊時模樣,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他知道終有一天他會回到這裏,無論他願意與否。
登上最後一階漢白玉石階,殿門緩緩開啓。帝後端坐于上。李晛下拜:“孫兒參見阿爺、阿婆。”西夏王李遵顼滿臉笑意說:“免禮。羲和,你回來了,你長大了,該是大展宏圖的時候,日後就留在中興府襄助阿爺吧。”“是。”往利皇後問:“羲和,一路可還順利?”“謝阿婆挂念,諸事尚安。”寒暄了一陣,見往利皇後微顯倦意,李晛便告退。李遵顼留太子議事,他便獨自出了大殿往回走。
沒走多遠,見迎面走來一人,身形瘦削,精幹深沉。打照面時,李晛一揖:“見過二伯父。”那人看了他幾眼:“這是,羲和吧?剛聽說你回來了,沒承想在這遇上。”這便是往利皇後的第二子,父親的二哥,北平王李德旺。他從來都是目光深邃,喜怒不形于色,心思極深,李晛從小便與他不甚親近。李德旺說:“羲和,幾年不見,長成男子漢了,還真有幾分你阿爹的影子。”他停頓了一下,笑笑說:“你是從仁明殿過來吧,我剛好要過去,看看你阿婆。那你就先回府歇着吧,我先過去了。”沒走幾步,李德旺轉身對李晛說:“羲和,過幾天賀蘭山圍獵,你也去吧。”李晛應允,待李德旺走遠,便徑自回府。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