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裴靜姝聞聲回過頭,便見一個身材修長的青年朝自己這邊走來。
“我正想過去看你,沒想在這裏遇上你了。聽說前兩天你從顧家分了家,鬧得非常不愉快,很抱歉那天我剛好有事耽擱了,沒能幫上忙。”對方很健談,說話不緊不慢,言語間滴水不漏。
如果沒有看過原著,她大概會以為這是一個彬彬有禮的青年。可惜就沖他讓原主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自己卻撇得幹幹淨淨,就足見這男人不值得托付,不管有沒有書中後續的故事。
“沒什麽好抱歉的,這是我自己的事,與你無關。”裴靜姝很直截了當地說。
葉雲岑微微怔住,似乎沒想到她會是這樣的反應。
不過很快他又回神,溫雅一笑,“怎麽能說與我無關呢?我聽說正是因為我,才讓你被顧家誤會排擠。我過兩天就要回城,你要是在這裏住得不愉快,可以和我一起回城,也就是多雙筷子的事。”
“不用了,我在這裏過得很好。”裴靜姝簡潔回道,轉身就走。
葉雲岑一把拉住她的手腕,“真的生氣了?”
裴靜姝扭頭看着他,柳眉緊蹙,稍加用力掙開他的鉗制,“男女有別,還請葉同志自重!我沒興趣和你一起回城,多謝你的邀請,我們不是一路人,不适合在一起。”
眼前女人眸底清澈澄明,沒有一絲愛慕,也沒有一絲做作,很難将她跟以前那個見着自己就臉紅的人聯系在一起。
葉雲岑被她眼中藏着的厭惡刺到,他還來不及細究,女人就決然轉身離開,像一陣風一樣,不留下任何痕跡。
葉雲岑看着那道遠去的婀娜身影,微微有些愣神,一個人的反差怎麽能這麽大?
以前裝得乖巧,原來脾氣倒不小。
葉雲岑的眼神沉了下去。
好心情被攪,裴靜姝也很郁悶,不過沒事,很快這個人就會進城了。
自我安慰一番後,她才漸漸平複下來。她又不是原主,不會走原主的路,今後與葉雲岑也不會有交集,何必為一個不相幹的人而煩擾?
Advertisement
地裏的作物雖然不如豇豆長得快,但還是很喜人,尤其是紅薯藤,割了後每隔一兩天便又能長得密密麻麻,喂生産隊那頭牛綽綽有餘了。
楊孟英得知之後還在她這邊背了不少回去喂豬,因着這樣,楊孟英最近幾天都沒在她面前唉聲嘆氣,反而堆起了笑臉,誇她是個做菜小能手。
這幾天裴靜姝也摘了不少紅辣椒,鋪在簸箕裏晾曬在後屋檐上。農村的後屋檐一般修得很低,裴靜姝踮起腳就能摸到上面的瓦片。她本來還想做一些青椒醬,可惜沒有植物油,豬油又太容易凝固了。
那塊地裏唯一不見起色的,大概就是水稻和玉米了,現在都過了四五天,還不見發芽。旁邊的南瓜藤下倒像開萬聖節南瓜派對,遍地都是。
裴靜姝每天早上都給土壤澆水拔野草,搞得裴靜龍都笑她照顧那塊地比照看珊珊還用心。
就這麽過了一個周,辣椒植株枯萎,紅薯藤也不再發芽,裴靜姝聽着金幣掉落的清脆聲響,滿心歡喜。這次她獲得了23個農場幣,還有辣椒種子、南瓜種子和紅薯種各一份。
既然紅薯藤都已枯萎,就沒有再留在土地裏的必要。裴靜姝扛着鋤頭,叫上兩個小家夥一起去挖紅薯。她前世從未經歷過這樣的日子,一時間還覺得新奇,也沒有想象中那麽枯燥難熬。大概是農村一天到晚都有農活做,她沒閑情自怨自艾。
裴朝辰和顧珊珊見着大紅薯,也十分雀躍,叽叽喳喳說個不停。裴靜姝挖紅薯,兩小孩幫她把紅薯上的泥土抖掉放到籮筐中。
竹林裏砍竹子的裴靜龍聽見他們這邊熱鬧非凡,便趁着休息走過來,見了滿地的紅薯,也吃了一驚,“竟然長這麽大了?你這屁股大一團自留地,比得上生産隊小半塊土的産量了,難不成你這地底下還有什麽稀世珍寶不成?”
“小姑的土裏有一顆夜明珠,會化成龍飛到天上。”裴朝辰煞有介事地說。
這個特定的時代,在這種落後的鄉村沒有電視電影可看,倒是流傳着不少神話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戶貧窮人家的小孩,天天割草給地主,換糧養卧病的母親。這位孝子發現有一處地方的草割之不盡,用鋤頭一挖,挖到了一顆夜明珠。這夜明珠放在米壇子裏,米壇裏的大米永遠是滿的。
但這個秘密最後被地主發現,地主想搶他的夜明珠。小孩情急之下,一口吞下夜明珠,化成蛟龍飛上天,怒吼聲震倒了二十四座山。這也是附近一個名叫二十四座半邊山的地名由來。
裴靜姝初次聽時還覺得挺有趣,裴朝辰和顧珊珊更是信以為真。
“哦?那你小姑挖到夜明珠了?”裴靜龍笑問。
顧珊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挖出來就不會長東西了。”
裴靜姝看他們越扯越遠,便道:“趕緊把紅薯放進籮筐中,回去我給你們做糖。”
裴朝辰眼睛一亮,邊拾紅薯邊問:“小姑,你要給我們做什麽糖?”
“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裴靜姝賣着關子。
這小半塊地種出來的紅薯竟有滿滿三籮筐,裴靜姝一開始新奇,後來挖得腰酸手軟,掌心都磨紅了。裴靜龍幫她搬回去,又按她囑咐去池塘邊洗了半籮筐紅薯。
裴靜姝将洗淨的紅薯切塊放入鍋中,又讓裴靜龍幫她把前幾天泡發的麥芽拿去舂碎,這一步主要是為了得麥芽汁。裴朝辰和顧珊珊兩小孩對熬糖這事滿懷期待,自告奮勇去燒火。
待到紅薯煮熟,裴靜姝将紅薯碾壓成泥狀,再加入麥芽汁攪拌發酵。
村裏玩鬧的小孩見裴靜龍洗了一籮筐又大又新鮮的紅薯,都跟過來看熱鬧,沒想這一看竟瞅見裴靜姝在熬紅薯糖。這些小孩都舍不得走了,大大小小擠滿了簡陋的柴房屋,熱鬧得跟過年似的。
顧珊珊和裴朝辰揚眉吐氣,連說話都比平時底氣十足。
裴靜姝見發酵得差不多了,便将鍋中的紅薯盛出過濾,得到的糖水原液倒入鍋中,中小火加熱蒸發。
說起來簡單,但最後這一步卻是最耗費時間的,因為糖水這東西大火會糊掉,只能小火慢慢熬,等水分揮發得差不多了,才能濃縮成粘稠的糖漿。
鄰裏的小孩都像在這裏紮了根,一直不肯離去,個個的眼睛都盯着鍋裏,巴不得趕緊熬好,嘗嘗這香噴噴的紅薯糖。
一直等到了傍晚,這鍋紅薯糖才終于濃縮收汁。
其實這也是裴靜姝第一次做紅薯糖,她之前只在網上看過相關視頻,不過她對美食很有天賦,看過的基本都能琢磨出來。
“媽媽,聞着好香!”顧珊珊夠不着鍋,伸着脖子像只貪吃的小動物。
裴靜姝看得好笑,便拿了一只碗舀了一勺給她,“小心燙嘴。”
顧珊珊得了紅薯糖,周圍的小孩都眼巴巴地圍過去,裴靜姝見狀便道:“你們想吃就回去拿只碗來。”
聽了這話的小孩腳底像抹了油,箭步飛出門。裴靜姝又打了小碗給裴朝辰,“去叫你爸爸收活了。”
最近裴靜龍一直在幫她砍屋後這片竹林,她要修房子得先把這些竹子砍了。現在沒有挖土機,全憑原始勞動力,砍樹工具也只有砍刀,砍了竹子還要挖竹根。而竹根又是最難處理的,通常一叢小竹林也要花好幾天才能把竹根清除,裴靜姝屋後到處都是竹叢,這工作量少說也要半個月。
現在已是收工時間,楊孟英也背着背簍來了,她這幾天一到晚上就過來蹭飯,蹭完還要背一背簍紅苕藤回去喂豬,勸裴靜姝改嫁之事倒只字沒提了。
今兒一進屋,就見裴靜姝這裏站了一屋子的小孩,個個花着臉手上端着碗,活像一群要飯的小乞丐。
裴靜姝正拿着勺子給這些小孩舀紅苕糖,楊孟英見着裴靜姝那滿滿的一大勺子,趕緊放下背簍去搶過手,“哎喲!你這樣大方,哪裏有那麽多來分?一邊兒去,我來。”
楊孟英屁股一撅,把裴靜姝頂開,顫着手把那勺子裏的糖漿抖落了一大半,這才分給那些小鬼頭嘗個鮮。
“得到了的就趕緊走,天都黑了,別在這裏守着!”楊孟英黑着臉煩道,心中不免埋怨裴靜姝是個傻子,要多少紅苕才能熬出這一鍋底的紅苕糖啊,她就這樣分給這群死要飯的崽兒們。
那些小孩得了紅苕糖,一個個歡天喜地,尤其是來得早的那幾個,裴靜姝給的多,把他們樂得跟撿了寶一樣。後面的雖然得的少,但看楊孟英那兇巴巴的樣子,也不敢出聲,端着小口糖就走了。
顧小軍和顧小偉見着這群小孩都得了糖,也想去巴着嘗兩口,不過這群小孩卻說他們欺負顧珊珊,不肯給他們。
顧小軍和顧小偉站在裴靜姝的柴房門口,眼巴巴地看着楊孟英給鄰居小孩分糖。
“伯娘……”
楊孟英揚着沾滿糖的勺子罵道:“誰是你伯娘!你那天還欺負我們珊珊,還把朝辰的手都挖了一大塊肉去,散了散了,別再這裏守着!”
楊孟英把所有小孩都轟了出去,關上了房門。
一旁的裴靜姝看得莫名好笑,顧珊珊舀起一勺遞到她唇邊,“媽媽吃,好香好甜!”
裴靜姝沒勸阻楊孟英,顧小軍那兩小孩性子随夏金桂,确實不讨喜,嘴巴又特別碎。她低頭嘗了一口紅薯糖,确實甜而不膩,醇厚綿長,比白糖紅糖的口感好許多。缺點就是工序複雜,特別耗費材料,半籮筐才熬出這麽小半鍋。
把小孩趕走後,楊孟英給自己舀了一大碗,拿起一只勺子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閨女,你真能幹,竟然還會熬紅苕糖。我只在小時候看你祖母熬過,都沒學到她這手藝,倒是傳到你手上來了。你爸最喜歡吃糖,就是家裏窮,沒錢買。”
裴靜姝看着她手上勺子不停地往嘴裏送,心道:這到底是誰喜歡吃?
裴建國真是好慘一背鍋俠。
“嗯,你讓爸明天過來吃吧,我給他留着。”裴靜姝說。
楊孟英賤兮兮地嘿嘿一笑,“你不如讓我給他端點回去,他慢慢吃,一天兌點糖水,幹活也有勁兒。”
這邊正歡天喜地吃着紅苕糖,隔壁那邊卻傳來了一陣打罵聲。
原來裴小軍和裴小偉沒吃到糖,回去便纏着夏金桂要,那夏金桂也是個把錢捏得很緊的,平時哪裏會舍得買糖給他們吃,就說沒有。
兩小孩不依,“伯娘那邊有,好大一鍋,我要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