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秋天的天氣幹燥,被秋風吹了幾天後,兩簸箕的紅薯澱粉基本吹幹了,用手一捏就成粉末。

裴靜姝正準備把曬好的澱粉搬回房間,一個穿着補丁衣服的黑瘦小孩跑過來,手上拿着一雙鞋墊和鞋子,鞋子是小孩穿的,鞋墊則是她的尺寸。

“靜姝姐,給你。”

這小孩就是何江,何婆婆的孫子。

“你給我這些做什麽?”裴靜姝沒有接下。

“奶奶說要謝謝你,我們家裏沒有別的東西,她就給珊珊趕了一雙鞋子,這個鞋墊是你的,讓你不要嫌棄。”何江看上去瘦瘦小小的,嘴巴倒是很會說。

不過這小孩其實已經九歲了,學校也找人來勸過何家,讓他去上學,可惜何家現在這種情況能活下去已經不容易,更別說拿學費。

現在這個年代像何家這樣的貧窮人家還有很多,當下也沒有那麽多的扶貧政策,實在拿不出錢來的,也只能辍學在家。

何太婆年輕時是幫有錢人家繡東西的繡娘,有一手好手藝,會做鞋子鞋墊等。何江送來的鞋子非常厚實,鞋底是用幾層竹筍殼打底做的,能防浸水還暖和,等天氣冷了就可以穿。鞋墊也很漂亮,用紅白黑三色勾勒着一對栩栩如生的小仙鶴。

現在的人穿鞋子時,喜歡在鞋底墊一張鞋墊,不過幹活人家穿草鞋居多,布鞋可經不起磨損。原主倒是有當下比較“時尚”的白網鞋和水鞋等,多是顧明軒給她買的,以前原主也找何婆婆做過鞋墊。

“謝我什麽,我什麽也沒做。”裴靜姝沒想到他們這麽樸實,她不過舉手之勞,就換來這樣的回報。

何江把鞋子鞋墊放到簸箕邊沿,一溜煙跑了。

想着何家那樣的家庭,裴靜姝也不好就這麽白拿,等遲點涼粉做好再去還禮。

裴靜姝取了一斤澱粉,加入适量冷水做成澱粉糊,又讓兩個小孩把鍋裏水燒開,加入攪拌均勻的澱粉糊,小火攪拌,待變色出鍋冷卻。

菜園地的蔥蒜姜都漲得很好,裴靜姝又用農場系統裏兌換的菜油做了油辣子,加入趕集時買回來的醬油和醋,做出來的涼粉酸辣爽口,好吃不膩味。

不過紅薯澱粉做出來的涼粉色澤沒有豌豆粉和玉米澱粉做出來的好看,有些烏黑,但口感還是不差。

Advertisement

裴靜姝盛了一碗淋上蘸料給何家送去,何婆婆見了滿臉堆笑,好奇道:“你這碗裏是什麽東西?”

“這叫涼粉,送來給你嘗嘗鮮。”裴靜姝說。

“哎喲!你每次做好吃的都給我送些過來,我怎麽好意思?”

話雖是這麽說,何婆婆看見裴靜姝送過來的那一碗放着佐料,還有油星子的涼粉,口水就忍不住下咽。她拿只大碗盛裝,又抽了筷子嘗了口,滿嘴都是香辣味,吃得連連稱贊:“靜姝,你這涼粉是用什麽做的?這蘸料也太好吃了?”

“好吃你就多吃點,我想摘一點你院邊的花椒。”

何婆婆自是滿口答應,裴靜姝又給她兩塊錢,當做鞋子鞋墊的本錢,何婆婆哪裏肯要,推卻道:“都是些粗麻線和爛布條做的,你要這樣客氣的話,今後我也不敢吃你的東西了。”

裴靜姝見她執意不肯收,想着這老婆婆也是個有骨氣的,便把錢收回來了。

“我最近在修房子,也沒時間趕集市賣東西,不知何婆婆有沒有意願幫我賣涼粉?本錢不需要你出,賺的錢我們四六分,你四,我六。”

何婆婆一聽,這不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嗎?不過唯一的問題是這東西不知道好不好賣,定價高了,肯定沒人吃得起。

“不知這東西要賣多少錢一碗?”何婆婆有些心動。

“賣兩分錢一碗就行,就是我們平常吃飯的那種小碗。”裴靜姝對時下百姓的購買力也非常沒有自信。

“這樣你會不會虧?你這些佐料怕是也不止兩分錢。”何婆婆問。

“虧不了,你要願意的話,下輪趕集我就給你做十斤,你先試試。”裴靜姝說。

何婆婆看她一點都不像開玩笑,再加上家裏還有一個病人要用藥保着,何婆婆也不再扭捏了,“要是真能賺錢,我就只要三成,你一個人也不容易,那些材料成本樣樣是錢,你修房子也要錢,我這老婆子也活不了多少年了,不拿那麽多。”

談妥後,裴靜姝去何婆婆的院子邊摘了幾串花椒,她打算用來泡點泡菜。

轉眼又到了趕集的日子,裴靜姝給何婆婆備了十斤左右的涼粉,讓她帶上用竹節做的蘸料筒,備好碗筷和清洗的水,去試試市場行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