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今晚的月亮圓, 皎潔的月光照着大地。

楊孟英和窦曉霞端了桌子和板凳到後面的空白地上, 裴朝辰擺上滿滿兩盤切好的月餅,一家人坐在空地上吃餅賞月。

“閨女, 你現在賺錢了, 我覺得可以把這邊的院子修得寬大一點。趁着這次修房, 一次性修到位,把這院子都鋪滿石板,下雨天也不會滿腳是泥。”楊孟英興致勃勃地說。

“哥說這樣太浪費,不許我亂來。”裴靜姝故意看了一眼裴靜龍。

“你修房子, 聽他的做什麽?”楊孟英道。

“就是!你哥就是喜歡瞎指揮,他自己做事畏首畏尾, 還要身邊人都跟他一樣怕事。”窦曉霞也嫌棄。

“你們只知道讓靜姝出錢修這修那, 也不看看靜姝賺錢多辛苦,她賺了兩個錢,還不是進了你們的嘴裏。”裴靜龍道。

楊孟英指着他罵:“你這個報應兒!老娘還沒得你一分錢用,沒得你一塊糖吃,你妹比你強多了,你還有臉在這裏說?”

窦曉霞附和道:“媽罵得好!誰賺錢不辛苦?不辛苦, 哪裏來錢?幺妹心靈手巧,頭腦又靈活,不靠男人自己也可以發家。最怕的就是又忙又累還沒錢,今後我收工之後, 也過來幫幺妹做活。”

裴靜姝這邊的生活開得好, 就連做的玉米窩窩頭也比他們自己做的好吃。現在楊孟英每天收工都朝這邊跑, 連中午也不回家,說着是來幫裴靜姝的忙,其實就是蹭飯吃。

修房造屋需要挑擡的閑雜事特別多,這些基本由裴建國來做。因而裴家的家務事就全都落在了窦曉霞的身上,窦曉霞也非常郁悶。

“你也過來湊熱鬧,家裏的事情怎麽辦?”裴靜龍道。

“我倒覺得可以把那豬給賣了,我跟着幺妹一起學兩門手藝,比養豬掙錢。現在的豬草也不好找,你們也都到這邊了,家裏那些雞啊豬的,一個人根本顧不過來。”窦曉霞抱怨着。

楊孟英一聽就不同意了,“又沒讓你做一家人的飯,喂一頭豬怎麽了?你看哪家哪戶沒有養豬?現在不養豬,過年吃什麽?別看着靜姝這邊過得好,就東想西想,你學會了也沒用,你有靜姝這樣的家底起家?就算你沒在這邊,靜姝哪次吃好東西遺漏了你?”

窦曉霞沒吱聲,但臉色顯然很不好,說來說去還不是把一堆家務事丢給她。

裴靜姝和兩小孩玩游戲,裝作沒聽到他們幾人的話。她本來就不喜歡這種雞毛蒜皮的家庭紛争,本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事,不過是不肯吃那一點點虧。

Advertisement

賞完月後,楊孟英等人回裴家,裴靜龍幹了一天的活,也上閣樓睡了。

裴靜姝洗完澡出來,看見顧珊珊還在桌子旁擺弄着月餅,就上前說道:“要睡覺了,少吃一點,明天再吃。”

“我沒吃了,這是給爸爸的,他還沒吃到媽媽做的月餅。”顧珊珊奶聲奶氣道。

真是可憐的孩子,這麽小就沒爸爸了。

裴靜姝摸摸她的頭,“你爸爸知道肯定會很開心,時候不早了,我們睡覺覺。”

“媽媽,我很想爸爸。”顧珊珊仰起頭望着她,“你想爸爸嗎?”

看着那雙期待的眼睛,裴靜姝一時語塞。

她端條小板凳坐到顧珊珊的面前,“我們在心裏想他就可以了,不用說出來,他也能夠感受到的。我想他肯定希望我們能快樂地生活,而不是一直傷心地緬懷他。”

顧珊珊似乎聽不懂她的話,只睜着一雙澄淨的黑亮眼睛看着她。

“我想要爸爸回來。”

“那我們睡覺吧,去夢裏見他。”

最近幾天裴靜姝這邊可謂忙得不可開交,挖地基的挖地基,擡石頭的擡石頭,而裴靜姝一個人要煮十多個人的飯菜,也是非常不容易。

幸好有楊孟英和張慧英兩人幫忙搭個手,不過這兩人上下午都要下地掙工分,大部分時候還是她一個人忙。

如果她沒有那個農場系統,還真不敢在這個時代修房子。光是這些工匠的飯菜就無法保證,幹活的人飯量非常大,随随便便就能吃上四五碗飯。

為了不讓人懷疑她的糧食來源,裴靜姝只好高價收購大米和面粉。

多虧了她有涼粉和月餅,有些缺錢的人家也願意用大米面粉雞蛋等物來換,因為一斤糧食可以換到更多的涼粉和月餅,比糧食更能填飽肚子。他們可以吃一半,剩下一半拿去賣錢,待到存貨吃完,又能用錢買涼粉。一個月下來,既能吃飽,還能剩點錢。

為了不耽誤出工幹活,裴靜姝現在改了規則,她以修房太忙為理由,每個月逢九才會賣東西,平時只接訂單,但沒東西賣。

畢竟現在還是集體勞作,幹活的人都去賣東西了,隊裏的幹部和那些天天出工掙工分的人家難免心有怨言。

農歷八月十九,唐二和劉二娘一大早就來了,兩口子上次進城嘗到甜頭後,這次下了一百只冬瓜月餅和三十只蛋黃月餅的訂單。反正冬瓜月餅便宜,買的人很多,不愁賣不掉,至于蛋黃月餅,劉三妹那邊要了十只,剩下二十只随便都能賣掉。

他們買了之後就趁着天色剛亮進城去了。

除了這兩口子,也有許多人來拿貨的,月餅訂的人最多,畢竟這東西便宜又不重,比那涼粉方便多了,保質期也相對較長。

這天早上,半個生産隊的人都出動了,進城的進城,去鎮上的去鎮上,三三兩兩結隊成群,看上去好不熱鬧。

楊孟英幫裴靜姝給人發貨,看着那一張張票子,嘴巴都笑得合不攏。

夕陽落山,一群群人歡天喜地地談論着今天的收獲,朝金溝村這邊走來。

“我們已經沒有東西賣了。”在門口玩耍的裴朝辰看他們背着背簍過來,便主動說道。

“我知道沒有東西可以買了,我們這是來訂貨的。”前頭的漢子高聲道,“裴幺妹,我下次要200只冬瓜月餅,50只蛋黃月餅。”

“我也來200只冬瓜月餅,30只蛋黃月餅。”

“我各要100只。”

“我要50斤涼粉,50只冬瓜月餅。”

……

衆人争先恐後地下訂單。

裴靜姝失笑:“我又沒有養雞,可沒那麽多雞蛋,蛋黃月餅每人最多只能要10個。”

衆人聽後一片哀嘆聲,蛋黃月餅雖然買的人不多,但真的能賣出高價,有的甚至賣過四毛一個的價格。

裴靜姝見狀又說:“如果你們想要多訂的話,也可以用雞蛋來換,每送來10只雞蛋,可以多訂10個蛋黃月餅。”

很快有人表示自己家裏有雞蛋:“我訂30個蛋黃月餅,我家裏有40只雞蛋,我明天給你送過來。”

“我家裏也有……”

以前那些舍不得賣雞蛋的,現在也不留着藏着呢,紛紛表示願意拿出來換訂單。

也不怪大家這麽積極,畢竟是這蛋黃月餅太賣得起價了,城裏均價兩毛錢一個,還非常好賣。

說起來還要多虧了上次唐二兩口子去打開市場,這次他們一去,很多嘗過這種月餅的都五個十個地買,非常暢銷。

還有幾個村民一去就遇上了販子,被那販子一次性低價收購,就只賺了一兩塊錢。也是他們沒見識,看見有一兩塊的利潤就覺得很滿足了,巴不得馬上脫手,生怕那“冤大頭”跑了。回來聽別人說起賣了多少多少,才恍然覺悟自己才是冤大頭。

沒出幾日,裴靜姝這邊就收了一缸雞蛋。

“閨女,這麽多雞蛋放在家裏,要是不快點用完的話,容易壞掉。你給他們的價錢開得太高了,這麽小的雞蛋,背到集市上頂多就五分錢。”楊孟英吐槽道。

她家閨女雖然很能幹,但是還是太年輕,沒點心計,非常吃虧。

“做人不必算得這麽精,不然別人憑什麽把雞蛋給我們送過來,他們也可以賣到街上去。”

“你不算精點,就會被別人算計……诶,你打蛋做什麽?我們今天就要做月餅了呀!”楊孟英看她往兩只碗裏打蛋,還把蛋清蛋黃分開裝,不禁好奇。今天才二十四,離二十九還早着呢!

“今天不做月餅,我們嘗嘗新的吃法,你先把蛋黃打散。”裴靜姝給了她一只筷子。

楊孟英不明所以,還是接過手把蛋黃打散。裴靜姝看差不多了,便在蛋黃中加入白糖和鹽攪勻,用過濾紗布篩入低筋面粉攪拌均勻待用。

“你這是做什麽?”楊孟英看她在蛋清中滴入白醋,便又問。

“你先幫我打出氣泡,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楊孟英打蛋清的時候,裴靜姝又分三次加入白糖,取蛋白的一半放入蛋黃糊中,将其翻拌均勻。

兩個小饞鬼在竈臺邊,望着楊孟英不停翻攪的手,滿懷期待。

裴靜姝看他們嘴饞的表情好笑,就說道:“想早點吃的話就燒火吧!”

兩個小孩趕緊傳火,沒過一會兒,鍋裏的水就開了。

裴靜姝把攪拌好的蛋糕液倒入一個大瓷盆中,又将瓷盆放在鍋裏隔水加熱。這瓷盆是她前段時間花大價錢買的,買回來之後裴靜龍還說她奢侈敗家。瓷盅瓷盆在這個年代可是高檔物品,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

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裴靜姝便将鍋蓋揭開,一股蛋糕香味撲鼻而來。

她把瓷盆從鍋裏端出來,楊孟英湊上前來吸了一口熱氣,“閨女呀,這到底是什麽東西?聞着怎麽這麽香?原來雞蛋還可以這麽吃,這像發糕又不是發糕的,看着比發糕還要松軟,沒想到這麽一點蒸出來有這麽多。”

裴朝辰眼睛一亮,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小姑,這就是你給我們說的蛋糕嗎?”

“媽媽,我要吃蛋糕!”

“別急,先等一下!”裴靜姝看那兩個小家夥眼睛都落到碗裏了,便将瓷盆裏的蛋糕倒扣在幹淨的菜板上,一盆蛋糕就成塊出來了。

她用小刀将蛋糕切成數塊,兩個小家夥各得了一塊,楊孟英也伸手抓了一塊塞到嘴裏。

“又香又軟,這是個什麽味兒,這也太好吃了。閨女,這也是明軒教你的嗎?”

裴靜姝只好含糊其辭地嗯了一聲。

“閨女,我覺得這東西肯定比月餅賺錢。你看這麽一點面粉和雞蛋做出來竟然有這麽大一盆,而且還可以切成塊。我們切小塊點,一分錢一塊,也可以賣好多錢了。”楊孟英一臉憧憬地說,同時也不忘叫苦邀功,“就是打蛋太累,手膀子都酸了。”

現在沒有打蛋機,要把雞蛋打出泡,确實很軟手。如果要做蛋糕賣的話,最好做個打蛋器。

聞到裴靜姝這邊的香味兒,一直在附近玩耍的小孩子都跑過來眼巴巴地守着。

楊孟英看見就罵:“一群要飯的小叫花,天天都在這附近轉,就是看着你這裏有好吃的。一人一塊,拿着趕緊走。”

楊孟英把菜板上的蛋糕又改了幾刀,改成很小一塊,分給門口守着的小孩。

裴靜姝見狀就說:“你既然都分給他們吃了,就別罵他們了,你這給了東西又罵,不是出力又不讨好嗎?他們也怪可憐的,分他們一塊也沒什麽。”

“你知道他們為什麽來?還不就是看你好說話,一有點吃的就跑過來,鼻子比狗還靈。”

裴靜姝搖了搖頭,沒再和她理論,只讓裴朝辰端出去讓外面做活的人也嘗嘗。

吃到香軟的蛋糕,大家贊不絕口。

“靜姝,這東西你是怎麽做的?”有人便問道。

“雞蛋白糖和面粉……”

“閨女,快過來幫我搭個手,快點,別磨蹭。”楊孟英打斷她的話。

裴靜姝以為她真的有什麽事,就進了屋。

楊孟英壓低聲音嚴肅道:“別人問你什麽,你就全套往外說,你也太不長心眼了,別人套你的話呢。我看以後我們做東西也得關了門做,省得別人偷學了去。那月餅和涼粉也就算了,這蛋糕是萬萬不能往外傳的。”

蛋糕只需要一點點面粉和幾個雞蛋就可以做成一大盆,而且做出來還很好吃,又是新鮮吃法,在楊孟英看來是目前最賺錢的營生。

“以後別人都把這招學了去,誰來幫你賣涼粉賣月餅?”

裴靜姝知道她是這種小家子氣的,便點點頭,其實她這話倒也沒有說錯。蛋糕确實有很大一塊空白市場,面粉和雞蛋都花不了多少,而白糖也可以用糖精來替代,利潤可觀。

那些小孩吃了蛋糕之後,回去都給自己的大人講,說裴靜姝這邊又做出了非常好吃的蛋糕。衆人都不知道蛋糕是什麽東西,便跑過來看稀奇,卻見一群幹活的人個個手上都拿着一塊黃色東西吃得津津有味。

“你們這在吃什麽?”

“這是蛋糕,丁大妹來嘗一塊吧。”楊孟英招呼道。

丁大嫂和李大娘等人都拿了一塊吃,頓時便被蛋糕的香味俘虜。尤其是李大娘,她人老了,牙齒本來就不好,硬的東西吃不下,這蛋糕又香又軟還甜,正合她意。

“你們家靜姝真是手巧,什麽東西都會做,這又是用什麽高級東西做出來的?”

“你們就別誇他了,這東西倒了半罐白糖進去才做出來的。我和她從中午就開始折騰,到晚上才做出這麽一鍋,太麻煩了。”楊孟英搖頭說。

衆人還以為這蛋糕真的很複雜,再加上味道不錯,又香又甜,也不知裴靜姝放了多少糖。

“靜姝是準備做這種東西來賣嗎?”

“你們想賣的話,可以拿去試試看好不好賣,反正這東西不重,也不占地方,可以順帶捎去。”楊孟英說。

“那這蛋糕拿價多少?”

“八毛錢一斤。”

“八毛錢一斤?那一斤有多少呀?”丁大嫂又問。

裴靜姝稱了半斤給她們看,來人紛紛表示要訂貨。

雖說八毛錢其實也不少了,但是那白糖多貴呀,剛才聽楊孟英說這東西又耗時又費糖,他們還以為會更貴一些,沒想到卻只要八毛。

說起來也是這些人的格局大了,以前要讓他們拿八毛錢出來買零嘴,只怕是要了他們的命。現在遇上好吃的東西,卻嫌棄起八毛太便宜。

八月底下起了秋雨,因着今天的雨下得有點大,隊裏也沒有出工。

顧大娘深一腳淺一腳地從劉家門口過,見屋檐下坐了一群人在吃東西。對方便招呼她過去坐坐,顧大娘看雨大,便過去坐下閑聊湊個熱鬧。

劉太爺讓孫兒媳婦拿了一塊糕給顧大娘,顧大娘接過手笑着說:“哎喲,這怎麽使得?是你後輩買來孝順你的東西,你老人家吃就是了。”

“沒事,我們家裏還有很大一袋。”

顧大娘聞着手上的東西,“這又是什麽稀奇玩意兒?怎麽這麽香?摸着還軟綿綿的。”

“這叫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和面粉做的,吃着可香了。我們家老祖宗最喜歡吃這東西,他剛才一口氣吃了四五個,我說讓他少吃點,怕不消化,他還生氣說我不給他吃。”杜小說笑着道。

杜小是劉家的大孫媳婦,能說會道,很會哄老人開心,劉太爺和劉太婆都很喜歡這個孫媳婦。

“你爺爺就是那倔脾氣,你別跟他一般見識。顧大娘,你嘗嘗,這東西真好吃,我沒有牙齒也咬得動。以前那些人買過來的糖,我一個也吃不了,只有這東西才适合我這種老太婆。”劉太婆說。

顧大娘聞着那味兒,也是垂涎三尺,逮着就咬起來,入口又香又軟又甜。

“這東西得不少錢吧?”

“外面賣得貴,我們老大去拿的便宜。”

“那是多少?”

“八毛錢一斤。”

顧大娘沒話說了,八毛錢一斤的東西,她可舍不得買來吃,這又不是飯,又不是肉,竟然還需要八毛。

要是顧明軒還在,哪裏需要羨慕別人?別說八毛,就算是八塊,她也吃得起。

想起自己已經死去的大兒子,顧大娘又是一陣心酸,連着蛋糕吃起來也變了味兒。

她和劉家人閑聊了幾句,見外面的雨小了,便帶起鬥笠走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