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當下正是挖紅薯的季節, 月底分發月月糧的時候, 每個成年人都可以得到二十多斤,大部分人自己家裏的自留地也種了不少, 現下紅薯就成了最常見的主食。
當地種的紅薯一共有兩類:一類是白心紅皮紅薯, 另一類則是黃心黃皮的紅薯。前一種澱粉含量很高, 是制作紅薯澱粉的好材料,但是不容易煮軟;後一種的水分含量比較足,澱粉占比較少,容易煮軟, 但是甜度不夠,都不是後來改進的軟糯香甜的南瓜薯。
大部分家庭兩者都有種, 澱粉型紅薯的個頭比較大, 但是單叢數量不多,黃心黃皮型的很容易高産。有些沒有喂養多餘牲畜、又種了許多紅薯的人家,每年冬天也會制作一些紅薯粉去賣,不過價錢也不高。至少和制作成涼粉比起來,那利潤實在不足一提。
裴靜姝也不想成為一枝獨秀,她以前也想過自己這裏開一個工坊, 不過想想現在保守的政策,這個計劃最終還是沒敢實行,怕太招人眼紅。
她将做蛋糕和做涼粉的方法傳授出去,一來拉攏那天那些見義勇為的人, 二來可以鼓勵這種正義行為, 三來則是大家都會做、大家都在賣, 就算某一天被調查,那也不是她一個人獨自受着了。
同時,裴靜姝也希望可以借助這種方法讓大家在改革開放之前賺到第一桶金。
不過楊孟英卻急了,拉着裴靜姝勸阻道:“我的閨女,你可千萬不要犯糊塗,你把這些手藝傳給了別人,今後我們賺什麽錢?你以為你無私奉獻,他們就會記住你,你想得太天真了,他們學會了只會跟你搶生意。”
“這世上賺錢的門路很多,我們不可能什麽好處都獨占。他們學會了對我們來說也許也是好事……”
“什麽好事?!我看你就是越活越糊塗了,他們誇你幾句,你就當真以為他們喜歡你,沒準他們暗地裏是笑你傻呢!我們現在就看着涼粉和蛋糕賺錢,你還把最賺錢的兩門生意都告訴別人。”楊孟英打斷了她的話。
“媽說得對!幺妹,雖說你有些看不起我,但是嫂子還是要勸你一句,防人之心不可無。你就算要感謝他們,大不了請他們好好吃幾頓,沒必要把賺錢的營生就這樣拱手讓給別人,現在我到這邊來幫你,以後你也不用這麽辛苦了,但這涼粉和蛋糕的秘訣絕對不能告訴別人啊!”窦曉霞也跟着附和。
“你看那些有一技之長的,哪個不是藏着掖着?你倒好,不僅不長一個心眼兒,反而一分錢不收就要傳給人家!我說你聽見了沒有?你還在這裏做這麽多油辣子做什麽?你的涼粉都快要賣不出去了,還做油辣子。”
裴靜姝依然不緊不慢,把溫熱的油倒入那一缸辣椒之中,“做出來當然是有用途的,涼粉賣不出去了,到時候我就賣油辣子。”
“我看你是不氣死我不甘心!”
楊孟英氣得中午都吃不下飯了,裴靜姝依然是那副雷打不動的态度。
兩婆媳勸不住,楊孟英又讓裴靜龍去勸,她們兩兄妹的感情一向很好,裴靜姝也最聽裴靜龍的話。
這次裴靜龍倒沒有拒絕,也找到裴靜姝問這事兒:“你當真想好要教那些人做涼粉和蛋糕?”
Advertisement
裴靜姝正在雞籠裏撿雞蛋,聞言頭也不擡,“你也是來當說客的?”
“我總得問清楚緣由,你真的想清楚了?他們若是都學會了,今後你這邊的生意你可有想過?”
裴靜姝撿了雞蛋,起身反問道:“你覺得我有那麽笨,會這樣斷送自己的賺錢機會?”
裴靜龍看她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不由得笑了,“那你說來聽聽到底是怎麽回事?你接下來又有什麽打算?”
“你覺得現在眼紅我的人多嗎?”裴靜姝又問。
裴靜龍一時陷入了沉默,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我只想過平安的日子,不想某一天被打為資本主義的尾巴。從他們這兩門手藝,當然我也留了後手,至于我接下來的打算,你等着看就知道了。”裴靜姝對他俏皮地擠了擠眼。
裴靜龍一怔,“你倒很會賣關子,那你幹嘛不和媽好好說清楚,害她擔心個不停,在我耳邊已經念了無數遍了。”
“我已經跟她說過了,是她自己不願意相信我,你讓她念就是了,她念得口幹了,自然就會消停了。”裴靜姝滿不在乎地說。
裴靜龍:“……原來你就是這樣應對的?”
不然還能怎樣?
楊孟英是那種特別喜歡念叨的人,裴靜姝不知道是不是她更年期到了的原因,一點芝麻蒜皮的小事兒也會說半天。
裴靜龍看着她手上拿着的幾個雞蛋,驚喜道:“喲!撿了這麽多雞蛋?這雞蛋的個頭還挺大的,每只雞都在生蛋?你是怎麽養的?這群雞在我們那邊,生幾天蛋,就要休息二十多天。”
裴靜姝:“那是因為你們養得太差了。”
裴靜龍想想很有道理,嘴上還是說道:“你以為人人都像你這樣舍得拿糧食喂雞?”
傍晚大家收了工之後,便來到裴靜姝的小院子。裴靜姝也一點都不藏私,便将做涼粉和蛋糕的要訣告訴衆人,還當衆示範了幾次。
那涼粉的做法倒是非常方便,只要不是太笨,回去多做幾次總能摸索出來。可是那蘸水……
“靜姝,你的蘸水是怎麽調制的?像我們這種家庭,哪有那麽多的調料,做出來的蘸水只怕味道不及你的一半,這涼粉就是吃個蘸水味道。蘸水沒有兌好,這東西賣了一次就難賣第二次了。”丁大嫂道。
“做油辣子的油不能太燙,太燙會有糊味,蘸水的調料在供銷社都買得到,不需要票,只需要帶足錢和副食本就可以……”裴靜姝又給他們演示了油辣子的做法和蘸料的勾兌方法,兌好之後加入做好的涼皮中讓他們品嘗。
“明明是同樣的調料,裴幺妹兌出來就是不一樣。”李大娘奉承了一句。
“幺妹,我們家裏哪有那麽多菜油做油辣子,別的東西好買,這菜油就很難咯。”
裴靜姝笑道:“你們若是真想做涼粉賣的話,我這邊可以給你們提供油辣子,就按以前的價格,一分錢一小竹筒,一毛錢一油壺。”
做涼粉耗時費神,要先将紅薯磨成漿,還要沉澱,要下鍋煮,要冷卻……一整套流程下來,時間費了不少,而且涼粉也比較占地方,裴靜姝早就不想賣這東西了。
現在将這門手藝傳給他們,今後自己可以專門賣他們的蘸料,這樣分工下來,自己賺錢也賺得容易,學了這門手藝的人也欠着她一份人情。
“幺妹真是一個大善人,竟然把這麽好的一門手藝就這樣傳給我們。既然你願意賣油辣子,那我便先預定一壺,來,先把錢收着。”李二嬸說道。
這位李二嬸并不是金溝村的人,她是隔壁村的,同屬承山大隊。那日她家兩口子也跟着裴靜姝等人一起去了斷風崖,今天聽說裴靜姝要将手藝傳給衆人,她也過來湊了一個熱鬧,沒想到還是真的。
“我要半壺就夠了。”
“我也要一壺。”
“我要兩竹桶。”
……
衆人說着就拿錢開始訂油辣子,畢竟現在大部分人家都沒有什麽菜油,更別說可以拿來做油辣子了。他們也害怕自己手腳慢了,油辣子被一搶而空,畢竟辣椒粉和油都是有限的。
相比衆人的雀躍,楊孟英卻拉長了臉,油辣子賣得再好又怎麽樣?最賺錢的涼粉生意都給了別人,這些人一年買得了幾斤油辣子?
這個裴靜姝分明就是丢了西瓜撿芝麻!
裴靜姝讓交了錢的回去拿容器過來盛裝,她之前早就準備好了油辣子,就等着今天衆人過來買。
至于那蛋糕的做法,大家看過之後,感興趣的遠不如做涼粉的多。畢竟這蛋糕的原材料是雞蛋、面粉和白糖,樣樣都不便宜,這個季節小麥還沒有成熟,家裏有面粉的也不多。要是做得不好,浪費了原材料,那得多可惜。
涼粉就不一樣了,現在正是挖紅薯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有紅薯,紅薯澱粉大家也都會做。有了紅薯澱粉,這涼粉也非常好做,就算偶爾一兩次做得不好,那也沒關系,反正一鍋涼粉也耗費不了多少紅薯澱粉,而這紅薯本來也不值錢。
裴靜姝那一缸油辣子很快就賣完,又有人交了定金,等裴靜姝下一批油辣子出鍋。
看着那些人朝裴靜姝塞錢,楊孟英心中卻沒有一點欣喜,她還在心痛着最賺錢的兩門生意現在都已不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