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顧明春的臉色一紅。

顧大娘也忍不住看向了顧明春, 恍然若悟地說道:“我就說你這丫頭怎麽一個兩個都看不上,原來是喜歡上了那個小白臉!”

顧大娘對蕭長風沒什麽好感, 不過想着蕭長風很有錢,而且長得也不錯,看年紀上和顧明春好像也挺配,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比那些人給顧明春介紹的男人要好多了, 要是這門婚事能成,倒也不錯。

顧明春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她在看她娘和她哥的态度。

如果顧明軒也點頭答應的話, 興許自己和蕭長風還有一些可能。

顧大娘的态度很好猜,她最愛錢, 蕭長風那麽有錢, 要是能成, 顧大娘肯定不會反對。但是顧明軒的态度,顧明春看了一眼, 有些拿不住把握。

“上次媽你病倒那段日子,有一次我摔了一跤, 是蕭大哥把我從土溝裏拉上來。如果不是他,我那天還不知道會怎麽樣。那段最難熬的日子, 他也給了我許多鼓勵, 我在心裏把他當成朋友。他條件那麽好, 又是城裏人, 我不敢肖想, 媽不要亂說。”顧明春面上一本正經的說着。

“城裏人又怎麽樣?城裏人就高人一等?我們鄉下人就不是人?你的模樣也不差,我看這個蕭長風也不是有正經工作的,不然哪裏能天天往我們鄉下跑?”顧大娘開口說道,“明軒,既然那個蕭長風和裴靜姝是好朋友,那你找機會讓裴靜姝去說一下這門婚事。”

“這種事情我是不會去說的,你喜歡,就自己憑本事去争取。”顧明軒開口說道,他今天本來也是心情不好,再加上那個蕭長風和裴靜姝一直相聊甚歡,他不想看到那一幕,才會在顧大娘叫他的時候,走到這邊來。

他站起身,想着自己從隊裏聽來的那些話,又想起自己昏迷時做的那個噩夢,居高臨下地看着坐着的顧大娘和顧明春,“我一直以為你們是我最親近的人,就算某天我不在了,你們也可以幫我把珊珊照顧好。”

顧大娘有些心虛,因為裴靜姝的關系,她對顧珊珊這個孫女談不上喜歡,在前段時間也确實說過很多狠話。但顧珊珊也是顧明軒最喜歡的女兒,也難怪顧明軒現在對她這麽冷淡。

顧明軒頓了頓,“無論裴靜姝做出什麽樣的選擇,珊珊都是無辜的,有些話你們不應該在小孩面前說,更不應該遷怒到小孩子身上。”

他的語氣冷如寒冰,輪廓分明的臉上像覆了一層寒霜,顧大娘心中覺得委屈和不服氣。但是在這一刻,她又沒有勇氣再像以前那樣耍潑。

這一刻的顧明軒讓顧大娘感到陌生,甚至有些害怕,顧明軒是真的生氣了,她不知道顧明軒下一秒會做出什麽樣的舉動。

直到顧明軒走出房間,顧大娘才回過神來。她對着顧明軒遠去的方向罵道:“造反了,造反了,老娘養他這麽多年,他竟然就這麽對老娘!我到底是造了什麽孽?”

顧明春也被吓了一跳,在她的印象中,顧明軒一直是最疼愛她的大哥。可是剛才她從顧明軒身上完全感受不到一絲親情。

Advertisement

因為花燈節要去上堯那邊的集市上看花燈,裴靜姝等人也開始做糕點了,這一次他們除了做蒸蛋糕和餅子之外,也做了一些新品種的糕點。因為蕭長風說他可以弄來爐子和煤炭,裴靜姝準備到了那邊的集市之後再現做現賣。

在元宵這樣的節氣裏,大家都忙着過節,農民們賣點小吃也不會有人管的。

正好最近劉支書那邊不知從哪裏弄了一只爆米花機器,在整個承山大隊都傳遍了。裴靜姝因此也得到了靈感,想着到時候做點米花糖賣。

正好她前段時間熬了很多紅薯糖,這些糖放在那個罐子裏也放了快半年了,因為家裏的小吃一直不斷,那紅薯糖倒沒有人在吃,這樣放下去怕是要放壞,畢竟是費了那麽多功夫才做出來的,壞掉了也挺可惜。

裴靜姝便叫上裴靜龍和裴建國,背上大米一同去劉支書那邊,爆了兩大背簍爆米花回來。

兩個小孩對爆米花都充滿了期待,看他們迫不及待的樣子,裴靜姝當天晚上便做了一鍋。這門手藝是前世她外婆的絕學,在裴靜姝小時候,她父母忙着生意上的事情,也沒有時間管她,她就跟着外婆生活了一段時間。

她外婆是非常傳統的女人,勤勞能幹,什麽活都會做,尤其是一些小吃,例如米花糖、花生糖、芝麻糖等,她做出來的比超市裏買回來的更好吃更地道。

可惜她外婆走得早,而裴靜姝那時候還太小,根本就不懂這些東西,她外婆的手藝她只從記憶裏學了四五分。或許是有記憶濾鏡,她總覺得她外婆走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吃過那麽好吃的東西了。

鍋裏的糖已經融化,裴靜姝将米花倒入鍋中,用鏟子不停翻轉,讓每一顆米花上面都沾滿糖。紅薯糖的粘性比融化的白糖更好,做出來的米花糖不硬,有些軟軟的,香甜而不膩,味道比白糖做的米花糖更好吃。

等鍋裏的米花炒得差不多了,她便将那些米花全部放到案板上,鋪滿方方正正的模型架中,再用擀面棒将之壓平。

趁着現在還溫熱,裴靜姝用刀将之切成薄薄的小長方形。

裴朝辰和顧珊珊兩個人一直守在旁邊,像兩只小饞貓。裴靜姝給他們兩人各拿了一塊,放在碗裏,“現在有些燙,等冷了才能吃。”

顧珊珊用手摸了摸,趕緊把手收回來。蕭長風将她的碗端走,“不要在這裏擋着媽媽做事,我們去一旁。”

顧明軒也走了過去,不過他是走到裴靜姝的旁邊,把裴靜姝手上的刀拿了過走,“你先去一旁吃吧,我來幫你切。”

裴靜姝也不和他搶,反正切這種東西沒什麽技術含量,就跟切菜一樣,切得均勻點就好了。

不過光做一鍋還不夠,趁着今晚人多,應該多做一點。

接着,她又指導裴靜龍兩口子和張慧英各做了一鍋。

外面的圓月悄悄挂上樹梢,裴靜姝家中燈火通明,大家有說有笑,直到半夜。

夏金桂聞着這邊的香味睡不着,就跑去顧大娘那邊,卻見顧大娘和顧明春兩個人的情緒都不高,夏金桂就說道:“今天大哥那邊可真是熱鬧,鬧得我都睡不着,我聽他們說是在做什麽米花糖,他們這吃法還真多,一天一個樣。”

“二嫂這麽羨慕,你過去守着吃呗!”顧明春沒好氣地說,自從上次顧大娘生病,夏金桂一點忙都不肯幫之後,顧明春對這個二嫂就沒有好臉色。

她永遠都記得夏金桂當時是怎麽對她的,現在大哥回來了,這個夏金桂又想讨好她們。

夏金桂最近幾面不是人,新年空着手回娘家,被娘家那邊嫌棄了一番。夏金桂今後都不想再回娘家了,以前自己風風光光拿些東西回去,他們就高興;現在自己沒有錢了,他們就開始嫌棄,一點都記不得以前她送回去的那些東西。

現在顧明軒回來,顧大娘這邊的生活又好了,夏金桂想來巴結顧大娘,可惜顧大娘和她之間也産生了心結。

夏金桂尴尬地笑了笑,“四妹這是什麽意思?大哥大嫂到底還是我們顧家的人,我也希望一家人團團結結,我再怎麽窮,也不是乞丐,不會去讨要的。說起來這次大哥回來,大嫂的事情到底該怎麽處理?一直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

“還能怎麽處理?都已經分家了,就各過各的,誰也別想賴着誰!”顧大娘氣道。

別以為她不知道夏金桂現在貼上來的意思,還不就是看着顧明軒回來,肯定每個月會給生活費,這個夏金桂又想從她身上騙錢了。

以前看在她給顧家生了兩個兒子的份上,顧大娘對她也是最好的,可惜這個夏金桂就是一個白眼狼,勢利眼,恩将仇報。

夏金桂挨了一頓訓斥,發現顧大娘不像以前那麽好哄,只好灰溜溜走了。

顧大娘這邊離裴靜姝那邊雖然隔得有點遠,但是還是能聽到裴靜姝那邊的歡聲笑語。

她看向一旁的顧明春,幽暗的燈火照着顧明春那張臉,她這才發現自己這個女兒确實長得有幾分秀麗。只是以前大家一眼就注意到了裴靜姝,反倒忽略了顧明春。

“你老實跟媽說,你和那個蕭長風的關系怎麽樣?你們私下有什麽私情?”顧大娘問道,“他家裏是什麽情況?”

顧明春臉色一紅,“他能一次給裴靜姝弄來那麽多白糖,還能買到那麽漂亮的布,還有那麽多棉花,家庭條件肯定是好的。我和他見過幾次,他也幫過我,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你既然喜歡他,就要主動一點,你要多學學那只狐貍精,你看她把所有的人都哄得團團轉。”顧大娘又氣又恨地說。

“我還沒有結婚,我怎麽主動?”

“這世上的男人都沒幾個好東西,你加把勁就可以把他勾到手,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媒婆幫你說親。”顧大娘思考了一番。

當下的農村還不盛行自由戀愛,基本上都是靠媒婆去牽線搭橋。但是這個蕭長風又不是鄉下的人,而且認識他的也不多,和蕭長風關系近的,也就是裴靜姝身邊那群人,他們肯定不會幫顧明春介紹。

顧明春低下頭,“我們還是先好好安撫好大哥,關于說親的事,今後再說吧!我聽說許多城裏人都不興說親,他們都是自由戀愛。”

“還不就是那只狐貍精!如果不是因為她,哪裏會多出來這麽多事情?老娘這次就是栽倒在她手裏。”顧大娘氣呼呼的說。

然而她不知道,如果沒有裴靜姝,他們現在的情況只會更艱難。

正月十五,元宵節。

金溝村成群結隊去上堯趕元宵,顧老三因為腿才剛剛初愈,不适合走遠路,就留在家裏看家。

裴靜姝等人沒走多久,就有一群人來到裴靜姝家門口。顧老三正在編鬥笠,看着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婆在裴靜姝家門口走來走去,老太婆身邊還跟着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顧老三心中有些好奇。

“你是來找裴靜姝的吧?今天他們不在,你們要找她的話,改天再來吧!”顧老三說道。

“我們是裴靜姝的親戚。”

顧老三有些懷疑,裴靜姝嫁到顧家也有好幾年了,裴靜姝有些什麽親戚,他也知曉一些。

“你們是她什麽親戚?”

“我是她嫂嫂的娘家。”那老太婆說道。

顧老三頓時就明白過來,原來是窦曉霞的娘家,他在裴靜姝那邊做事兒,也時不時聽見楊孟英念叨,說窦曉霞的娘家是如何勢利,如何喜歡占便宜。

裴靜姝嫁到顧家這麽多年,裴靜姝與窦家本來也不算什麽多親的親戚,也不見他們有什麽往來,現在這人突然找過來,多半就是看裴靜姝發達了,想過來沾光。

張慧英的娘家張家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張家離金溝村這邊很遠,那邊倒是不怎麽知道裴靜姝這邊的具體情況。所以張家問起時,他們三言兩語打發了。

去年年末,窦濤在裴靜姝這邊做了一段日子活,窦家對裴靜姝的情況肯定很了解,也難怪這次會親自上門來。

“原來是你老人家,趕緊過來坐。”來者是客,顧老三還是招呼道。

“這怎麽好意思,那就打擾了。”窦母也沒想到這次來竟然正好趕上裴靜姝不在,連裴家那幾口人也走得幹幹淨淨。

不過好不容易來一趟,窦母沒有打算就這樣離開,想在這裏等着裴靜姝回來。

窦老九正是年輕小夥子,又聽說上堯有花燈,便閑不住,也想去看花燈。窦母是走不動了,就在金溝村等着,她聽說裴靜姝也沒走多久,想着他們還拖着小孩,窦老九應該能追得上,便也不擔心,只讓他不要玩得太晚,要是遇上窦曉霞等人,就跟他們一起。

窦老九這一去,卻引來一段孽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