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31
“耀祖啊,不用擔心,只要有了錢,咱們家到哪都能過好日子。”
“爸,您知道《排華法案》嗎?”
“國府又要出什麽新法律了嗎?”
“1880年,米國根據《格林蓋姆條約》的修訂而制訂的,法案暫停了移民入境。法案造成了無數本身已經生活困苦的華人,被毒打,拘禁,甚至殺害。”
“不會啊,你張叔叔一家不是已經去了米國嗎?人家生活得很好啊。您從哪聽說了這個法案?是不是道聽途說啊?”
“……這個法案已經被廢除了。”
“這就對了嗎!米國跟咱們國家不一樣,人家是講道理的!而且,因為那個法案倒黴的,也只是一群泥腿子。你看,你在國外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跟上等人一起長大,等以後,再娶一個白人妻子,咱們就是美國人啦!”
“爸……您為什麽就不明白呢?國家不強,即便有了外國的國籍,那也是下等公民啊!”
“你才是不明白!現在國家這個樣子!我們在國內難道就是上等公民了嗎?!你以為只有你才有愛國之心嗎?!但如今不走,難道以後要做倭國人嗎!”
“卡!小蕭,你過來,我給你說說戲。”胡導對蕭起招了招手,這是第四次NG了,蕭起低着頭過來,胡導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有心理壓力,不獨是你,你們這一代的孩子,拍抗戰劇——不是說那些情情愛愛的民國戲——總會被群嘲說是尬演,你知道是什麽原因嗎?”
蕭起搖搖頭。
“因為你們的日子,大多過得太好了。你們這代人,正好是在咱們國家向上的那段時間出生的,天生就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傲慢。即便經歷過坎坷……但那點坎坷,又怎麽能跟你們之前的人相比呢?更沒辦法和那個時代的人相比啊。就比如現在這段戲,你的憤怒和反抗,我看出來了,可是你的憋屈和無奈呢?”
“胡導,我再想想。”蕭起皺着眉,他覺得自己已經很無奈了啊。
“這麽說吧,你覺得李老爺說得對嗎?”
“不對。”
Advertisement
“為什麽?”
“華夏怎麽可能一蹶不振?我們雖然一時跌倒了,但總會再站起來的。”蕭起說得理所當然。
胡導對着蕭起笑了笑。
蕭起對胡導的笑容,既忐忑,又不明所以,甚至還有些氣憤:“不對嗎?華夏必将崛起,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那個時候的華夏啊,九成九的人還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不知道水裏沒有龍王爺。可那個時候其他國家的人呢?人家已經家家戶戶的開着小汽車,看着電視機了。自己家裏是滿目的貧窮、愚昧、落後,別人家裏卻是富裕、文明,先進……現在我們是趕上來了,所以不要用現在理所當然的眼光看過去。”
胡導又拍了兩下蕭起的肩膀,喊了一聲:“休息半個小時!”
蕭起就坐到一邊去了,辛迪和小張都很着急,可也幫不上忙,他們都覺得蕭起演得已經很不錯了,要是在風花劇組,剛才那一條早就過了,辛迪只能見縫插針的給蕭起手裏塞了一瓶布丁。
蕭起看着布丁,眼神有些呆滞,他的皇帝當得失敗,可他死的時候,對于外藩而言,依舊是爸爸!原主被陳婧雅帶着雖然出了不少洋相,在國外的時候也遇見過對着他們用手指挑高自己眼角的老外,可一直以來對國家的自豪感還是很強的。
他們都沒嘗過國家貧弱時的個人是個什麽滋味,“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對他們來說同樣是很遙遠的事情。
“這個是洋點心吧?”蕭起摸着布丁的瓶子。
“啊?你這稱呼……對對!洋點心!你吃的蛋糕啊,巧克力啊,土豆泥啊,也都是洋點心。”辛迪差點沒笑出來,可看蕭起的樣子,還是耐心跟他說了。
“現在貴嗎?普通人能吃到嗎?”
“當然能吃啊,你也看見我怎麽做了,還跟着做了,普通人家裏一樣,稍微有點耐心的也能自己做着吃啊。”
“那個時候……不能吧?”蕭起捧着布丁瓶子閉上了眼睛。
劇組的劇本還沒來,但卻給他們提供了很多當時的資料,每個人的資料還不同,還都是符合各自人設的。蕭起的資料裏,有當時華人在國外的現狀,誠然,有權有錢的人同樣能過上富裕的生活,但那也只是最上層的金字塔尖,其他人?
李耀祖從米國回來,他接受了高等教育,他看見了米國的先進,也看見了米國的歧視。他不認同米國,他對華夏的感情極深。可是他回來了,看見了國家的黑暗和沉淪,他想做點什麽,但是環境不允許。
他跑去根據地,卻隐瞞了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單純只是因為要親手殺鬼子?就只是這麽熱血?不……他一路過去,看見的只有落後、落後,與更落後!他……其實也成為了悲觀的絕望者吧?但與他認為沒辦法了,所以就抛棄這個國家的父親不同。他寧願将自己的鮮血抛灑在“不可能”的路上!
他對人物的理解一開始就錯了,這不是一個陽光沖動的純真學生,這是一個悲哀壓抑的絕望殉道者……
蕭起睜開眼,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別淚水模糊了雙眼,胡導、副導、演他父親的老戲骨張敬老師,還有劇組的其他人都在看他。他放下布丁,站起來,對衆人鞠躬:“對不起,我情緒沒控制好,耽誤大家時間了。”
“沒事。”胡導一如往常的溫和,“去補補妝吧。”
“好的,胡導。”
從胡導身上,蕭起看到了一個真正師長的模樣——傳道、授業、解惑!
再回來,蕭起不得不将兩只手交握在小腹前,因為他怕自己一個忍不住就對胡導行大禮。
前幾次拍攝,李耀祖是充滿了沖勁的,他是陽光的,但這一次李耀祖是壓抑的,甚至是黑暗的。但這種黑暗并非陰霾醜惡的,而是如被封于繭中的蝴蝶幼蟲,充滿了沖天而起的渴望,但因為束縛難以高飛。
飾演裏李老爺的張敬老師,也是有名的遇強則強的演員,兩個人在臺上各種飙戲,胡導高興得眉毛都飛起來了。
所以雖然前期的拍攝進度因為蕭起的問題有點落後,但第三天的時候,拍攝到了這次計劃的最後一幕。
李耀祖是要偷着離開的,他的目的明确,所以沒帶太多的錢,甚至沒帶行李箱,只是帶着一個小包袱,可是他離開的時候,還是被父親抓到了。父子倆,一個站在樓梯上,一個站在大廳裏,彼此對視。
這徹底就是眼神戲了。
張敬老師沒得說,在之前已經成功演繹了一個雖然愛國,但在亂世中只能盡量想辦法保全自己小家的封建大家長——我保住自己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愛國,所以我不是給錢了嗎?
蕭起也成功與張敬分庭抗禮,他也愛他的家,甚至在之前的父子矛盾中,他也明白了父親,甚至理解,但他依然想去抗争一下,或者至少用自己的血,在這個國家徹底垮塌的道路上施加一點點的阻力。
李老爺眨眨眼,眼淚落了下來:“你此去,是給我們李家添麻煩的,而且……我們家就要舉家前往米國了,以後再也沒有你這個人了。你不要叫你耀祖了,以後……你就叫李忠華吧。忠……乃精忠報國之忠,華……乃神州華胄之華!”
原劇情這裏,李忠華就該一抹眼淚,轉身離開。可蕭起……蕭起已經完全進入了這個角色,他做不到轉身就走,那一刻簡直有另外一個靈魂進入了他的身體。在眼淚滾落的同時,他已經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跪!一叩、二叩、三叩!
再跪!一叩、二叩、三叩!
三跪!一叩、二叩、三叩!
三跪九叩,這是古往今來最隆重的大禮節,最後一個頭叩下去,李忠華趴在地上嗚咽出聲:“父親,兒……再不能盡孝了!父親保重!”然後他站起來,額頭青紫,淚流滿面沖出門去。
樓梯上,李老爺早已經扶着扶手坐了下來,哭得不能自己……
演員擅自改了戲,導演和編劇都沒說話,在場的工作人員也沒誰出聲,大家要麽在聚精會神的拍攝,要麽在默默無聲的流淚。
其實這場面很簡單,臺詞總共就兩段,可感染力是真的強。等到胡導終于喊了“卡!”,頓時全場一片嗚咽聲。
拍攝OK的當天晚上,蕭起就回去軍訓了。教官看他一臉倦容,額頭還是青的,一臉的“卧槽!”,軍訓一個禮拜都沒傷着,結果回去拍戲受傷了?拍戲這麽危險的嗎?想了想這位的身體狀況,教官幹脆讓他回去休息了。
蕭起也确實累了,老老實實的跟教官道謝後,回宿舍了。他先睡了一覺,起來之後卻還會覺得提不起精神,幹脆又躺了回去,睜着眼想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