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040
孫良婉聽到消息, 卻比梁素玟還要痛苦, 但在痛苦之餘,她還有一種詭異的滿足。
——她要嫁給不愛的人了, 可趙崧要娶的也不是愛他的人,且同樣心有所屬的人!
比起讓一個女人歡歡喜喜的嫁給趙崧, 孫良婉更願意看見一個跟她一樣痛苦的女人嫁過去。
孫良婉便敷衍着梁素玟, 說一定會想辦法的, 讓梁素玟充滿了希望, 可等到忠勤公都送來聘禮了,孫良婉才假作氣惱,哭着說老祖宗騙了她。
梁素玟在徹底心灰意冷之餘, 也明白了這世上“靠山山倒靠人人走, 不管什麽事還是只有自己靠得住”。
這個文雖然是架空的, 可十分的寫實, 把一個女子的無奈寫得十分的真實。
兩人各自出嫁, 梁素玟還在孫良婉之前, 畢竟蕭谧是老三, 還得等前頭兩個哥哥娶了妻。
梁素玟回去大哭了兩日, 畢竟這消失掉的不只是她的丈夫,還有兩個孩子——對梁素玟來說, 其實孩子比丈夫更重要, 畢竟她獨自拉扯了孩子八年啊, 尤其是女兒, 生下來就沒享過福, 還落了個生死不知,梁素玟這輩子發了誓要好好的待兩個孩子,結果全沒了。
可這又怎麽樣呢?她總不能一根繩子把自己吊死吧?其實跟忠勤公家解除婚約簡單,只要她胡亂鬧騰,毀了自己的名聲就好。但鬧騰完之後,她也嫁不了牧零啊。
一咬牙,梁素玟想着:嫁!且還要好好的過日子!盼只盼……那一對苦命的兒女能再投到她的肚子裏來了。
女主梁素玟是個明智和豁達的女人。
趙崧則是一個成熟穩重的人,他喜歡梁素玟,也尊重她。新婚時發現梁素玟怕得厲害,甚至沒碰她,割破了自己的手腕蹭在了一尺素白上。
梁素玟對趙崧的感情,就從這一份感激開始。兩個願意了解對方,也願意被了解的人,慢慢的拉住了對方的手……
可孫良婉就不一樣了,她一直怨着,恨着。
看着梁素玟哭着出嫁,她一邊覺得心裏舒爽,一邊回到秀樓裏,就用剪子毀了兩條裙子。
Advertisement
等到與三皇子的新婚之日,孫良婉聽蕭谧說:“良婉,其實是我主動向父皇求的你……”
可憐蕭谧,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充滿了年輕人的小羞澀,小奶狗一樣的還求着表揚,卻不知道這一句話讓孫良婉恨到了骨頭裏。
還陰差陽錯的,“幫”六安侯老祖宗圓了謊,讓孫良婉認定了自己是被強娶的。
之後的劇情裏,大皇子和二皇子先後讓皇帝不喜,最後皇位落在了最小的蕭谧身上。
蕭谧登基,依然對孫良婉寵愛非常,并不選秀。可皇後的肚子一直沒動靜,她哪怕生個公主呢?群臣也不會沒完沒了的叨逼了。蕭谧不急,還勸慰皇後,卻不知道沒孩子乃是因為孫良婉給自己用了避子湯,就算喝湯藥喝得每每來了月事就疼痛難忍,孫良婉還是喝!
梁素玟卻越發和諧。趙崧是勳貴武将,子承父業,領了将軍職。梁素玟與他一起赴任,兩人生了一子一女,兩個孩子的生辰八字跟她前世的孩兒不差半點,她女兒左眉下頭有一顆小小的紅痣,如今的女兒也是一模一樣。梁素玟生下女兒的時候抱着痛哭了一場,還讓趙崧以為她是擔心自己不喜女兒,沖進了産房,抱着這一大一小好一番勸慰。
趙崧回京複職,正好趕上新年大宴,孫良婉見了他,發現自己不但沒死心,反而對他越發的渴望。又聽見又朝臣取笑趙崧是個懼內的,趙崧不但不反駁,反而坦然承認,簡直是讓孫良婉嫉恨交加。
孫良婉最終停了藥,皇長子……蕭起誕生了。
原本蕭谧想給他的是“啓”,孫良婉則提議“起”,意為起始,這孩子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後頭還會有。蕭谧對孫良婉自然是無有不從,可其實孫良婉是恨死這塊從她身上掉下來的爛肉,她坐月子的時候,一眼都沒見他,等出了月子,看見孩子的第一眼,就差點吐了。
明明……這孩子生的玉雪可愛,且天生愛笑,雖然這麽大點還看不太清出人,但已經會笑着跟拍手了。
蕭起四歲多的時候,皇帝一病不起,就此撒手人寰。蕭起五歲登基,孫後垂簾,第二年便将她娘家弟弟封為太師,進宮教導皇帝。
之後的十一年,大多是描寫梁素玟與趙崧的夫妻生活,用一件件小事,帶出了朝堂變化,更帶出了朝堂對市井産生的影響——某某大臣要被殺了,那人是個好官,百姓與百官都去求情,可皇帝在彈琴。外頭都傳遍了,皇帝上課的時候卻看着外頭的宮女發呆。武陽伯都被殺了?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宗室啊。今年又旱了。朝廷說是沒錢赈災。西北的軍糧裏摻的沙子越來越多了。
梁素玟是這麽評價的:“皇帝才多大?這些事哪裏是他明白的?”
趙崧這十一年卻已經坐到了兵部尚書,他以為這是他行事缜密,沒有明顯表示自己是保.皇.一黨,讓太後抓到把柄。卻不知道,這是孫後故意擡舉他。
蕭起十六時,孫後已經徹底掌握了朝政。“孫後覺得那塊‘爛肉’已經沒用了,便讓內侍将小皇帝捆在龍床上,活活餓死。”——原文
孫後卻知道她還沒到自己登基的時候,所以新繼位的乃是宗室的一個不足六個月的小娃娃。
當時伺候小皇帝的太監和宮女都被殺了,可孫後不知道,有個宮女良心過不去把這事告訴給了與她對食的太監。那太監竟然也是個癡情人,就把事情告訴給了作為命婦進宮的,曾經幫過他的梁素玟。
蕭起出殡當日,便有官員與宗室要求開棺面見聖顏。
孫後自然不允,一直不說話的趙崧沖出去把棺材掀開了,皇帝如幹屍一般慘不忍睹的屍體,讓孫後派的官員也有一半動搖了——孫後越線了,不是良心的線,是儒生的立國之本。
孫後被衆臣逼進了冷宮,以趙崧為首,自命了五位輔政大臣,輔佐幼帝。
視線就又回到了內宅後院,又過了十年,五位輔政大臣,就剩下趙崧一個了,小皇帝下旨禪讓。趙崧登基,梁素玟入宮為後……
蕭起兩天沒有合眼,白天用電腦,晚上躲被窩裏用手機,硬撐着用演技騙過了家裏的其他人。看完最後一章,他眼睛都要看瞎了!把手機放在一邊,蕭起在被子裏蜷縮成一團。
劇情中說梁□□趙崧是個好皇帝,開創了一代盛世,百姓雖然受苦了,但是沒有太大的動亂,這就好……好……
母後……孫良婉原來只是把他當成一塊爛肉啊?怪不得……
父皇……是被孫良婉毒死的嗎?父皇……
見都沒見過的父皇,有人跟他說過父皇是個好皇帝,是個好人,但沒人跟他說過,父皇特別喜歡抱着他搖晃,被尿了也依然故我,他小時候騎在父皇的脖子上過,還騎在父皇的背上過。
有一次他在父皇懷裏睡着了,父皇就那麽抱着他去見臣子了,等臣子走了,父皇胳膊都酸了,還看着他傻笑——那臣子就是趙崧,回去還把這個作為趣事說給了梁素玟聽。
蕭起的眼前模糊了,可能是因為淚水,但也可能是因為嚴重缺乏睡眠,他盡量讓自己的腦子保持理智的運轉。
這書中的劇情,也不能徹底的相信。
這位作者最可能的身份,就是那位女主梁素玟,否則如何将她與趙崧的內宅生活描繪得如此鮮活?關于外界與他人的事情,多是從趙崧那聽來的,或在與其他女眷的閑聊中得知。
這些輾轉而來的傳聞本來就有所失真,梁素玟這至少是第三手了,更進一步從她自己的立場與角度進行了美化甚至歪曲,所以……
所以想這些有什麽用呢?
作者還有可能根本不是梁素玟呢,這都是他的臆測而已。況且,就算她真是梁素玟,他要幹什麽呢?跑去殺了她給母後報仇嗎?可她寫的即便是有三成真,那她和趙崧反而是給自己盡忠,報仇了。至于之後的取而代之,那也是理所應當。
蕭起只覺得胸口空落落的,過去總牽挂着不知道自己的國家如何了,并将之視為一種煩惱。現在知道了那邊的結果,他反而覺得自己如同一只斷了線的風筝般,每個着落了。
終于,蕭起被兩天沒睡的疲憊打敗,墜入了黑甜鄉。
“陛下?陛下?哎喲,陛下!奴婢知道陛下您今天是起得早了,咱們忍一忍,忍一會就好了!”
閉眼的時候還在現代的家裏一肚子難受的入睡,睜眼了就看見個太監正彎着腰把他當孩子哄的:“……”
蕭起現在的眼神又呆又傻,因為他腦子裏各種想法轉得太多,眼神徹底跟不上大腦的變化了。
——怎麽回事?我怎麽又是皇帝了?這是溫友功!就是他帶着其他太監宮女把我捆在床上的!不對……他看起來更年輕點。而且他彎着腰跟我說話……
蕭起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又嫩又小又短的兩只小肉爪。
“哎喲!陛下您可打起精神來啊!”溫友功看蕭起低頭,以為他又困了,心急之下,甚至擡手直接挑着蕭起的下巴,把他的腦袋給擡起來了。
幹完了之後,溫友功那手跟燙着一樣趕緊縮了回來,他自己也是吓壞了,膝蓋一軟就想要跪下去請罪。可是蕭起眨巴着大眼睛,依然懵懵懂懂的,這地方又沒外人,溫友功的眼珠子一轉,依然堆着賠笑,腿就站直了。
“陛下……陛下您沒睡就好……就好……”
他卻不知道,看似懵懂的蕭起,其實心裏已經有了計較。
他身邊的人都是這樣的,剛來的時候還是顧忌着他皇帝的身份的,可很快就發現,他本質上就是個小孩子。小孩子哪懂得什麽叫上下尊卑,君臣綱常?小孩子只要哄着,吓着,就足夠了。他在宮中的權威,就在自己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喪失得一幹二淨了。
本該關照他,不讓這種事情發生的母後,反而放縱着這些人,甚至讓他們為她所用,反過來鞏固了自己的權威。
他回來了,回到這個給了他無盡痛苦,與沉重責任的世界。
“陛下,時辰快到了,您趕緊起來吧,咱們該上朝了。這可是您頭一次上朝,您可得威風點啊!”有了剛才那一下子,溫友功陡然間膽子就大了起來,甚至眼睛裏滿滿的都是野心和興奮。
蕭起被他拽着從略高的椅子上下來了,一雙小小的龍頭鞋踩上了厚厚的地毯,腳踏實地的感覺讓蕭起打了個激靈。一股灼熱的憤怒,從胸口向四肢蔓延,簡直要沖破了天靈蓋。
“陛下您可別怕,奴婢跟着您!”溫友功緊繃着臉,才沒讓自己笑出聲來。
蕭起卻哪裏顧得上聽他講什麽?
他上輩子餓死,是活該!身為皇帝,他沒有盡到一位皇帝該盡的責任和義務!他荒廢國政,看百姓受苦。他自作自受。
可這活該是他自找的嗎?他最親近的人根本沒想過将他培養成一個皇帝。他死的時候虛歲才十六,實歲十五,從小被人哄着,他TM的又不是天生的龍種!他就是個腦袋有點笨的普通人,他知道個屁!欺負一個小孩子有意思嗎?!
好不容易,在現代他有了自己的事業,能自食其力,還有了很多喜歡他的人,現在又讓他回來了?老天爺這是逗他的吧?
只希望……原主能夠回到那個身體裏,可別讓“蕭起”死了,否則張阿姨和辛迪不只是要傷心難過,還要被人誤會了。
而既然他回來了,自然是不能坐以待斃,就算是死,也得是拼個魚死網破!
對了,溫友功說什麽來着?第一次上朝?
現在原來我……朕才剛登基啊。那自然更好不過了。
蕭起露出一個大大的嘴唇彎成一個完美半圓的笑容,可他個子矮,周圍唯一一個彎着腰的溫友功還站在他背後,沒人看到他的笑,更不會有人知道,這個五歲皇帝的笑容,是多麽的讓人不寒而栗……
當年蕭起被親母後餓死穿到現代,刺激就不小,但現代世界的新奇轉移了他的注意力,但偶爾他還會出現陰晴不定的狀況,現在他再次變得一無所有,雙重刺激一起到來,真不是一般人的心理能夠承受的。
夏朝的官制與那個世界的明類似,沒有丞相,設內閣六大學士、六部、督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等等。兵制也是類似,各地按地方大小設置百戶所、千戶所、指揮使衙門等等。只是沒有東西兩廠,沒有錦衣衛。每月逢五大朝,如有特殊情況,會另行通知。且即便是大朝會,也不是所有大臣都會參加的。
但像今天這種特殊的日子,朝臣們與勳貴那是必須到齊的。因人太多,所以大殿外頭都站得滿滿的。
內閣如今閣老不齊,只有四位,最年長的一位吳閣老都八十七了,先帝在的時候,他本來就準備辭官了,誰知道趕上先帝病重,他如今成了三朝元老,先帝卻去了,如今吳閣老站在那心裏也是忍不住一陣唏噓。
因為皇帝年幼,所以先上場的不是蕭起,而是太後。
“太後駕到!”一個太監出來高聲宣布。
一道珠簾屏風讓四個宮女擡了上來,朝臣都低頭,只聽見一陣動聽的環佩叮當聲,這就是知道太後到了。
這時候還不行禮,又稍等了一會,還是剛才那個太監高喊:“陛下駕到!”
朝臣們繼續低着頭,可這次就連吳閣老都偷偷的擡着上眼皮打量他們的這位幼主。之前先皇喪禮的時候,他們也見過,但這位陛下就只是哭,看着跟普通小孩子沒啥區別。對,他就五歲,就算是條真龍,五歲時候也不是像蛇就是像壁虎。
忠直之臣想着,國有幼主,母壯子弱,此為不詳啊。
腦子油滑的朝臣,則早就惦記着站隊了。但此時的男權思想,即便他們已經打定了心思站太後,對皇帝卻也有些期待的。
大臣們固然不希望碰見一個太有主見的君主,但也不想終日面對一個啥都不懂的幼兒。
眼見着那五歲的小娃娃,穩穩當當的走到了皇位前面,禮儀規範是好的。朝臣心裏都想着,等小皇帝在龍椅上坐穩,他們就得跪下了,然後先跪皇帝三呼萬歲,再跪太後三呼萬歲。站在奉天殿門口等着朝外傳話的太監也挺直了背脊,準備吸一口氣就大喊了。
可誰知道……
“噗通!”龍椅前的小皇帝,他雙膝一軟,突然就跪下了。
這是皇帝摔倒了?絆倒了?
“兒臣……參見母後,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童音稚嫩卻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呼一聲千歲,叩一個頭。
蕭起第一個頭叩下去的時候,大殿裏靜得連呼吸的聲音都聽不見,大臣們彎着腰腦袋卻都驚得擡起來了,眼珠子瞪得大大的。
門口那個等着傳話的太監懵逼了一會,這跟一開始告訴他的不一樣啊。那他是喊還是不喊啊?殿裏的大臣們都沒跪啊……可、可皇帝跪了啊!
胡思亂想了半天,那太監看小皇帝站起來了,剛想着确實應該是等會再喊吧?小皇帝又跪下去了?!
太監被吓得脫口而出一個“跪!”
他這一喊,更多的傳話太監也跟着把話傳出去了。就在太監們一聲聲的“跪!”裏,外面成片的臣子整整齊齊的跪了下來,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外邊傳進來的高呼聲,也總算打破了奉天殿內的安靜。
“陛下不可!”吳閣老一聲喊,就朝後軟倒在趙閣老的懷裏了。
上頭的小孩子雖然才五歲,但他是皇帝啊!皇帝!先帝入葬的時候,皇帝都不帶三跪九叩的。三跪九叩是跪太後的嗎?別說是活着的太後不能這麽跪,就算是死了的也不能這麽跪啊。這是跪的太上皇啊!孫後這是要幹什麽?!複前朝劉後之禍嗎?
“陛下!”“太後你要做什麽?!”
朝臣全鬧起來了,可他們上不了玉階,只能在下頭幹着急,有臣子甚至跪下來啼哭哀求小皇帝不要跪了。
“是你!是你教的陛下,對不對?!”有幾個國公爺直接就把孫後的弟弟圍住了,他也是先帝喪禮期間上任的太傅孫良宇。
——沒人認為這是小皇帝自己的自覺行為,五歲的孩子,之前先帝喪禮上連跪拜都還做不順溜呢。現在卻在沒人提醒的情況下,那麽規規矩矩一板一眼的對着太後行禮,這不只是口頭上教導的,私底下怕是不知道讓陛下練了多久了。
“沒有,本官沒有啊!”孫良宇趕緊喊冤。
“其心可誅!”
國公爺們哪管他,直接上拳頭開揍了。這往常朝臣打架,再私德有虧的人,也會有一二好友或是利益共同者幫着拉架,今日卻是一個人都沒有。便是正兒八經的後黨,這時候也離孫良宇有多遠是多遠。
孫良宇被打得慘叫,老臣們跪下哭求皇帝不要跪拜,還有怒罵太後的。
“誰!誰在陷害哀家!”珠簾後,蕭起跪下叩頭的時候,孫後就開始慌了。
她從小被當做男兒教養,父親也說過,若她不是個女兒身,那蟾宮折桂也非難事。她是明白如今這情況代表着什麽的,她辛辛苦苦提拔上來的自家人這回是徹底都完了,她的父親要上謝罪折子閉門謝客,便是她自己也要謹言慎行,否則再有下回怕是宗室就要直接沖上來撤簾了!
“快走!快攙哀家回宮去……這叩拜哀家不能受!”等聽到外頭三呼萬歲的聲音,孫後吓得都要癱了,又恨又怕,哆哆嗦嗦的抓住了大宮女的胳膊,盛裝而來,狼狽而逃。
這要是讓人知道她受了百官對皇帝的跪拜,她可是要一根白绫把自己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