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十四節

第十四節

1997年,即是讓人悲傷的一年,也是讓人高興的一年。

這一年,我們偉大的改革指導者去世了。

這一年,離開祖國母親已經很久的兒子終于回家了。

而這一年,對高建國來說,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小兒子軍校出來去基層了,當然,完全不排除某些人在背後動的手腳,于是在小兒子似信非信一臉懷疑的打起背包下部隊了以後,高建國心中也難免升起一股‘吾輩不孤’的感慨。

當然,在電話裏罵罵某人的這種表面事高建國也象一個普通父親一樣的做了,而且還做得理直氣壯。

而那頭的老部下,只是嘿嘿一樂,裝作沒聽出來老上司似怒實喜——不光是為老上司,他自己也很喜歡這個他看着長大的小家夥,那小子簡直天生就是個兵,他真是太喜歡了,這能撈就撈的手段他也是絕對不含糊的。

孩子們都長大了,他們這一代的軍人也都漸漸老去了。

高建國其實此刻尚不到五十歲,但頭上的發也已經漸有了歲月的蒼桑,額角眼邊的紋路也深了,但他的腰板依然筆直,目光仍然銳利,做事的風格依舊在犀利中帶着柔和與圓滑。

部隊的改革在一步一步的深入着,即上一年的試點後,緊接着就将是其餘隊伍的整體換裝和整編工作。

“老高!”

正準備推門的高建國回過頭,看到新到任的軍政委趙援朝沖着他招了招手。

原來的軍政委老于退居二線了,這新來的趙政委年紀是五十剛過,身材與高建國差不多,都是瘦挑的那種高個子,總是面帶微笑,看上去脾氣很是溫和。

他剛來軍裏才半個月,兩人尚不算熟悉,但因為要一起搭班子,高建國多多少少也對此人做了個了解——據說、只是據說,這個比他年齡大個五六歲的政委也是軍人子弟,父輩在戰争年代一直沒有回家,以至于他到了上學的時候還沒起過大名,一直到解放後家人團聚的時候,結果正好又遇到了朝鮮戰争,于是他的大名就這樣被定了下來。過去的這些年,趙援朝一直在西北地區,直到前兩年他接連上了兩次傳說中的‘将軍培養班’後才被調到了這邊。

提到這個,高建國就有些好笑,要說真話,他也挺想上一回那個班的,結果也不知是為什麽,一直到他都挂了星,他也都沒有機會到那個傳說中的班裏去開開眼,搞得這兩年新人上臺他幾乎都摸不着這些人的背景,搖搖頭,高建國甩開腦中轉眼飛過無數的念頭,微笑。

Advertisement

“老趙,什麽事?”

說着話,他順手推開辦公室的門,請趙政委進去坐。

趙政委微笑的進來,坐下,擡頭看着高建國自己取茶具倒水,他再度的笑了。

“老高,這茶不錯啊,怪不得你不讓勤務員動手,這要讓不懂行的人做,這茶就糟蹋了。”

輕嗅着空氣中傳來的茶香,趙政委調侃。

高建國微笑的拉開木椅坐在政委面前,手上輕輕擺弄着茶壺,分出一杯放在政委面前,“嘗一下,這可是今年的新茶。”

趙政委輕輕捏起小茶杯,抿了一小口,過了幾秒,“果然好茶!”

看着他的表情,高建國臉上露出了一抹奇異的笑容,他看看手上如同兒童玩具一般的小茶杯,他一口把小杯中的茶水吞了下去,咂巴了嘴。

“其實就是普通的綠茶,外頭賣二十元一斤。”

噗~~~

趙政委口中的茶水噴了出來,他瞪大眼看着高建國,然後有些狼狽的抹了抹嘴巴邊上的水跡。

高建國大笑。

“老高,好你個老高,你~~~你這家夥,戲弄人啊你!”

趙政委哭笑不得的看着高建國起身拿過抹布擦拭着茶幾,還一臉淡然的解釋,“雖然只是二十塊錢的東西,可放在我這裏,誰敢說它不值錢?”高建國挑眉,一臉捉狹。

這一回,趙援朝是真的放聲的開懷大笑了。

“好、好,說的好,老高啊老高,沒想到你這人還挺有趣的。居然用這手來試探我,有意思。”

高建國的這一招,仿佛打開了什麽開關,兩人談話時的感覺頓時親近了不少。

“不過老高啊,我有點好奇,”閑聊中,趙援朝笑着問,“你咋會想到用這個茶來試我?”

“你不是原來在西北工作麽,聽說那邊的人最喜歡的是什麽三泡臺,與咱們這邊的人喝茶的方法不太一樣,我就想說,不知你能不能品我這個茶呢!”

高建國眨了眨眼,不回避他故意的這個事實。

好笑的搖了搖頭,趙援朝看了一眼桌上的小杯子,自己起身跑到櫃子那邊取了個大瓷缸子過來,抓了一大把綠茶扔進去然後拿起熱水壺給自己倒了一大杯。

熱水升起了淺淺的白霧,趙政委笑了,“我可不愛喝你說的那種三泡臺,我就喜歡抓一把粗茶一骨腦的全泡進去煮着喝,這才夠味。”

“很粗放的方法啊!”

高建國也笑了——品茶如飲水,各人的性情一看就如,前面的裝和後面的粗犷,結合起來就是趙援朝這個人的性情,還算不錯!

該試的試完了,高建國也就不再客氣,大口的喝了一口茶,他揚揚下巴,接過趙援朝遞過來的紙頁

快速的掃了一圈,高建國沉吟了一會,才說道。

“老趙,這半個月以來,你對本軍的情況了解了多少?”

“不算多,但也不少。”趙援朝的眼眸被舉起的杯中茶霧遮掩了幾分,“整體氣氛不錯,雖然個別的環節我還不太了解,但在整體上來說,我喜歡這裏的環境。”

“那你準備去哪裏蹲點?”

高建國問。

“我這不是來咨詢你來了麽?”

趙援朝挑眉。

慢慢的又把目光調回到紙頁上,高建國微笑,“三個師,你随意選吧!”

“那,我去Z師。”

趙援朝挑的地方避開了從去年就開始進行整編的T師,而選擇了還沒有開始整編的Z師。

深深的看他一眼,高建國點頭,“好,這個師不錯,今年也劃在了整編的計劃表上,你去了正好看看他們這裏準備的條件和各項指标,以方便下一步的計劃實施。”

“這個整編,面積不小啊!”

“可不是。”

捧着杯子,高建國點頭,“這一個師整編不說人員了,光這裝備搞下來,就差不多将近百億人民幣,這些費用,可都是要用到刀刃上的,我希望這些錢都能一分不差的用到位,而不是,流到那些不知道什麽地方去而不見了。”

說着,他深遂的目光看着老趙,目光後隐藏的深意仿佛是在問:我能相信你麽?

趙援朝輕輕放下手裏的茶缸,唇角挑了起來,“我對自己,打九成九的保票,但那必要的零點一損耗我無法保證!”

兩人對視着,良久,高建國取過地上的熱水壺,替趙援朝的杯中加了些水進去。

“謝謝,還有,辛苦你了。”

“不謝,還有,不辛苦!”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就又是一年的秋天。

這一年九月,十五大召開,領導人宣布了改革開放後的軍隊第二次大裁軍即将開始。

在今後的三年內,在80年代裁軍百萬的基礎上,再裁軍50萬。

舉起望遠鏡,看着那邊山坡上升起的煙霧,高建國偏過頭,“看上去效果不錯。”

李師長露了個詫異的表情,“只是不錯?”

瞥他一眼,“想聽我好的評價,就讓戰鬥力再提高兩成了再說。”

“軍長,這才一年,已經達到這個水平,難道還不行?”

“僅止于這個水平?你就滿足了?”

不客氣的批評了他一句,高建國點起煙,狠狠吸了一口。

“我,這個,不行啊!”

李默的聲音有些低沉,他覺得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真的已經很努力了,可就是達不到高建國想要的高水平,難道說他的能力真的僅止于此了麽?

無聲的嘆了口氣,高建國轉過頭,是的,李默的能力僅止于此了,如果想更加完全的發揮出這些新裝備的能力,他需要一位懂行而且懂技術專業性更強的師長,而不是李默這樣舊式傳統的軍事主官。

現代戰争,未來戰争,需要的是更多的技術型軍事指揮員,只懂得舊式傳統的指揮方法的指揮員勢必将在大浪淘沙中去席卷而去,成為被淘汰者。

“老李,配備給你們師的電腦現在你們師部有多少人能熟練運用?”

僅管這樣,高建國還是想試着提醒一下他。

“呃,這個,那玩意挺難的,我搞得好幾次都沒懂得明白,至于師部裏,年輕一點的還能上着搗古兩下,我、我們這個就有點……”

李默不好意思的抓了抓頭。

無奈的看着他,“老李啊,我現在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去熟練電腦,不光要會運用,還要懂它的運用程序和充分了解電腦的能力可以運用在什麽地方。雖然是有些難,可這也是必須的,未來戰争就是要靠這些新技術新裝備了,不要被這些拖住你們的後腿啊!”

“我知道我知道,我會努力的。”

李默連口的答應着,可在高建國看着,他根本還是沒搞懂自己想讓他理解的含義。

雖然高建國還是認真的提醒了李默幾次,可是李默在這方面似乎完全沒有接收能力,始終不能夠理解高建國要求他們全員電腦自動化操作的含義,到這年底,新裝備的應用上,在T師戰鬥力的效果上還是沒能體現出高科技的優勢來。

第二年,李默轉業了。

數年後,李默給高建國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中,他終于說出了心裏話,他說,離開部隊的時候,我很不開心,覺得自己這樣打過仗的功臣就那麽被部隊踢了出來,當時真是恨的要死。可現在我在地方上工作,遇到了好些個科技上實實在在的問題,現在才終于明白了軍長當年說的科技強軍的概念的意義,可惜,一切都已經晚了。

PS:有人提醒我說,我寫的軍人太普通了,一點都沒有平常人們印象中的那種殺伐淩厲霸氣十足或氣勢不凡的軍人感覺,看到我寫的軍人就只是些不論多大年紀都帶着孩子氣有些好笑的平常人,這樣也算是軍人麽?這樣怎麽說呢?

笑,其實在我看來,軍人就是這些平凡普通沒啥特色,不論多大年紀脾氣一上來就跟個小孩子似的平常人,我見到的這些軍人,完全沒有其他人小說中描寫的那種霸氣啦淩厲啦不凡啦的感覺,在我的身邊,就是這些普通之極的老百姓,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接觸的都是生活中的他們而不是工作中的他們,但就是這樣,在我看來,他們就是這樣的普通人,哪怕是從戰場歸來的,哪怕是剛參加完搶險救災的,哪怕是剛救了人的,哪怕是上一分鐘剛揍了人的,他們在我的眼裏,就是那樣的普通,不論是兵是官,是一線還是後勤,不論是在什麽職務上,怎麽看都那麽的平凡普通,所以我也寫不來他們有多少能幹或兇悍,因為他們就只是我身邊的普通人,是我的親朋,就僅止于這樣而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