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烽火照京師
城中的大臣基本都有産業在城外, 誰家的莊園沒遭殃?這些消息早就傳遍了京城,便是之前暗中和金人交易的大臣們家中也難逃劫難,拿了好處還不行方便?那些大臣們更是義憤填膺, 于是原來在朝中鼓吹求和的大臣如今風向都變了, 轉為主張對戰金人。
于是大批的家将和青壯勞力主動來孫承宗大人這裏請纓。朱煙寒暗暗點頭, 這 才對了嘛, 原先那些朝中世家在和平盛世浸染了幾百年,忘記了野蠻無序的社會唯有拳頭和血說話, 平日裏自己在權利場上打着禮義廉恥的旗號行事。之前還以為能和金人談生意,呵呵,以為是大明朝堂上那一套呢?
結果人家收了你的好處,還接着在外面殺你的人,搶你的財産, 這才知道怕了,轉而吵嚷着要皇上出兵, 教訓下外面那幫“金狗”、“金賊”。
咱都是正兒八經受過九年義務……不!儒家教育的人,能不能別這麽聽風就是雨?
還是孫大人穩妥,将那些家丁家将們編制成十人小隊,再将他們分配給新軍, 每一個新軍配置十人小隊, 由新軍教授他們最簡單的號令,再給軍中做輔助,比如要巡邏,原來是五人新軍小隊, 如今便是三人新軍小隊帶着五個家丁, 新軍能夠輪流休息,家丁們也可以學到東西。
皇後號召舊城中女眷做些糧食送過來, 這也是重中之重,如今驟然增加了許多人,原有的食堂規模就不夠了,朱煙寒也懶得養那麽多大臣,便下令自負飲食。于是皇後便培訓各家女眷如何做出簡單上手又營養十足的軍人餐。
學校的童子們則不再上學,由老師帶領着登記舊城人口,新城的人口,男女老少都是有記錄在冊的,這舊城可沒有,如今趁着戰亂,陳美人有了個好借口去插手此事。理由很充分嘛“查金人奸細”。陳美人還特地做了個木牌,上面有這個人的籍貫、性別、家裏地址、身高、主要特征等。還有一個特別的編號,據說這個叫做“身份證”,有個這個號碼,便在“人口登記科”的冊子上記上一筆,從此不論是納稅還是分糧或是查驗人口,都拿出這個木牌即可。用這個法子你還真別說,真找出幾個形跡可疑的人來,陳美人早找了官府的人跟着,一下子關押起來,審問一下,有幾個逃犯,居然還有個金人細作。一下子城中對這件事情不再那麽抵觸了,再加上出面做此事的都是小小孩童,偏偏都板着臉一臉的認真嚴肅,大媽們一看,萌得不要不要的,還記得不滿?
整個京城每天都熱熱鬧鬧吵吵嚷嚷,就是舊城都有了不少以往沒有的活力,有的不懂事的孩童不知道害怕,還問家人“過年啦”,被家人打了一巴掌:“等金狗進了城可要殺人的!”
十一月二十日,八旗軍兵臨北京城下。
皇太極縱馬站在一處高崗遠眺北京城,這京城的樣子跟他身邊的探子之前報來的大不相同,曾經在遼東蟄伏的日子,他早一遍遍閱讀京城堪輿圖,京城的布防和周邊的地勢他讀得熟爛在心,就等着這一天。可是沒想到等他終于打到京城,京城的防衛早變了,譬如這原本是河流湖泊之地或是小山丘,全都被一堵厚重的外城牆圈在了視野範圍之外。這他倒是知道緣由的,早就審問了城外抓住的那些肥羊們,都說是皇帝擴建了新城,正好将內城圍在其中。
皇太極眯着眼睛打量着那城牆的材質構成,正面的外立面是光滑的白色瓷器,側面是青灰色泥樣的石頭鑄成,顯見得是那白色瓷器不夠了所以未能在四面都圍上。皇太極心中輕哼了一聲,大明皇帝不過是個毛都未長齊的黃毛小子,好大喜功。
旁邊的副将看着皇太極的臉色便猜到他的心思,在旁邊陪話:“這白色瓷器,看着好看鮮亮,卻不堪一擊,若要攻打起來真是省力。”
皇太極眯眯眼:“傻小子一個!”
後金軍中都知,皇太極極為看不起大明的崇祯皇帝,笑話他寵幸宦官,軟弱無力,治轄不了麾下的大臣。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做“傻小子”,極為蔑視嘲笑。
那副官又笑道:“許是瓷器花費過高,所以只能在正面貼就,側面都不夠,只能空着。”
不過他看看那城牆,皺眉:“這城牆跟我們平時裏遇到的大明城牆都不同,可要警惕些。”
皇太極不屑道:“尋常的青磚城牆,可是糯米和着磚石建造,我們都可以一攻而下,這城牆顯見得是下面的人糊弄那‘傻小子’,胡亂找了些青石研磨成粉,和上黑泥鑄就,只怕都不用幾枚大炮打出去就要完蛋。”
金兵一路燒殺劫掠,搶購了足夠的軍糧,因而此時也不急着攻城,優哉游哉駐守在外城附近先挑釁辱罵。
士兵們罵什麽粗話的都有,城中的大臣們氣得渾身哆嗦,因為他們有人罵的詞窮,便講述自己是如何淩辱大臣家眷的,這還了得?便有大臣氣得要主動請纓,出城殺敵。
被朱煙寒給勸住了。
多大人了,還中這圈套?我們才有多少兵?連大臣們家裏的家丁加起來也不過才五萬,人家可是號稱十萬雄兵的,真要出城打,我們便真是被動了。有皇帝下令,大臣們便是心中不爽,也只好忍着。
皇太極由着下面的士兵叫罵,他自己卻在研究這座城池的薄弱點。要說起來,他多年的戎馬生涯早就告訴他,城牆再大也有修建不到位的地方,士兵再多也有力所不逮之處,就如獵殺草原上的狼要尋腰腹眼睛下手,攻城也須尋找這樣的地方。
他圍着這城牆轉了一圈又一圈,總算找到一處,西城門。
可以肉眼看出,這座城池原本是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可是如今卻堵了起來,既然是後賭上的,那必然有薄弱之處,西城門就是這樣,這西城門的大門處堵了一層層灰色的材質,跟建築城牆的是同一種,只是這處顯然是匆忙建起來的,上面的泥還未幹透,滲着水。
這天黎明的時候,便有金兵趁着夜色還未散盡,推着攻城用的對樓,往西城門而來,早有守城的衛兵發現了端倪,層層報告了上去,孫承宗大人聽了信,迅速起身來鎮守。朱煙寒也跟在後面過來一看端倪。
朱煙寒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武器,只見那對樓高達五層樓,是一座五層的大車,最下面一層是推車的馬夫,第四層和第三層的士兵手裏舉着弓箭,第二層裝着石炮,第五層裝着強弩。眼看着逼近了,便用力往西城門撞去——
“噹”的一下。
朱煙寒不忍看,閉上了眼睛。
只聽一聲悶響,那對樓往後趔趄了一下,城牆那裏的水泥依舊是紋絲不動,朱煙寒心裏替皇太極嘆息了一聲:自不量力不是?我那水泥就算沒幹透那也是水泥啊,內裏有鋼筋牽扯,最中間又有紅磚打底,你一個木車在那撞水泥牆,給你能得?
那對樓又一下下撞過去,見還是撞不開口子,士兵們中間便有些慌亂,皇太極命令士兵鎮定,又下令飛弩射擊城牆上的士兵。
朱煙寒建造水泥牆的時候,就下令讓建造的比舊有的城牆高一些,因而對樓行駛到城牆外面才覺得不足:京師的城牆居然比別的城牆建造的高了一大截?
朱煙寒穩坐城牆上,招手一揮:炮兵!
城牆下面早有準備好的炮兵率領着家丁們将大炮一一推上城牆,朱煙寒修建城牆的時候便沿着城牆建造了平緩的斜坡,方便推大炮上去,每一臺大炮都有一個專屬的帶輪鋼制炮架,不用的時候鎖在庫房,用的時候推上城牆就行,很是方便,也避免了大炮放在露天雨淋風吹的生鏽。
朱煙寒心裏有些懸着,要說這炮兵,還真未實彈演習過,因為炮彈的造價太高,他實在付不起這個成本,便平日裏只用空彈演習。也不知道自己手下這些兵娃子,會是個什麽樣子?他手裏捏着一把汗,在炮兵旁觀看助陣。
考慮到大炮的後坐力,城牆上面也建造的極為寬闊,方便炮兵操作。于是一隊隊炮兵過來,将大炮口沖着金兵的方向,在炮尾裝填上炮彈;炮闩一關,關閉炮膛,擊發炮彈——
多彈齊發,直撲後金的隊伍。
隊伍裏一下子被沖散。這大炮威力十足,落地後爆發,将旁邊的士兵炸的灰飛煙滅。
皇太極一看不好,忙下令:“前進!”
他心中有成算,這等大炮都有一定的射擊範圍,若是進入射程圈肯定要挨炮轟,可是若再往前走走,明兵便無計可施,因為再打炮便只能炸到大明城牆了。果然後金的隊伍往前繼續推進,再往前逼近了城牆,大明的炮彈便停下了。
皇太極心中這才稍稍安穩下來,他卻不知道,城牆上黃色的令旗向後一揮,火炮兵推着自己的小車往後,紅色的令旗向前一揮,城牆下早就列隊等着的士兵端着一杆杆火木倉上來,列隊蹲在城牆剁後面。城牆剁也是朱煙寒特意設計,半人高的豁口,中間設置一個磚頭大的小眼,方便瞄準和伸出槍杆。
眼瞅着後金的隊伍近了,都能看見那沖車上高坐的士兵臉龐後,朱煙寒一揮手,火木倉隊的士兵們紛紛射擊。
因着火木倉的威力十足又較為珍貴,因而火木倉隊的士兵們都只射擊重要人物,比如操縱沖車的工兵、或者監督士兵們擡雲梯的督軍、或是騎馬指揮的将軍,他們日常演習也都是按照這個套路而來,因而毫不生澀行雲流水。
後金的軍隊被一顆顆流彈射中,紛紛到地,因着倒地的都是小頭目,倒一個便有一小隊士兵群龍無首陷入茫然,射擊第一次出去,便紛紛擾擾都亂了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