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6)
即便想明白了,應該是第二十六管家途徑邊境小鎮,曾經在第七管家圖招財那裏逗留,于是知道了這些。
她忙上前見禮,答道:“正是秦峥。”
第二十六管家又問道:“我聽說你老家就在鳳凰城?”
秦峥答道:“是的,秦峥父親世代居住鳳凰城十裏鋪,如今秦峥正是要回去那裏,打掃做個小買賣過活。”
第二十六管家聞言,點頭稱贊:“好。我鳳凰城幾百年來以經商之道霸天下,百年鳳凰旗并不是白來的稱號,你回去之後好好經營,定能有一番成就的。”
就在第二十六管家和秦峥說話時,夏明月的目光默默地落在路放身上,一眨不眨地望着。
二十六管家咳了聲,夏明月這才回過神,忙幫着二十六管家遞水捶背。
這第二十六管家好生一番咳後,終于停了下來,平息了喘息,這才又對路放道:“路放,有句話,你可能不愛聽,可是我還是得和你說說,你也莫要怪我倚老賣老了。”
路放恭敬地道:“二十六爺有話請講。”
第二十六管家滿意地點頭,安撫地拍了拍一旁夏明月的手,這才顫巍巍地道:“明月是個苦命的孩子,也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我年紀這麽大了,她能在我身邊照顧我,我很感激她,可是我如今病得越來越厲害,怕是不久便要撒手西去,我很擔心如果我不在了,誰來照顧她。”
路放不置可否。
第二十六管家喘了口氣,望着路放,嘆了一口長長的氣,又道:“我并不要你承諾其他,只希望有朝一日,若是可以,請你顧她幾分,如何?”
路放神色難辨,直直地望向夏明月。
夏明月也坦然回望路放。
四目交接間,多少過往,仿佛都如煙雲。
路放笑了下,答第二十六管家道:“二十六爺,盡可放心,不提二十六爺今日之言,便是往日夏家和路家的世代交情,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幫她,斷然不會置之不理。”
Advertisement
第二十六管家聽此,點頭笑了:“好……”
路放見此,已經無話可談,便起身告辭。
夏明月望着路放離去的背影,目光一直不曾移開。
第二十六管家原本已經眯着眸子養神,此時忽然嘆息道:“明月,你是沒有什麽希望了。”
夏明月不解地望着眼前這位老人。
老人睜開雙眸,憐惜地望着她:“他心裏,已經有了別人。”
夏明月一驚:“誰?”
可是老人閉上雙眼,卻不再答話。
他已經不行了,如今拖着病體要回到鳳凰城去見城主最後一面,向城主複命。
臨走之前,唯一能替夏明月做的,也許就是解釋清楚他和明月的關系。可是以後到底如何,就要看明月自己的造化了。
那個陪在路放身邊的女子,實在和尋常女子不同。這樣的女子,若是不曾把她放在心裏也就罷了,若是一旦放在心裏,那便是天下女子皆庸脂俗粉,怕是再多絕色也不會看在眼裏了。
☆、被搶占的宅子
當第二十六管家這位老人心裏琢磨着那個非同一般的姑娘時,這位姑娘秦峥正和路放一起歡快地策馬背馳。最後兩個人停在一處小鎮前,小鎮上房子都是青磚瓦房,道路修得極為齊整,道路兩旁種了整齊的垂柳。如今是傍晚時分,炊煙四起,又有賣撒子饅頭桂花餅的在大聲招攬生意,更有走街串巷的賣油郎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絡繹不絕,倒是熱鬧的很。
路放回首,問秦峥道:“這裏便是你的家鄉十裏鋪了吧?”
秦峥望着這個陌生的小鎮:“看樣子是了。”
路放又問:“你家在哪兒呢?”走了這麽久,總算到了秦峥家,也該歇歇了。
秦峥搖頭:“我也不知道。”
路放無語。
就在這時候,有個十歲上下的女孩來到他們面前,好奇的眸子打量着路放和秦峥,稚聲問:“兩位不是本地人吧,你們從哪兒來啊?到這裏來做什麽啊?”
這個小女孩這麽大了還梳着勃角,用一個紅色緞布紮了,上身着青色小襖,下身穿着綠色裙兒,都是粗布的,洗得略有些舊,一看就是尋常人家的女兒。
秦峥笑道:“小妹妹,我們從大炎來,是要去前街老秦家。”
小女孩聽了,熱情地道:“我們這裏前街只有一戶人家姓秦,你等着,我帶你去。”
秦峥見此,倒是對這個熱情的小姑娘很是喜歡,問道:“小姑娘,你叫什麽名字?”
小姑娘歪頭笑道:“我叫包姑。”她這麽笑起來,倒是也好看。
秦峥笑道:“不如你上馬來,我們一起過去好不好?”
小姑娘包姑未曾騎過馬,如今一聽,自然樂意,忙使勁點頭。
秦峥當下伸手一撈,将她提上了馬:“走吧。”
包姑如今乍騎馬,倒是很新鮮,好奇地摸摸缰繩和馬身上的毛,又歡天喜地地到處看。
秦峥一路行經這十裏鋪的街道,只見此處雖然只是一個小鎮,卻五髒俱全,金鋪銀樓,藥鋪書肆,食店茶樓,應有盡有。想來這裏距離鳳凰城不遠,又有南來北往的客商經過此地的緣故吧。
當下一行幾人邊看邊走,不片刻功夫,便來到了一排老房子前。只見這處老房子有三間大房是臨街的,三間大房一旁有個朱紅色大門,大門看起來有些年代了,朱紅色的漆都開始斑駁了。
包姑指指那大門道:“這就是老秦家!”
秦峥翻身下馬,然後扶着小姑娘也下了馬後,自己走到大門前,摸了摸那大門上的銅環,只見這銅環也不知道歷經了多少年,已經被摩得铮亮。她又蹲下身來,看大門旁邊的兩個石頭墩子,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塵,厚厚的灰塵去了後,那石墩子上豁然刻着幾個字:“甲亥年,秦一人。”
看着熟悉的字體,秦峥一時有些鼻酸,她伸出手,輕輕地撫摸着那幾個字。
物是人非,父親再也回不來了。
路放此時也下了馬,見此情景,知道是沒找錯地方,但見這個家裏仿佛住着人,便問小姑娘:“小姑娘,這裏住着誰啊?”
包姑好奇地道:“這裏自然是住着秦三嬸一家啊,有什麽問題嗎?”
路放聽了,對包姑笑道:“秦三嬸一家有什麽人?”
包姑想了想,掰着手指頭道:“有秦三嬸,秦三嬸的大兒子,大兒媳婦,二兒子,二兒媳婦,三兒子,三兒媳婦……”
小姑娘還有繼續數下去,路放望着這門,心道難不成這房子多年不用,已經被人占了?
包姑倒是很聰敏的,她見此情景,便道:“我幫你忙去叫門!”說着便上前敲門,高聲叫道:“秦三嬸,在家嗎?”
路放望了眼秦峥,低聲問道:“你老家還有人?”
秦峥站起來,搖頭:“我也不知。”
一會兒功夫,只見大門伴随着沉重老舊的聲音打開了,一個面相略顯刻薄蒼老梳着羅髻的中年婦女打開了門,看了眼小女孩道:“包姑,來做什麽?”
包姑俏生生地道:“秦三嬸,你家有客人了,我把他們帶來了。”
“客人?”這秦三嬸不明白,詫異地望向秦峥和路放,卻是不認識的,便拉下臉道:“你們是什麽人啊,來我家有什麽事?”
秦峥翻身下馬,走上前道:“請問你是何人,為何住在這裏?”
秦三嬸越發驚訝,上下打量一番秦峥,只見這少年神情淡漠,眉眼平靜,分明是陌生的,卻又仿佛透着一點點熟悉。
秦三嬸愣了很久後,終于吶吶地問:“這是我家,我當然住在這裏,你是誰啊?”
秦峥見此,不慌不忙地走到馬旁,從包袱裏掏出一個砂鍋,又從砂鍋裏掏出一個油布,打開油布,裏面是一張泛黃的紙。
她将紙遞到秦三嬸面前,淡淡地道:“這是我的宅契,這片宅子,是我的。”
秦三嬸驚異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她慌忙接過來,仔細上看下看,看了半響,最終說:“我,我又不識字!”
旁邊的小女孩包姑發出“噗”的笑來,甜甜地道:“秦三嬸,你既然不識字,早說嘛,怎麽竟然看了這麽久。”
秦峥慢悠悠地抽回宅契:“這位秦三嬸,我父親乃秦一人,這片宅子原歸我父親所有,後來父親去世,将宅子傳給了我。”
她望着這位秦三嬸,又補充道:“忘記說了,我叫秦峥。”
秦三嬸恍然,指着秦峥道:“喔,原來你是大哥的兒子啊!”
她想起了什麽似的,臉紅了下,尴尬地一笑道:“都長這麽高了啊!”
秦峥笑了下:“我和我朋友遠途而來,如果方便的話,我們就進屋了。”說着話時,便招呼着路放騎馬進屋。
路放當下騎着兩匹馬,就要進院子。
秦三嬸見此,忙攔住兩個人道:“慢着,慢着……”
秦峥一挑眉:“請問三嬸還有什麽吩咐?”
秦三嬸尴尬地笑着道:“那個大侄子啊……我是你爹的遠房堂弟家的,以前呢我們當家也叫你爹一聲大哥,既然如此,我就冒昧地叫你一聲大侄子吧!”
秦峥見此,施禮道:“原來是堂嬸,秦峥見過堂嬸。”
秦三嬸見秦峥認她,這才稍微松了一口氣,解釋道:“這個事兒吧,是這樣的,你爹帶着你娘走了後呢,我們看這宅子這麽大,也沒個人住,倒是怪可惜的,也想着這宅子該有個人看着點啊,就這麽着住進來了……”一住還住了這麽多年了……
秦峥聽此,再次施禮道:“說得确實在理,這麽多年了,多虧了堂嬸幫忙看顧宅院,秦峥在此謝過了。”
秦三嬸面目上讪讪地笑着,嘴上道:“這倒不用謝,不用謝。”
誰知道秦峥話鋒一轉:“如今秦峥回來了,自可看顧宅院,以後就不煩勞堂嬸了。至于堂嬸看顧宅院之恩,改日秦峥一定帶着禮品登門答謝。”
秦三嬸聽聞此言,頓時變了臉色:“這,這倒不用……可是這……”
秦峥一笑,招呼路放道:“走,進去吧。”說着,兩個人,兩匹馬,堂而皇之的進院子裏去了。這秦三嬸是要阻擋的,奈何伸出的胳膊愣是被秦峥和路放以不着痕跡的方式擋了過去。
這邊熱鬧地要進屋,那邊屋裏便要這秦三嬸的兒媳婦叫着道:“娘,這是怎麽了,鬧騰什麽啊”說着便見從屋子裏走出來一個年輕婦人,約莫二十多歲,穿着月白色家常裙子,胖乎乎的,倒像是要撐破那裙子。
這兒媳婦見了秦峥和路放,懷疑的目光打量了一番,大聲嚷道:“娘,這是誰啊,怎麽跑咱家來了?”
秦三嬸無奈地解釋道:“這是你秦家伯伯的兒子,如今回來了?”
兒媳婦一聽,不解地嚷道:“回來就回來呗,幹嘛跑咱家來?”
秦三嬸尴尬一笑,不知道說什麽好。
路放見此,笑望着秦峥,那意思是這下子怎麽辦?
秦峥上前對秦三嬸道:“三嬸,先尋一間屋我們住下吧,其他事情容後再計。”
此時此刻,總不能馬上趕這一家走吧,總得給人家點時間。
誰知道秦三嬸聽到這話,越發為難:“這……這……”
那兒媳婦聽此,打量了下秦峥,冷笑道:“家裏可沒地兒住了啊!統共就這麽兩進兩出的小院子,娘住在一間,老大一家住在東廂房,老二一家在西廂房,我們如今住在窩在正屋旁邊的東抱廈裏,小姑子自己在西抱廈裏,這倒座房倒是有三間,可是如今連個窗子都沒有,這天寒地凍的,也沒法住人啊!”
秦峥皺眉,看向秦三嬸:“堂嬸,那我們住哪兒?”
秦三嬸滿面愁苦地道:“大侄子啊,這一時半刻,哪裏有住的地方,不如你們先去外面客棧将就一番吧?”
這時候小姑娘包姑看出門道來了,脆生生地道:“三嬸啊,你這房子分明是占的人家秦哥哥的,你怎地竟然讓人家去住客棧嗎?這算怎麽一回事啊?”
就在這吵嚷之際,最邊上西抱廈的棉布門簾被掀開了,只見一個二八芳齡的姑娘走了出來,梳着粗黑的辮子,臉蛋紅撲撲的,眉眼也算好看。她走出房來,見院子裏這麽些人,便好奇地看過去。
誰知道就這麽一眼,便見到站在院子裏的那個男子,生得好一個俊俏,那眉是那麽硬挺地往上挑着,那眼兒是那麽的神采飛揚,還有那鼻子,那麽高挺,唇呢,雖然薄,卻也薄得極為好看。這哪裏是普通鎮子裏的年輕男子可以比的高貴俊朗啊,姑娘只看了這麽一眼,已經醉了。
就在此時,偏偏路放也看過去,那冷峻寒涼的雙眸,仿佛帶電一般,小姑娘頓時神魂颠倒,眼裏再也沒有別人了,只癡癡地望向路放的方向。
☆、秦峥要請客
這秦三嬸的兒媳婦見此情景,雖然不明白怎麽回事,但也知道搶房子的來了,當下馬上做出撒潑狀,叉着腰氣急敗壞地道:“當初我嫁到這家來,是答應了我有青磚大瓦兩進兩出的院子住的,如今只落到一個東廂房,也算是我性子好就忍了。可是如今要把我趕走,我是堅決不幹的!你們誰愛讓出去誰讓,反正我不讓,如果真要讓,這日子我就不過了,回娘家去!”
她這話一出,頓時其他屋的,老大媳婦,老二媳婦,也都紛紛站出來了,上前虎視眈眈,一個個表示:不讓房!
小姑子見此情景,終于從自己的迷蒙中醒來,羞澀地看了下路放,跑到自己娘面前,小聲提議道:“娘,我先和你住一間,讓他們住我那抱廈屋吧。”
秦三嬸見終于有個肯讓的,趕緊點頭:“好,好,好,就讓大侄子先住在柳兒那間屋吧。”
于是一場好戲暫時告一段落,秦峥和路放準備将東西放到抱廈裏去,小姑子柳兒也準備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出來,而那邊包姑見一切都落幕了,當下笑着道:“秦家哥哥,我先走了。”
秦峥笑了下,謝道:“包姑,多虧了你帶路,今日謝謝你啦。”
包姑搖頭又擺手:“不用謝,咱這街面上都知道我包姑是個包打聽,有什麽事秦哥哥就來找我就行。”
秦峥見這小姑娘實在可愛,心裏很是喜歡,便道:“好,改日秦哥哥去找你玩兒。”
包姑又和路放說了再見,蹦蹦跳跳地走了。
小姑子柳兒含羞帶怯地望着路放,小小聲地道:“公子,你暫且在這裏住下,如果有什麽需要,直接告訴我。”
路放淡聲道:“多謝姑娘了。”
柳兒見路放回她話,盡管那聲音裏有着拒人于千裏之外的冷漠,不過她依然心花怒放,掩唇一笑,再羞澀地看了看路放,轉身跑了。
這時候,秦三嬸帶領着幾個兒媳婦也都進了屋,躲在裏面不知道嘀咕什麽。
路放和秦峥總算安頓在小屋裏,這屋子實在是小啊,可能以前是當雜物儲藏室用的吧,裏面只容得下一張床,以及一個桌子。
把所有東西都放下後,路放便負責去找水和草來喂馬,秦峥去準備做飯來吃。路放那邊出去了,秦峥剛走到廚房,便見秦家三兒媳婦跑來了,眼睛滴溜溜地盯着廚房裏的秦峥。
秦峥環視廚房,只見廚房裏有各種竈具,還有一些剩下的米面。
她頓時明白,這是怕她吃了他們的。
她冷笑一下:“三嫂盡可放心,秦峥自然不敢動三嫂任何東西,只是用用廚房罷了。”
這三兒媳婦聽到這話,自己也有點尴尬,勉強笑了下說:“你用吧,你随便用就行……”
秦峥打來水,去外面劈了柴來,把水燒開了,又把自己路上帶的各種吃食熱了熱。做好這些,路放那裏也回來了,他把喂飽的馬兒拴在院子裏一棵石榴樹上。
秦峥從廚房出來,便見正屋裏有人影在往這邊偷偷瞅,她無語地冷笑了下,便招呼路放過來一起吃點東西。
路放也是餓了,飯菜雖然極為簡單,但也吃得挺香。兩個人吃了飯,又把鍋碗刷了,取了剩下的熱水洗了腳,這才進屋睡去。
躺在床上,秦峥和路放兩個人一時都睡不着。這一路行來,多少坎坷,多少艱難,都只抱着一個念頭,回到那個遙遠的曾經的家,在那個安詳的窩窩裏過上平靜幸福的日子,好好地生活下去。
誰知道回到家裏,竟然是這麽一番景象。
路放終于開口問秦峥:“你有何打算?”
秦峥半合着眸子,懶懶地開口道:“明日先去看看我的田地再說吧。”
路放安慰地拍了拍秦峥的肩膀。
睡了一夜,第二日,秦峥早早起來,做了些簡單飯菜給自己和路放吃了,正準備出門去看自己的田地,卻見秦家大兒媳婦正拿着一個桃木梳子,并一個靶鏡在院子裏石榴樹下梳發呢。
她開始并未在意,後來瞥了一眼,卻發現不對勁。上前去,她伸手道:“大嫂,能否讓我看一眼這梳子和靶鏡。”
大兒媳婦不解,不過還是遞過去了。
秦峥拿過那桃木梳子,便覺得這應該是父親的手藝,再翻過來,果然看到角落裏刻着一行不易看到的小字:贈愛妻,甲亥年,秦一人制。
又拿過那靶鏡,背面竟然也刻着同樣的小字。
那是父親和母親定親之時,一刀一刀刻出來的吧。
千金難買,只為愛妻,如今母親不在,父親亡故,物件流入他人手。
大兒媳婦見秦峥一直盯着靶鏡和木梳看,便怕他看上了,忙道:“這是當年大牛送給我的聘禮裏的,我喜歡,就一直帶在身邊呢,可舍不得沒了它。”
秦峥在心裏冷笑一聲,将這靶鏡和梳子還給了大兒媳婦。
她收拾東西,準備去田裏,出了家門,便覺得不對勁,路上仿佛有人一直看看瞧瞧的,她并未在意,徑自根據田契上所畫的位置,來到了自家田裏。
田地旁有正在鋤地的老農,她便上前要打聽,誰知道她還沒開口,就聽這老農說:“你是秦峥吧,是一人的兒子吧!”
秦峥忙施禮:“敢問大伯怎麽稱呼?”
老農笑呵呵地道:“我姓王,以前你爹叫我一聲王老哥。”
秦峥見禮道:“晚輩秦峥見過王伯。”
王老伯見秦峥生得還算俊秀,又極懂得禮節,當下很是喜歡,便又說道:“你是來找你家的田地的吧?”
秦峥點頭:“正是。”
王老伯指指那塊綠油油的麥田道:“看,那就是……”
看着那塊被人耕種着的土地,秦峥無言。
這不知道又是哪兒冒出來的遠親,真是貼心,也幫她看顧着田地呢。
王老伯嘆息一聲:“這是你家遠親秦二嬸家種着的。”
秦峥點頭,又問道:“敢問我還有秦大嬸嗎?”
王老伯點頭:“有啊!”
秦峥問道:“那秦大嬸又在幫我照顧什麽?”
王老伯想了想,這才道:“秦大嬸什麽都沒搶到。開始的時候,她每天都會去秦二嬸的田裏罵街,去秦三嬸的宅子裏潑糞。不過後來秦三嬸讓秦二嬸把糞裝走施在了田裏,秦大嬸就不鬧了。”
秦峥點頭:“我明白了。”
王老伯擔憂地望着秦峥:“孩子,你打算怎麽辦?”
秦峥見這初次見面的老伯竟然很為自己擔憂的樣子,心中微暖,明白這是父親一輩的交情,當下恭敬地道:“王伯不必替我擔心,我自會設法。”
王老伯聽了,這才放心,笑道:“我看你這孩子是個主意正的,本來還怕你被人欺負了去,如今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秦峥笑道:“以後有什麽事,還希望王伯多多指點。”
王老伯連連點頭:“那是自然。”
=======================
回到家中後,秦峥拿出銀子,給了路放清單,只見那清單上詳細地寫了,買什麽樣的肉,該買多少,又該買什麽的菜等:“快去買來,中午我要請客。”
路放不解:“你要請誰?”
初來乍到,他認識誰?
秦峥笑了:“你放心去買,回頭便知道了。”
路放點頭:“好。”
秦峥又把小屋裏的東西略微收拾歸置了一番,這才出門,先去找了小姑娘包姑,包姑家就在街面上住着,倒是很好打聽。
包姑一見秦峥,很是高興,蹦跳着上來挽着秦峥的手道:“秦哥哥,你什麽時候又帶我去騎馬啊?”
秦峥笑了:“你喜歡騎馬?那好說,等秦哥哥辦完了事兒,三天兩頭帶你去騎馬。”
包姑聽到,很是興奮,不夠她還是注意到了秦峥的話,問道:“秦家哥哥,你要辦什麽事,需要我幫忙嗎?”
秦峥點頭笑:“那自然是需要。”
包姑一聽,拍拍胸脯道:“秦家哥哥,你快說,都包在包姑身上了!”
秦峥拍了拍包姑可愛的小腦袋,笑道:“你秦家哥哥今日要請客,請咱這街面上的四鄰,你去幫我招呼人來,凡是願意來吃飯的,我統統歡迎,如何?” 包姑聽到這話,睜大了眼睛:“啊,秦家哥哥,那你會請我嗎?”
秦峥點頭:“那是當然了。”
包姑頓時歪頭笑得如同一朵花,甜甜地道:“秦家哥哥放心,我這就去到處給你找人來!”
秦峥“嗯”道:“不過你得先告訴我,秦大嬸和秦二嬸的住處,我想去見見他們。”
☆、大鍋菜,滿口香
一切安排妥當後,秦峥先去了附近的祥和食店買了三斤栗子糕,然後才去秦大嬸家。秦大嬸家住的是幾十年前蓋的泥磚房,黑色的大門已經掉了許多的漆,并有了蛀蟲。
秦峥走到門前時,聽到裏面說的熱鬧。
小鎮上很平靜,日常油鹽醬醋過日子就那麽點子事兒,秦峥回來顯然是大事,秦大嬸一家也在茶餘飯後圍在正屋談論着呢。
秦峥輕輕敲了下門,秦大嬸一開門見了秦峥,從那和秦一人依稀仿佛相似的眉眼裏就一下子猜出這是誰來了,又見秦峥禮貌地上前相見,還尊敬地叫她堂嬸,她也趕緊熱情地迎進來。
待進了院子,卻見這院子坐北向南的正屋三間,也是久經風霜的樣子。一旁有東廂房,倒是半新的,或是為了家裏娶兒媳婦特意蓋的吧。西邊只有一個茅草屋并一個棚子,棚子裏有一頭牛在低頭吃着草。
秦大嬸攏了攏頰邊散落的灰白頭發,熱情地拉着秦峥要讓她進屋,口裏猶自說道:“外面冷得緊,趕緊進屋暖和暖和。”
見秦峥來了,她家兒媳婦便低着頭到東廂房去了。
秦峥進了屋,卻見房屋內是用泥抹過的,早已經被熏得烏黑,正中案幾也都是幾乎要斷腿兒的,歪歪扭扭。案幾旁供奉着去年過年時請的天神爺的畫像,案幾一旁貼了幾張發黃的年畫,都是些福壽祿的好兆頭畫兒。
進門一側燒着土竈,倒是舍得用柴,燒得火熱,屋子裏也确實暖和得很。
秦大嬸見秦峥打量屋裏,便道:“我這屋子,都住了三四十年了,還是我成親那會兒蓋的,如今太老,又是泥坯的,已經不中用了。早該翻新的,只是手裏緊,沒銀子,前年家裏老大娶媳婦,只能蓋了一間東廂房。”
秦峥笑着,将手中三斤包好的栗子糕送上,口中道:“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給小娃兒吃着玩兒吧。”
秦大嬸接在手裏,感到沉甸甸的,頓時笑得裂開了缺牙的嘴,連連誇贊:“秦峥你這孩子,倒是個懂事的。”
秦峥淡笑道:“堂嬸,我父親走了這些年,也不曾回來。這次我回到家鄉,很是感慨,所以今天中午希望請大家吃一頓便飯,湊在一起熱鬧熱鬧,也好讓我認認鄉親們,還希望堂嬸能夠賞光,不要駁了秦峥的面子。”
這秦大嬸心中,聽了這個卻是越發高興。原來當年秦一人走了,留下的家産迅速被秦二家和秦三家瓜分了,她當時因為回娘家,活生生錯過,後來盡管各種鬧騰也不能挽回一分,這件事多少年提起來都是恨啊。所謂你我都沒有也就罷了,若是你得了,我卻沒有,那我便恨不得拉你下馬。于是如今秦峥回來,她是最最歡喜的,想着接下來這事可有得鬧騰了!
當下秦大嬸是連連答應,言語裏還開始試探道:“侄兒啊,請你二嬸和三嬸了嗎?”
秦峥含笑點頭:“那是自然。”
秦大嬸越發笑得合不攏嘴,想着可有一番大熱鬧了,一疊聲地說:“好,好!”
秦峥見此,知道自己所來之事已經成了九分,當下又道:“秦峥這次回來,卻實在煩惱。本來回來打算就着父親當年留下的宅子,借着那裏有三間倒座房的店鋪,恰好做個小買賣,也好能在家中立住腳。只是這房子卻被三嬸占了下,倒是無奈得緊。”
這話卻是正說到了秦大嬸心裏去了,她連連點頭,眼睛瞪得老大:“可不是麽,這偌大一個宅子,怎地就讓他家占了去!先不說你家那宅子大得很,便是那三間門店,若是租出去,也不知道能生出多少銀錢呢!只可恨這一家子,不知道好生經營,卻每每禍害,和四鄰八居都鬧得不痛快,那店面才沒人租用了!如今更是被糟蹋得七零八落,不成樣子!”
秦峥點頭:“說的正是呢,秦峥想着用那宅子,可是三嬸怕是不會輕易搬走的。”
秦大嬸瞧瞧門外,并無他人,便小聲對秦峥出主意:“這事啊,我卻是有個主意,你且聽着,若照我這個法子辦,便是要不回宅子,也總能鬧她個不太平!”
秦峥忙道:“大嬸若是有主意,還請賜教。若是将來真能要回宅子,秦峥自有厚禮相贈。”
秦大嬸好不容易得了秦峥回來,正好出這麽多年一口惡氣,如今又聽秦峥說有厚禮相贈,越發上心,便在秦峥耳邊如此念叨一番。
秦峥聽的,連連點頭,秦大嬸見秦峥聽進去了,也是頗為得意。
臨了,秦峥告辭,又再次囑咐秦大嬸:“屆時還望大嬸幫着說幾句公道話。”
秦大嬸拍着胸脯保障,又說了要請十裏鋪幾個有名望的老人同去,事先商量好了,必然沒有問題的。
至此,秦峥滿意離開,當下又去了秦二嬸家。秦二嬸見是秦峥來,滿臉防備,都不曾讓秦峥進門。秦峥便提起邀請二嬸過去吃飯的事,這秦二嬸雖然狐疑,也就答應了。
離開秦二嬸家,秦峥又去了王大伯家。這王大伯有兩兒一女,兩個兒子在外跑買賣掙銀子,小女兒剛剛名翠兒,剛剛及笄。王大伯熱情地将秦峥迎入屋內。這屋裏家具一應擺設古樸雅致,正堂一側挂着一幅畫,卻是一副王潤之的山水畫。
秦峥隐約聽過王潤之的名字,知道這應該是一個大家。
王老伯見秦峥盯着那畫,便笑道:“不過是旁人臨的,不值什麽錢兒。”
秦峥笑了下,便不再看,只提起自己要請客的事情,王大伯自然是連連稱贊,說稍後一定去的。
離開了王老伯家,秦峥回到自家宅院,卻見小包姑也在,正陪着路放收拾剛剛買來的各種菜啊肉啊以及米面。
秦峥讓路放先挑點水,拾點柴去,自己則在這裏繼續收拾那些食材,将其歸納分類,待到路放提了兩桶水回來,她便開始清洗整理。小包姑是打小兒幹慣了廚房活兒的,當下也幫着打下手。
秦峥心裏有主意,她一個人要快速做出這麽多人的飯菜來,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熬大鍋菜。
大鍋菜算是一道家常平民菜,凡是兒女婚嫁、老人喪葬、先祖祭祀等大事,一般都要熬上一鍋大鍋菜。大鍋菜雖然家常,可是卻是一個看似普通,要想做好并不容易的菜。要知道,那麽一大鍋菜,油鹽的掌控,調料的配比合理,以及各種菜下鍋的時機,熬煮的火候,這都是講究。
秦峥做起這個,卻是得心應手的。她的父親秦一人在廚藝上頗有幾樣看似普通卻自有其獨到精妙的絕技,其中一樣便是熬大鍋菜。
等秦峥将各種食材清洗幹淨了,這時候路放也報了兩捆柴回來。小包姑看着路放笑:“路哥哥,臉都花了。”
秦峥擡頭望過去,卻見路放左臉上一片灰,也不知道從哪裏蹭來的。路放自己笑了下,伸手去擦,結果沒擦對,弄得那塊灰越發在臉上散開,如鬼畫符一般。
其實這時候秦三嬸一家都偷摸着往這邊瞧呢,秦家小姑娘見路放出現了,忙要出來,被她娘死死按住,可是此時見路放臉上髒了,她還是掙脫了老娘跑出來,拿了自己的帕子,臉頰泛紅,羞澀地遞上去:“路公子,給你帕子。”
路放看看那幹淨的帕子,搖了搖頭:“謝過柳兒姑娘,不過還是不必了,免得弄髒了柳兒姑娘的帕子。”
柳兒還待說什麽,秦峥直接拿了一個瓢來,瓢裏是清汪汪的水,她遞給路放道:“去院角那裏自己沖着洗洗,洗完回來幫我擇菜燒火。”
路放接過來,請包姑幫忙倒水,自己就着那點水洗了。
柳兒怔怔看着拒絕自己的路放,心中有十萬的不滿,回去屋裏,向她娘抱怨說:“娘,你看路公子,那是怎麽樣的一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