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何笑帶着秦峥喝完了葡萄酒,那酒雖然不如普通白酒有烈性,可是一壇子下去,兩個人都有些面紅了。何笑撫着紅木小桌笑道:“秦峥,你酒量倒是不差。”
秦峥握着酒杯,雙眼開始迷離:“我也是第二次喝酒啊……”
何笑眸子動了動,笑道:“那你是天生神量呢。”
說着,何笑又讓譚悅取來了飯菜瓜果,分與秦峥一起品嘗。這寒風瑟縮的,秦峥忍着冷,只得和他一起吃了。
待吃完後,寒風忽起,掀起片片雪花兒,雪片兒晶瑩,伴着那撲簌而下的朵朵猩紅,端得如詩如畫一般。但只是那端坐在紅木桌對面的女子,卻是男子裝束,冷面冷心,漠然孤絕,仿佛遺世獨立在這風雪之地的一捧寒枝。
何笑望着秦峥,眸光開始變得飄渺。
秦峥察覺有異,探究地望向何笑。
何笑卻忽然一笑,仿佛剛才那點飄渺只是秦峥的錯覺:“秦峥,我們回去吧。”
秦峥點頭:“好。”
秦峥陪着何笑一起上了馬車,馬車裏暖和了許多,秦峥總算舒了一口氣。
何笑從旁笑話秦峥:“我聽旁人講,你也是從大炎一路逃難過來的,怎麽吃不得這點苦?”
秦峥側臉,不解地望着何笑:“該吃苦的時候,為了活命自然是什麽苦都能吃。不該吃苦的時候,為什麽要自己給自己找苦吃?”
何笑聞言苦笑:“你必然是認為我吃飽了撐的跑到雪地裏來受罪吧?”
秦峥誠實地點頭:“是有點。”
何笑大笑,拍着秦峥肩膀:“天底下怎麽有你這樣的女子!”
外面譚悅駕駛着馬車一路快行,馬蹄在雪地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印記,不過一盞茶功夫,馬車就進了城。這時候已經近黃昏時刻,十裏鋪的人們都開始做起了晚飯,正是炊煙四起的時候。
Advertisement
何笑掀起鑲了金邊的皮簾往外看,感嘆道:“又是一天過去了。”
秦峥點頭:“是,大家開始做晚飯了。”家裏的兩個男人,也就路放會做飯了,不知道他會做什麽吃。
當下秦峥下了馬車,騎上自己的馬,和何笑告別。
何笑揮手:“過幾日,我還回來的,到時候記得做好吃的給我吃。”
秦峥道:“只要有銀子,便會歡迎。”
何笑笑容綻放得更深,揮手卻是停了:“放心,我家裏窮得只剩下金銀了。”
秦峥小心地騎馬回家。這時候雪已經停了,街面上因為行人行走的緣故,雪被踩化了一些,化作冰碴和雪水黏在道路上,路太滑,她騎得比較慢。
一路上偶爾遇到熟悉的人在外,或推着板車出來叫賣的,或挑着扁擔的,都一一打了招呼。
如今她也算是十裏鋪的半個名人,小鎮上的人大多都認識了。
秦峥回到家時,恰遇到秦二嬸來給送點米。原來這位秦二嬸自從親眼見了秦峥趕走秦三嬸的手段,自知不是秦峥的對手,又見秦峥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手下兩個夥計都不是什麽良善之輩,況如今竟然和鳳凰城城主相交,對于自己還占用着秦峥田地的事兒很是不安,偶爾便送來些東西讨好,今日這就是送米來了。
秦峥允諾她将地用到明年秋收,既然這米當做用地的小小報酬,秦峥也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回頭複又拿了一些腌制的路菜給秦二嬸,讓她家裏也跟着嘗嘗鮮。
秦二嬸倒有些受寵若驚,忐忑地收了下,口中那叫一個千恩萬謝。
送走了秦二嬸,秦峥進了大門來,進門卻并不見家裏人,去了後院竈房一看,卻見竈房裏冰鍋冷竈的,并不曾開火。當下便來到路放和托雷房前問:“人呢?”
根本沒人應。
秦峥越發莫名,先推了托雷的門,并不見人影,再去推開路放的門,也不見人影,複又走到前堂,卻見路放一個人獨自站在那裏,手中拿着一塊抹布,正就着昏暗的燈光擦桌子呢。此時見秦峥進來,甚至都不曾回頭看一下。
秦峥在心中揣測,這是怎麽了,看樣子很不高興,可是她一時真想不出半分這是為什麽。
“你……吃過了嗎?”秦峥只好如此開口。
路放漠然道:“沒有。”
秦峥聽聞,只好道:“那我去廚下為你熬個梅花粥吧?”采的新鮮梅花還裝在布袋裏呢。
路放身形疏離,淡道:“随便。”
秦峥只好撤離,來到竈房,開始熬梅花粥給路放吃,慢火細細熬就,臨出鍋時再撒上點點梅花為綴,白色稀爛的粥裏嬌豔的花兒開得煞是爛漫,真好看,希望路放看了後喜歡吃吧。
秦峥巴巴地将粥捧到路放面前,卻見路放已經擦好了桌子,正漿洗着衣服,那堆衣服裏,有路放的,有托雷的,也有秦峥的。
秦峥将粥遞上:“路大哥,吃吧。衣服我來洗。”
路放放下手中的活,擦了擦手,便接過粥在一旁慢慢的喝。秦峥一邊洗衣服一邊看過去,卻見路放臉色依然不好看,目光透着疏離,見自己在看他,便掃了一眼過來。
這一眼,溫度堪比赤腳踩在外面大雪地裏,看得秦峥涼意遍體。
額,這到底是怎麽了呢?
秦峥苦思,卻不得法,末了她忽然想起什麽,便進屋拿了十兩銀子,小心地遞給路放:“早間說過一個月給你一百文工錢的,可是如今看來太少了,這十兩銀子權當你最近兩個月的工錢,如何?”
路放只低頭喝粥,連看都不曾看這銀子。
秦峥見此,就要收起銀子:“路大哥既然不要,那我就收起來了。”
誰知道路放漠瞥了她一眼,一手接過那銀子,兀自進屋去了。
秦峥怔怔地望着他的背影,一邊洗着衣服一邊想到,都說女人心海底針,卻沒想到這男人的心也是如此的難以捉摸。
想到這裏,她忽感到一陣頹然,她與路放,當日可是生死相交,承諾的一輩子的好兄弟,怎麽如今他忽然這樣對自己呢?
秦峥嘆了口氣,罷了,衣服也懶得洗了,進屋睡去吧。
路放将銀子放好,出來後,院子裏卻不見了秦峥,空空放着一堆洗了一半的衣服在那裏,不由得臉色越發難看。
這可真是一個沒心沒肺的女人!
路放只覺得一口氣堵在心裏,分外的憋悶,可是那人卻已經兀自睡去了,若細細聽之,甚至還能聽到這人發出的細微的鼾聲呢!路放握緊了拳,咬了咬牙,最後終于忍住,坐下來,悶悶地洗着衣服。
這時候,托雷晃着腦袋唱着小曲兒回來了。原來今晚秦峥不在,路放出去半天回來後臉色又實在難看,看那樣子不像是會給他做飯的人,于是他托雷就另尋門路,跑去小包姑家吃了一頓白食兒。小包姑的父母知道他以前做過玄衣衛士,敬佩得緊,好酒好菜招待着他,他吃得分外暢快。
待到吃完了酒回到家裏,卻依然是不見秦峥,而路放則是悶頭幹活。
托雷忍不住問:“秦峥還沒回來呢?”
路放悶聲道:“回來了。”
托雷左瞧瞧右看看:“人呢?”
路放聲音越發悶了:“睡了。”
托雷放心了:“既然都回來了,那我也去睡了。”說着哼了那聽不懂的西野小曲兒,自己進屋睡去了。
這一夜,路放卻絲毫沒有任何睡意,他先是将衣服全部漿洗過并晾在院子裏,然後便坐在臺階那剛剛掃過雪的冰涼的臺階上,默默地望着混沌的暗空。
天上才下過雪,連一輪明夜都沒有,只是看不到天際的昏黑色,暗壓壓的,看得人心中越發憋悶。
路放怔怔地坐着,腦中卻是浮現了許多事,曾經他們并肩坐在山溝中,一起喝着水囊裏最後幾口水,相濡以沫;又曾經多少個夜裏,他們躺在同一個被窩裏,共享着同一個枕頭安眠,這算是同床共枕嗎?
他們還一起挨餓,一起去挖田鼠洞,吃蛇肉,一起逃難,那麽多的一起。
路放以前就知道,秦峥是他這輩子最為信任的兄弟,是永遠可以拿命相托的兄弟,是只剩下最後一口飯,也會分對方半口的兄弟。
可是現在,這個兄弟變成了一個姑娘家。
這種感覺,實在微妙。
路放無法想象,這世上,還會有另外一個姑娘,能與他那麽的親密和相知嗎?
路放取來了酒,悶悶地喝了一口。
酒是冷的,可是那酒意卻在胸腔中流淌,暖遍全身。
他知道答案是沒有。
一路相随,禍福相依,生死與共,再也沒有姑娘家會陪着他走這麽一遭。
這一夜,路放一個人坐在臺階上,望着天上寂寥的星子,一夜都不曾去睡。
————————————————
第二日早上,當秦峥打着哈欠開了自己門的時候,卻被門前坐着的男人吓了一下。
她皺眉,望着路放一夜之間爬了胡子渣的下巴,以及略顯憔悴的眉眼,問道:“你到底怎麽了?”
路放此時雖然形容憔悴,可是神情卻極為平靜,他緩緩起身,以從未有過的認真目光凝視着秦峥,沙啞地開口道:“秦峥,你并不是男人,是一個姑娘家。”
秦峥擰眉,迎視着路放,大方承認:“是的。”
路放平靜地道:“你竟然瞞了我這麽久。”
秦峥若無其事,聳肩道:“是,我是姑娘家,可是一來我也不是特意隐瞞你,只是習慣了,二來你覺得我是男人還是姑娘家很重要嗎?”
她想起昔日路放言談間對女子的鄙薄之意,反而質問道:“男人又如何,姑娘家又如何?難道就因為我是個姑娘家,你便看我不起,不再待我如親人如兄弟嗎?”
路放盯着秦峥神色,沉默了許久,忽然嘶啞開口問道:“那為什麽何笑竟然知道,他竟然知道你是個姑娘家?”
秦峥萬沒想到路放竟然問自己這個,于是沒好氣地反問道:“這我哪裏知道呢,要怪就怪你自己,眼力不如人家好了。”
話雖然這麽說,秦峥心裏卻在想“何笑這個人,前來十裏鋪必然有其目的,只是不知到底為什麽,若說是為了路放,倒也不全像,實在是莫名。況且這個人絕對不是好相與的,必須小心謹慎。”
可是路放不知道秦峥這一番心思,他在秦峥的質問下,低頭反思了番自己,終于平靜了心緒。
秦峥望着路放,想起昨日的事,道:“原來那寒鴉之聲竟然是你發出的?”
路放冷哼:“是。”
秦峥心裏微暖,不用問她便是知道的,必然是路放見她去與何笑出去,怕她吃了虧,于是暗中進行保護。
秦峥想起昨夜他連飯菜都不曾吃,又巴巴地跑去護着自己,而自己卻是好酒好菜賞花賞雪的,心中倒有幾分愧疚,上前撫着他肩道:“昨日實在對你不住,不如今日做幾個好菜給你吃。”
路放側首,垂目望着搭在自己肩膀上毫無自覺的秦峥,低啞地道:“既是姑娘家,以後要注意,別和其他男人勾肩搭背的。”
————————
進了臘月,日子過得飛快,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意,轉眼這年節就要到了。從臘月二十二開始,一人飯莊就歇業過年了。其實這時候就算不歇,店裏生意也冷清起來,南來北往的客商們都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候,紛紛回家過年去了。
秦峥知道小包姑家裏的事也多,父母等着她幹活的,便早早地給小包姑放了假,讓小包姑去忙家裏的事。包姑臨走前,給了包姑十兩銀子,算是最近兩個月的工錢。小包姑捧着銀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而秦峥自己則是和托雷路放一起,開始收拾飯莊以及家裏。按照民謠,二十三祭竈官;開飯莊的,竈官爺那是一定要祭拜的。于是一大早,秦峥就買來了糖燒好了,把糖黏在竈官爺嘴上,然後燒掉竈官,據說是燒了後竈官就帶着糖嘴兒去天上說好話了。待燒掉了竈官,秦峥便拿了剛下鍋煮過的餃子,備了紙錢和三炷香,來拜謝砂鍋神一年的庇護了。
托雷見秦峥拜砂鍋,不由得樂了,在一旁站着瞧熱鬧。
路放掃了眼地上跪着的秦峥,當即也撩起衣來,陪着秦峥,規規矩矩地學着秦峥的樣子一起拜了。
托雷見此更是打樂,跳腳道:“看你們二人,倒似拜堂一般,只可惜都是兒郎!”
這話說得,路放耳根微熱,望着一旁的秦峥。
秦峥卻是若無其事,對托雷笑道:“你生在聖人不到之處,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玄機。”
第二日便是二十四了,開始打掃房子,秦峥買來了掃帚,将家中裏裏外外都打掃清洗了一遍。這一年不知道積攢了多少灰塵,光木盆裏洗抹布的水黑了換,換了又黑的。
秦峥把黑水再次倒掉,将幾塊髒污的抹布扔進木盆裏開始清洗,誰知道正在掃房梁的路放見了,忙放下掃帚,接過抹布就要自己洗。
秦峥莫名,路放低頭洗抹布,解釋道:“姑娘家大冬天少碰涼水。”
秦峥無語,回身看了看在另外一間房打掃的托雷,幸好托雷正哼着西野小曲兒不曾聽見。她低聲嘟哝道:“你看我像那種嬌氣的嗎?怎麽以前也不見你啰嗦這麽多,如今卻是好生婆媽!”
路放肅着臉道:“不管你是不是那種嬌生慣養的,總歸是姑娘家,若是現在不多加小心,将來老了要吃苦的。”
秦峥見他一本正經說教的樣子,搖頭,無奈地望着路放:“你倒是對姑娘家很了解呢。”
路放瞥了秦峥一眼,解釋道:“你別誤會,我家中哥嫂衆多,其中三嫂就在軍營裏,平日裏三哥都是照顧我三嫂的。”
秦峥點頭:“你家三哥倒是對你三嫂十分體貼呢。”
路放回憶起三哥三嫂,冷肅的面上不自覺浮現出一點柔和:“是。我三嫂這個人從小生長在山寨裏的,端的一個土匪性子。後來還是遇到我三哥了,那個山寨就此歸順了,我三哥和三嫂不打不相識,兩個人兩情相悅,就成親了。成親後,三嫂也一直跟着三哥行軍打仗,從來不離左右。”
後來,三哥死了,三嫂也跟着死了。
路放想到這裏,目光黯然垂下。
秦峥知道路放想起後面的事來了,她不知道說什麽來安慰他,只能拍了拍路放的肩頭。
可是路放臉上卻浮現出一點笑來,那笑裏帶着微微的哀痛:“你放心,這些都已經過去了,我不會再因為這個難過了。他們都死了,死了也好,從此再也不用看着大炎的殘局痛心了。”
秦峥一口氣被噎住,半響嘆了下,道:“你,你知道現在外面的局勢吧?”
路放點頭:“嗯,知道。”
如今天子偏安一處,其他各路大小将軍權貴也紛紛起兵,或者打着皇帝的旗號,或者挂靠在某個王爺下,争相抗擊南蠻。這天下是一片的混亂,不光是大炎殘部在和南蠻打,大炎內部也開始打,今日這家投了那家,明日那家叛了這家。
每一個但凡手中有點兵馬的,都想着在這亂世中撈一杯羹,最後苦的,只能是老百姓。
秦峥語氣有點滞凝:“你,你若是想,其實也可以出去。我聽說昔日被打散的路家軍又聚集在一起了,他們就在大炎,只是群龍無首呢。”
路放聽了,臉色微變,垂眸,淡聲道:“路家軍已經亡了。從韓陽城門打開的時候,路家不在了,路家軍就已經不在了。”
秦峥不再說什麽了。
她知道,有些結,就如同刻在路放手心的那個“罪”字一樣,是很難消磨掉的。也許只能扔給時間吧。
過了二十四,他們開始磨豆腐煮豬頭肉,用蕉葉裹着蒸熟,然後再澆上杏漿,燒出來後饞得托雷流口水,馬上嚷着要吃。秦峥沒讓他吃,說這是要過年供奉的。托雷要偷着吃,可是卻又怕一旁的路放。
路放面無表情地望他一眼,便讓他一個機靈,咽咽口水,只能忍下。
于是從那天開始,可憐的托雷就望着噴香的豬頭肉盼着過年。到了二十八,開始貼對聯和年畫,買酒買鞭炮,過年的氣氛越發濃了,街上人們都個個露出笑臉,喜氣洋洋地準備年貨。恰巧二十九這天,秦二嬸來家裏,看到秦峥盤得鳳凰雞,樣式奇特好看,不由得羨慕。
原來這鳳凰城裏的人,素來崇敬鳳凰,這紅色的大公雞便全充作鳳凰,在過年的時候要擺弄出一個樣式來,越像鳳凰越好。
秦峥笑道:“二嬸既然喜歡,便把你家雞拿來,我也給你盤一盤。”
秦二嬸聞聽,很是高興,便忙回去把自家早早準備的大紅公雞給拿過來。秦峥先将兩只爪子塞進雞嘴中,小心地擺出兩只翅膀振翅高飛的樣子,然後又将雞的下身一番擺弄,最後端放在盤子中。最後還稍塗抹了一點醬油,以使得這雞在供奉時能有更好看的顏色。
秦二嬸很是滿意,高高興興地捧着鳳凰盤雞回家了。一路上自然有人看到,紛紛問起,于是很快,秦峥盤的雞好看的名聲傳開來,大家都找秦峥來盤雞,一時之間秦峥只得放下其他的事,專心幫大家盤雞。恰好路放無事,又教了路放一番,誰知他修長的手指極為靈巧,不過幾下功夫便學會了。秦峥贊嘆,便讓他和自己一起幫大家盤雞。兩個人一直忙乎到晚上,這才全都盤完了。
大年三十那天,三個人都起得極早,一早便開始在正屋的桌子上擺起來,供奉了各色饅頭以及烙餅,另外有蕉葉豬頭肉,兩熟魚,酒蒸石首,鳳凰盤雞等。供奉都擺好後,開始放鞭炮。托雷老早就嚷着要讓他來放這炮仗,當下擺好了供奉,便忙颠颠地取來了一個籮筐,裏面放着各色紙錢并炮仗。秦峥準備的炮仗是極為周全的,有‘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等,當下托雷便嚷着全都放了吧。秦峥卻是不讓,道這是晚間時分放了才好看的,托雷無奈,只好把兩挂鞭炮放了過過瘾。
這時卻見路放從竈房裏出來,挺拔的身姿立在那裏,手中端着一個篦子,裏面都是剛出鍋的熱騰騰餃子,看着這二人道:“先吃餃子吧。”
秦峥卻并不讓大家吃,而是先在正神天帝面前燒了香燒了紙,又放了一挂炮,再特意拜了關二爺和竈房爺。關二爺是財神,竈房爺是關竈房平安的,這都是要緊要拜的。
等忙乎完了,三個人要了幾兩小酒,擺了一點小菜,配着滿兜肉餡的餃子,哥三個好生吃喝了一番。過了掌燈時分,又開始燒香燒紙放炮。
托雷總算是放開了手腳,拿了這個玩那個,不亦樂乎,弄得小院子裏鞭炮齊鳴,各色聲響不斷。一時又有包姑帶了弟弟過來玩兒,這兩個小孩子也都是愛湊趣的,跟着托雷屁股後面那叫一個喝彩啊,于是托雷越發來了興致,把個鞭炮轉着圈兒放啊,跳着放啊,甩着放啊,逗得兩個小孩嘎嘎大笑。
路放只放了一挂炮,便不再放了,只站在臺階前和秦峥一起看托雷放炮。
路放側目望向一旁的秦峥,身邊的這個人,長身玉立,身姿灑脫,但看她行止,哪裏能看得出半點女兒情态。可是偏偏是個女兒家。
秦峥原本是看着煙火的,側首間見路放望着自己瞧,便笑問:“看什麽?”
路放眸間泛起柔意,俊朗的臉面微紅了下,卻是沒說話。
秦峥見了路放臉上泛紅,只以為是火光炮仗映襯的。路放原本就是硬朗的少年,五官生得極好,高鼻薄唇,劍眉朗目的,如今那點微紅,讓人看着越發顯得俊朗了。當下不由想起一首詩來。她記性好,雖沒讀過幾年書,卻也隐約記得,當下想了想,便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路放聽了這個,并不知道這人面桃花相映紅原來指的是自己,卻是低下頭去,想起了這首詩的下一句:”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
不知為何,心頭便無端有種不良之兆。
他定睛望向一旁秦峥,溫聲道:“秦峥,你喜歡一直在這裏開飯館,是嗎?”
秦峥沉思片刻,卻是笑了,搖頭道:“我也不至于開一輩子飯館啊,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事情要做。”
路放剛硬的唇角泛出淡淡的笑意,當下道:“便是多少事,我都陪你一起做。”
秦峥聞言,心頭泛起暖意,對路放笑了下。
她神色素來寡淡,乍一看去有高山孤絕之态。如今這麽一笑,倒是猶如外頭那煙火一般,竟帶了幾分絢爛。路放一時倒看得移不開眼。
當下兩個人都不再多言,秦峥只看着那炮火,而路放則看着秦峥。靜靜聽着那萬家鞭炮聲。這鞭炮聲此起彼伏,有高有低,有遠有進,真個錯落有致,倒如鼓點一般富有節奏感。
晚上,秦峥準備了許多年禮,将一大卷紅色的紙裁成一丈見方,将各種年禮包裹起來,準備第二日拜年送人用。另外還準備了一木盆的炸丸子以及各色點心瓜果,準備分給前來拜年的小娃們。
各種人,都要送禮,這是她事先準備好的。
第二日一早,到了拜年的時候,各家各戶都帶着小娃們給鄰居親友拜年。秦峥雖然才回來幾個月,可是開飯裝生意紅火,連帶的十裏鋪的酒鋪米鋪雜貨鋪胭脂鋪生意都好了起來,大家都對他感激敬佩。再者平日裏有什麽事求到她頭上,她都很樂意助人。不說其他,就說那次柳兒跳井,和人家秦峥路放啥關系呢,人家還不是趕緊去救人了。
于是不光是秦峥,就是旁邊這夥計路放都是值得交往的,大家天沒亮都跑到秦峥這裏來拜年。秦峥便将木盆放到供桌前,凡是來的小娃,紛紛給了瓜果丸子點心,每個小孩子都高興地滿載而歸,有的一把手抓還不夠,兩只手都要抓着,逗得一旁的大人不好意思地笑了。
待到家裏的大波拜年的過去了,秦峥便提起禮品,先到王老伯家。王老伯是她父親舊交,又曾幫助了她許多,于是她封了三兩銀子,算是給翠兒這段時間來幫工的報酬。另外還包了點心以及小酒等,這是孝敬王老伯的。
到了王老伯家,只見裏面很熱鬧,進去一看,卻原來是王老伯家的兩個兒子回來了,一大一小,一家人正在那裏歡聚呢。
這王老伯家兩個兒子難得回來一趟,聽說秦峥也是從大炎那邊逃回來的,便說起在大炎邊境處做生意的事兒,提起那裏人的慘狀,不免唏噓。
王老伯聽說那邊那麽危險,也是擔心兒子,便提議要不然明年咱不去做生意了,也在家幫着秦峥做路菜,好歹賺點銀子養家糊口就是了。
兩個兒子卻不以為然,想着邊境目前還算太平,總不至于出事。不過大兒顯然對秦峥的路菜很感興趣,覺得倒是可以運到邊境去賣。
王老伯想着若是兩個兒子真能賣路菜,那到時候自然回家比較勤,十幾日一趟回來總是有的,便趕緊表示贊同,又問起秦峥的意見。秦峥倒是很喜歡,想着若是這路菜能特特地運到邊境去賣,一來解部分大炎平民之苦,二來若是母親并不在鳳凰城境內而在大炎,也許這樣對于找到母親也有所幫助。
于是一來二去,這合夥的生意便敲定了下來,年後初六就開始動手了。
說完了正事,秦峥開始有意無意地提起翠兒的事兒,開玩笑道:“兩個哥哥這麽努力做買賣,倒是能為我們翠兒多攢一點嫁妝呢。”
翠兒見秦峥分了三兩銀子的利兒,雖說開始是不打算要銀子的,可是見了銀子誰不高興,正開心呢。聽到秦峥提起自己的嫁妝什麽的,不由得羞紅了臉。
王老伯聽了,咳嗽一聲道:“談什麽嫁妝,如今連這女婿都不知道去哪裏找呢。”
秦峥見此,便笑道:“十裏鋪好兒郎多,總是有合适的,但只是咱們翠兒妹妹生得好,眼界也就高,自然要慢慢地挑了。”
王老伯聽了這話,便明白這路放是沒戲了,心裏自然另作打算。而翠兒卻是眼圈兒一紅,默然起身出去了。
秦峥又陪着王老伯以及兩個兒子說話半響,末了王老伯非要留飯,兩個兒子也是恨不得多和秦峥聊聊,無奈秦峥身上事多,恰好又有別家來王老伯家拜年,當下只能告辭而去了。
待到王家沒什麽客人了,兩個兒子見自家爹為了妹妹婚事操心,便提議道:“既然那位路夥計看不上咱妹子,何必非要吊死在這一棵樹上。我看這秦家掌櫃人就不錯,年輕有為,長得也算俊,無非就是看着瘦弱一些罷了,配咱家妹子也足夠,怎麽爹不考慮下呢?”
王老伯搖頭:“罷了,你們懂什麽。我活到這麽大歲數了,吃得鹽比你們喝的水多,你們看不出,我卻是看得出的。秦峥啊,若說起來,也算是有情有義的好男兒。可是我總覺得,他這個人,于男女情愛上看得淡,你看他雖說也愛笑,可是那笑總帶着幾分冷漠樣兒。”
兩個兒子詫異,是嗎,他們怎麽沒看出來啊?
王老伯眯眸道:“秦峥此人,當朋友,那是沒得說,當東家,也是極好的,合夥做生意,那是必然沒有讓人吃虧的道理。可是若是當夫妻,我看沒幾個女子都受得住。”
兩個兒子無語:“那個路夥計呢,咱家妹子能受得住?”
王老伯沉思:“我看姓路的夥計,雖然乍看上去,面目上也有幾分冷,可是或是個外冷內熱的。若當夫妻,倒是可以的。”
兩個兒子搖頭:“那也白搭,人家看不上咱妹子啊!”
王老伯皺眉,低頭卻是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