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蘆葦

次日清晨,崔小韌獨自騎着馬走在路上。

他策着馬,漫無目的地沿着道路走去,道路兩旁是一大片茫無邊際的蘆葦,他心中也是茫茫然的一遍:“自己這樣離開,是不是不負責任?是不是不應該?”

他感到自己就像在逃避什麽,但心下就是不想再留在镖局,感到自己沒顏面再面對秦笑峰等人,也不想面對他們,盡管他知道是自己殺了大當家雷厲正,但那只是僥幸,是用吳中城的性命換來的僥幸,因而一點英雄的感覺都沒有,反而感到自己是镖局裏的罪人,是镖局裏的一個負累,因而也不想再連累镖局。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不想再從事镖師這個行職。

如今,他已不只是看到镖師威威風風像一個大俠一樣的那一面,而是了解到镖師的艱苦,更切身感受到吳中城口中所說“行镖可是在刀口下讨命舔血的活兒”的兇險。身為镖師,為了那點工錢,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險,真實的在刀口下讨命舔血……

同樣,他感到自己一直以來所向往的大俠,何曾又不是這樣?“大俠”二字的背後,往往隐藏着需要付出的血與汗,乃至生命為代價……當下,他不想再過這種提心吊膽、刀口下讨命的日子,同時對自己一直以來所憧憬的大俠,已不再那麽向往。

眼前是那樣的迷茫,今後又将何去何從?

“是不是就這樣回家去?爹娘希望我能獨當一面,可如今自己不但大俠沒有做到,更背上累死他人的惡名,闖出大禍,他倆要是知道了,肯定會很失望的,我這樣回到家去,卻如何面對他倆?我自小就受爹娘教導武藝,并渴望着成為一名大俠,如今是不是遇上挫折,就放棄了?這又對得起自己曾經的憧憬嗎?”

在他內心之中,不斷的質問自己,思想也在矛盾的掙紮着,不知如何決斷,更不知今後怎樣面對和立身。

突然之間,他感到天下之大,似乎還真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他騎着馬,漫無目的地走着,任由馬匹走着、走着……

突然,路邊傳來一聲叫喊:“這位少俠,可以幫幫忙嗎?”

他從沉思中愕然過來,向叫喊之處望去,卻原來是一位老婆婆,但見她坐倒在地上,旁邊一個竹簍裝着的葦葉也散滿一地,他見狀毫不猶豫的下馬扶起婆婆,慰問道:“婆婆,你怎麽會倒在這裏?”

老婆婆站起身來,一邊收拾散下的葦葉,一邊道:“哎呀,謝謝這位少俠這麽好心地喲,我啊,見端午節差不多到了,就出來摘些葦葉回去裹些粽子,我那老頭兒最愛吃這個了。不想人老了,骨頭不聽使喚,才摘了一些便累倒在這裏,哈哈。”她說罷,卻開心的一笑,顯然她并沒有為此而感到憂心。

崔小韌關切問道:“婆婆你住在哪兒?你行走不方便,不如我送你回去吧。”

老婆婆喜道:“那怎好意思?”她雖這樣說着,卻不放開手,任由崔小韌一邊牽着馬匹,一邊扶着她向前走,老婆婆續道:“我就住在這附近的微山村裏,如少俠不嫌棄,就到舍下喝杯茶吧。”崔小韌“嗯”的答應一聲。

老婆婆見他一面憂愁的樣子,便問道:“少俠好像有心事?”

崔小韌見問,頓然感到一陣羞愧驚愕,急道:“沒有,我……沒有心事……”

老婆婆嘆道:“哎,老婆婆看你年齡不大,卻獨自一個人在外,想來也不容易,是不是遇着什麽不順心的事了?說出來讓婆婆為你分憂分憂?”

崔小韌見問,感到事出突然,不方便對外人随便說,便低下頭來沉默不語。

老婆婆呵呵一笑,道:“既然少俠不便說,我也不勉強你了。”說罷,兩人就默默的向前走着。

良久,一陣風吹過,将周邊一大片蘆葦吹的一起一伏。

卻聽那老婆婆道:“少俠你不管有什麽事,也可看開點,就像這蘆葦,在它的一生之中,每當一次風吹過時,都低下頭去,然而風過後,便又重新立起來了。老婆婆也活了大半輩子了,要說這人生嘛,總有三衰六旺,一時受到挫折,跌倒了,沒關系的,只要懂的站起來,日子還不是一樣的過?”

崔小韌默默的聽着,眼內不禁滲出淚來,只是突如其來的安慰,倒讓他有點措手不及,他恐防婆婆發現,很快便又擦幹了,低聲“嗯”的答應,道:“謝謝婆婆……”

漸漸的,兩人穿過大片成林成海的蘆葦,見到一個滿是荷花的大湖泊。

崔小韌走在湖邊,不禁被一大片綠油油的荷花迷住了,同時感到原來天地之間是如此廣闊,相映之下,自己又是多麽的渺小。

崔小韌頓然感到豁然開朗,禁不住問老婆婆:“婆婆,這是什麽地方?”

老婆婆道:“這是微山湖,我住的村莊就在那邊。”說着,向前一指。

崔小韌向前望去,果然見到一個土香土色的村莊,村莊十分樸素簡陋,卻十分潔淨。

兩人走入村口,看見一間茅屋前,有一位老公公在門前來回踱步,但見他盡管年邁,身形卻還很健壯,他見崔小韌和老婆婆走進村裏,不耐煩的叫道:“婆婆啊,你一大早的走去哪?早飯都快涼了,也不趕快回來,我肚子都餓的慌了!”

婆婆見說,責道:“你就不會自己先吃嗎?有客人來了,也這樣大呼小叫的,可失禮人家了。”

老公公見說,向崔小韌望去,微笑問道:“這位少俠是……”

崔小韌道:“我叫崔小韌,打擾兩位公公婆婆了。”

老婆婆道:“不打擾,小韌少俠不用客氣。”說罷,對老公公道:“之前我去摘葦葉,累倒在地上,幸好這位少俠菩薩心腸扶我回來,快好好的答謝人家。”

老公公聽說,便對崔小韌道:“你叫小韌是吧?可用了早飯?如不嫌棄,不如到舍下來一起用膳吧。”

崔小韌道:“不用了,婆婆既已回家,我這便告辭。”說着,便向外走。

卻聽老婆婆叫道:“小韌少俠,之前不是說好到舍下坐坐的?現在也到早飯時間了,不如先到舍下用過飯再走?”她說罷,轉過身來,責老公公道:“都是你,粗粗魯魯的将人家趕走了。”

老公公沒有理會她,自行走入屋內準備飯菜。

崔小韌見說,急道:“不,不是,只是在下不便多作打擾,何況我用了你們的早飯,你們也不夠了。”

老婆婆見說,呵呵一笑,道:“這不相幹,我們還有糕點小吃,小韌少俠先用不妨。”

崔小韌道:“那我就不客氣,打擾兩位了。”原來他今早匆忙的用過一點幹糧作早餐,便急急的離開客棧,如今不知不覺間走了半天的路,也覺肚子餓了。

飯席間,老婆婆親切的為崔小韌夾菜,笑道:“幸得少俠善心幫忙,婆婆才能安然回來。鄉村之地也沒有好酒好肉答謝,少俠別見怪。”

崔小韌微笑道:“小小意思何足挂齒,婆婆不用謝,倒是我這點綿薄之力卻擾勞兩位飯菜,破費款待了。”

婆婆呵呵一笑,道:“沒有,少俠也別客氣,就當是自家兒一樣就好了。這微山湖啊,就荷花最多,因而蓮藕、蓮子什麽的都不缺,小韌少俠不妨多吃點。”

老婆婆頓了一頓,續頗有感觸的道:“要說這荷花嘛,它可是我們的救命花呢,聽我的祖父相傳,在很久以前,微山湖水位不穩,經常洪水泛濫,岸邊的莊稼,不是被水沖淹,就是慘遭蝗禍,人們辛辛苦苦種的糧食都沒收成,四周的人們都成了饑民,當時什麽纩草啊、樹葉樹根啊等等,幾乎什麽能吃的他們都吃,于是很多人都浮腫、便血,患上各種疾病。可是有一日,湖面上漂來許多綠葉紅花的荷花,饑民們便初嘗荷花,繼而剝蓮掘藕充饑,不幾日,身上浮腫消了,血也止了,同時也解決了饑民飲食問題,渡過這場滅難,你說這荷花是不是我們的救命花?呵呵。”

崔小韌一邊咀嚼一邊道:“難怪湖上有這許多荷花了,原來這微山湖還有這樣一段感人故事……”突然,他感到口中的蓮子一陣苦澀,但礙于兩位見怪,便皺眉吞下。

老婆婆見狀,便問:“怎麽?飯菜不合口味?”

崔小韌道:“沒有,只是這蓮子有點苦……”

老婆婆呵呵一笑,道:“都是公公不會煮,沒取出蓮子芯,因而你覺得苦,可是這蓮子芯啊,雖是帶點苦味,卻很有益,能清心火通心腎,你不妨也多吃點。”

崔小韌“嗯”的一聲,卻不想再多食用,自行夾其他的菜。

老公公見狀,眉頭一皺,道:“所謂苦口良藥,人生難免會遇到甜酸苦辣鹹五味,就如人生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樣,不要只管揀好吃的吃,不好吃的也該品嘗品嘗。來,多吃點!”說着,拿起蓮子盤,向崔小韌飯碗上倒了許多蓮子。

老婆婆見狀,責道:“哎呀,小韌不喜歡吃,就讓他吃別的,哪有強要客人食用的道理?快停手,你這不是給我趕客嗎?”

崔小韌聽老公公這麽一說,雖是感覺這兩位公公婆婆總喜歡說人生、說經歷的唠叨,但回想自己之前遇到的事情,一時之間也頗有感觸,于是道:“沒事,多嘗試一下也不妨。”說罷,大口大口的将這許多蓮子放入口中,勉強咀嚼。

他這咀嚼之下,卻感到這蓮子苦是苦了點,卻遠敵不過自己內心連日來所感受到的苦楚,細嚼之下,反而感到這苦味漸漸的變甘,倒也不覺難吃,不禁道:“以前我在家中吃這蓮子,娘親都去了當中的芯,因而不覺苦味,今天吃的這個蓮子,雖然帶有芯,細嚼之下倒也不覺難吃,反而別有一番甘甜,既然它有益于健康,以後回到家中,也讓娘親別去芯的好。”

公公婆婆見說,都欣然一笑。老婆婆道:“好吃就好,呵呵,但也別太勉強了哦。”

崔小韌聽着“也別太勉強了”的一句,心中又是一陣感觸,感到自己內心中的悲傷、連日來的倔強支撐,仿似被人呵護撫慰,心中一酸,想哭出來,不禁哽咽道:“謝謝婆婆……”

老婆婆見他突然又現出一面悲郁的樣子,便再次關切的問道:“小韌別見外了,你是不是有心事?如果有心事,說出來會舒服點的。”

崔小韌“嗯”的答應,當下他感到這兩位公公婆婆很熱情、很親切,宛如一家人一樣,便哽咽道:“不瞞公公婆婆說,晚輩自從離家以來,處處碰壁,感到自己很沒用,一直以來也沒地方給自己訴說,心內憋的慌……”

老婆婆奇道:“發生什麽事了?你怎麽會離家出走的?”

崔小韌泣道:“不是,是父母讓我獨自到江湖上歷練,可是自從我離家以來,不是財物險遭被偷,就是差點喪命,後來幸得父母的朋友照護,才能成為一名镖師,昨天好不容易才将押镖運到沛縣,卻遇上山賊,一位前輩為了救我,卻害死了他,我這麽沒用,他不該來救我的,雖然押镖總算成功運抵,但我沒有顏面再對面他們,于是今早便偷偷的離開大隊,免的再連累他們,我愧對自己愧對镖局上下,更愧對在家的父母……”他慢慢的将離家以來遇到的種種,說給公公婆婆聽。

老婆婆聽他說完,笑道:“傻孩子,你初出江湖難免會碰上一點挫折,據你所說,一直以來你不是都很用功嗎?你說的那位前輩,既然他願意救你,自有他的原因,說不定他就見你是個好孩子,才來救你,既然他能救你,你更不要辜負人家一番心意,做好自己,或者又這樣想想,假如不是你在,情況又不是這樣,後果可能更不堪設想?其實只要你自己盡心盡力,就無愧于誰了,要是你父母知道你一直都在努力,又怎會責怪于你?”

老公公接口道:“是啊,你剛才說的沛縣,你可知就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出生地?他出身草芥,地位可說是非常的低微,可他卻能幹出一番偉業,成為一朝開國皇帝,當中可是經歷多少艱辛曲折啊。你名字叫小韌,想來是你父母讓你能夠剛強、堅韌,不怕困難、不為一點挫折而倒下。公公之前也說過了,人生五味,嘗試一點苦楚沒什麽大不了的。”

崔小韌靜靜的聽着這以往聽來有點刺耳、讓人忤氣的勸解,當下聽來卻是金玉良言,禁不住“嗯”的點頭答應一聲,哽咽道:“幸好在我正失意茫然之時遇到你們兩位,有公公婆婆的開解,我現在的心情好多了,謝謝!”

老婆婆呵呵一笑,道:“小韌不用客氣,你能來我家作客,我們開心的很,以後你有什麽心事,也歡迎再到這裏來。只是小韌你既已離開大隊,卻有什麽打算?”

崔小韌見問,一時倒答不上話,卻聽老婆婆又道:“婆婆早上也曾跟你說過了,蘆葦在它的一生之中有起有伏,人生在世哪,也沒有總是一帆風順的,可是一根蘆葦,應該說是微不足道的,也是很無力的,只要大風一吹,就很容易折斷,但是蘆葦很少一根生長,只要有蘆葦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成林似海,如此一來,風吹不斷,浪打不倒,這時候你一點也不會覺得蘆葦弱小了,反而感覺它衆志成城很有氣勢是不是?人也一樣,如果總是孤立一個,也難有所成啊。”

她頓了一頓,續笑道:“呵呵,婆婆老了,說話總愛唠唠叨叨、小道理一大堆,小韌你別見怪喲。”

崔小韌聽着,想不到眼前這位婆婆居然這麽有學問,勸說的話說的頭頭是道,不禁心生佩服,欣然道:“沒有,婆婆說的很好,晚輩在此受教了。”

婆婆笑道:“難得小韌不嫌婆婆唠叨,呵呵,現在你還年輕,又這樣虛心積極,将來必有所成的,慢慢來吧,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呢,有些事情也是急不來的,說不準太快了還亂套了呢,你說是不是?”

崔小韌答道:“嗯,我知道了,謝謝婆婆的勉勵。”

經過一番談話,崔小韌心內的失落和茫然漸漸被開解過來,他慶幸在自己失意、迷茫的時候,遇到這對公公婆婆。

當下大家已将飯菜吃的差不多了,崔小韌道:“我吃飽了,謝謝公公婆婆的教導和款待,可是時候不早了,我也該上路了。”他雖這樣說,可心下卻感覺自己就像在家中一樣,在公公婆婆身邊,自己就像一個聆聽長輩諄諄教導的孩子,心下卻有點不舍離開,但他心下對婆婆說的“欲速則不達”一句頗為在意,似是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件,需要離開想清楚。

老婆婆見他要離開,急道:“這麽快就要走啦,不多吃點?”

崔小韌站起身來,道:“不了,真的很感謝婆婆和公公的款待,在下打擾兩位也很久了,是時候離開了。”說着,便向門外走去。

卻見老婆婆拉住他的手,道:“小韌……”似不舍他離開。

老公公按住她的手,道:“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既然小韌要離開,我倆只好期望他今後有所成就吧。”

老婆婆難舍的點了點頭,強笑道:“你看我,這樣失禮,呵呵,小韌要是有空,多來坐坐哦。”

崔小韌見此情境,感覺就像自己離家時那樣,心想他倆真像自己的爹娘,讓他重溫許久以來沒有感受爹娘般的關愛,心下不禁一酸,道:“沒有的,婆婆待我這麽好,我感激的很,公公婆婆放心,我有空一定會多來坐坐的。”

老婆婆點了點頭,一直望着他上馬,直至離開微山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