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還不夠好
一九九零年的初夏,天氣特別炎熱。
霍明珠花了兩晚時間把收集到的意見整理出來,二十五年後的人都很熱情,甚至還有人按照她給的平面圖畫出了對應的室內設計圖!雖然很多東西是這個時代找不到的,但還是給了霍明珠很多啓發。
霍明珠整理了整整一筆記本內容,拿去找霍定國聊天兒。
這是關逸教她的事情之一,想要別人聽你的意見,口裏說得再漂亮都沒用,拿出真材實料來才是整理。尤其是你還小,要是自己都沒把自己的思路捋清楚,指望誰聽得進你的?
霍明珠沒別的想法,只是想利用系統的便利幫上點忙。
霍定國原以為霍明珠要和自己說什麽,等看完霍明珠仔細寫滿整本筆記本的“建議”,他着着實實吃了一驚:“明珠,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霍明珠據實以告:“不是!是我問別人的,都是他們給的建議!”
霍定國說:“他們都是些什麽人?”這裏頭的思路太超前,也太新穎,一個兩個建議也就罷了,這可是從頭到尾的“一條龍服務”,誰會這麽大方把自己的創意騰出來給別人用?
霍明珠呆了呆。她支支吾吾地說:“是我的一些朋友……唔,他們不在這邊的……”
霍定國莫名地想到了關逸。難道是關逸的主意?關家在很多領域都領先于其他家族,這倒是有可能。他看向霍明珠:“這個我先拿着,等我看完了再還你。”
霍明珠說:“不用換的,爸爸我這邊有底稿!”更詳細的內容還在她腦袋裏裝着呢。
霍定國說:“也好。”他揉揉霍明珠的腦袋,“你還小,不用琢磨這麽多,這些事交給我和你媽媽就好。”
霍明珠低着頭好一會兒,才開口說:“我想幫上一點點忙。”她也想幫上忙,免得永遠當拖後腿的人。她希望能跟上他們的腳步,讓他們有事的時候能夠告訴她,遇到難題也不會瞞着她讓她懵懵懂懂、什麽都不知道。
霍定國一怔,擡眼看着霍明珠微垂的眼睫。
霍明珠在霍家生活了十五年,說沒有感情那肯定是假的,只不過霍母和霍戰一方面把她保護得密不透風,另一方面又給了她遠超于同齡人的壓力,霍明珠才會扛不住地提出要回常嶺這邊。即使回來了,那一切依然深深地影響着霍明珠。霍定國說:“明珠,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霍明珠說:“還不夠好。”
Advertisement
總是給霍明珠灌輸“你還不夠好”想法的霍母,此時正靜靜地看着眼前的電話。霍母名叫許蘭英,二十五年前她還是窮人家的女孩,但她志氣高,一心念書出頭。後來遇上霍父,兩人迅速堕入愛河。霍父雖有天賦,卻不太有野心,大大方方地讓霍母在他身邊一展“雄心”,有了小女兒後甚至以逗弄女兒為樂事,不怎麽出現在霍氏。
許蘭英如魚得水。
反對的聲音不是沒有,但霍父信任她,一力支持她到底。那些輕視過她、鄙夷過她的人,都被她一一踩在腳下。
許蘭英終于吐氣揚眉。
可就在許蘭英做什麽都順風順水的時候,霍父卻突然倒下了。原來在女兒出生不久,霍父就被診斷為癌症。癌症的概念在這年頭提得不多,霍父雖然經常生病,許蘭英也從來沒往那方面想。直至霍父去世,她才猛地意識到這些年來她忽略了什麽。
許蘭英來不及傷感,各方面的壓力已經潮水般向她湧來。
許蘭英不得不把自己武裝成無堅不摧、毫無破綻的鋼鐵人。貧窮的出身、蓬勃的野心,給她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她必須保住霍氏,必須為兒女撐起保護傘。
她絕不容許自己兒女在把自己吃過的苦頭重新吃一遍,所以她對一雙兒女格外嚴苛。
幸運的是霍戰适應得很好,不到二十歲已經是她的重要臂膀。
不幸的是,霍明珠适應得并不好。霍明珠寧願回到常嶺那個貧弱的家庭裏,也不願意留在首都。霍明珠雖然不是霍父的親生女兒,卻是最像霍父的人,霍父看似溫柔平和,心中卻有着自己的堅持和自己的原則。要是霍明珠真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麽軟弱可欺,怎麽可能經常和她吵起來?霍明珠也是頑固的。
霍定國是蟄伏于常嶺的猛虎,一遇時機肯定會破柙而出。有那麽一雙父母,霍明珠還會回來嗎?
許蘭英想得入神,霍婧婧在門邊看了許久才敲響書房門。
許蘭英猛地擡頭,看到霍婧婧那張和霍戰有幾分相像的臉時露出微笑:“婧婧,有事嗎?”
霍婧婧從回到這個家開始就表現得和許蘭英母子倆別無二樣,只不過她是霍定國和許如梅養大的,她的冷靜随的是霍定國,平和随的是許如梅,說到底,她和真正的“霍家人”還是不一樣的。
霍婧婧能敏銳地察覺許蘭英正處于焦慮之中。而且這種焦慮不是因為公事,是因為私事——因為她的另一個女兒——不管許蘭英表現得再怎麽平靜,霍明珠這個女兒在她心裏的位置是無可取代的。
對她和霍戰,許蘭英永遠心平氣和,幾乎把她們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對待。
能讓許蘭英動氣、能讓許蘭英失去冷靜的,只有霍明珠。也許因為霍父最後的人生裏陪伴最多的是霍明珠,也許因為霍明珠性格太軟弱黏糊,許蘭英對霍明珠的嚴苛甚至遠超于對她和對霍戰。霍明珠要真是逆來順受的脾氣倒也沒什麽,偏偏霍明珠不是,她表面上聽話,骨子裏卻有着絕不服輸的倔強。
所以霍明珠在回常嶺之前,和許蘭英大大地吵了一架。
霍婧婧說:“關家那邊,好像有意把一部分産業轉移到常嶺。關家的消息一向靈通,上面應該是要大力開發常嶺了。”她頓了頓,并不改口,“爸爸他們已經決定把學校交給別人,下海搞零售業,地方已經選好,裝修也開始動工,媽你要不要去常嶺看一看?”
許蘭英聽後一怔,很快便想到霍婧婧的用意。一方面,霍家早已被貼上“關派”的标簽,理應緊跟關家的步伐行動;另一方面,她也可以借此機會去見霍明珠。
許蘭英沉默片刻,點點頭說:“我再考慮考慮。”
許蘭英苛求完美,但她比誰都清楚自己并非完美的人。比如她也會妒忌。當年許如梅溫柔美麗,家世好、學習好,是許多人的夢中情人。後來許如梅嫁人,選的也是許多人眼中非常出色的霍定國。這樣的一對,曾經讓許蘭英十分羨慕。後來霍定國泯然無聞,許如梅跟着霍定國銷聲匿跡,免不了令許蘭英生出幾分得意:出身再好,還不是不如自己?
當初會這樣去比較,是因為許如梅姓許,她也姓許;霍定國姓霍,霍父也姓霍。
沒想到這樣的巧合,居然會牽連出如今這麽一段陰差陽錯。她把霍定國和許如梅的女兒養了十五年,霍定國和許如梅也把她的女兒養了十五年。霍定國兩人把霍婧婧教得十分優秀,即使霍婧婧不是把感情挂在嘴邊的人,她也看得出霍婧婧對父母和兄長十分挂念。
相較之下,霍明珠離了家就像魚入大海,高興得不得了。
許蘭英不禁懷疑起自己來。
許蘭英記得丈夫臨去前握着她的手說:“對我們的兒子和女兒要多加關心,尤其是明珠,她還小,黏人是正常的,你不要覺得煩……”這麽一句話,像一記重錘狠狠擂在許蘭英心頭。許蘭英猛然發現自己上一次與丈夫見面已經是一周之前——自己和丈夫同床共寝幾年卻從未發現丈夫已病入膏肓。
她不是一個好妻子,也不是一個好母親。
霍明珠并不知道許蘭英的反省與掙紮。
她正高高興興地幫維斯利辦旁聽手續。維斯利的父親決定在這邊呆半年,維斯利哀求了許久,終于讓他父親答應讓他到常嶺一中玩耍一學期。這種中途轉入的學生極為少見,再看看維斯利那乖巧斯文的模樣,學校決定把他安排到a班給尖子生們練英語。
正好柯揚辦了休學手續,維斯利可以坐他的位置。其他人都有點好奇,一下課,餘可立刻跑過來問:“柯揚真的不來了嗎?”
霍明珠說:“柯揚要出國治腿,暫時不能回來。”她毫不隐瞞地告訴餘可,“他是明天的飛機,明天是周末,我們可以去送他!”
餘可一口應下,熱絡地和維斯利攀談起來。維斯利有點害羞,卻還是逐一回答餘可的問題。預科開了個好頭,圍攏過來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這年頭來常嶺的外國人不多,課間甚至有其他班的人過來瞧個新鮮。
維斯利被華國人的熱情感動了,很快融入其中。
霍明珠放學後去柯揚家。柯揚母親和徐林都在收拾行李,柯揚正在聽他外公訓話,他眼尖地瞧見了霍明珠,如蒙大赦:“喲,明珠來了嗎?”
霍明珠向柯揚外公問好:“老師!”
柯揚外公點點頭。
這段時間柯揚外公對霍明珠的表現非常滿意,正式把她收為弟子,教得更為嚴格。
霍明珠對柯揚說:“老師說話你要認真聽啊!”
柯揚瞟了她一眼,不想多話。
霍明珠和柯揚說起維斯利的事,說完還故意刺激柯揚:“他可比你受歡迎多了。”
柯揚呵呵一笑:“何必五十步笑百步,你覺得你來時有多受歡迎?”
霍明珠:“……”
送走柯揚之後,日子變得非常平靜。
唯一的變數是維斯利。維斯利的出現在常嶺一中引起了不小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是成立了“關愛維斯利社團”——啊不,應該是“英語學習社團”。有這麽個金發碧眼小帥哥在,常嶺一中裏掀起了一陣學習英語的熱潮。
很快到了炎炎盛夏,臨近期末時省裏按照傳統開始進行省英語演講比賽的預熱,常嶺一中也要派人去參加。
往年常嶺一中都是去陪玩的,參加者寥寥,沒想到今年大夥卻極為踴躍——尤其是高二級的,報名的足足有近百人。
年級組長吓了一跳,連忙去請示校長。
校長本來正準備出門去釣魚呢,聽到這事兒後也吃驚不已。一詢問才知道走了個霍婧婧,卻來了個霍明珠——霍明珠又領來一個維斯利。這兩個人成績出挑是出挑,行事卻沒有霍婧婧那麽鋒芒畢露,因而平時并沒讓他們過分關注。沒想到他們不聲不響,居然整出這麽個大動靜。
如果說當初霍婧婧是一枝獨秀,那現在這種情況可以用“百花齊放”來形容。
雖然這“百花”開得參差錯落,到底是勇敢地開出了花骨朵兒。
校長沉吟片刻,說道:“我去會會那兩個小家夥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