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告示】當今陛下對親兒子可真狠啊!
臨近大年夜, 宣王等人被捉拿的餘波逐漸散去, 大街上已經鮮少有人走動,京城各行當的鋪子越發冷清下來, 店鋪的夥計們開始忙碌着将鋪面的門板裝上去, 準備打烊回家過年。
這時天上飄起了雪花, 起初是零零散散幾點白落下來,之後沒多久就變得厚實, 最終變成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 迅速染白一片天地。
寂靜的街道上響起整齊的腳步聲,夥計們擡頭, 隔着白蒙蒙的飛雪望見一列黑影踩着整齊的步伐由遠及近, 眯着眼定睛細看, 面露驚色,忙對着屋子裏其他人招手,壓低嗓音道:“快看!鷹衛出來了!這大雪天也不知要做什麽!”
鷹衛的陣勢極其浩大,各處立刻就多了無數窺探好奇的視線, 往日耀武揚威的鷹衛這次竟一反常态地沒有呵斥, 反而敲響手中銅鑼, 開始扯着嗓子喊:“奉陛下旨意,将宣王與其同謀的滔天罪行公之于衆!”
話音未落,滿街嘩然,越來越多的人頂着蓑笠或雨傘從家中湧出,見鷹衛們一路敲鑼大喊着将手中告示貼滿了大街小巷,立刻人擠着人湊過去。
“寫了什麽?都寫了些什麽?”
“當年廢太子真是被冤枉的嗎?可是與宣王有關?”
“宣王不是以賢名著稱的嗎?他究竟做了些什麽?”
告示寫得簡潔精煉, 普通百姓看得雲裏霧裏,最後還是書生邊念邊解釋,衆人才明白。
原來當年廢太子與九溪族謀逆案純屬子虛烏有,那場紛争的起因竟是宣王身為皇帝的庶長子,因出身低微,暗中嫉恨太子謝桓,欲将太子除之而後快。他早早就安排了一名道士,幾經波折獲得皇帝信任,并找機會洩露一道天機:成也九溪,敗也九溪。這是宣王最早為九溪族埋下的禍根。之後他常年在皇帝與九溪族之間挑撥離間,後來更是捏造證據污蔑太子與九溪族謀反,令太子與九溪族蒙受大難。如今此案已經查明,宣王與其同謀罪證确鑿,将于年後受刑。
此案種種細節自然不是一張告示就能說得清的,只這寥寥數語就足夠颠覆百姓對此事的認知,一時間宣王在衆人心中的形象跌落谷底,惡有惡報,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書生賣了個關子:“你們可知宣王要受什麽刑?”
百姓們仰着頭看那告示,離得遠的看不清,離得近的不識字,便一個個又将目光轉向書生。
書生道:“宣王将于市井受五馬分屍!”
聽到這裏,百姓嘩然。
他們平時最多菜市口看看砍頭,五馬分屍這樣極端酷烈的刑罰據說已經數百年不曾見過了,宣王究竟有多罪惡,竟要受如此酷刑?當今陛下對親兒子可真狠啊!
書生指了指告示:“宣王實屬罪有應得,那道士受他指使,在九溪族被平滅後又洩露一則所謂天機,說九溪族通邪術,萬不能留賊首全屍,否則會有人死而複生、改天換日。當年太子等人因這番話受酷刑而死,宣王如今這是報應在自己身上了。”
四周瞬間寂靜下來,雪越下越大,刺骨的冷意穿透厚實的棉衣,侵襲五髒六腑,百姓們愣愣看着牆上的告示,只覺遍體生寒。
許多年長的人還記得當年的傳聞,據說九溪族族長、廢後顏氏、廢太子夫婦……每一個都是慘死,其中諸多細節衆說紛纭,真真假假無法辨別,如今這告示一出來,他們立刻明白,死無全屍是真的,甚至太子與太子妃極有可能就是受五馬分屍酷刑而死的。
只是宣王有罪,難道皇帝就沒有錯?那些慘死的是皇帝的岳家、發妻、嫡子、兒媳……血脈相連,即便舉着大義滅親的旗號,皇帝也真真是下得去手啊!
書生讀完告示,也是早已驚出一身冷汗。
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也沒有無情到這種地步的,以往那些龍子鳳孫即便是真犯了謀反的大罪,也最多一壺鸩酒或三尺白绫,死得體體面面,可本朝……當今陛下登基後施行仁政,在百姓心中一直是位“仁君”,這告示一出,待接下來幾日再貼遍大江南北,百姓可就再也不信什麽“仁君”了,能對血親下如此毒手,不是“暴君”又是什麽?
百姓們正竊竊私語,耳中陡然聽見“轟”一聲炸響,竟是平地響起驚雷,這雷聲來得突兀,将屋檐上、樹上的積雪震得撲簌簌掉下來。
一陣寂靜後,百姓們回過神,頓時炸開了鍋。
有書生立刻開始高喊:“天冬雷,政不仁,法度失常,奸佞橫行!”
今年太不正常了,先有澇災瘟疫,後有天狗食日,眼下又來一場冬雷,這種種異象必定是上天在向世人示警。
一時間群情激憤,百姓們紛紛應和,也跟着書生高喊起來,整座京城再次沸騰。
而在這沸騰中,鷹衛又掏出一份告示貼上,這份告示文辭骈俪,唯有頂上三個大字是百姓一眼就能看懂的——罪己诏。
皇帝下罪己诏,承認自己當年遭奸佞蒙蔽視聽,犯下滔天大錯,為彌補過錯,皇帝決定頒布減免賦稅、大赦天下等數條法令。
百姓們已經無心再聽了,剛被前一則告示吓得滿頭冷汗,此時得了利也不會再念着皇帝的好,如此冷情冷心的皇帝讓人膽寒,誰也不知道他将來會不會改變主意施行酷政,在百姓心目中,皇帝這“暴君”的名號可是無論如何都摘不掉了。
鷹衛們貼完告示又兵分兩路,一路出城往各州縣而去,一路收拾銅鑼回宮,去向鷹衛統領複命。
此時左統領已經回朝,正與右統領并肩站在廊檐下,負手等待手底下的人從宮外返回。
兩人眉頭都皺着,左統領道:“陛下決議将此事鬧大,對自己有什麽好處?告示一出,名聲可就徹底敗壞了。”
右統領也是萬分不解:“陛下最近确實有些反常,竟然還有了未蔔先知之能,讓我們等響了驚雷再貼第二份告示,起初我不信,沒想到真有驚雷。”
左統領想了想:“罪己诏不早早貼上去,非要等到響了驚雷、百姓們鬧起來了才貼,陛下行事越發叫人捉摸不透,也不知是否與中蠱有關,南疆蠱術邪門得很。”
兩人議論了一番,很快就不說話了,心裏都想着:他們是陛下的爪牙,因絕對效忠于陛下才能淩駕于滿朝文武之上,不管陛下有什麽決定,他們只要照着吩咐去做就對了。
*
京城鬧得沸沸揚揚,消息一路飛出去,很快就送到連慕楓的手中。
此時他與墨遠已經快到流雲醫谷,鵲山先一步回醫谷去遞消息,連慕楓沒帶任何人,只雇了一名車夫,路上只有他們這一輛馬車平穩前行。
連慕楓将信鴿放走,關上窗掖好簾子,扭頭見墨遠在身邊睡得正沉,一只腳卻從被子底下露出來,忙伸手去小心翼翼給他蓋好,之後坐直身子打開飛鴿傳書細看,看完了收回袖中,又朝墨遠看一眼,意外地發現他面色有些紅,頓時緊張起來,忙伸出手去輕輕将手背貼到他額頭上。
下一刻,墨遠微微張開唇,唇縫裏溢出一絲略婉轉的輕哼。
連慕楓怔住,腹中猛地燃起一團火,喉結一番滾動,壓住驀然升起的欲念,俯身将自己的額頭貼上去。
好在墨遠額頭并不發燙,身子應該沒什麽問題,他心下微松,正要離開,墨遠卻在這時突然擡手抱住他的頭,閉着眼低喃一句“慕楓”,擡起下颌就準确地親上來。
連慕楓差點破功,忙撐住身子,隐忍着讓他親了一陣,待他松開唇後啞聲道:“阿容,你醒了?”
墨遠沒有任何回應,依舊捧着他頭,微微挺起身子在他臉上各處親吻,口中微喘。
連慕楓這才知道他沒醒,只是身下劍拔弩張,又不敢亂動,忍耐得萬分艱難。
墨遠得不到回應,不滿地皺起眉,過了一會兒睜開眼,眼底盡是情欲。
連慕楓狠狠咽了咽嗓子,關切地看着他:“阿容,你醒了?”
墨遠茫然片刻,瞳孔中情欲褪去,臉瞬間燒起來。
連慕楓亮着一雙眼睛,笑意浮上來:“你做夢了?”
“別看!”墨遠飛快地捧着他的臉将他頭轉過去,一時羞憤得無地自容,以前他也時常想着連慕楓,夢境裏也想,但那時候只是心中記挂,沒多少雜念,這回懷身子後也不知怎麽了,竟時不時覺得焦渴難耐,今日更是破天荒做起了旖旎的夢。
連慕楓想回頭看他,被他死死推着轉不過頭,忍不住低聲笑起來。
墨遠也跟着笑起來,又擡腳踢他:“別笑!”
“哎哎!別亂動!”連慕楓頓時緊張,忙按住他的腿。
墨遠不動了,松開鉗住他的手,連慕楓立刻回頭,笑着在他唇上親了親,低聲問道:“渴不渴?”
墨遠看着他點頭。
連慕楓給他倒了水,不讓他接,端着一口一口喂他,待他喝完後也給自己倒了些,仰頭一口飲盡,總算平息了心中欲念。
他将袖中的飛鴿傳書拿出來遞給墨遠:“京中傳來的消息,想必都在你安排預料中,給你看看。”
墨遠伸手接過,神色沒什麽變化,該有的悲恸、憤怒他早已經歷過,能活兩世,他已平靜許多,如今報仇只是執念,極少有大喜大悲的情緒波動,更何況如今肚子裏有了孩子,他只覺得整片天都明媚起來,再不會被仇恨左右。
這個孩子拉着他徹徹底底從過去的陰霾中走出來。
連慕楓道:“告示中的內容并不完全屬實?”
墨遠一字一句看完,點點頭:“嗯,皇帝可沒那麽無辜,他本就有心鏟除九溪族,宣王不過是偷偷給他遞了一把刀。”
連慕楓道:“那道士是怎麽回事?”
墨遠将飛鴿傳書收起,笑了笑:“道士不是宣王安排的,是皇帝碰巧遇到的,不過目前還不适合動皇帝,就只好讓宣王先領了這份罪名了。”
這道士有點真本事,不過至今不知所蹤,墨遠一直在派人尋找,也不知哪天能有消息。
他擡起頭:“我們到哪兒了?”
連慕楓摸摸他肌肉漸漸軟下去的肚子:“快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狗子:哇!你肚子變軟了!
崽崽:哇哇哇!好舒服啊!
腹肌: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後會有期!
軟肉:走好嘞您!【得意洋洋揮手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