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生變

壽康宮

太後娘娘頭發花白,正倚在榻上聽小丫鬟念書,她歲數大了,已經不耐看那些小字。小丫鬟被訓練過,聲音清亮,讀起故事來婉轉動聽,正是惬意的時候,蘇姑姑進來禀報,“皇後娘娘朝咱們這邊來了。”

太後雖然已經不問世事,但該有的威儀仍在,兒媳婦來了,她也得有個婆婆樣。

太後揮退小丫頭,又讓蘇姑姑整理了一番儀容,将将弄完,皇後到了宮門口。

通傳過後,皇後走入壽康宮,看到簡陋的宮室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花草,眉頭微微一皺又強忍了回去。

“兒媳參見母後,母後福壽安康。”

“起來吧,可是有事?”五年前,太後徹底免了妃嫔們的晨昏定省,每天窩在壽康宮裏頤養天年,唯有帝後每月初一十五會來請安。

有那賣乖的妃嫔見皇帝初一十五會來,也蹦跶着過來請安,直接被太後拒在了宮外,皇帝更是傳下口谕,“無事不要擾了太後清淨。”

今天不是請安的日子,此刻也不是請安的時辰,皇後過來定然有事。

“擾了母後的清淨,兒媳有罪。可是此事實在不妥,又沒人能阻得了皇上,兒媳無法才來叨擾母後。”

太後早已過了當年拐彎抹角說話的年紀,聽皇後說了一大串還沒到正題心裏有些不耐煩,不過她喜怒不形于色,當下一臉平靜,“說吧,何事?”

皇後隐去被皇上放鴿子的事,單從禮法角度說事。

“兒媳也不是不通人情之人,端王喜愛安寧郡主不是壞事,但是讓一個孩子養着另一個孩子就不合适了。端王是男孩兒,常往宮裏跑,皇上還能教養一番。安寧郡主是女孩兒,若是讓端王養着,誰來教養她?日後二人年歲漸長,共居一府更是于理不合。”

皇後見太後沒有反應,最後抛出話頭,“兒媳實在憂心,又不敢阻了皇上,只好過來讓母後拿個主意。”

一副溫良恭謹,為夫君分憂,不忍夫君犯錯的好媳婦模樣。

太後聽完皇後的一席話,內心毫無波瀾,就這點破事兒?

Advertisement

“你先回去吧,此事容我再斟酌斟酌。”

太後送客,皇後不敢多待,雖然沒有得到答複心有不甘,也只能灰溜溜地出了壽康宮。

雖然不想被當槍使,皇後走後,太後還是給皇上傳了口信,讓他有空過來一趟。

唉,年紀大了,明明知道是破事兒還是忍不住操心。

安寧郡主住在端王府不合禮法是一回事,在老人家的心裏,更重要的是可能會讓小孫子荒廢學業。

十歲正是學習文韬武略的時候,哪能帶孩子?還是他喜愛的孩子!他的心思還能集中在學業上?兒子此事真是思慮不周。

太後想到此搖了搖頭。小兒子早逝,小兒媳縮在廟裏不管事,珏哥兒是小兒子留下的唯一血脈,她可得幫着掌掌眼,不能讓雜事擾了他成長。

端王府裏,情況确實如太後所想。

成珏今日很開心,李家小姐入住端王府在皇伯父那兒過了明路,他終于不用再擔心此事生變,看着對面乖乖吃飯的小包子,他頭一次伸出了“魔爪”,摸了摸小包子鼓鼓的臉頰。

小包子無故被摸,擡頭疑惑地看向他。成珏看着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心軟成了一片。

“妹妹以後喚我珏哥哥吧,我們以後真的是住在一起的一家人了。”

成珏的語氣隐藏着一絲雀躍,他終于也有個一起住的人了,以後他要是晚回也會有人想他了吧,就像其他夥伴那樣。

小團子嘴裏還包着飯,含含糊糊地喊了聲“珏哥哥”,成珏卻覺得猶如天籁,心上開出了花。

可惜這朵花沒開多久就要枯萎。

皇上接到太後的口信,當天就到了壽康宮。

“母後安康,尋兒臣前來所為何事?”皇上剛跟丞相議完事,帶着顯而易見的疲态。

太後既為兒子的勤政感到欣慰,又心疼兒子的身體。

想讓他早點回去休息,太後開門見山地說起了成珏的事。

皇上聽完,眉宇間像結了層寒霜,“淑慧來過了?”淑慧是皇後的小字。

太後雖然覺得皇後煩,但小兒子家已經亂七八糟,她不想大兒子也夫妻不和,立馬把鍋往自己身上背,“這事跟她無關,是母後自己得了消息覺得不妥才跟你說。淑慧過來壽康宮只是陪母後說了會兒話。”

皇上不信,但是他不想因此事跟母後嗆嘴,她都想自己承擔了,可見多麽不想他家庭不睦。不再揪着皇後,皇上說起正事。

他想到先前成珏二人高興的模樣,有些不落忍,還想再争取,“母後,雖然于理不合,但您不知道珏哥兒有多開心。”

聽到這句話,太後眉頭微皺,更堅定了要阻止此事的決心。

皇上尚且不知,還在繼續說,“他那麽開心,朕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珍寶都捧到他面前。而且讓安寧住進別人府裏,朕也有些擔心。嬸嬸都能謀害侄女,其他的深宅大院又一定是幹淨的?反倒是端王府,沒有那麽多勾心鬥角,珏哥兒是唯一的主子,他護着安寧,安寧定能無憂無慮地長大。”

皇上說完,太後直接斥了他,“珏哥兒喜愛安寧郡主就更要拘着他點兒,不然他以後哪還有心思在學業上?”

“兒臣檢查了他的功課,他不曾偷懶。”

“等你能檢查出來的時候就晚了!珏哥兒沒有親兄弟又沒有父王幫持,以後端王府就靠他自己撐起來。你寵他護着他,他可以潇灑肆意,你的繼承者可不會。還是得他自己有本事,方能一生平安。”

皇上聽到太後說親兄弟,父王,神色有些怪異,似乎想說什麽又忍了回去。

太後沒有察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孩子不能一味地溺愛,不然你是害了他。後面關于安寧的這個顧慮倒是真的,小孩子脆弱,進了別人的府邸就是被捏在當家主母的手心裏。上次是鎮國公夫人手段蠢笨,安寧又有忠仆相護,九死一生方才脫險,再來一次可就不好說了。”

太後把京都的達官貴人們都琢磨了一遍,發現後宅最幹淨的是丞相府。可是丞相夫人剛生了一對兒子,加上前面的兩個兒子,家裏已經有了四個孩子,最大的才八歲,丞相夫人只怕沒有精力再多管一個孩子。

至于其他的府邸,或多或少都有些陰私,她也不放心把四歲的小娃娃放進去。

今日她做主把安寧挪出端王府,就得保證她未來不出事,若是出了事豈不是讓他們母子生隙,祖孫有隔?

太後想得眉頭都皺了起來,瞄到站在一旁當背景板的蘇姑姑,随口問道,“蓮兒可有什麽好主意?”

“娘娘,奴婢鬥膽,您覺得讓安寧郡主住在壽康宮如何?”

太後初聽皺了眉頭,她嫌麻煩。不過撇開躁意仔細一想,竟是個極好的主意!

壽康宮幹淨沒陰私,她肯定會好好對那個小女娃,安寧有她護着,不會受人磋磨。珏哥兒喜愛她,到了宮裏能時常看到她,既全了他的心願,又不會耽誤他的功課。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她要受累了。擡頭一看,皇上應該也是跟她一樣的想法,正問詢地望着她。

罷了罷了,不就是帶個孩子嗎?

太後一錘定音,“明日皇兒叫人給珏哥兒通個氣,哀家讓蘇姑姑把偏殿整理出來。後日接安寧入壽康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