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怼怼怼

成珏先前思考的結果也是六皇子動手的可能性更大。

畢竟三皇子是守的位置,即使是皇上屬意成墨,三皇子只要不犯大錯,沒死沒殘沒被貶為庶民,皇上死後他就是那個名正言順登上皇位的人。

六皇子就不同了,他處于攻的位置,本就跟三皇子對峙多年,而今皇帝身體越來越差,他攻的結果卻并不理想,而今知道還有成墨這個威脅,他想要出手鏟除掉也說得過去。

然而,這一招還是太蠢了些,成珏在心裏搖了搖頭,雖然六皇子因為還有用逃過了今日這劫,以後也絕對讨不了好了。

不過殺孫,成珏眼中寒芒微閃,雖然知道皇上心裏現在定然怒火滔天,但下令殺了自己的親孫子,這人也太毒了些。

而且派馮勝去?

這是連成珏也算計進去了。

馮勝是成珏埋在三皇子身邊的釘子。

跟皇帝投誠之時,成珏把自己在京都各府裏一部分的釘子名冊交了上去,馮勝是那些釘子裏埋得最深最心腹的人。

如今皇帝指明要成珏派馮勝做這件事,既能激起六皇子對三皇子的恨意,讓六皇子加快鬥倒三皇子的腳步,又能捏住成珏的把柄,斬斷他真的投靠六皇子的路。

皇帝真是打了一把好算盤。

三皇子母子二人早已容不下成珏,此事一成,六皇子又跟他有了殺子之仇。

他若是對成墨有了反心,皇帝只要把那冊子扔給六皇子,六皇子就能活活剁死他。

從此以後,他成珏就只能死心塌地地跟着成墨,不是因為那點親情的羁絆,而是毫無退路的效忠。

成珏出了紫宸殿,腦子裏還是皇帝的如意算盤,又把自己以前留的後路仔細過了一遍,确定這些破事兒斷不了他的所有生機,最後在心裏默默地給皇帝送了三個字,“想得美!”

不過思想是放飛的,表面上的行動還是規矩的。

Advertisement

翌日,成珏就辦好了帝王交代的事。

六皇子的嫡長子在自家的池塘裏溺斃了。

永豐帝堪稱影帝,得到消息後立馬調低了周身氣壓,那鋪天而來的傷心和憤怒讓成珏暗地裏撇了撇嘴。

永豐帝傷心過後,趕緊下令徹查,又接連十天宿在淑妃處,安慰痛失愛孫的她,還給六皇子府賜下恩典,好一個既傷心又不得不立起來緝拿兇手的好爺爺。

然而這個好爺爺卻虎頭蛇尾,查到最後僅僅處死了一個六皇子府的下人。

這個結果一出來,滿朝嘩然,任誰都知道其後有貓膩。

六皇子如何能忍,他氣憤地在紫宸殿外跪了一天一夜,最後跪暈了過去也沒能讓永豐帝收回結案的成命。

六皇子被人擡回了皇子府,躺了大半天後悠悠轉醒,眸子裏恨意痛意交織翻滾,大有與人拼命的架勢,這個拼命的對象自然是三皇子。

雖然他已經察覺出皇上對十五皇子不同尋常,為了避免給他人做嫁衣,下了命令要除掉十五皇子,但他并未動用很大的力量,他的主要力量還是用來對付三皇子的。

正因如此,他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皇帝能因為幼子遭遇到的危險對“愛孫”痛下殺手。

而今的情形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父皇心底裏還是維護三哥的,出于對他母族的忌憚不喜他,卻也不願為了一個已經失去的孫子再失去一個兒子。

六皇子想通這點,戾氣上湧,咬牙切齒地低聲說道,“爺爺靠不住,我兒的仇便由我這個父親自己來報!”

六皇子從此進入瘋狗狀态,以前是個讓人如沐吹風的賢王,現在就徹底露出了爪牙,把對三皇子的敵意徹徹底底地擺到了明面上。

戶部左侍郎是鐵三皇子黨?

怼!不怼掉下來不罷休!

損失人手?

不怕,損失人手也把他怼下來!

六皇子府的幕僚雖然不贊同這種打法,但想到主子剛剛損失了嫡長子,還在皇上那兒受了委屈,有心相勸也不敢在這當口惹火上身。

最後驚喜地發現,皇帝大概是想補償六皇子,六皇子一路怼了好幾個三皇子派的核心官員,皇帝都睜只眼閉只眼地順了他。

除了皇帝的放縱,那些支持立嫡的老頑固們竟然也沒幫着三皇子怼回來。

六皇子維持了整整一個月的瘋狗狀态,整垮了六名三皇子的心腹官員。

看到這個結果,所有的幕僚都震驚了,萬萬沒想到,主子脫了賢王的皮,最近的戰績比他們過去一年的戰績都好!

關鍵是,他們還沒損失人手!

以前最好的也就是二換三,雖然知道這些位置是靠主子的嫡長子換來的,可是這種這波不虧的感覺仍然止不住,畢竟兒子可以再生,奪嫡時期的心腹可是丢掉一個是一個的。

六皇子可不知道那些政客們的想法,他是真的想為自己兒子報仇,不然也不會連賢王的皮子都棄了,畢竟那是他的立身之本。

他不占長,不占嫡,能占的就是一個賢字。

他被嫡長子的死刺激得連那塊皮子都不要了,卻沒想到反而走順了,他越怼越帶勁,勢要怼死三皇子。

此時的三皇子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寶寶心裏苦,寶寶說了也沒人信.jpg是他的日常狀态。

為什麽所有人都覺得他殺了六皇子的嫡長子,他真的沒有殺呀!

父皇誤會了他,卻又破天荒地維護了他,他還沒來得及感激,他就放任老六咬他。

支持他的立嫡派覺得他的不仁刷新了他們的認知,也不幫他怼回去。

舅舅來信訓了他一頓。

母後在他指天發誓過後還是對他半信半疑。

他百口莫辯,頭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形象真的是差到底,沒辦的事卻被自己人認了。

他一個月以內損失了六員大将,除了那些支持立嫡的老頑固,這六員大将就是他三分之一的心腹,他看着自己折翼的天使流下了寬帶面,到底怎麽就變成了這樣?

這事他要是幹了,有這苦果他也就忍了,沒幹卻被人怼成這樣,三皇子也來了火。

被逼急了,智商上線,他給遠在邊關的大将軍舅舅寫了一封血書,字字泣血,把自己寫得慘絕人寰。

大将軍收到外甥的血書,雖然懷疑這不是他的血,但心中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還是散了些。

罷了罷了,就這麽一個外甥,就算不成器,他們這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不系于他身又能系到誰身上?

好歹這孩子沖動做錯事後還知道來哄他這個舅舅不是?

不過做了不認不是好事,大将軍凝眉寫了封回信。

一是安撫躁動的外甥,承諾整個将軍府都是三皇子最堅實的靠山,咱們有兵咱不怕別人打。

二是給外甥指路子,要他按兵不動,外甥你是嫡皇子,只要穩住了,以後有你揚眉吐氣的時候。

最後教育外甥要敢作敢當,殺了敵對勢力的孩子并不可恥,雖然方式欠妥,給大家帶來了麻煩,但最可怕的是敢作不敢當。

不用向所有人認錯,但至少不能寒了心腹們的心。

認下做過的錯事,不懼惡果也能給底下的人勇氣,沒人願意跟着一個敢做不敢當的主子。

三皇子收到舅父回信,看了前面兩條都很高興,舅舅還是護着他的,舅舅還給他指了明路。

他面上帶笑,直到看到了最後一條,他的好心情一掃而空,氣得摔了信。

氣煞本王!舅舅還是不信他!他真的沒有做過他要怎麽認?

最後六皇子的瘋狗狀态還是停止于帝王的表态。

事情的轉折來源于邊境急報,大将軍受了重傷,小将軍臨危上陣也受了輕傷,不過好在打了勝仗。

永豐帝這段時間眼見着六兒子像脫缰的野馬一般怼了一個又一個,本就有了一些想法,現在邊境的大将軍又受了傷,如此一來三皇子的處境太過不妙,他還等着兩人兩敗俱傷的呢,怎麽能讓三皇子提前出局?

他趕緊把六皇子叫進宮敲打了一番,給這匹野馬套上了辔頭。

六皇子也知道要是三哥真的那麽好怼死,他也不用苦惱這麽多年了。

他最初是因為仇恨才脫掉賢王的皮,後來則是嘗到了甜頭,如今被皇上敲打,知道不會再有甜頭了,他就厚着臉皮又穿上了賢王的皮。

就這樣,一場動蕩過後,朝堂又突然平靜下來。

當然,這個平靜只是表面上的。

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六皇子翻了端王府的牆。

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