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因為搶收工作,大隊的食堂又開夥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整個大隊食堂鬧哄哄的。大家都在談論豐收,談論馬家大隊的外孫江博。
沒錯,江博已經從老馬家的外孫,成了整個馬家大隊的外孫了。
他是屬于整個老馬家大隊的榮耀。
聽說這化肥是外孫蘇江博做出來的,專門給他們老馬家的。而且縣裏會選擇在他們老馬家這邊你第一個搞化肥,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他們老馬家今天的榮耀,今天的豐收,都是因為一個人——蘇江博!
憑着外孫蘇江博的功勞。馬三根這個在隊裏平平無奇的人,今天也成了整個隊裏萬衆矚目的存在。誰讓他是人家名正言順的外公呢。
馬三根端着大海碗,美滋滋的喝着稀糊糊,吃一口就說一句,“我早就說了,我們家蘭花兒那孩子是個有出息的,那就是個神童。絕對是有大本事的人。你們別看他年紀小,那本事可不小喲。當初我們家蘭花兒轉正那事兒,也是他,現在這化肥就更不用說了。其實當初這化肥出來的時候,我就琢磨着是不是他做的。可我們家人比較樸實,那孩子不聲張,我就算猜測了,我也不能往外說啊,咱家又不是喜歡吹牛的人,是不是?”
馬三根堂哥馬有根道,“早該說的,你說了,咱不是整個隊裏都光榮嗎?和咱這一家人還講究那些,有好事就要說出來,讓大夥兒都知道。”
李四喜在邊上道,“要我說啊,還是怪我家大柱,他就是太老實了,有好事也不好意思往外說。不說你們了,咱自己也不知道。沒法子,我們老馬家人都太老實了。”
于是馬大柱成了馬家大隊譴責的對象。
連大柱媳婦都埋怨他,啥事兒都不說。這要是早說了,她不是也能回娘家去說說嗎,也在娘家長長臉。
馬大柱啥話都不想說了。悶着頭喝糊糊。
當然,譴責完了之後,馬大隊長還是表揚了馬大柱當初進城裏幫着打聽消息的行為,讓他們馬家大隊沒有錯過化肥這種寶貝疙瘩。
馬大柱總算得到了點兒表揚,臉紅了紅,擡頭挺胸。
那可不,他功勞可大了。要不是他當時說化肥好,隊裏咋可能會用呢?
Advertisement
他嘴上還是謙虛道,“我啥也沒幹,我就是個跑腿的。”
馬大隊長點頭道,“功勞最大的還是小博。要是沒有小博,咱隊裏能這樣嗎?”
肯定不能啊,那還用說嗎?
大家心裏都明白呢。
馬大隊長道,“所以,我在這裏征求大家的意見,咱隊裏單獨給小博家裏獎勵點糧食。今年剛收的春麥,咱一人拿出一兩,大家覺得咋樣?”
“這沒得說的,這一兩咱給。”
“對,咱給得起!”
剛得了大豐收的馬家大隊社員們底氣十足。就算交了公糧上去,他們也能夠比之前多分好多了。不就是一兩嗎?少吃一口,也省下來了。
馬大隊長表示很滿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咱馬家大隊就是不虧待自己人。就是要這麽一直團結。”
李四喜一聽就高興壞了,這下子閨女家裏又多了幾十斤糧食了。
而且還是麥子這種好糧食。她閨女家那娃娃真是福娃娃。
馬家大隊豐收的事兒很快就傳遍了附近的生産隊。
其他大隊一直在關注肥料的事兒,之前還笑話馬家大隊那邊瞎搞,弄那麽多試驗田,也不怕虧了。
沒想到糧食越長越好,還豐收了。
之前還沒收糧食,只看着莊稼長得好了,他們就知道化肥的好處了,大夥兒就去公社那邊鬧了,說要化肥,憑啥就給馬家大隊啊。
這會兒豐收了,大家就更坐不住了,要去公社讨個說法。
公社書記前陣子被這些人逼的頭疼,當初沒結果的時候,一個個的生怕他們被選中當試驗田。結果看到好處了,就來公社這邊鬧他這個書記。簡直不可理喻。
如今有底氣了,公社書記就直接道,“人家那化肥是人家大隊的外孫搞出來的,你們要是有這個本事,也給你們第一個用。”
“……”
…………
馬蘭他們也聽到消息了。
消息是呂縣長親自上門來說的。
呂縣長從馬家大隊回來之後,心情激動,無法表達。就直接來找江博了。
馬蘭他們正在吃飯,就看到呂縣長一臉紅彤彤的模樣。
也難為他那蠟黃的臉上能出現這種健康的顏色了。
“豐收了,大豐收啊。”
呂縣長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江博。
江博端着碗吃飯,看了他一眼,非常平靜。他覺得一點都不驚訝,他早就計算出這個結果了。
好在馬蘭和宋楚他們很配合。聽到消息都露出一臉驚喜的表情。
馬蘭道,“縣長,這消息确定嗎?”
“我剛從那邊回來,春麥畝産四百斤,曬幹之後,能有三百多斤呢。”
聽到這個數字,馬蘭興奮了。
她是馬家大隊長大的,自然之道以前的春麥産量了。一畝地才一百多斤呢。
她以前也不懂種地,只覺得奇怪,新社會的土地上産量為啥這麽少。畢竟她上輩子的記憶中,糧食多的吃不完。就算是老家的親戚收糧食,每年也是大口袋的往家裏搬。
後來慢慢的才知道,因為缺少了科學。
馬家大隊依然采用的是舊社會的種田模式,靠天吃飯,施肥靠大糞。種子也是普通的種子,哪裏可能有高産量呢。所以大夥兒就算再努力,也總是吃不飽。
宋楚高興道,“媽媽,三百斤是不是很多?”
馬蘭直點頭。三百畝的畝産,已經很高了。
宋楚的小臉上滿是燦爛的笑容,眼睛看着江博,“小博哥,你真做了大好事了,你讓好多人都能多吃一口飯了,你太偉大了。我太崇拜你了!”
江博白皙的臉上慢慢泛紅,連飯也不吃了,抿了抿嘴,“以後他們會吃更多的飯。”
宋楚高興的點頭。
呂縣長感慨道,“小博,你這次真是做大好事了。這化肥啊以後要是推廣開了,更多的人都能吃上飯了。”
“推廣?”江博皺眉,“它是屬于平安縣的。”
呂縣長以為江博不樂意對外推廣,就勸道,“小博,咱都是華國人,有飯要一起吃。你做的事兒可以造福更多人,不好嗎?”
“我是按照平安縣的土壤情況研發的。如果對外推廣,效果只有百分之八十。”
呂縣長:“……”
馬蘭也聽明白了,他兒子這是給平安縣量身定做的的化肥啊。
呂縣長之前還說江博赤子之心呢,這會兒就頭疼太赤城了。為了讓他外婆家吃飽飯,還真就只針對平安縣了。
蘇志峰解釋道,“其實所有的化肥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帶來同樣的效果。畢竟要普及的東西,每個地方情況不一樣,使用效果肯定也是不同的。”
馬蘭點頭,“就是,這種事兒沒法避免。”
呂縣長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了。好在還有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呢。
有這百分之八十也算很不錯了,“我們縣裏準備開化肥廠了,要大量的生産化肥。另外,我們也會彙報上去的。到時候縣裏必須給小博獎勵。小博,你個人有啥要求嗎?”
江博當然有要求了。他那車的發動機,真的讓他很頭疼。續航能力太差了。這大熱天的,每天都扛着一袋煤炭,簡直糟糕透了。
“我要換發動機。”
又換發動機啊,呂縣長抓了抓腦袋,“上面好像說那技術要保密。”
“那就用已經有的。”江博道。他不準備再自己做發動機了,上次做出來的,都不能給他用。
呂縣長:“……要不我給你配專車吧,我那專車給你用。司機都是現成的。”以江博現在的職位,以及在縣裏做出來的成績,給他配專車也是可以的。大不了自己這個縣長騎自行車呗。
馬蘭和蘇志峰:“……”他們兒子真是越混越好了。
江博搖頭。他還是喜歡自己開車帶楚楚上學。
呂縣長這會兒可不想委屈江博了。這麽重要的人才,一點需求還能有啥不能給他滿足的呢。反正省城那邊還有一個高所長呢。自己這邊不行,到時候找高所長不就行了?“……我給你申請,幫你定一個新的發動機。”
說完要求,呂縣長就趕緊走了。
他還得回去召集縣裏開會呢。
整個縣政府的幹部們都參加了這次的會議,古廠長也來了。
會議的主題就是生産肥料,并且在全縣推廣肥料。
因為馬家大隊的豐收已經證明了肥料的有效性,所以縣裏的幹部們對于這提議全票通過。
古廠長更是笑的合不攏嘴,“幸好我早有準備,我們廠裏已經生産出了兩條生産線,縣裏如果有需要,可以馬上過去提貨。但是這該走的賬還是要走的。”
呂縣長白了他一眼,“這麽長時間就兩條線,你還好意思驕傲。你們機械廠真是越來越不行了,是做螺絲做的時間長了?”
古廠長臉上笑容頓時一僵。差點兒就要對呂縣長罵出聲了。
之前是誰說實驗沒做完,不知道成不成,要等實驗做完了之後在給上面彙報,再做決定。
要不是他堅決的相信蘇顧問神奇的能力,一早就做好了準別,就這兩條線都沒有的。
當然,人家縣長,他心裏有話也不敢說。他問道,“呂縣長,這技術要是往上面彙報了,咱縣裏還能生産嗎?”
“咋不能呢,這又不是需要保密的項目,咱自己弄出來的,屬于咱們平安縣的。咱自己就生産。你們機械廠趕緊加班加點的生産起來,多生産幾條生産線,咱們縣裏馬上就把化肥廠給建立起來。要建設大化肥廠。”
呂縣長也不傻,就算要造福大家,也要保證縣裏能夠吃上一口肉啊。
反正一邊加大生産,一遍往上面彙報。
上面一層層的,等有了定論的時候,他們縣裏只怕化肥都生産出一批了。
“對了,還要寫宣傳稿,往省裏報社那邊寄過去,讓人知道咱這化肥的作用,要不然誰來買化肥呢。找宣傳部最會寫的人來寫。”
一件件工作安排下來,整個平安縣都忙碌起來了。
古廠長離開縣政府之後,就趕緊去找鋼廠那邊聯系,要更多的鋼材。
鋼廠高廠長驚訝道,“還生産那個生産鏈?那東西真能行?”
“當然能行,試驗田都增産了,每畝地增産差不多一倍了,你說該不該生産?”
當然該啊!高廠長驚呆了,“還真給那小顧問給做出來啦。他還真有那個本事。”
古廠長經過打擊之後,早就已經成為了江博的真實粉絲了,“那可不,咱這蘇顧問年紀小,但是本事是真的打,幹啥啥成。”
高廠長就想起了一件事兒,“我記得,他上次來我們廠裏,還說要給我們改善鋼材的……”
古廠長嘴角一抽。
對高廠長現在這幅嘴臉表示很看不起。當初多嫌棄人家蘇顧問呢,還差點和人家蘇顧問吵起來了。現在就想着求人家了?
呵呵。
另外一邊,呂縣長也将電話打到了雲山地區政府這邊。
将馬家大隊的情況彙報了一遍。
雲山地區李專員驚訝道,“這是真的嗎?”然後嚴肅道,“糧食問題可要嚴肅對待的,我們現在堅決抵制浮誇風。你可不能學那些人亂來。”
前幾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幹部,突然就搞起了浮誇,往上面虛報産量。連畝産萬斤都給搞出來了。
他們嘴皮子一動可苦了老百姓了,畢竟報的産量多,交的公糧也多。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只能夠讓老百姓勒緊褲腰帶來完成公糧任務。現在上面的幹部一聽這些浮誇風,就覺得頭疼。
呂縣長也嚴肅道,“我以我的黨性保證,絕對沒有說一句假話。地區這邊随時可以安排調查員過來調查。”
李專員見他這麽說了,直接道,“我會安排的。”
嚴肅的事兒說完了,李專員突然轉了畫風,“還是你們那個發動機天才搞出來的?”
呂縣長笑呵呵道,“沒錯,現在他可是我們縣裏的技術顧問。”
李專員酸了,“你說你們縣裏是怎麽撿着這個寶貝的。”
要不是聽說那同志不樂意離開平安縣,他地區這邊都要給他安排一個崗位了。
地區這邊很快就安排了調查員去馬家大隊調查。
調查員到了當地,可不得了了。
馬家大隊社員知道他們是來調查豐收的事兒的,就給圍着說起來 。
“這事兒當然是真的,必須是真的啊。咱親眼看到的,親手打的麥子!”
“咱馬家大隊的人從來不吹牛,說是多少就是多少。那就是咱大隊的外孫搞出來的化肥。化肥是個好東西啊,比大糞好用多了,莊稼吃了這個,長得好喲。”
“咱們馬家大隊搞出來的東西還能是假的?不信你自己去倉庫看看去。”
“領導,你回去記得說啊,這化肥是咱馬家大隊的外孫搞出來的。”
“對,沒錯,給他發點獎勵,這是多大的功勞啊。至少給一張獎狀,一個搪瓷杯子。”
“要是有熱水壺就更好了……”
調查員:“……”
全隊老百姓一致承認,隊裏的幹部又帶着調查員去看了倉庫裏的糧食,事實證明,化肥增産事件是真實的,并不是浮誇風再現。
調查員激動的就往地區政府去彙報了這一消息。
李專員當即激動的拍桌子,興奮道,“好啊,這平安縣果然是個好地方,名字取的好,好事一樁一樁的。”
地區這邊立馬将事兒彙報了。早點彙報,早點能夠得到處理。化肥早點推廣出去,以後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和這些人相比,江博就比較閑下來了。
該生産的化肥品種,他也都搞完了,暫時也不準備再做這個了。
正宋楚他們暑假的時候,就開始寫新書了。他就幫着寫書。
因為寫字的只有蘇寶亮一個人,所以進度有些慢。
江博擔心要是新書一直寫不完,後面楚楚就一直沒時間陪他了,所以幹脆幫着寫字了。這種時候,他就特別想要一臺計算機。可這東西不是他畫圖就能做出來的。
每天孩子們就待在蘇家這院子裏叽叽喳喳的讨論。
徐美麗他們就将孩子的口糧放在這邊,孩子們就在馬蘭家裏吃飯。
馬蘭也不嫌麻煩,巴不得有人陪着自家孩子在家裏玩呢。不過回來做飯的就變成了蘇志峰了。他暑假負責掃盲班,比平時要輕松。回來的早,就在家裏做飯。
中午,一大家子人正圍滿了桌子吃飯呢。就聽到馬大柱的聲音了。
“姐,姐我們來啦!”
馬大柱在外面興奮地喊着。
宋楚麻溜的跑去開了門。喊了一聲大舅,再一看,還有小舅呢,高興道,“小舅!”
“哎喲,我們家楚楚長高了。讓小舅看看你重了沒。”
小舅馬小柱笑着将楚楚抱着舉了舉。
宋楚還挺不好意思的。
江博不悅的走過去,将楚楚往下面拉。
馬小柱看到他了,就笑着将楚楚放下,把他給一把舉起來了,“我們馬家大隊的外孫啊!給小舅沾沾你的聰明勁兒。”
江博:“……”
“放下放下!”馬大柱不高興道,“別把你那傻勁兒給咱小博了。”
馬小柱趕緊将人放下,然後從兜裏掏東西給他們吃。
都是沿路采的野果子。
這大熱天的,就是野果子多。
宋楚高高興興的用小手捧着,然後分給其他孩子,孩子們高興壞了,他們在城裏還真吃不上這東西。
馬蘭看着兩人拎着一堆東西,問道,“咋又拿這麽多東西?”
“這可不是咱們的,這是隊裏給你們的。”
馬大柱自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