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二天,馬蘭就讓蘇志峰護送她去鋼廠,路上神神秘秘的将自己的包裹抱緊了。

這東西和打字機化肥可不一樣呢。

雖然還不知道是不是能成,可以她兒子之前百分百成功率來看,還是必須鄭重對待的。

到了廠裏,馬蘭就親自送去給了高廠長,将江博和她說過的關于這個鋼材的事兒仔細的說了一遍。

高廠長對于江博不能過來,還有些失望。他還想得到蘇顧問的指導,看看他們那個爐子建的合不合格,有沒有什麽需要更改的地方。

畢竟這麽大的工程,沒得到專業人士的肯定,心裏總是不踏實。

馬蘭嘆氣道,“我們家小博平時太認真工作了,在前陣子又搞什麽打字機,忙的沒有休息時間,人沒休息好,這身體就虛一些,容易冷,我看着他那樣兒就心疼。而且最近還要忙着期末考試,學業特別重。”

高廠長還能說啥呢,想想也是,這大冬天的,喊一個孩子出門來工作,挺不好。

反正這資料也有了,他們先自己琢磨琢磨。

拿到資料,高廠長立馬就召開了會議。

這次修爐子事兒,高廠長是頂着巨大的壓力來做的。

其實一般一來,這種新型材料都是要國家這邊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之後,得到了最終的結果了,才會給他們這邊煉鋼,不會讓他們瞎弄。

所以這一次,高廠長沒經過認證,憑着江博一句話就搞這麽一出,在廠裏引起了一些穩重派同志的不滿。

開會的時候,還有老同志道,“真是太沖動了,這反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啊。那個新型的爐子,咱們都能修兩個老爐子了。”

其他人沒說話,但是也是這個臉色。

高廠長能怎麽辦呢,他這人就是有野望。所以只能強壓下去了,“我也是一心為了廠裏,我也說了,如果有事兒,我負責!”

Advertisement

其他人沒吭聲了,如果高廠長願意負責,到時候那肯定是要離開廠裏的。

“既然大家沒意見,那我建議馬上開始按照這上面的來煉一爐。這會兒冬天,工人工作積極性不高,這還是實驗,也不會太影響工作。”

在高廠長一聲令下,上上下下的忙碌起來了。

所有人都知道,鋼廠如今建了新的爐子,似乎要煉新型鋼材。也知道,這個鋼材好像是在馬蘭的兒子,蘇顧問的指導下搞出來的。

這事兒倒不是高廠長宣傳,只不過當初江博來廠裏走了一遭,工人們都看在眼裏了。

當初高廠長也不知道會搞這麽大動作,所以也沒想着瞞,後面也壓根瞞不住。

很多工人對此表示懷疑。

他們對江博的了解僅限于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說法,知道他很厲害,好像做成了很多事兒,也搞出了化肥,得到大領導的表揚。

但是這化肥和煉鋼可不是一家的。搞出了化肥,不一定能搞出鋼材啊。

一些工人背後議論紛紛,覺得高廠長瞎胡鬧。甚至還有老同志到工會勸馬蘭教好兒子,別讓兒子胡鬧,專學一門就行了,別給煉鋼任務增加困難。

馬蘭:“……”要是能選擇,她才不給兒子攬事呢。

不過這事兒她倒是沒和兒子說。免得影響兒子。

畢竟閨女學業忙,兒子還要輔導閨女學習呢。

新型鋼材煉制不容易,因為技術掌控的不熟練,失敗了幾次。

一直到元旦過了都還沒成功。高廠長急的嘴巴都起泡了。

對于這些,江博一無所知,每天忙着給宋楚複習功課。忙碌而悠閑的過着自己的小日子。

元旦這天,馬蘭特意煮了湯圓,和家裏人一起慶祝又是新的一年。

這個日子只有馬蘭才知道有多麽重要。這意味着三年自然災害結束。老百姓日子會越來越好了。

一家人正準備開吃,家裏的院門又敲響了。

宋楚踩着嘎吱嘎吱的雪去開門。打開門就高興道,“大舅小舅。”

馬蘭一聽又是弟弟們來了,詫異道,“咋又來了?”

“給你們送糧食的。”

馬大柱他們這次來,可比上次帶的東西要多。

上次才三十多斤麥子,這次送來的谷子就有五十多斤呢。還有一些紅薯花生之類的東西。另外還有豬肉。

“本來秋收分糧之後,隊裏就要送的,但是隊長說幹脆等咱殺年豬之後一起送過來。”

馬小柱高興道,“咱這豬當初養的時候,都要養不活了,差點餓死了,可地裏糧食多了,給豬吃的東西就多了。愣是給養起來了。今年大夥兒總算吃上一口肉了。分給你們的不多,就一斤肉。可也比其他人家裏分的多。 ”

馬蘭可真是覺得心裏燙得不得了。

家裏人這冰天雪地給他送糧食過來。“以後別送了,咱家小博有吃的。”

馬蘭知道糧食對家鄉人來說很重要。這種事兒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總會傷情分的。沒必要為了一口糧食傷了感情。

馬大柱道,“那我回去和大隊長說,”

馬小柱道,“其實也沒啥,大隊因為小博的緣故,每次拿化肥都很順利呢。咱娘說了,隊裏人不傻。”

馬蘭笑了,有些事兒心裏知道,但是還是不想把事兒想的那麽現實,就當做是家鄉人給他們送溫暖吧。

這大冷天的總要留着兩個弟弟遲鈍熱乎飯。蘇志峰趕緊幫着将東西弄進屋裏,然後去廚房幫忙多煮一點吃的。

一家人圍着吃熱乎乎的湯圓,馬大柱和馬小柱恨不得吧舌頭都給吞進去,他們好久沒吃這種精細糧了。

趁着吃着熱乎的時候,馬蘭又問他們家裏人過的咋樣。

馬大柱激動道,“可比之前要好多了。之前春麥産量不高,大家還沒覺得,等後來水稻長起來之後,那才驚人呢,一千一百斤啊。比以前多了五百多斤。當時收起來的時候,全隊的人都哭了。後來豆子花生都長得好,大家都說今年是個豐收年,年底分糧食的時候,大夥兒一算,粗糧細糧加一起,家家戶戶都不挨餓了。隊長還說啊,等開年咱多養幾頭豬。”

聽到這消息,蘇家人都高興不已,宋楚笑的合不攏嘴。覺得幸虧沒等她學農,要不然大家還要餓肚子好久呢,真是多虧小博哥了。

馬蘭也很激動。她所知的歷史上,即便三年自然災害過了,還依然有人餓肚子。

這會兒家鄉的人總算能吃上一口飯了。

雖然不知道別的地區是不是這樣的,但是看馬家大隊這變化,随着以後化肥越來越普及,大夥兒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吧。

這豈不是改變歷史了?

馬蘭看向自己兒子,他還一無所知 ,斯文的吃着湯圓。

這孩子,還不知道他做的事兒影響多麽深遠呢。

江博确實不知道,确切的說,他覺得挺迷茫的,這些人幹什麽總是給他送吃的。

他不大喜歡這種感覺。感覺很不習慣,和自己一直以來的付出與回報的想法很不符合。總覺得自己好像欠了別人一點什麽。

他想着,等以後忙完了,再抽空弄點別的化肥吧。

元旦過後沒幾天,宋楚也完成了期末考試這個艱巨的任務。

宋楚覺得題目都有點難度,但是她還能做。

這讓她再次發現,自己的智商可能真的不高……

特別是理科知識,她學的頭疼。

俄文也學的磕磕巴巴的。

她這會兒都做出決定了,以後考大學選專業,就選文學。

自己還是做一個愉快的作家算了。

為了完成自己的志願,宋楚又準備自己的寫作大業了。

不過這次寫作,只有她一個人。

因為蘇寶剛他們如今被江博給他們劃的重點困住了,這個寒假,他們沒能過來寫書了。

徐美麗他們也覺得和寫書比起來,自身成績還是很重要的。

畢竟他們也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寫書裏面充當的角色也不是很重要,實際上還是宋楚的能力。

所以他們覺得還是要把學習提升上來,以後成績穩定了,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于是這次,宋楚單獨完成這一艱巨任務了。

這次宋楚準備寫個不一樣的故事。

姑姑蘇文麗給她的那些文學書,給了她很多的啓發。她之前寫的書,或多或少的都借助了很多歷史資料。不是屬于她自己的東西。她想寫出屬于自己思想的東西了。

頭一次有這種嘗試,宋楚發現自己缺乏靈感了。

江博挺擔心楚楚不開心的,于是大冬天跑去郵局,給姑姑蘇文麗打電話。

“怎麽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蘇文麗:“……”這小侄子平時對她愛理不理的,突然打電話過來,是要開始轉戰文學了嗎?

“當然要找靈感。”

“靈感怎麽找?”

“出門啊,坐在家裏當然沒靈感。”

“謝謝。”江博挂了電話,往家裏跑。

回家後,江博就把宋楚往外面領。

宋楚縮着脖子,“小博哥,幹啥啊,這大冷天的,好冷啊。”

“找靈感。”江博嚴肅道。

宋楚:“……咋找?”

“我帶你出去。”江博就把宋楚帶着往外面走。

宋楚搖頭,“可是有危險咋辦?”她可知道,小博哥安全問題很重要的。平時除了上學之外,基本上都不出門的。

現在爸爸媽媽還不在家裏。

“不會的,就在附近。而且……有人保護。”他能感覺到,有人在跟着他。只是那人沒惡意。

宋楚眼睛一亮,神秘的看了看周圍,以為像是小說裏面的那種飛檐走壁的武林高手。

但是啥都沒看到。

江博看她那傻樣,嘆氣,拉着她往外走。

到了外面,适應了溫度,宋楚就不覺得冷了。反而覺得挺好玩。看到路上還有小朋友堆的小動物,她驚喜道,“小博哥你看,雪人啊。”

江博看了一眼,“幼稚。”

宋楚:“……”才不幼稚呢,要不是她怕冷,早就給堆幾個了。

兩人也沒走遠,就在門口附近晃了晃,宋楚實在怕冷,就拉着江博回家了。兩人剛到家裏,宋楚就跑爐子邊上坐着。手裏還握着一個暖呼呼的紅薯。“小博哥,快來吃紅薯暖暖。”

江博則戴着蘇志峰的大皮手套,走到院子裏捏學團子。

“小博哥,你幹啥啊?”

“工作,”江博認真道。

宋楚以為他又搞啥實驗,也不敢打擾,就蹲在邊上看着。

結果過了一會兒,就發現,江博這是在堆雪人呢。

雪人有些小,規規矩矩的。

宋楚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江博的眼睛都在冒光。

江博抿着嘴,“我就試試。”

宋楚感動了,小博哥對她真好。她将江博的手捏過來,将手套摘下來,給他凍紅的手哈着熱氣,“謝謝你小博哥。”

江博臉微微發熱。

氣氛正溫馨,突然一聲尖叫傳來。

宋楚吓了一跳,就看到一只貓從牆上跳了下來,那貓尾巴上面竟然還冒着煙。

剛剛那聲音就是那貓發出來的。

看到那貓的慘狀,宋楚吓得臉都白了。

江博一臉生氣。

外面傳來一群孩子的聲音,“跑哪裏去了?”

“是不是跳人家院子裏去了?”

“還是走吧,上次有人來這邊,被公安給抓走了呢。”

“可咱們的貓咋辦?”

“下次再抓吧,待會兒去抓別的。反正也不就這一只。”

幾個孩子議論紛紛的。

宋楚聽到這話,氣的不得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