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呂縣長送走了首都來的同志之後,也跑蘇家來看這禮物。

看到送的是這個。呂縣長比高廠長還要激動,“這字簡直大氣磅礴。寫的真好。這意義也好。咱領導對小博這是很看重啊。小博,你可要時刻記住大領導對你的期望。”

江博內心沒啥波動。

他知道這個領導就是這個國家的最高首領。但是首領給他寫一幅字畫,為什麽會讓這些人這麽激動。

對于江博來說,一幅字畫,可能還不如給他點糧食和肉來的更精貴,沒錯,他就是這麽現實的人。

對于這其中的意義,他也并不能理解。

宋楚也沒法理解,但是她覺得這是別人親手寫的東西,那肯定是十分用心了,就如同她送禮物給小博哥,也喜歡用自己做的一樣。那樣更能表達自己的心意。

所以宋楚覺得這個大領導爺爺對小博哥是真的喜歡的。

“小博哥,這位爺爺對你很用心呢,咱以後也給他送禮物吧。咱得回禮。”她也可以和小博哥一起畫一幅畫送給這位爺爺。

呂縣長哈哈的笑了笑,“咱楚楚可真是客氣。不過回禮倒是不用了,大領導也不缺這些,再說了,這字畫也是大領導感謝小博哥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才送的禮物。不用回禮。

江博才不聽他的話呢,反正楚楚說要回禮,那就肯定是要回禮的。而且他也不想欠別人東西。爸爸媽媽看起來很喜歡這份禮物,那就不能退回去,他得還一份禮物。

反正別人親手給他做一樣東西,他就給人家親手做一樣東西就好了。

正好他要做電動車,就做一輛電動車給這位大領導。

等呂縣長離開之後,馬蘭就将這禮物給放了起來,也不敢藏在放錢的地方,擔心被蛀蟲了,還是得用玻璃給鑲嵌起來,挂在牆上面。

這事兒也簡單,家裏就有蓋着桌面的玻璃。

第二天,馬蘭就請了廠裏的木匠師傅到家裏來幫着打了木框,給這幅畫做鑲嵌。

Advertisement

這師傅也認識幾個字,本來以為是來做普通字畫的鑲嵌,還說馬蘭咋突然也搞這一套了。突然看到那落款之後,啥話也說不出來了。

“這是真的?”

馬蘭道,“咱也不敢弄假的呀。”

“……”木匠師傅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道,“咋不早說呢,你早說我那還有幾塊上好的老檀木呢。”

馬蘭尴尬道,“這用不着吧。”

木匠師傅不樂意了,“咋用不着呢,這以後可是傳家的寶貝。這全國有幾幅這字畫的?”

馬蘭還真不知道。

木匠師傅滿臉不高興,覺得馬蘭他們不夠重視。騎着馬蘭家的自行車就往廠裏跑,然後将自己珍藏的寶貝給拿出來了。

這還是他無意中在廢品回收站給收到的。

這會兒不搞木頭的人,不知道這種木頭的珍貴,那些有錢的資本家都把這好東西給藏起來了,只有一些敗家的玩意兒才将這東西當廢品賣了。

木匠師傅細心的做了一副鑲嵌框,還在上面雕了五角星。

做出來的成品,愣是比馬蘭想的要高大上多了。

挂在牆上,還真成了藝術品了。

木匠師傅一臉滿足道,“這才配得上這幅字畫。”

馬蘭也覺得好看,要給他多補貼點錢,“不用了,這種事兒不能談錢,咱光榮。”

木匠師傅一擺手,連之前說好的工錢都不要了。

這種私下裏接活的時候,多少要收點外水的,在這會兒也算見不得人的。平時倒也算了,在偉大的領導的字畫面前幹這事兒,作為工人階級的木匠師傅表示虧心。

馬蘭:“……”看來她的思想覺悟還是不夠高。沒到這境界。

晚上一家人站在書房的牆邊上,看着這幅畫。

蘇志峰感慨,“可惜我不是少年了。”

馬蘭道,“沒事兒,你還是個老少年。加油努力為了人民幣。”

蘇志峰:“……”

馬蘭:“……咳咳咳,我說為了人民。”

宋楚捂着嘴偷笑,然後看着江博道,“小博哥,加油。”

這事兒兩口子也沒到處宣揚,但是這木匠師傅往廠裏一說,越傳越廣,好多人都知道了。

蘇志強和徐美麗都是鋼廠的,也聽到這消息了,蘇志強道,“元宵節咱在你們家過吧,自己帶菜過去。這事兒爸媽肯定會同意的。”

于是等元宵節這天,蘇校長和蘇老太都來馬蘭家這邊了。

蘇校長激動的看了那字畫,然後帶着全家的孫子和兒子一起品鑒。

先用專業的語言誇了一番這字,這字寫的多好,多麽磅礴大氣。然後問孩子們,“知道這上面的話是啥意思嗎?”

蘇寶剛現在也算是個有文化的小少年了,“我知道,就是說咱們少年強大了,國家就會強大。”

蘇校長點頭,“所以,你們該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什麽了?”

孩子們的臉憋紅了。

他們學習是為了以後可以不用學習。

蘇寶亮不好意思的問道,“爺爺,那咋樣才算是強大?和小博這樣嗎?”

宋楚道,“變成博士就很強大了。”

蘇校長笑了起來,“也差不多是這麽回事。當然,也不是一定要成為博士,都考上大學就行,考上大學,好好的建設祖國。”

蘇寶剛立馬表示,“那我們還是當博士吧。”當了博士又可以讓國家強大,還可以不用學習呢。一舉兩得。

其他孩子也點頭,“對對對,我們還是要當博士的。”

蘇校長聽的樂開懷了。

“咱老蘇家的孩子們,果然都是有志氣的,一代比一代強。比你們爸強多了。”

他身後站着的三個爸。

特別是蘇志峰,簡直一言難盡。想着老爺子要是知道這群孩子想要當博士的真正原因,還不得氣的厥過去?

因為這件喜事,蘇校長又在這邊喝了兩杯,這次是他自己帶過來的白酒。喝了兩杯就醉了。蘇志峰就和大哥蘇志強一起騎車送兩老回家。

回去的路上蘇校長還在說着醉話,“咱老蘇家出息了,咱小博以後能讓國家強盛,人民幸福,咱們華國要成為世界強國……”

蘇志峰和蘇志強:“……”您老心真大喲。

……

過了元宵節,宋楚和江博就開學了。

兩人這半學期之後就要升高中了,所以一開學就忙碌起來了。

作為畢業班的孩子,不止要學習新的課程,還要學習前面的課程。

老師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将新課快速的學完了。然後讓孩子們開始學初一的課程,甚至連小學五六年級的課程都給重新學了學。

這對于其他孩子來說簡直就是煎熬,不過對宋楚倒是挺有利。

在江博的幫助下,她的基礎知識學的還是很紮實的。而且江博還給她劃重點。

所以這學期,班上就她學的最輕松,每天還能騰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寫書。

每天放學之後,她坐在江博的小車上面,看着巷子兩邊的房子,聽着裏面的說話聲。看着路口坐着的瞎眼老奶奶,還有瘸腿的老爺爺,被繩子牽着,綁在門口的三歲小孩……

石頭巷裏,衆生百态,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故事。

這麽人彙聚在石頭巷裏,這個巷子就有故事了。

宋楚每天都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用打字機打出自己想象中的故事。

江博見她忙着,又不用他幫忙了,只能默默的給自己找點事兒幹,正好還得給那位大領導回禮呢。

只是這次要做的電動車比較複雜。要不是他上次和爸爸那邊開了口,要做出電動車,他也不會因為送人禮物,就做這麽複雜的東西。

這東西不止要重新做發動機,還要做電池。做了電池還要做充電器。還有一些零零總總的小技術。

江博删減之後,決定只保留核心的技術就行,其他技術能免就免了。

畢竟他們太窮了,連自行車廠都不能夠開很多,這種電動車使用也不會很廣泛,沒必要搞那麽多功能了。

這邊,宋楚用一個小時寫完了瞎眼老奶奶的故事之後,她揉了揉眼睛,就過來看江博。發現他正在白紙上面畫出了一幅圖來。

這些白紙和畫筆都是國家提供的。江博總算不需要用自己的作業本作圖了。

畫出來的圖又清晰又整潔。

宋楚一看,就發現和自行車有些像,但是比自行車‘胖’。

她安安靜靜的瞪着眼睛看着,也不出聲打擾他。

等江博畫完了之後,她就問道,“小博哥,這是啥?”

“給那位老爺爺的禮物。”江博道。

宋楚道,“啊,你是畫這個送給他嗎?”

江博搖頭,“這是車,還需要做一些技術。”

“啥技術啊?”

知道楚楚不聰明,江博說的也很簡單直白,“不用腳踩的,可以自動的。”

宋楚眼睛一亮,“那小博哥以後可以用這車帶着我兜風啦。咱那小車有些小了。”

這兩年兩人個頭也都長了。宋楚雖然身材雖然嬌小,但是還是有些區別了。特別是江博個頭抽的快,坐在裏面就不大合适了。

江博眼裏帶着笑意,“我送這個禮物給那個老爺爺,他可能會給我回禮,我就要一輛電動車。”

反正這裏的人好像就喜歡送來送去的,送個沒完。

宋楚捂着嘴笑,覺得小博哥還是很會精打細算的。

晚上吃完飯,宋楚就和爸爸媽媽說了小博哥要做的電動自行車了。

蘇志峰看了眼自己的兒子,只覺得這小子是不是也太當真了,過年那會兒沒能騎上自行車,現在還惦記呢。

馬蘭更是吃驚了,“不就是電動車嗎?”

江博點頭,“可以這麽叫。”

馬蘭:“……”所以這個世界電動車,是她兒子發明的嗎?

宋楚道,“小博哥可聰明啦。”

她就将江博準備送禮物給老爺爺,然後讓老爺爺回禮給他一輛電動車的事兒說了。

馬蘭和蘇志峰:“……”真是兩個傻小孩。

這技術還真不是一輛電動車可以比的啊。

不過可能在他們兒子眼裏,這技術也就只值一輛電動車了。有腦子的人,就是可以這麽任性。

江博道,“我争取五一之前做出來,到時候買一輛給媽媽做生日禮物。”他答應楚楚的,要孝順爸爸媽媽。他很孝順的。

馬蘭頓時感動的稀裏嘩啦的。

看着兒子的眼睛都閃着淚花。甭管有沒有這個車,這句話就讓馬蘭覺得值了,給孩子掏心掏肺都值了。

宋楚高興道,“太好了,到時候小博哥帶着我,媽媽帶着爸爸,咱們一家人去兜風。”

蘇志峰:“……”

馬蘭道,“兒子,媽媽簡直愛你愛的不得了。”

蘇志峰酸的腮幫子都疼了。

不就是做個什麽電動車嗎?他的人力腳踏車也好用,還不用電!

江博又道,“媽媽,因為我工作需要靈感,所以最近可以不要換床鋪嗎?休息不好沒靈感。”他還記得媽媽說過開春換床。

蘇志峰噗呲一聲就笑了。

馬蘭:“……”

……

為了合理的做出蓄電池,江博找了縣裏要了一堆的各種電池。用來了解這個時代的電池生産技術。

呂縣長一聽他要做電池,驚訝的跑老蘇家來了,“小博啊,你做電池幹啥啊,那東西沒啥用處。最多搞個手電筒了。沒啥大用處。”

江博還是第一次聽說電池沒用的。

電池在未來的能源中的地位都要戰勝石油資源了。它可以儲存風能和太陽能,這都是可持續的資源。

當然,呂縣長還沒有這眼界,他勸道,“你做材料啊,鋼鐵材料是個好東西。可以在很多工業領域裏面具有巨大作用。你看咱鋼廠現在多紅火,全國鋼廠大煉鋼,自從搞了新式煉鋼爐之後,咱們的煉鋼産量已經達到了兩千多萬噸了,知道啥概念嗎,比之前增長了一千多萬噸。咱之前每年就生産六百多萬噸,你知道不?”

江博沒吭聲。他覺得這産量實在沒啥好驕傲的。

那個爐子的産量不止這些,現在生産這麽少的鋼鐵,只能說還是煉鋼設備太落後了。

不過宋楚聽着倒是很激動,“這麽多鋼鐵,那以後可以多做點自行車了嗎?”

呂縣長:“……這是遲早的事兒。但是我們還需要更努力,所以小博啊,咱是不是專心搞煉鋼比較合适?”

呂縣長滿臉期待,但是江博還是無情的拒絕了。

“我得送禮物,暫時沒空。等我忙完了,我再搞這個。”

呂縣長一愣,“送啥禮物啊?”

宋楚道,“就是送給那個爺爺的,給小博哥送禮物的爺爺。”

呂縣長:“……你準備送一塊電池?還不如送新型鋼鐵呢,他老人家就盼着全國鋼鐵産量跟上去。”

江博道,“我送車。”

江博将自己畫好的圖拿出來,然後給呂縣長講這車的原理。

呂縣長當然聽不懂前面那些複雜的原理,但是最後結果是能夠聽懂的,也就是說,這個電池,它可以帶動一輛車。

這得多大的儲存能力啊。呂縣長這會兒算是知道這電池的前景了,這要是真能搞出來,那還挺不得了的。

呂縣長收回了自己之前的話,然後默默的拍了拍江博的肩膀,留下電池就走了,臨走的時候還道,“需要啥就和我說。”

江博點頭。

江博要給大領導爺爺送禮物的事兒,被警衛員小武給彙報到了陳首長那邊。

陳首長一直密切的關注蘇家的情況,關注江博的成長。

聽到這消息之後,就笑了,開完會之後,和領導們聊天的時候,就說起了這事兒。

大領導笑了,“這還是個挺懂禮數的孩子。就是別為了我的事情,耽誤了國家的發展大計。”

陳首長道,“我看不止不會耽誤,還能有利,他做出來東西總不會差的。我還挺期待。”

因為大領導們挺高興,又讓平安縣這邊多配合江博的工作。平安現這邊倒是從省裏的研究所搞到了一些電池的資料。

這些資料都是高所長幫着找人要的。

研究所的高所長現在都麻木了。他現在已經接受現實。江博是不可能到省城研究所了。上次陳首長來平安縣,也在省城研究所那邊考察了一下,就透露出江博以後肯定是要去首都的事兒。

高所長因為這事兒嘆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氣,哀嘆動力事業又少了一員幹将。但是想到別的事業又能多一名大将,他心裏又稍微有些安慰。

這次知道江博要做電池,和動力也有些關系,心情就更好了,積極的幫助江博。還和呂縣長感慨,“這孩子到底以後要做什麽啊?”這好像各行業都做到了,這以後到底主要研究哪一方面?

呂縣長道,“我巴不得他啥都做,畢竟咱們啥都不大行。”

“……”

這些資料對江博的幫助其實不是很大,但是讓他挺方便做樣子的。畢竟他之前也沒研究過電池。

現在要做,也得做做樣子。

因為要在五一之前做完電動車。所以江博只給了自己一個半月的時間來做完所有的技術創造工作。另外半個月,就用來生産電動車。

要不然就趕不上五月二號給媽媽送禮物了。

因為需要的技術太多,江博也表現的比平時忙一些。

宋楚也不敢打擾他,寫完一個小時的文章之後,就坐在院子裏找靈感,但是靈感這種東西不大好找,光靠想象是不行的,她就趁着爸媽沒回來的時候,爬上梯子,看着外面的世界。

江博出來找她,看到她在梯子上面,搬着椅子就坐在梯子下面。

宋楚道,“小博哥,你幹啥啊?”

“工作。”

“那你坐在梯子下面幹啥?”

“怕你摔下來。”

宋楚扁扁嘴,正準備下來,就看到隔壁老太太正抱着蘇小花看着她。

宋楚喊了一聲。

林老太擔心道,“你咋老是爬梯子,危險,別幹這事兒。”

“沒事兒的奶奶,我站的可穩了。”宋楚道。“我要寫書,我得找靈感。”

林老太笑着道,“找啥靈感?”

“故事,我需要故事。”宋楚皺着小眉頭道。她每天不能一個人出去玩,要不然小博哥會不放心,會跟着她一起出去,可她寫這本書,需要不停的找靈感。每天靠着放學那點兒時間,完全不夠她捕捉靈感的。

隔壁林老太笑道,“你想知道啥故事?”

“咱們石頭巷子的故事。”

“你想知道這些啊,那我知道。我在這裏住了一輩子了。這裏的人我都知道。”

宋楚眼睛亮的不得了,像兩顆星星一樣照着林老太。

林老太道,“你站在梯子上太危險了,你下來,我在院牆邊上給你講。”

兩家就隔着一道院牆,說話也聽得到。

宋楚麻溜的嗯了一聲,從梯子上下來,搬着小板凳就坐在了院牆邊上。

隔壁,林老太就問她想知道誰的,“咱就從柳樹邊的那家講起吧……”

通過林老太的講述,宋楚發現,自己偶爾聽到的某些信息,還真的沒有事實上的那麽精彩。

通過林老太的講述,宋楚對石頭巷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她甚至從這些故事裏面又感受到了一種新的思想。這些人的命運,和時代的變遷緊緊的聯系着。

宋楚聽完一個故事,就讓蘇小花回來,然後給林奶奶送自己的小零食,感謝她。

林老太也沒客氣,答應她,以後每天都她講一段。

晚上,宋楚就和媽媽馬蘭說了這事兒,“媽媽,可以嗎?”

馬蘭看着閨女清澈的眼神。

阻止孩子和鄰居來往,本身就是一種無奈。現在她更說不出拒絕的話了。“當然可以。”

宋楚眯着眼睛笑了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