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私塾設施布置和甜品店的裝修工作穩步進行。

在古代有名聲有功名就是好辦事,尋找好的磚瓦匠和木匠工人的事情完全不需要林澤擔心,那些為了入學名額的員外就争先恐後的幫忙獻殷勤。

有便宜不占是傻蛋,林澤也不矯情,這些小忙他要是不領情別人還覺得惶恐不安心。

所以宅院的改建和裝修工作遠比林澤預料的更加順利。

在這期間,還有一件好事讓林澤高興不已,那就是何向峰那邊甜菜制糖在經過無數遍的實驗和改良方法下,終于制作出合格的白糖了!

這可是天大的驚喜,在目前白糖只有甘蔗做原料的情況下,利用甜菜制出白糖絕對是個偉大的發現。

毫不客氣的形容,只要好好利用,甜菜制糖這門手藝絕對是林家未來幾代的金山。

因此,甜菜制糖的事情林澤一直都是瞧瞧進行,目前只有他、章珛和何向峰知道。

章柳眉也只是知道他要用甜菜做吃食,幫忙最基礎的清洗工序,後面的制作過程目前都是林澤跟何向峰兩個人研究的。

甜菜制糖的過程其實和甘蔗差不多,難就難在提純方面,沒有現代機器幫忙,光靠純手工和簡易的工具制作出晶瑩的白糖十分耗時和困難。

而且林澤也只是知道過程,所以花了這麽久的時間無數次實踐改良工藝,結果成功實在可喜可賀。

得到何向峰消息,林澤幾乎是馬上就放下了手上的事情趕過去。

“何哥,真有你的,這些日子辛苦了……”

親眼看見仿若晶瑩漂亮的白糖,林澤毫不吝啬誇獎。

确實,何向峰這段時間真的非常辛苦,幾乎是沒日沒夜一遍又一遍反複實踐改良甜菜制糖的工序,整個人明顯就能看見瘦了黑了一大圈。

但累歸累,結果喜人,沉穩的何向峰都難得露出激動失态的喜悅,

Advertisement

“能做出來也得有你提供的方子,要不沒頭沒緒誰知道這菜也能做成糖?不過現在甜菜數量太少了,而且出糖量也低,暫時不能大量制作,咱們得想辦法多種些,最好全村的人都能跟着種。”

“大量種植是肯定的,但是現在暫時不能讓村裏人跟着種……”

林澤點頭贊同加大種植的提議,不過讓村民跟着種植就算了。

甜菜制糖的事情短時間內不能宣揚出去,一旦暴露,以他們的背景根本沒辦法保住這座金山,輕則被人搶走方子,重則惹來殺身之禍都有可能。

畢竟自己的優勢只有一個‘見多識廣’的現代腦子,沒有神乎其技的金手指,必須小心謹慎。

“甜菜制糖這件事情暫時保密,等我在鎮上站穩腳跟再說,而且制作工藝雖然研究成功,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不同的人制作成功率也不同,我們需要一套成熟完整的生産鏈……”

“生産鏈什麽意思?”

何向峰對林澤口中經常冒出來的現代詞彙已經習慣,每次聽不懂就直接問,不會不好意思了。

“簡單來說就是制作過程的完善,每一步的時間掌握火候我們必須有個具體的标準,不能光靠感覺來,所以何哥你再好好研究下,後面這個技術也只能由我們兩人掌握,下面的工人采用流水線,到時候我再跟你仔細說。”

“現在我們先買田,把甜菜的數量種起來,以後才能繼續後面的事情……”

制糖的産量本來就不高,以現代成熟先進的工藝,4噸甜菜都才只出1噸白糖,古代工藝和器械落後,他們能制作出現代出糖量的一半就已經非常好了。

還有甜菜的畝産也是大問題,古代農業産量低,所以先買田把他岳母那幾畝甜菜擴展數量才是關鍵。

何向峰點頭同意,

“那大概要買多少田?按照目前的出糖數量,要開你說的制糖廠不太容易……”

“沒關系,從種植到招工,然後培訓工人建廠短時間內完不成的。先買50畝良田種上,後面的等明年再說,買田的事情何哥你來看吧,我對土地不太熟悉。”

林澤掂量掂量自家的荷包,嚴肅沉吟,心中無奈。

什麽等後面再說,主要還是資金和背景問題吶,要是有足夠的資金和背景撐腰,誰愁這些問題?

NND,下次鄉試他必須考中,錐懸梁針刺股,用盡一切辦法都要考個好點的功名回來,否則什麽事情都展不開手腳……

林澤的無奈何向峰其實也知道,一窮二白的普通人想從人堆裏爬出來不是那麽容易的。

後面的問題後面再說,現在先把短期的事情做好,至少現在實踐出晶瑩漂亮的白糖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村裏對喜事的慶祝方法是什麽?那自然是除了吃還是吃。

正巧林澤本質也是個吃貨,對美食非常執着,當下大手一拍,決定回家晚上露一手,犒賞下自己的合作夥伴。

何向峰是知道林澤廚藝的,也十分高興,主動提議,

“正好,去我家池塘捉幾條魚,藕也熟了,再掰幾節藕,洛哥兒和珛哥兒小時候最喜歡吃這個了……”

村裏沒賣菜的,吃的都是自家種,林澤家時間少,只在院子裏種些常吃的蔬菜,早吃膩了。

再聽說他媳婦小時候就愛吃東西,林澤馬上點頭,

“行,咱們去捉魚摸藕。還有何哥,我家阿珛小時候還喜歡什麽?你再給我說說……”

順帶趁機多多了解打聽自家媳婦的喜歡,整個村裏除了丈母娘,估計就只有何向峰跟鄭小洛最了解他阿珛了。

“沒問題,你也給我說說怎麽哄小哥兒吧……”

何向峰笑着點頭,拍拍林澤肩膀。

兩個‘沉迷美色’的男人一邊往何家池塘過去,一邊交流怎麽讨媳婦歡心的千古大問題。

*****

何家的池塘挨着一片柳樹林,池塘是自家動手挖的,目地就是随手養點魚和藕改善家裏夥食,所以面積并不算大。

林澤跟着何向峰到的時候,何家池塘邊上還有幾個村民在撈魚摸藕。

這也是何家在村裏人緣不錯的原因之一,村裏吃的都是自家産出,長期食物的單一就需要偶爾吃點其他改善生活,何家池塘養的魚,就是村裏改善生活的選擇之一。

盡管因為舍不得放油鹽做出來的魚并不美味,可擋不住村民長期缺少油水和蛋白質,魚肉好歹也是肉,價格便宜,久而久之吃一次也就不嫌魚腥味了。

“诶,林澤也來撈魚吃啊?這魚就是咱們這些粗人吃的,叔這兒剛摸了一根藕,你拿回去,藕好吃又養人,你以後可是咱們小子的先生了,先生要□□細點兒,不然那啥,辱沒斯文……”

見林澤來,池塘邊幾個村民紛紛熱情打招呼。

村裏人沒讀過書,想跟他搭幾句話,但又怕話說得粗招人嫌棄,就努力絞盡腦汁拽斯文,結果弄了個東施效颦四不像。

林澤剛開始愣是沒明白這吃魚吃藕跟有辱斯文有啥聯系,等反應過來看出村民其實就想他跟他打個招呼熟絡下,頓時沒忍住笑了。

別說,村裏這些大老爺們粗歸粗,但其實挺可愛的。

林澤還挺樂意跟村裏人打招呼的,

“沒事兒,我家就喜歡吃魚,其實這魚才是好東西,做好了比豬肉還好吃,叔們要是不嫌棄,改日讓嬸子來我家裏,我教大家個做魚的法子,好吃又不費油……”

“不嫌棄,這敢情好,林夫子真是太仁義了。”

林澤親民的态度讓村民好感又受寵若驚,直接叫上夫子又把林澤誇了一句。

盡管林澤态度其實跟之前對村民沒區別,都是和煦的态度,但現在林澤身份可不同了。

不僅是秀才,還馬上就是私塾先生,更重要的是他們孩子以後要去林澤的私塾聽免費課學字,距離身份一下子就拉開了。

對老師,家長們本能的都會有種尊敬和讨好,林澤稍稍和善,刷到的好感是以前的數十倍。

村民心裏莫不對林澤越發喜歡和推崇。

雖然林澤不想接受村民的殷勤,但擋不住村民實在太熱情,下河撈魚摸藕這種髒活兒大家主動就幫他做了。

看着面前堆成小山的魚和藕,林澤表示人有時候太受歡迎了也不太好。

他真的很想說,他不怕髒,他就想下水去玩玩泥巴來着……這是作為一個從小在城市長大的人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林澤你不用說謝啦,以後你要那麽辛苦教咱們家那些臭小子學認字,這些髒活累活直接叫我們就行了,真的不用說謝啦,真的不用……”

但很顯然,村民們壓根聽不到林澤的心裏話。

幾個糙漢子雙眼亮亮排排站,一邊說不用感謝,一邊搓手用期待小眼神望着他,分明就是很想求表揚的意思。

“要謝的,為人師表怎能白受恩惠,各位太客氣了。”

林澤努力扯出微笑,內心苦逼。

“不用不用真不用的……”

幾個村裏糙漢子繼續假裝委婉,興奮得黑臉都能看到紅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