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邵雲安明知故問:“大哥,咱大燕國很窮吧?”
蔣康寧嘆息地點點頭:“是啊。上上下下都要銀子,朝廷卻又拿不出銀子,只能征稅,征了稅,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過,朝廷就更窮。”
邵雲安道:“這就是惡性循環。要我說,朝廷要銀子,不能總盯看農戶。農戶靠天吃飯,一家子人再多又能種幾畝田?要想富,就要發展商業。”
“怎麽說?”蔣康寧頓時有些急切。
邵雲安道:“無論哪個朝代,商人都是最會掙錢,也是最有錢的。朝廷大力發展商業,商人們都很有錢,朝廷的稅收重點放在商人身上,那麽不僅農戶的壓力會減輕許多,朝廷的稅收也能有所保障。農戶的壓力減輕了,日子好過了,那于朝廷來說就是安穩。商人雖然交稅多了,但由于朝廷的扶持,他們掙得也多了。朝廷拿收來的稅款建設家園,改善民生,加強軍備,這樣不就國泰民安?”
蔣康寧舔舔嘴:“确實有些道理。但又要如何發展,商業?還有,這大家都去做買賣,那誰來種田?沒有糧是絕對不行的。”
這也是歷史上大部分的朝代都重農輕商的原因。邵雲安道:“咱大燕國的農戶肯定是最多的,就算開放了商業,鼓勵大家做買賣,真正能做起來的又能占多少?這做買賣可不是種田,這其中的講究、彎彎繞繞可不是普通人能做通透的。對農戶來說,有田有地始終是根本。換而之,若朝廷有了錢,一方面鼓勵經商,一方面又加大扶持戶種田,減少稅收,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對農戶來說自然還是種田最好。這是相輔相成的,屆時不僅糧食不會少,反而會多。”
蔣康寧連連點頭,催促:“你繼續說,那要如何發展,商業?”
邵雲安:“發展商業要多管齊下。首先要擴大內需,就是增強大燕國的子民們之間的商業往來,給朝廷增加稅收。舉個例子,果醬和菊花茶就是在大燕國內部銷售,裏正大叔和孫族長家都因此掙了錢,這就是利用內部的需要拉動商業的發展,讓百姓們富裕起來,讓銀子能流動起來。”
蔣康寧點點頭,眼神灼灼。
“其次,是要提高外需。咱們雖然剛打完仗,但不是周邊所有的國家都與我大燕國為敵吧,那些與我大燕國交好,或者來往不多的國家肯定有我大燕國沒有的東西。反之,我大燕國也肯定有他們沒有卻也稀罕的東西,這樣雙邊一來往,一交易,商人都是聞利而動的。我們拿出去的東西可以換來我們沒有的稀罕物,甚至是真金白銀。我們沒有的,從別國拿進來又可以在國內換取真金白銀,這一來一往,錢多了,朝廷就可以多收這部分的稅,不就有錢了?”
蔣康寧看邵雲安的眼神讓王石井再一次有了危機感。
“這第三就是要豐富商業內容,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還是拿果醬和菊花茶舉例。以前沒有這玩意兒,大家也不會想到用這個去掙錢。現在誰都知道菊花茶和果醬掙錢,既然有那麽多人買,那就說明有錢入還是多。只要類似的商業內容豐富起來,那銀子還不是滾滾而來?另外,諸如鹽、糧、礦等這些最賺錢的買賣肯定要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不能讓接觸這些生意的商人掙得盆滿缽滿,真正掌握這些資源的朝廷卻窮得拿不出銀子。這些大宗的買賣是可以交給底下的人去做,但朝廷要保證最大那部分利潤是歸朝廷的。朝廷鼓勵商業活動,那自然會有有頭腦的人想法子去掙錢,我能想出果醬和菊花茶,別人肯定也能想出其他的好點子。”
“還有呢?”蔣康寧的眼裏只有邵雲安了。
“朝廷有錢了,百姓們也有錢了,內部便會安定。外部,我們加強與各國的商業往來,在這過程中發展我們的優勢,有時候,戰争不僅僅是一刀一槍,這商業也能作為武器。若某國的商業特別依賴我大燕國,只要我們一封鎖與他們的交易,他們就會自亂陣腳。以我大燕國的版圖,真要做起生意來,我大燕國肯定是佔據上風才對。”
蔣康寧用力點頭,熱血沸騰。
Advertisement
“朝廷有錢,很多方面就能更順利地進行下去。比如,征兵的時候可以提高軍饷,吸引兵源。此外,若哪家有人從軍,朝廷不僅會給予一定的獎勵,還免一定的田地稅收,若為國戰亡,子女、父母則有撫恤、優待。若為國致殘,朝廷不僅有撫恤金,還可減免幾畝地若千年的稅收,那樣願意從軍的肯定大有人在,有了保障,誰還會聞征兵色變?”
“還有什麽!”
蔣康寧真想看看邵雲安的腦袋裏到底裝了多少“稀奇”的想法。
“同理,若稅收的大頭不是農戶,那麽朝廷在向農戶征人服徭役的時候也可制訂些獎勵措施,這樣朝廷就不會變得很被動。朝廷現在雖然沒錢,國家現在雖然窮,但總有富裕的。就如那個侯爺府,肯定有錢。”
“那我們的第一步就是掙這些有錢人的銀子,然後循序漸進地發展商業。就如趙氏族人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做果醬,越來越多的人掙到了錢;孫氏族人大部分都會做菊花茶,并且已經掙到了錢。如此類推,遲早有一天,有錢人越來越多,百姓的手裏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餘錢,國家越來越富裕。”
邵雲安指指杯中的茶葉:“先不說一蹴而就。如果這茶葉能達到我預期的設想,大哥可以明年就整合永修縣內的所有茶資源,咱們先制出一大批茶,然後大哥舉辦一場品茶會,廣邀全國的茶商和對茶生意感興趣的商人,借此打開永修[新茶]的知名度,這樣不僅帶動了全縣百姓日後種茶、制茶的積極性,最主要的是能讓咱縣的百姓們富裕起來。照此下去,咱永修縣的經驗可以全國推廣,只要盛産茶葉的地方,就能這樣做。茶葉的種類千千萬,大哥品嘗的還只是綠茶的一種,還有紅茶、黑茶、白茶,等等等等,大哥也品嘗了這茶葉了,我相信,這茶葉不僅可以在咱大燕國掀起一番高潮,今後也肯定可以用茶葉到別國換取真金白銀!”
開玩笑,茶葉這東西可是經久不衰出口創彙的好東西啊!
蔣康寧的呼吸都急促了。
“大哥若想打造我們永修茶縣,其實有兩位最大的靠山是誰也比不上的。如果能把這兩位靠山拉入夥,那誰也別想從大哥手上搶走運生意。”
“誰?”
“皇上和翁老太師。”
“雲安!”王石井吓了一跳,這皇上可是能随便言說的。
蔣康寧卻鼓勵:“你說說看。”
“試想,翁老太師邀請三五好友來家中做客,上茶一杯,品茶飲詩或者乾脆來個曲水流觞之類的活動,那些人自然會問這是什麽茶,翁老太爺說是您送的好茶,他再來一手行雲流水的泡茶之法。您說,那些人會不會也想弄這麽一些茶?”
“肯定!”
“翁老太師喝的、從未見過的、又如此顯身份的茶,凡是認為自己算有身份的人,怎麽也會想着去弄茶,那找誰弄,只能找大哥你呀。
再試想,皇上設宴,一人賞賜這麽一杯絕無僅有的茶,言語中再透露出是出自大哥您之手。您想,皇上喝的茶,那絕對是地位的象征呀,到時候別說有錢了,你得先有點地位才能買到吧。
您說,您做這茶生意是不是有兩位最撼動不得的大靠山,還能免費給您打廣告,嗯,招牌。就算以後制茶的人多了,那有錢又有地位的肯定要最好的茶吧。我敢拍胸脯保證,我給大哥您的茶絕對是極品中的極品,特等中的特等,別說一百兩一斤,一千兩一斤還得看您樂意不樂意賣,侯府再厲害又怎樣,他能厲害過皇上和翁老太師麽。所以大哥。我真心建議您能拉這兩位入夥,皇上不是也缺錢麽。”
蔣康寧被邵雲安說的心旌蕩漾,卻手指點他:“你呀你,這種話可千萬不能再說了,小心被人治個藐視聖上之罪。”
邵雲安笑道:“我也就是給大哥提個建議,也不會跟別人說呀。大哥不若等我這酒釀好了,一起拿給皇上和翁老太師品嘗,他二位大神願意入夥,您大哥再接這生意就萬無一失,只等着賺錢吧。”
蔣康寧慢慢收起笑容,正色道:“雲安,你的這份心意,大哥領了。大哥不說什麽日後報答的話,大哥應承你與石井,只要大哥在官位一天,大哥就是你一家的靠山。”
邵雲安:“謝大哥!”
王石井:“謝大哥。”
這邊剛謝完,邵雲安就提要求了:“大哥,我想青哥兒能入‘白月書院’,您給想想法子呗。青哥兒明年就七歲了,去私塾也不是不行吧。”
蔣康寧樂了,想了想說:“你先給我拿些茶,我去給你的岑院長。我先不說是誰給的,等他上了鈎,你的酒也該釀好了,我再拿酒去饞他,屆時你提出這要求,他保管答應。這茶和酒一向是岑院長的心頭好。”
“那就拜托大哥了!這四種品質的茶我每一樣都給大哥您裝一些,您自己留看喝,等酒釀好,大哥品嘗過後,接下來要怎麽做大哥您就只管安排。我這裏四等茶葉有将近七十斤,酒,大桶有三十桶,小桶有十五桶。
“好。大哥也不跟你客氣了,酒釀好後,大哥會親自去京城談(拉)這(靠)筆(山)買(入)賣(夥)。”
“好!”
邵雲安給蔣康寧每一等茶都裝了一茶葉罐,還給蔣康寧裝了一罐子普通菊花茶和五十朵金絲皇菊,又拿了三瓶他存在空間裏的羊奶子果醬。接下來,蔣康寧又與邵雲安就他的商業構想仔細聊了了,只覺茅塞頓開,談得他連年飯都沒心思。直到下午,蔣康寧才帶着邵雲安給他的東西,帶着對未來的熊熊壯志,返回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