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更

與此同時, 段青青通過自己在供銷社做領導的爺爺,低價購入了一批劣質品, 各種各樣的都有, 怎麽被碰了瓷兒的盆兒、把手安裝不合格的暖壺、劃了線的布……

這些既是劣質品, 也是供銷社的處理商品, 內部人員通過低價就可以買到, 不過數量有限,不是哪個人都可以買到就是了。

升學考的成績還沒有出來,盡管段青青已經自覺足夠努力了, 但是對能不能考進高中,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中專那就更不敢想了。

所以在成績沒出來之前, 段青青就已經開始做起了擺地攤的小生意。

用來買貨的錢也是自己平日裏積攢下來的零花錢, 走的是自家爺爺的門路,這些商品雖然都是處理品,每一件都有瑕疵,但是每一件都能用, 放在地攤上賣,既不需要票據, 價錢上也比供銷社裏的優制品便宜, 所以段青青也并不缺乏客源。

不愁在哪進貨,也不愁賣給誰,只是負責擺個攤子而已,這生意可是好做多了。

上輩子段青青做生意的時候, 是跟人家搶錢,這輩子那就真真是在地上撿錢了。

現在做生意真比窩在學校裏上學輕松的多。

更何況上學能夠帶來的益處,現在還摸不着、看不見,但是做生意賺來的錢,那可都在手裏放着呢。

段青青已經可以想象的,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原本的這幾十塊錢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她當然不會認為這生意能夠長久的做下去,供銷社又不是爺爺的,時間久了肯定招人的眼,而且爺爺也快是要退休的年紀了。

她只是打算借助這樣生意,完成了最早期的積累,積累本錢、積累經驗,然後再選做一門合适的生意。

段青青是從上輩子過來的,她雖然不知道在哪個具體的時期,哪樣生意更好做,但是她知道成功的是哪些人。

比如段明啓,這位早早的就成了萬元戶,在她出安全事故的那一年,段明啓已經是億萬富翁了,人家有自己的公司,出門有專車,跟人聯系有諾基亞。

連什麽都不會的方愛愛,都能開好車,都能用上手機。

方明啓這輩子雖然沒有跟方家鬧翻,但是一個小小的鹵味店應該是困不住方明啓的吧,早晚會做起別的生意來,到時候,她跟着學還不行嘛。

Advertisement

段青青信心滿滿,就算是沒考上高中,她的人生也一定跟上輩子不一樣了。

方愛愛正在考場裏奮筆疾書,這一次已經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三次高考了,第一次恢複高考時的時間很是湊巧,被安排在了冬天,而在那之後就全都是夏天進行了。

7月份,差不多已經快要到最熱的時候了,這時候的考場并沒有風扇,都沒有什麽空調,而且還為了防止被外面的聲音幹擾,兩扇門都是緊閉着的,整個教室只開了兩扇窗子,過于悶熱了些。

方愛愛桌子上除了準考證、紙筆和試卷以外,還放了一個軍用水壺,這在考場裏都是很常見的,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是帶着水杯或者是水壺進來。

不一樣的是,方愛愛的水壺裏裝的并非涼白開,而是自家爺爺親自熬制了兩個多小時的桂花酸梅湯。

七月并不是桂花盛開的時候,幹桂花的香味兒并不夠濃厚,所以方大廚又特意往裏放了桂花糖。

除了幹桂花和桂花糖以外,還有洛神花、甘草、陳皮、山楂、冰糖,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烏梅。

老爺子跑遍了海昌市,才買回來二兩算是滿意的烏梅,烏梅的品質受産地的影響很深,而長興的烏梅在全國是出了名的,不過産量卻遠遠不夠供給全國。

想要買到正宗的長興烏梅,只能一家一家的跑,那還得是買家識貨才行。

方愛愛口味略重,喜歡酸的,喜歡辣的,所以爺爺在熬酸梅湯的時候,烏梅的含量要比原本配方中的稍多一些,口感上自然也更酸一些。

烏梅的酸味,桂花的鮮香,還有甘草半甜半澀的口感,全都融彙在了桂花酸梅湯裏。

在這樣的夏日,确實是解暑的佳品。

考試和天氣都是讓人焦灼的,考場上的方愛愛,就靠着一壺壺的桂花酸梅湯續命了。

所有的科目當中,方愛愛最有把握的還是英語,跟去年比起來今年英語的難度還是有所提升的,但也僅僅是這樣了,并沒有到達方愛愛的極限。

她都是希望英語的題目可以再難一點,這樣的話,跟其他考生拉開的距離也就能多一些。

事實上不光是英語,所有的科目難度都略有提升,這也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一屆高考內容是最簡單的,去年就加深了難度,今年又在去年的基礎上加深了難度。

随着社會對于高考的重視,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加高考,考題的難度逐漸加深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畢竟學校就這麽多,總得把絕大多數人篩下去。

終于熬完了在考場上的這兩天,就算是每天都能夠進入深度睡眠的方愛愛,也已經疲憊的不行了,回家第1件事兒就是睡覺。

天知道這筒子樓裏有多熱,因為封閉的不好,冬天冷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到了夏天通風散熱也是問題,房間裏面熱的跟蒸籠一樣。

方愛愛睡的還是上鋪,窗戶開着,門也開着,因為家裏邊有其他人在,連家門也是開着的,就是為了多多散熱通風。

可即便是這樣,照樣熱的人汗流浃背,恨不得跳河裏頭泡澡去。

方愛愛頭一次在入睡之後,沒有進入虛拟空間,腦子昏昏沉沉的,什麽都不想,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等醒過來的時候,背上的汗已經打濕了衣服,頭發都已經打绺了,人也跟着特別煩躁。

原本考完試,人應該比較輕松才對,但現在的情況是,被熱醒的方愛愛心情相當之煩躁,擰着眉頭,打水鎖上房間擦洗了一遍身體,又換上最涼快的連衣裙。

這會兒夜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沒有烈日高照,我照樣也沒有清涼的風吹過來,有的只剩下炎熱。

“先喝碗酸梅湯,咱今兒不在家裏頭吃了,去店裏吃涼面,再去護城河那邊走走,好好涼快涼快,散散暑氣再回來。”王美麗同志也熱的不行。

這天氣也邪門兒了,往年的時候真沒這麽熱,熱到讓人一秒鐘都不想在屋子裏呆下去,那扇子扇出來的風都是熱的。

這種情況下,鹵肉店的生意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這兩天店裏頭主打的已經不是鹵肉了,而是涼面和涼菜。

方明啓前些日子又找門路弄了兩頂吊扇,全都安店裏頭了,一頂安在後廚,另一頂就安在前面,擺了兩套桌椅,想吃涼面的也能在店裏吃,想打包帶回去的,那就自己把盤子把碗拿過來。

生意不好做,之所以這麽熱的天還開着鹵肉店,一是怕流失客源,二也是因為鹵味店裏真比自家的筒子樓涼快。

通風好,再加上有兩頂大吊扇,在鹵味店可比在家裏頭涼快多了。

方愛愛這兩天晚上都是在鹵味店睡的,前面的兩張桌子拼一塊,鋪上被褥那就是床了,方明啓是在後廚,直接打地鋪。

如果不是今天考試結束的時候,鹵味店還開着店門營業呢,方愛愛肯定是回有着大吊扇的鹵味店去睡覺了,而不是回筒子樓,這股子悶熱勁兒,晚上就已經夠熱的了,白天比晚上更甚。

也難怪方愛愛會被熱醒。

方家人還是很會享受的,酸梅湯、涼面,還有從外邊買來的各種冰棍,這個夏天要過得名副其實。

一家人圍坐在大吊扇底下,手上還有一搭沒一搭的扇着扇子,店裏邊的門窗大敞,盡管還是有些熱,但是跟其他人比起來,已經算是舒服的了。

尤其是方明啓的,這位不光是光着膀子,還穿着拖鞋、大褲衩,相當的不拘小節。

以前為了體現鹵味店的衛生,還得加個圍裙、戴個帽子,方愛愛連口罩都要帶,這幾天就沒這個講究了,人都熱成這樣了,何苦再難為自己。

在鄰居們和過往的路人們看來,方家這一撮人,都有點兒過分矯情了,人人都過夏天,人人也都覺得熱,可往常該幹什麽,現在還是照樣要幹什麽。

不像方家,又是酸梅湯,又是冰棍,還弄了倆大吊扇,一家人旁的事不做,就知道坐風扇下頭涼快,真是賺點錢不知道怎麽得瑟好了。

得虧是現在人們還沒有‘暴發戶’的概念,不然的話,只是開了一家百年鹵味店的方家,連個小礦都沒有,可能都要被稱之為是暴發戶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