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年
“來來來,大妞妞,到娘這裏來”
孟玉氏拿着個布老虎在前面逗引着閨女往前爬,孟家大妞長出了兩顆乳牙,也初學會了爬,并且在大年初一那天有了大名,孟婉。她的大哥取名孟昌,他們一起去府裏拜年的時候是将軍親自給起的名字。當然小姑娘現在還是不懂得這些的,正努力的往前爬啊爬啊,笑的眉眼彎彎,小胖胳膊一個沒撐住,頭臉着地,也沒哭,咿咿呀呀地扭着扭着翻了身,接着玩。
“大妞妞長大必是個好脾性的閨女,這院裏同住了這麽些日子,統共聽她哭過幾次?”盛娘子磕着南瓜子和林娘子、何娘子等人說道,“我這一胎若是也能生個這般乖巧的小閨女就知足喽”
正月裏軍營裏已經恢複如常了,但擋不住後宅裏的依然熱鬧,軍眷們都湊在一起吃點瓜子唠唠嗑,孩子是婦人們永遠的話題。又加上将軍府剛得了公子,熱鬧喜慶氣更濃些。
“可不是,我這輩子就眼饞有閨女的人家”,趙八萬的媳婦接話,她年紀最長,大兒子都十三了,今年就能跟着出征了,幼子也四歲了,中間兩個也都是小子,沒指望還能生,她丈夫也納了妾室,她基本上當丫頭使,沒兩月腰也粗了、手也起繭子了,臉也黑黃了,看她還敢勾引她男人,勾引個屁!偏生妾室做的活還是家裏最少最輕的,那死鬼開始想說點啥都不好意思張嘴,現在也沒那個性質提了。啊呸,老色鬼!
“你還眼饞?你這兒子都快娶媳婦了,到時候孫子孫女怕你哄不過來的”,張芳義的妻子推她一把,心裏想起了前兩個沒留住的孩子要是還在,也該到了娶妻的年紀了,如今她兒子大的才十歲。
“可不是,你們這一個個的,都快娶兒媳婦了還來眼饞我我閨女,我家那媳婦還不知道出沒出她娘肚子呢”,孟玉氏抱起女兒回道,衆人都是哈哈大笑。
林娘子也跟着抿嘴笑,她丈夫是這裏面級別最低的,她嘴上也不伶俐,便經常只聽不說,摸索着肚子想,第一胎她還是想要個兒子的。
又說起副帥家的公子,“據說生下來就有五斤,胖虎呢,哭聲也響亮,我家那口子說在前院都能聽見”,趙娘子連說帶比劃,“說回來,你們都預備啥走月子禮了?我這生怕薄了”
“左不過些項圈、長命鎖之物,還備了些補品,聽城裏那些夫人講她們這裏都是這般送的”,何娘子笑道,“若是按照咱們老家那裏習俗怕是不妥了”
“我就是這麽說”,盛娘子接話,“那時比不得現在,那時送一籃子雞子都是重禮呢,但我琢磨着總要帶些自己心意的,鞋帽小衣也使得”
“是這話”,張娘子點頭,衆人心中各自合計,林娘子便認真聽着一一記下。
“原都在這裏,我說去何嫂子家竟不見人”,外面幾個婦人,人未到聲先進來。
“俞大嫂,快,進來,這裏啊沒你都少了熱鬧,怪想你的”,孟玉氏起身相迎和她逗趣,卻見她後面還有兩個女子。
“來給我看看,哪兒想我了”,俞傑娘子伸手擰她臉蛋,“就你這張嘴”,玩笑了一下,進門和衆人斯見,又介紹,“這是萬家姑娘,陳娘子,大家在府裏見過的”
其實大家都看見她們了,她們兩個的氣質明顯與這一屋子人都不是一國的,一樣的衣服首飾她們穿戴了,就顯得這屋裏人村土了,這是幾代人養出來的氣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見過各位夫人,之前家中未過百日孝期,不敢造次登門,如今方來給各位夫人拜個年”,萬紅湖和萬五娘盈盈一福禮。
“萬家姑娘這是客套了”,張娘子和何娘子趕緊上前扶起,“既都在副帥麾下,咱們便都是自己人,來來,這邊坐”
“五嬸,上茶”,孟玉氏便也招呼着,心想着大概這輩子自己是不可能成萬姑娘這樣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這也沒啥。
“這是孟嫂子家閨女吧?真俊”,萬紅湖看到小床上穿的一身紅彤彤的小女娃歪着頭好奇的看着她,樣子可愛,“嫂子,我能抱抱嗎?”
“大妞妞,來叫姨姨”,孟玉氏抱起女兒放到她懷裏,見着萬紅湖有些冷清的臉瞬間就融化了,笑着和大家道“哎呀,大妞妞對着我笑了,還吐泡泡”,這一屋子婦人便也笑了,這其實也是個鄰家姑娘嘛。
“沒備的正式禮物,這個就給大妞妞玩吧”,退下手上的镯子,孟玉氏忙推辭,推辭不過便提大妞妞謝過了。
萬将軍還沒妻室,便是萬家姑娘趁着年節将營中夠級別的人家都正式拜訪了一遍,就算徹底在這安劄了,後宅之中有事萬姑娘便也随奉着,雖然有時也覺得少點共同語言,但她也是武将家出身,沒那麽多事,而別人也覺得她還是姑娘家,說不來家長裏短也正常。
與往年不同,這個年開始,孟家開始有不少孟嘯卿的下屬們來拜年,這些人也各自不同。孟嘯卿與她先交了底,讓她區分對待。
一般的,也就是來拜個年,孟玉氏便熱茶招待,微笑對人;還有來送禮的,便有收也有回贈相當東西的;再好一些,帶着家眷來,她和母親便準備了紅包,說着“既叫我一聲大嫂,叫我娘一聲大娘,便如自家兄弟一般,這壓歲錢難道不該得?”便樂呵的收下了。如上次的那個高瘦個子的袁嶺就是帶着新婚媳婦第一次正式上門,這紅包又要重些,裝在盒子裏一對金鳳镯。
“謝過大嫂”,那新娘子楊氏福身接了,她就是本地人,小門小戶的但也過得去,某日忽然被袁嶺看上了,他又沒個父母兄嫂,便央求孟嘯卿請了孟玉氏托了媒人上門說親,楊家小門小戶原也得罪不起軍爺,又見對方客氣,聘禮俱全,小夥子也不錯,樂的同意了,年前成了親。
孟玉氏看楊氏和袁嶺,看來是過得還不錯。
“有個短缺的、或是甚事不急找到袁兄弟的,便來嫂子這裏,以後也常來說說話,回去好好過日子”,孟玉氏真個如長嫂般叮囑,小兩口一一應下。
再者如李三省家這樣的,是過命的交情反倒容易招待了,兩口子帶着妹妹來一起吃了頓晚飯,小喝了點酒。如此這般,出了正月,府裏擺滿月酒,孟玉氏終于見到了将軍府的長公子,也又見到了程老夫人和兩位少夫人,她們各有府邸,孟玉氏不常能見到她們。
将軍、夫人都是節儉的人,滿月酒擺的也簡單,只營裏的将領和城中幾個士紳在前院,夫人們在後院,營中的兵士們每人加了一碗肉同賀。
菜只有鐘州菜和慶陵菜兩種,八碟四碗,這絕對是府裏最最高級別的待遇了,有了兒子就是不一樣,孟玉氏心中一樂。
“各位夫人,請”,侯家的大夫人身體不好難得出來招待,今日也是笑意盈盈。
“請”
婦人們是甚少飲酒的,不過和聊天用些菜飯,聲音是習慣了敞亮的,金夫人微微皺眉,但很快又松開了,自己優雅的用餐好似不在意周圍人吃的不雅觀,二夫人就帶着鄙夷了,她先時因着女兒婚事被個鄉下粗婦打了臉,氣一直不順,看這個吃飯吧唧嘴,看那個含着飯說話,蒼天,她真不想和這些人一起。
“用你自己的飯”聽到大嫂沉聲警告,二夫人只得再咽下一口氣,自己兒子如今也投軍了,她就不行前程會差了。
程老夫人與各位夫人言笑飲酒,面色卻更不如上次,丈夫去世,親生兒子還小,繼子帶着娘家兄弟與女婿又各自為政,她不是沒感覺到軍中的緊張氣氛,但她真的是無能為力。
“長公子出來了”,周嫂子抱着襁褓包着的嬰兒來這屋裏,衆夫人都上前看看,不過說些“福氣、造化、聰慧”的吉利話,其實誰都知道一個剛滿月的嬰兒能看出什麽,又不是哪吒轉世。
這孩子倒是更像爹,長得像膚色也像,連哭起來那大聲都像,這是孟玉氏第一眼見長公子心裏給的評價,還有個寬額頭。
長公子很快又被抱前院去了,将軍親自接過,一臉慈祥,看的下屬們心裏都直哆嗦,不怪将軍近來都好說話了。
“我亦有後矣!”侯破軍難得喝了三碗酒,帶着酒氣感慨,“此子以後也要多賴諸位幫扶,來冉誠,你抱着弟弟和諸位叔父伯父們見見”
“是,四叔”,侯冉誠都少了往日的陰沉氣息,微笑着接過堂弟到各桌上見人。堂弟軟軟的,和妹妹小時候一樣,呵呵,就是比妹妹黑些。
“來,咱們齊賀将軍喜得貴子,賀侯家軍得少主”,張芳義帶頭舉杯,留守的衆将齊賀。
衆人看了瞪着大眼睛的嬰孩兒,倒是挺精神的,主公有後當然是好事。
宴席結束,各家散去,還不能總下地的鄭英娘哄睡兒子,看着仆婦們收拾月子禮,金玉寶石都有,再怎樣打了幾年仗也置備了些家資了,鄭英娘命人一筆筆登記好,入庫。還有些小衣服鞋帽,這些倒多是自己做得了,是長輩心意,料子都很好,手藝也不錯。
“這個虎頭鞋是誰家的?看着真機靈”,眼睛活靈活現的。
“奴婢也這麽說,是孟校官家的”
“那就是了,玉老夫人針線甚好,多半是她的活計了,單放着吧,大些再穿”
“是”,今日長公子穿的是大夫人做的衣服。
鄭英娘輕輕拿起兒子的小手吻了吻,許久不語,兒子是這世間僅剩的她唯一有血脈親緣的人,世間雖大,都活下去卻為何這般艱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消息準确?”侯破軍大喜。
“确實,他回信了”,張芳義是急忙返回來的,急急呈上一張泥封的信件,大事可成矣。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