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提出分家

賀文湛這也是頭一次見朱成钰,聽了琳琅問,便道:“那是袁州都督朱墉家的二公子,叫朱成钰。”

琳琅“唔”了一聲,偏頭問道:“咱們家以前跟朱家沒來往呀,他來做什麽?”

賀文湛便笑着撫她的頭發,“他是你三伯在路上碰見的,正好救了你三伯的性命就一路同行,他們在京城的住處還沒收拾出來,就先在這裏住一晚。說是先代朱墉拜望老太爺,等朱墉到了京城,再來親自拜會。”

琳琅聽了不再多問,心裏卻是嗤笑。朱家的手段還是那樣,但凡想攀有名望的前輩,都要派出朱成钰打頭陣。朱成钰很能裝模作樣的讨老人家歡心,又還是個少年的身份,先鋪墊好由頭,朱墉出馬時就不顯突兀了。

關于朱家的事千頭萬緒,是時候好好琢磨琢磨了!

次日果然辦起了家宴,因是夏末秋初,後園裏景致好,便安排在那裏。

賀文清雖是庶子,到底有出息掙了功名,他難得回京一趟,老太爺自然高興。外面祖孫三代的男丁擺開宴席,拿十八扇山水屏風隔出的內廳裏便是女眷了。

其實女眷也就是那些人,老夫人和大房的幾位都是如常,三夫人因為賀文清到來而高興,比尋常喜氣了許多,就連賀珊瑚都不似平實少言寡語,難得的笑臉鮮衣,露出花樣年華該有的氣息。賀文清帶來的那位窈窕婦人是他随行的妾室,姓柳名嫣,據說是當地一位落魄秀才的閨女,恭恭敬敬的侍候着,倒不突兀。

二房母女自打禁足後極少出門,就連賀衛琨的妻子安氏都不怎麽出現,這回二夫人帶着賀瑾瑜出來,因有老太爺先前的休妻命令在,娘兒兩個的臉色都不怎麽好。

琳琅也是許久沒見賀瑾瑜了,上回還是她從拱門裏面沖出來,拿着銀針想劃花她的臉,心緒激烈而氣勢洶洶。經這許多天的禁足,她變了許多,不再如從前那般熱情好動,整個人仿佛沉甸了許多,不怎麽開口說話,行動規矩疏離,眼神有些空茫。

畢竟是從小玩到大的堂姐,琳琅見慣了濃烈如月季的賀瑾瑜,這會兒看她形容消瘦,竟隐隐生出些同情。

易地而處,賀瑾瑜芳心錯付、行止踏錯未嫁先孕,接着被逼落胎禁足思過,那個男子別說擔當,就連面都沒露過,怎麽說都是可憐。若她沒有遷怒在秦氏頭上,謀算着害秦氏的性命,琳琅還能真心去安慰一番。

琳琅剛剛重活的時候懷着前世的刻骨仇怨,加之二房欲圖加害秦氏,一怒之下就将賀瑾瑜的身孕抖了出來,這會兒想起來,倒是嘆了口氣。

姐妹幾個是圍坐在一桌的,琳琅原本正和賀璇玑說話呢,見賀瑾瑜走來,難免起身招呼。賀玲珑姐妹倆滿懷好奇的打量着賀瑾瑜,倒是賀璇玑伸出手去扶了她一把道:“身子這麽弱,快來坐着。”

琳琅曉得賀璇玑的心性,恩怨分明,做事總留有餘地。羊花藤的事情都落在二夫人頭上,賀璇玑對賀瑾瑜卻是真的同情,吩咐丫鬟倒了熱茶過來,關心道:“二妹妹的病都好了麽?”

賀瑾瑜顯然有些詫異,擡頭看了賀璇玑一眼,仿佛尴尬,又仿佛感激,随即道:“慢慢将養着總會好的,謝謝姐姐記挂。”她的眼神輕飄飄的掃過琳琅,在賀玲珑的臉上停了片刻,卻是什麽話都沒說,低頭喝茶去了。

Advertisement

賀玲珑以前跟賀瑾瑜說親道熱的,這會兒卻也不像以前那麽親近了,雖也湊過去關心,到底透着客氣。而賀瑾瑜的态度,除了最初對賀璇玑的感激一瞥,到後面就全然是冷落客氣了。

琳琅瞧着賀瑾瑜的神情,心裏感慨,豆蔻年華遇到這樣冷情沒有擔當的男子,叫她一人承受所有的屈辱和苦痛,應該是着實令她灰心的。漸漸覺出些傷感,琳琅舀了湯遞過去道:“二姐姐病着,多吃點東西補補。”對面賀瑾瑜看了她一眼,輕飄飄的道:“謝謝六妹妹。”

然後就沒有了下文。

琳琅也不多牽扯,轉頭跟賀珊瑚說話。

她們這一桌氣氛微妙,隔壁也是如此。二夫人先是因為賀瑾瑜的事情閉門思過,後面又被勒令休妻,這會兒賀文濤雖還沒寫休書,這事兒卻是傳遍了的。如今舉家女眷聚在一起,二夫人任是再厚的臉皮,都覺得羞愧尴尬。

倒是老夫人有意照拂,拉着她問長問短,關心備至。

宴廳附近亭臺水榭相連,大夫人特地請了戲班子過來湊趣,倒也喜慶熱鬧。酒過三巡,氣氛有些冷淡,大夫人便着人拿來小鼓花枝,想來個擊鼓傳花取樂。

這頭正忙着呢,忽聽外面傳來碗盞碎裂的聲音,老夫人忙派人去看,小丫鬟片刻即回,回道:“外面二老爺喝了酒,跟老太爺鬧起來了。”

這消息吓了老夫人一跳,忙叫人都停下來,她扶着金燕兒的手要往前面去。

這一停下,屏風外的聲音便清晰傳了過來,就聽二老爺帶着酒意含糊的道:“……慧娘她嫁給我這麽多年,如今連兒媳都有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如何能休她,父親……請你收回成命吧!”他嗓門不低,帶着些微哀求的意思,琳琅掃一眼二夫人,就見她紅着眼眶,正拿帕子拭淚。

外面老太爺不為所動,老夫人也繞過屏風,求情道:“難得一家子聚在一處,和和氣氣的多好,老爺不看老二的面子,也看看琨兒兄妹呀。至不濟,也看看我吧!”她上了年紀的人,說到最後動情,竟也哭了起來,一面又目示賀文濤,想叫他服軟迂回。

哪知賀文濤梗着個脖子,死不認錯,只說二夫人生兒育女勞苦功高,絕不能休棄。老太爺愈發心煩,怒聲道:“我賀家以詩書禮儀傳家,留下那惡婦,總叫家宅不寧。”瞧着老夫人這胡攪蠻纏護短的樣子,愈發氣不打一處來。

當年幾個兒子陸續長成時,正是賀知秋仕途順利公務繁忙時,因賀文瀚是長子,他才留心撮合,娶了大夫人這個名門閨秀。至于次子賀文濤,原本他就不如賀文瀚有出息,況又不是長子,賀知秋便将婚事全權交給了老夫人。

那會兒老夫人娘家已日漸敗落起來,她有意照拂娘家侄女,況覺得大夫人不好拿捏,便将二夫人安氏娶進門來,有點培植臂膀的意思。

賀知秋當時對老夫人還比較放心,也未深究二夫人的底細,後來隐約聽說二夫人在閨中時就潑辣不省事,出過兩件上不得臺面的事情,就有了點成見。

這麽多年下來,二夫人的種種行徑老太爺是看在眼裏的,雖然看不上,卻也不好插手。誰知近來先後鬧出賀瑾瑜行事不正,江氏和秦氏被人加害之事,老太爺的怒火是徹底被點燃了!

養女不教本就是大罪了,誰料二夫人竟還心懷不軌,欲圖加害妯娌長孫?大夫人的娘家和親戚大多位高權重,秦氏的父親是一方大員且與他私教交至深,若真鬧出事來,對賀文瀚和賀文湛的影響不可小觑!如此種種,老太爺對這位二兒媳是半點都忍不下去了。

而今阖府家宴,賀文濤卻酒後昏了頭提起這茬,老太爺既氣二夫人的行徑,又惱賀文濤沒個主見,被一介婦人玩弄于股掌,拍案哼了一聲,怒氣未平。

二老爺是個軟耳朵的人,早年聽了二夫人的挑唆,把一位姨娘和庶女趕到莊子上去住,叫那雙母女命喪黃泉時都不曾心軟,這些年裏對二夫人可謂言聽計從。這會兒見老太爺盛怒,便脫口道:“父親既然覺得慧娘不賢,執意要讓她出了賀府,不如連兒子也一并趕出去吧。”

此言一出,老太爺瞬時驚愕,賀文濤這是要分家了?就連旁邊哭得正傷心的老夫人都停了下來,有些不可置信,“老二你說什麽!”

賀文濤反倒是坦然了,“家裏出了這些事,兒子也沒臉待着了,不如就讓我們夫妻搬出去吧,也免得給父母親添堵。”

外面鴉雀無聲,內廳也是如此。大夫人和秦氏面面相觑,賀璇玑面露驚訝,賀瑾瑜卻是若無其事的喝茶,仿佛早就有此預料。再看二夫人,雖然依舊拿着帕子拭淚,卻已不是方才的哀戚容色了。

所以……琳琅驀然反應過來,賀文濤這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此心了?

挑着這樣的時機說出來,依老太爺的脾性,要麽聽人勸解退一步,要麽就允了他的請求分家,大有箭在弦上之勢。

若果真如此,琳琅倒不得不佩服二夫人了,能将賀文濤拿捏得如此言聽計從,也算是個本事了!

安靜了半晌,外面傳來老太爺冰寒低沉的聲音,“那就搬出去!”旁邊賀文瀚等人勸了幾句,奈何那一對父子都死拗,老夫人說話已然沒了半點用處,大夫人對此更是無可置喙,況且府裏大事全都是賀老太爺說了算,他執意如此,那就是沒有回旋的餘地了。

一場家宴不歡而散,琳琅跟着賀文湛和秦氏回到蘭陵院的時候,手心裏還捏着把汗。

剛才宴散時那陣勢實在是吓人,就連大夫人都如履薄冰,她們一衆小輩更是連呼吸都恨不得屏住。琳琅還記得離開時老夫人那張慘白的臉,她大概不會料到,費心尋來了一個崔莺,引出了卻是這樣的結果。更不會料到,苦心巴力偏疼着的二房,到頭來會給她這樣的答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