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地震(六〕
原來他們一路歷經千辛走出山裏後,才發現鎮上受災更嚴重。他們到趕過去時,還有不少人沒找到。除了鎮政府出面組織大家搜救和自救外,其他的救援一概全無。目前各種通訊工具均中斷,已經沒辦法聯系到外界。聽說鎮裏組織人手去縣裏打探情況,得到的消息是縣裏也自顧不暇,各種損失比鎮上還要大。
江太爺聽完後,沒有出聲,悶頭抽着他的旱煙,煙霧飄蕩在四周,讓屋裏的氣氛更沉重了。
江有柱半躺在床上,焦慮地看着江太爺,“太爺你說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江太爺吐完最後一絲煙,掀起眼皮,嚴厲地看着江有柱:“急什麽?地是裂了,但天塌下來了嗎?我們有田有人,還有老天爺賞的仙人湖,該怎麽過就怎麽過。外力靠不上就靠自己,人生在世哪有不費力就能好好活下去的?”
江有柱慚愧地說:“是是是,太爺教訓的是,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麽辦?”他心裏并不是沒有一點成算,只是有些時候太爺出面會比自己出面更好。
江太爺瞪了他一眼後,轉過頭,問江新華:“新華,你們還有些話沒說出來吧?我不相信這些情況能讓你們都擺出一副要活不活的鬼樣。”
江新華皺起眉頭,“太爺,我們在回來的路上遇到打劫的了。”
“啊!”屋裏衆人都站了起來,除了幾位“出征的壯士”。
江太爺一貫地沉穩被打破,跟着站起來,連問道:“在哪?有多少人?你們有沒有受傷?”
野豬村的王古田忙擺手,“江太爺,我們沒事,你老別擔心。”
“太爺,你別擔心,我們都是見過血的漢子,那幾個弱雞仔大的小子哪能讓我們傷着啊?”一起去的孫長福跟着附和。
“幾個小子?”江有柱關注點在這上面。
“是,那幾個二流子可能是跟蹤我們的,事先就埋伏在鎮外,我們一走過,他們就想來偷襲,被我們暴打了頓。”江新華仔細地說着,“對了,他們手上還有刀,開始我們沒留意,差點被他們傷着。”
“有刀?”江太爺也不抽煙了,整襟坐起來,“後來還遇到打劫的嗎?你們進來的口子有沒有人發現?”
王古田看起來傻傻憨憨的,其實心思挺細膩的,“太爺,我一直都留意着周圍的動境,沒有。”
江太爺松了口氣,筆直的肩膀也跨了下去,“那就好,那就好,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有什麽事等休息好了後再說。對了古田,你回去時喊一下大炮,說我有事和他商量。”
Advertisement
“哎,我們現在就回去。”王古田也是個急性子,話沒說完,人就走到門口了。
王大炮本名叫王袍,是野豬村的村長。他得知消息後,立馬趕了過來,“太爺,有柱叔,一聽到古田那小子的話,我就快馬加鞭趕了過來,應該沒有遲到吧?”
江太爺扯出一絲瞬間即逝的笑容,指着旁邊的椅子對王大炮說:“就你嘴巴會說話,快坐吧,坐下我們好好說道說道。”
“哎,謝謝太爺。”謝過江太爺後,王大炮側過身,問江有柱:“有柱叔,你腿怎麽樣了?我那有些止痛的膏藥,你要不來點?”
江有柱沒好氣地說:“得了吧,你這小子就知道賣乖,行動一次也沒有。”
“有柱叔,你可真冤枉我了,我這些天可是沒消停過,一直把抽空來看看你和太爺的…”兩村都是共祖先的,又親上加親,基本上都有親戚關系,所以王大炮說話也很随意。
“咳咳”眼看着他們越聊越沒邊了,江太爺輕輕咳了兩聲,示意他們言歸正題。等他們安靜後,江太爺才開口:“有柱,大炮,目前這情況,你們說該怎麽辦?總要有個章程才行。”
“太爺,我和叔都聽你的,你拿出個章程,我們執行就行。”王大炮認真地說。
江太爺慢條斯理地說:“你就不怕我把你們村賣了?”
王大炮搖頭,“要賣早八百年就賣了,所以太爺你直接說吧。”
“那好吧,我先說,要有不對的地方你們再商量。”人越老豁達這是一方面,同時也越想要找找存在感,讓小輩們都離不開他,都時時需要他。江太爺現在就是這樣一種心态,所幸的是他雖老卻不糊塗,心智閱歷皆還在,江有柱和王大炮也願意捧着他,尊重他。
“第一這帶回來的消息要馬上告訴全村的人,不能隐瞞;第二村裏新建的房子一律不能建高了,先建個平房,有住就行。倒塌房子的紅磚鋼筋都要收集起來,以後應該能派上用場的,不能浪費了;第三我們應該安排人手,在進村的線路上巡邏,山路暫時不要去管,留在那我們也安全些;第四要督促大家不能把地荒廢掉了,只要有糧食,我們才能好好地活不去。”江太爺噼裏啪啦說了一大堆,說得口幹舌燥。王大炮非常有眼色,太爺話音剛落,他就端着茶杯過來了。
等江太爺喝完茶,江有柱說:“我覺得山上的野獸也是個大麻煩,震得這麽厲害,山上居然沒有什麽野獸跑下來,也不知道它們都躲到哪裏去了,太爺,大炮,我們是不是要組織人手去山上巡視一下。”
王大炮點頭,“叔這點說的很對,還有水的問題我們也要重視起來,是不是能定個制度,輪流用水,越是這種時候,我們兩村一定是團結起來,不能生分了。”
這廂在談論保衛村子大計,那廂江家正在圍着江新華轉。
“好了,我知道的就是這些了,小珊和小娜也還好,人都沒事。”江新華說了一大堆,總算是把一路上所見所聞說完了。“對了,還有那個孫娟,我這次去也見到她了。她一家三口人是沒事,但房子都被震跨了。”
“啊?她肚裏的孩子沒事吧?”江芷本來還想等江新華休息好後,再纏着他打聽孫姐情況的。
江新華想了一下,說:“這個我倒沒問,不過看他們神情,應該沒事吧。”
“房子跨了,那他們現在住在哪呢?”常婕君關切地問。
“她啊,好像是和小澈那個女朋友…叫…叫什麽桐的在一起,住在那個什麽桐家裏。聽那個什麽桐喊她嫂子,估計是有親戚關系吧。”
江澈嘴角直抽搐,“大伯,她叫韓桐,還有她只是我同學,不是我女朋友。”
“女性的朋友不就是女朋友嗎?”江新華大大咧咧地說。
江澈無語中。
從這一天起,日子開始忙碌起來,田裏地裏的農活需要忙,某家蓋房子時需要去幫忙,沒啥事時還需要去清理廢墟,河道也需要清理,河泥塘泥也需要撈上來當肥料,空間裏的活也要忙,事情多到江芷連抱怨的時間都沒了,整個人成了陀螺,一抽,就一直轉。
最辛苦的還是村裏的男人們,除去各種活計外,他們還需要輪班巡邏巡山。
野豬村已經出現幾起餓瘋野獸傷人事件,村裏組織了幾次狩獵,也無濟于事,反倒傷了幾個人,修建圍牆的事又被提了出來。
村裏紅磚這些都還夠,廢棄的屋子不少,直接去扒拉就行了,缺的是水泥。鎮上已經亂成一鍋粥,壓根指望不上。缺少水泥,圍牆沒辦法修建起來,該怎麽辦呢?從這件事上,江芷又總結出一個道理:白須翁和少年窮都是不能欺的,不能小瞧任何人。
別看江大山管不住老婆牛荷香,但他還是挺有本事的。他根據一張舊報紙上長安城牆的新聞,用石灰加糯米漿調制出“代水泥”,拿來修築圍牆,解決了一大難題。
得知此消息後,江芷不禁猛拍自己的腦子,真是傻啊,她也算是半個專業人士,居然還沒有業餘人士聰明,真是蠢到家了,學不能致用,真是白白浪費幾年時光。
“別拍了,雖然術有專攻,你的心思本事都不在你的專業上,所以拍了也白拍,別糟蹋自己腦袋了。”常婕君淡淡地說着,手上的動作也沒停。她在做衣服,用的是江芷買回來的布匹。除了修養期的劉秀蘭,連楊慧林都幫着做家務和農活,呂宋在村裏上工砌圍牆,書傑也沒閑着,他負責照看奶奶,監督奶奶,不許她幹活。幹活的人多了,衣服磨損也快,常婕君又多了個任務,裁剪布料,自己做衣服。
呂薇先前對滞留在村裏,有很大的怨氣。出又出不去,收音機裏都沒信號,也不知道粵省的情況,急得她夠嗆。現在的工作是她好不容易得來了,工資又高,就這樣白白失去,她真不甘心。慢慢地,在常婕君和楊慧林的開導下,她也慢慢放下成見,慢慢融入村裏的生活。
以前有些神叨叨的呂母也不神經了,每天過得很充實,就算不用說土話,憑一口普通話打入三山村的七姑六婆中。呂父腰腿不好,呂薇本來以為他會吃不消會犯病,沒想到他卻堅持了下去,腰腿毛病也減輕了。呂宋常笑話自己這病是閑出來的,現在這一忙碌反倒好了。
書傑也不嚷着回粵省的家了,在這裏,他有好多小夥伴,每天還能溜溜小黑小白,和村裏的小夥伴們玩泥巴捉小鳥……別提玩得多開心了。
江河也像變了個樣。在粵省,江河因為工作壓力大,常整宿整宿的失眠,還有老胃病,每天精神也不好,常唉聲嘆氣愁眉苦臉,對夫妻義務也是能省則省。如今,呂薇覺得當年那個讓她着迷的棒小夥又回來了。
“太奶奶,謝謝你,我之前是太急躁了。”呂薇對常婕君滿懷感激。
常婕君摸着她的頭,淺笑着:“傻孩子,我還謝謝你呢,只有你想明白了,我們大家日子才好過,所以我還謝謝你能想明白,不再鑽牛角尖。”
常婕君面帶微笑,卻笑不見底,遠在金陵的江湖成了她的心病,也不知道小二子怎麽樣了,有沒有傷着,是不是……了。常婕君不願想也不敢想下去,唯願他能平安歸來。
江芷也是,每天在祈求着,若是能做交易,那請把空間收走,讓二哥平安歸來吧!沒有空間,只要全家齊心,總能熬過去的。若少了一份子,過得再幸福也是殘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