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石山懷裏踹着個盒子, 盒子裏放的是小南瓜要上書院的束脩。
小南瓜靠在他腳下,揚頭看着自家阿爹,阿爹說帶他上書院, 但為什麽要躲在這裏, 他不明白。
石山鬼鬼祟祟的在青溪書院已經饒了好幾圈,糾結了半天, 在書院門口處沒看到熟悉的人,才定了定心, 抓了抓頭走出來。
如果有另外一所書院, 石山是一定不會讓小南瓜在這讀書的, 不說別的,就說何隽之那迂腐至極的性格,一直瞧不上他做的事, 在他眼裏他就是糞土,就是破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但自家兒子讀書怎麽說也是一件大事,縣太爺的大夫人也說了, 青溪書院有很多先生夫子的,他又不是讓小南瓜跟着何隽之讀書識字,而且小江的人品氣節确實不錯, 不糾結,就青溪書院了,而且他這次可沒多帶錢,束脩該多少就多少, 絕對不搞特殊。
這幾天正是青溪書院招生入學的日子,青溪書院門口負責登記招生的吳夫子,看着面前的父子倆,捏了捏長長的胡須,笑着問小南瓜“叫什麽名,幾歲了?”
石山推了推小南瓜,讓他自己回答,小南瓜擡頭看了看阿爹,又看了正對着他笑的長胡須老爺爺,奶聲奶氣的回道“我叫小南瓜,今年四歲了”
“哈哈哈,小南瓜?是地裏長的可以吃的南瓜?哈哈哈”
後面的排隊的一家的小孩笑出聲來,小南瓜聽到,躲到石山腿後面,不說話了,石山轉身看了一眼正捂着肚子的笑的小孩,比小南瓜高一些,白白壯壯的,打扮得跟金娃娃似的,脖子上戴得長命鎖鬥大的一個,一看就知道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石山也不會和孩子計較,把躲在他腿後面的小南瓜舉高抱起,騎在自己頭上。
小南瓜抱着自家阿爹的頭,把剛剛的都忘光了,呵呵的直笑。
“吳老……吳夫子,我兒子叫石石,小名南瓜,四歲”石山扶住騎在脖子上的小南瓜,朝吳夫子說道。
石石?這名字真是毫無風雅書香之氣,吳夫子搖了搖頭,如此草率!但還是在紙薄上寫上名字,告訴入學時間和要準備的東西,然後示意下一位。
石山扶着騎在頭上的小南瓜,跑一下,停一下,逗得小南瓜直樂,讓那個嘲笑的小南瓜的孩子也不笑了,眼裏還有些羨慕。
入學要準備不少東西,石山對這些東西不擅長,帶着小南瓜到市集上買筆墨紙硯還有其它雜七雜八的東西,又怕把東西買漏了,還讓小江專門寫了一張清單,對照着清單買,筆墨紙硯、小算盤等等,最後再買個裝書的小書包就行。
一般用的小書包其實也就是稍大點的小布包都是要去布莊訂做,鎮上最大最好的布莊就是關家布莊,石山自然是不會去。
Advertisement
索性就找了另外的一家,店鋪看着小些,是一對夫妻開的,人不多但是也不少,知道石山買的是上書院用的小書包,給石山看了店裏賣得好的款式,選定款式,兩天就能做好。
石山看了全部,幾乎都是小斜挎包,稍微有點差異也就是一些是方形一些是長形,又或者是布料好壞的差異。
雖然這裏的孩子不用像現代那樣包裏有又重又厚的書,但自家兒子本來之前就因為有點營養不良,這書包還是越簡便越省力的好。
和店裏的老板商量了一下,石山在紙上刷刷幾筆,畫出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雙肩背包的圖案。
老板看了一會,對畫上的東西很奇怪,但原理上也就是縫補兩條一指寬的布條,裁縫這些不是什麽難事,明天就可以過來拿了。
————
到了小南瓜去書院的日子,一早,石山在店門口的餌塊攤子忙着,小南瓜背上石山準備的小書包,磨蹭了半天才一臉不願意的出門,他不想去上學,他想在店裏和阿爹在一起賺多多的銀錢,不賺錢就不能吃飽肚子,去書院了就不能幫忙了。
小江一早就等在門口了,現下正在石山旁邊幫忙,做事有條不紊的,他知道小南瓜也是在青溪書院上學,就說以後可以和小南瓜一路去學堂,等下學了再一道回來,也省了石山送小南瓜去書院,小江在的是年輕學子的夏暮堂,小南瓜新入學在春晨堂,就在隔壁,幾步路的距離,石山對小江也放心,于是就答應了下來,現下人已經來等着了。
石山看小南瓜邁着小短腿出來了,手裏的一個餌塊遞了出去,讓後面的人等一會,他給小江和小南瓜卷了兩個有油條有雞蛋的燒餌塊當早飯。
“阿爹,要多多的花生醬,多多的”小南瓜墊起腳尖喊,眼睛盯着餌塊打轉。
“好”石山笑眯眯的應着,我的乖兒子要多少給多少。
排隊的食客也在一旁到“老板,我的也要多放花生醬”濃稠的一大勺花生醬,看着就讓人咽口水。
“好咧”
石山看着一大一小的兩個身影走遠了,愣着看了半天,客人催了才回過神來,繼續卷着餌塊。
早上忙過後,石山懶洋洋的趴在櫃臺上收錢,有些打不起精神,平時小石頭黏他緊,跟出跟進的,現下腿上也沒人靠着,空空的,他還真有些不習慣,心不在焉的,收錢都沒意思,終于能明白那些送孩子去上學還要趴在幼兒園門口看的父母的心情了,真是一顆心都懸着,今天第一天去學堂,不知道能不能交到朋友,有沒有被欺負,小南瓜那麽小,被欺負了肯定也不會回來和他說,唉,石山想着嘆了口氣。
“你這些鹹菜和湯都是免費的?”
一個白胡子老頭,在桌子旁問道。
石山從唉聲嘆氣中打起精神來,從櫃臺上直起身子,看問話的老頭面生得很,但隐隐卻是有一股威嚴在,瞧着一股見過風浪的樣子,一只手上還捏着一串紫檀木的佛珠,是個信佛之人,對石山桌子上的泡菜和湯很是感興趣,免費自取,但是不能浪費,主意不錯,做酒樓吃食生意節儉不浪費,是個做買賣吃食的料,店雖然不大,但也布置得通透舒服,桌椅擦得幹淨亮堂,挑不出什麽錯處。
石山見他四下打量,估計是第一次來,笑着招呼“是的,你看,桌子下的夾層有幹淨的碗和小盤子,你看着能吃多少就夾多少,湯也是免費的,只要不浪費就行”
老頭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把手上捏的紫檀木佛珠纏到手上,端起餐盤,躬下身去,在桌子夾層碼得整整齊齊的碗盤處拿出一個翠綠的小盤子,約莫手掌的大小,翻過來盤子底部印有石記樓的字樣,邊上一圈是搭配翠綠有些淺綠的花樣,看着別致。
這是石山定制的碗盤,以翠綠為主,店裏用的都是一整套,這樣看着舒服。
老頭看了半響,看似很滿意,找了個靠近角落的桌子,身後就是一汪石山定期更換的荷葉荷花。
石山的心一直到小南瓜回來才放下心來,看小南瓜高興的要寫給他看今天先生教的字,還要和他說今天在書院裏交到的新朋友,石山樂呵呵的應着,上了一天書院就感覺不一樣了,恩,吾家有兒初長成啊。
——————
關家大宅,坐落在和溪鎮的貴地,山清水秀,依山傍水,門口朱色獅子立于兩側,看起來氣勢很大,裏面的宅子奢靡大極,一路都是雕欄玉砌,名貴植株和仆人丫鬟無數,進進出出還有不少來報賬的管家和各個莊子的掌櫃。
關老爺子剛剛回來,先是聽了各個鋪子莊子近幾日的情況和進項,交代了幾句就讓人回去了,最後輪到川福樓的掌櫃時,還不待人說什麽,先是讓屋內的其它人出去,随後翻了翻桌上的賬薄。
關家的産業,他已經放手交到了兩個兒子手下讓他們管理着,只是會差不多隔一段時間會過過眼,看看情況。
川福樓的掌櫃等着老爺子開口,好一會,老爺子才把賬本看完,褪下手上的紫檀木佛珠在手裏捏着“生意下滑,進項少了,就找找自己的原因,川福樓做的一直都是老牌子的味道,去學別家什麽店的亂七八糟的,好好琢磨琢磨自家的,大少爺這邊要是有什麽異議,讓他過來找我說!”
掌櫃的上前拿過桌上老爺子已經看完的帳本“老爺子,我知道了”
這邊川福樓的掌櫃剛從屋裏出來,就見關夫人一身貴氣,端着茶走了過來,掌櫃的躬下身喊了聲“夫人”
關夫人看了他一眼,笑着招呼下人送他出去,然後就進了屋。
屋內,關老爺子正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關夫人把茶擺到桌上,沏了杯冒着熱氣的茶,又轉到椅子後面,擡手為關老爺子捏肩。
“老爺,怎麽這麽晚回來?也不讓人跟着”
“讓槐兒以後別再打石記樓的主意,整天做些不三不四的,有這些閑心不如多花點心思在店裏”
“可是,老爺……”
關老爺子知道她要說什麽,自家夫人的脾氣,把槐兒已經寵得不像樣子,慈母多敗兒,出聲打斷“行了!真金不怕火練,自家招牌過硬,怕得旁人搶什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