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奪我應得

青峰山倒不險峻,就是群山重重,千溝萬壑。

上山的道路除開叢林,就是開出來的山田,此時正值秋收,時常能見到山民在田裏勞作。

王瑛手裏的聖旨,是将青峰山三十裏地劃為道觀私産,也就是成了王瑛生母于真人的地盤。

王瑛當時求的是二十裏地,王世績大概覺得二十裏聽起來太小氣,大筆一揮,改成了三十裏。

而三十裏之外,就是王瑛這位長公主的封地了。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王瑛的封地有一個由州城那麽大。

說起來是公主封地裏最大了的。

但卻都在北原和狄部的交界地帶,換成前朝,那就是邊陲地帶,除了有戰亂的危險之外,氣候也是苦寒少雨多風,實在是荒涼又貧瘠。

馬車駛過,在田地裏勞作的山民謹慎地直起腰身,觀察着這一行人。

看到車簾打開,露出姜婆子那張黑瘦的老臉,山民們這才悄悄松了口氣,若無其事地接着幹活。

但在侍衛們看不到的地方,山民偷偷打了個手勢,就有人拔腿走小道朝山上跑去。

青峰觀原本是座小道觀,後來于氏要來這裏出家,這小道觀就被簡單地修繕了下。但也沒比原來大多少,掩映在山谷密林之間,若不是知道路途的,都很難找到地方。

“母親!”

王瑛一進觀門就打聽了于真人在哪兒,三步并作兩步朝藥園趕過去。

藥園是青峰觀後開辟出的小園子,裏頭種滿了各種藥草,如今正值收獲期,園子裏擺放着幾個大大的竹匾,晾曬着三四樣藥草,紅果黃花綠葉,煞是好看。

于真人正拿着個竹鏟子給藥草翻面,聽到這聲喚,就轉過身來,笑道,“瑛娘來了?”

Advertisement

于真人一身素淨的石色道袍,長發用一支竹簪挽起,梳成簡單的發髻,此外別無飾物,卻襯得她眉眼安寧淡雅,肌膚光潔無紋……顯得也不過是三十歲左右。

“母親!”

王瑛這第二聲叫得就帶了點撒嬌的意思了,還一把抱住了于真人,把臉埋在那幹淨柔軟還帶着藥香的道袍裏……

秋陽溫暖,母女倆坐在窗下的大炕上,于真人背靠着炕頭,女兒依偎在她的膝頭,如此親近的時候,一恍也有五六年沒有過了。

而那道明黃絹布聖旨,則被随意地扔在炕角,半掩半開,露出幾個“觀主”“超品”的字樣。

于真人輕輕摸着王瑛的頭發。

“瑛娘,那條路可是不容易……現如今,這日子也算過得去,要不,咱再想想?”

于真人當初面臨被下堂的命運時,是怨憤不甘的。

她甚至都想過了,要在那個貴女進門的時候,一根繩子吊死在老王家的大門口。

她弄不死他們,也要膈應他們一把。

只是,無意中摸出了自己的喜脈,這個未出世的孩子讓她有了另一個想法。

她那時候就想,就算楊氏進門就懷上,那也争不過她,她肚子裏這個一定是長子。

但她要想保住嫡的名份,還要保住這個孩子的命,那就不能再呆在老王家。

最後思來想去,她就走了出家修道這條路。

從老王家出來,身邊帶着的人除了她的陪嫁之外,還有王世績那邊派來的婆子。

婆子的作用自然是盯着她的。

王世績這人,哼,只許他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他。

他可以抛妻另娶,但如果元配琵琶別抱,他是絕對不允的。

盯着倒也正好,不然她肚子裏這個孩子的血脈來歷,她豈不是還得想辦法證明?

後來孩子三個月穩當一點了,婆子果然把消息傳了過去。

王世績倒是假惺惺派人送了用度補品過來,她也不客氣地收下了。

雖說她對這個男人不抱什麽期盼,但這人是她孩子的親爹,天生就該讓親爹養活的,憑什麽不收?

她不光要收,而且等孩子生下來以後,她還要把這個孩子教好,去奪回他應有的一切。

于氏家裏不過是小商人,早前也就開了幾家藥鋪而已。

于氏家中無兄弟,所有的財産都當做了嫁妝帶進了老王家。

王世績起事,于氏傾盡所有,精打細算,賢內助當得可謂挑不出毛病來。

後頭王世績漸漸騰達,用掉的嫁妝,也補回了一些。

于氏出家的時候,怕不好管理,就把那幾間藥鋪都賣掉了。

于氏自己定了個長遠之計,但她的對手楊氏也不是傻的。

楊氏進門沒多久就傳出了喜訊,同樣的也知道了于氏有身孕的消息。

世家出身,對于後院宅鬥那都是高手。

斬草除根,才是自家最後不會落空的保障。

身在小道觀的于氏,還真碰到了好幾次危機。

一次是野獸夜襲小道觀,觀內人有死有傷,幸好于氏精通藥理,一直備着有驅獸的藥草。

第二次是盜匪圍攻,扮成強盜的人武器精良,将道觀團團圍住,先放大火,再來個亂箭齊發,簡直是不給裏頭的人半點活路。

也多虧于氏早有準備,在道觀裏安排下密道,而當天又下起了瓢潑大雨,才算又躲過了一劫。

經此一事,于氏算是認清了,就算她沒有争競之心,對手也不會放過她。

于氏幹脆也培養起了自己的人手。

撿起了從前丢下的醫毒之術。

靠着一手醫術和嫁妝,于氏被附近的山民們奉為于仙姑。

這方圓幾十裏,但凡有個風吹草動,都會被警醒的山民給青峰觀通風報信。

但于氏生下孩子的時候,一看是個閨女,心裏那個雄心壯志就灰了一大片。

等後來過了一個多月,聽說楊氏生的是個兒子,就基本徹底沒什麽想法了。

雖說是個閨女吧,可胖嘟嘟,肉乎乎,能吃能睡還不鬧人。

再長大一點吧,那兩只小眼睛跟剛洗過的葡萄粒一樣,滴溜溜打轉着看人,就是那麽惹人愛,招人疼的。

于氏那顆死了的心就又活了!

閨女怎麽了,那也是嫡長女!

她得給閨女掙個風光的前程!

她把陪嫁的心腹放出去,在各地經營藥材買賣,不起眼的小藥鋪子開了一個又一個。

不求賺多少錢,只求消息靈通,人脈暢通,閨女用得着的時候能頂上!

她是半點也沒想到啊,她家閨女那簡直就是個小仙童。

五六歲的時候,她放在書房的書本,都被閨女看過一遍了。

到了八九歲,閨女就能給家裏的藥鋪出主意,想法子。

比如說,把一些常用方子做成方便攜帶的藥丸子,紗布用止血的藥草熬煮過,弄成小卷小卷的擺在鋪子裏頭賣……

這不聲不響,不招人眼的,居然獲利不少!

到了十來歲的時候,那更是不得了,自己就能上山打獵,設套子……

琴棋女紅,樣樣不會,可騎馬射箭拳腳,卻跟個小子似的虎勁十足。

連教她拳腳的師父都換了好幾個。

她本來是想把女兒培養成大家主母來着,可養着養着,就發現越來越不按她的想法來了。

但細一想這樣也蠻好。

眼下世道亂紛紛的,女兒家也得有自保之力啊!

但女兒的異常之處,她是瞞得死緊,務求半點風聲也不能傳到北原城的王家那邊。

至少當初那個從王家跟來的眼線老婆子,早在女兒五歲的時候就讓她使計給弄回王家去了。

本來想着等到十七八歲的時候,再去信求求王世績,給閨女尋個長相英俊的年輕武将就好。

再怎麽說瑛娘也是王家嫡長女,低嫁給個武将,是怎麽都吃不了虧。

誰知道那個狠心賊王世績,把瑛娘接回去,居然打的是和親到狄人那邊,換他的戰馬的主意!

等她知道消息的時候,這人都送到狄部去了!

瑛娘還特意留了信給她,讓她不要慌,說早有對策,用不了多久就有她的消息。

她那幾個月當真是以淚洗面,度日如年!

恨得她做了王世績和大楊氏的小人,一天都要紮個十遍八回的!

所幸幾個月後,果然收到了瑛娘的消息,說是那個狄部的什麽王已經死了,狄部那邊亂成一團,瑛娘帶着自己的心腹,躲在了個安全的地方,要等沒那麽亂了,再回來。

這一等就是兩年!

雖說她也不知道瑛娘在狄部那邊是怎麽過的吧,但回來的瑛娘,不光是曬黑了,個頭長了,說話行事,都比從前有氣勢多了!

還從狄部那邊帶回了一批狄人。

這些狄人有的都說不利索中原話,可不知道是怎麽弄的,居然對瑛娘忠心耿耿!

那會兒她就覺得迷糊啊,就拉着瑛娘問了。

既然能攪和的狄部大亂,那當初要是瑛娘不想去和親,肯定也是有辦法的吧?

瑛娘卻笑着反問她,“母親難道不想拿回咱們應有的東西嗎?”

瑛娘說的時候,眼裏似有一團野火,灼燒得旺盛。

也把她心裏的火焰,給點着了!

她當然想拿回自己母女本該得的東西了!

大楊氏得了妻位,還不放過她,要不是她自己命大,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女兒又怎麽樣?前前朝,不是還出過女皇麽?

既然瑛娘連小娘子的名聲都不在乎,她一個出家的道姑還怕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