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脫穎而出

“姐姐, 妹妹我來看看你!”

小楊妃倒是能舍得下臉來,進殿來目光一轉就瞅見了皇後,立馬眼中帶了淚花, 情深意切地嚷出了聲。

皇後的目光緊緊盯着小楊妃, 仿佛恨不得射出刀子來, 把這個佇在她殿裏的女人給戳死。

“姐姐一向身體康健,怎麽突然一下子就……”

小楊妃撲到榻前, 仔仔細細地瞧着皇後那病入膏肓的模樣, 眼中泛起愉快的光芒, 可發出來的話語卻十分悲傷。

皇後咬緊牙關, 才能讓自己不發出唔唔的聲音, 好引來這個宿敵的笑話。

她動彈不得,又罵不出囫囵話, 只好用兇惡的眼神死死地瞪着對方。

然而小楊妃的慰問熱情不減,一會兒摸摸被子的薄厚,一會又去探探皇後的額頭,又轉身問宮女好些個大事小情。

“都吃了些什麽?”

“夜裏睡得可好?”

“一天起夜幾次, 沐浴呢?誰伺候的?”

大皇子聽得渾身直起雞皮疙瘩,最終還是頂不住,敗下陣來。

他給內侍和宮女們使了個好生照看的眼神,這才向小楊妃拱了拱手, 表示告辭。

他并不擔心,小楊妃會在衆目睽睽之下,會對中風的母後動什麽手腳。

畢竟, 早年的時候,小楊氏給大楊氏捧痰盂倒馬桶的時候都沒動手腳,這會兒小楊氏好不容易熬成貴妃,還有皇子皇女,再怎麽傻也不會當衆自毀前程的。

她要是真敢動手了,那倒是省了他再對付她和老五了。

Advertisement

大皇子一走,小楊妃就輕拍了兩下皇後的手。

“姐姐,妹妹是真沒想到啊,似姐姐這般高貴優雅的人,怎麽就能得了這個病?”

“這可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

“想當初,咱姐妹都沒出閣的時候,咱們楊家,幾百年的世家,咱家的正院,花園……不比皇宮差啊……”

“姐姐嫁到江家的時候,那婚禮多盛大啊,小妹我沒資格上席,就躲在廚房幫忙,還分到了一塊喜餅,那個滋味,實在是香甜可口啊……”

小楊妃拉着大楊氏的手,絮絮叨叨地說着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兒。

這些話,初聽起來,那就是姐妹敘舊,沒什麽毛病。

況且太醫也說了,皇後娘娘這樣躺在床上,不說不動,對恢複也沒好處,最好是有親近之人在旁邊陪着說話談天。

因此雖然旁邊侍候的人覺得哪裏不對,也不敢作主開口要趕小楊妃走。

小楊妃這一唠,從姐妹倆年輕的時候,一直唠到了現如今。

“姐姐一片慈母心腸,心憂大皇子體弱,四處為大皇子尋找神醫……這個妹妹也是知道的,像那個白神醫,實在是不成個樣子,明知道姐姐在找他,也不說自己尋上門來,還要到處亂跑,哎呀,莫說姐姐,就是妹妹我,也替皇後姐姐幹着急呀!”

小楊妃說着,雙眼就直勾勾地瞧向皇後,滿滿的都是興災樂禍。

皇後本來心煩小楊妃,可又發不出聲來趕不走這人,就只當是聽和尚念經了。

誰知道小楊妃居然提到了白神醫!

她怎麽會知道白神醫?

皇後心中一凜,半眯着的眼睛也瞬間大睜。

忽然一個激靈,全身都似掉進了冰窖。

是她!

是她做了手腳!

她派去的人先前一直都找不到白神醫,可卻恰好在來到洛京兩個來月的時候,又聽說了白神醫的蹤跡,且一尋就着,她還當是運氣格外好呢。

沒想到,是這賤人動的手腳!

那個白神醫,竟是小賤人安排的!

可皇兒服了白神醫的藥,也實實在在的是好轉了……等等!

白神醫的那封信上說,他給大皇子用的湯藥,雖說是能慢慢調理大皇子的先天不足……

皇後想到這四個字,就恨得沒有早把白神醫給弄死。

白神醫說,他的湯藥也有不好的用處,那就是暫時讓大皇子不能生育。

本來他想着等大皇子調理得差不多就能斷了這副藥方了,誰知道居然傳出了王美人有孕的好消息。

白神醫在信裏說,他不敢欺騙皇後娘娘和殿下,所以在信上據實以告,可又怕這等辛秘之事讓他知道了,小命不保,所以就不告而別,逃之夭夭!

小楊氏這一番做作,讓她全明白了。

這就是一個局。

一個氣得她中風還沒地方告狀的連環局。

再想得深一點,王美人跟侍衛私通,說不準也有小楊氏的手段在。

皇後氣血攻心,就要張嘴大罵,擡手便打。

然而力不從心,身子不聽使喚,她的暴怒,也就是顫巍巍擡起了一只手,歪嘴張開了道縫,口水就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

“哎呀!快擦擦,皇後姐姐你是想說什麽呢?別急,小妹準能猜着個七七八八。”

小楊氏還殷勤地摸出自己的帕子來替皇後擦拭,可跟皇後對視的目光仍然是挑釁和喜悅的。

你,你怎麽敢!

皇後雙眸似淬了毒火。

我,我怎麽不敢?

小楊氏笑得更歡暢。

當初你這惡婆娘對我老五下手,不也是挺敢的嗎?

都是殺人不見血的手段,你會用我就不會嗎?

怎麽樣?你再憤怒又有什麽用?

有能耐你跳起來打我呀!

實話告訴你,老娘不光要坑得你中風,老娘還知道你那好兒子,為了那虛飄的富貴,還準備硬生生地接下這頂綠帽子!讓你當便宜祖母呢!

這樣倒好,等那娃兒生出來,她再捅出去,就看看你們娘倆還怎麽有臉在宮裏立足!

目光交戰,腦補更佳。

大楊氏喉中一甜,一口老血就噴湧而出……

蘊秀宮中,洋溢着不言而喻的輕松快活。

這兩天,雖說貴妃娘娘被禁了足,可貴妃娘娘卻是心情好得很。

給做了道不錯的羹湯,有賞。

修剪花草看着清爽了,有賞。

宮裏上下,兩天就有十來個人都拿到了貴妃娘娘的賞賜。

樂呵歸樂呵,大夥兒也都明白這是什麽原因。

原先皇後娘娘雖中了風,但太醫說了,好好調養說不準還能恢複。

可自打貴妃去探望過皇後之後,雖說什麽都沒幹,只是陪着說了些話,皇後的病情就加重了。

這會兒都是半昏半醒的,太醫們會診過後,都愁眉苦臉的,說往後怕是就只能這樣了。

一個躺在床上沒清醒時候的皇後,跟死了有啥差別?

所以說後宮裏頭,從此就是貴妃娘娘最大了!

皇上雖把貴妃禁了足,免得她再去探病,但貴妃娘娘的心情可不就好得很麽?

大皇子侍疾了幾日,發現皇後始終未清醒,因為生活不能自理,換洗再勤也難免有些不大好聞的味道出來。

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大皇子本身嬌養長大,從沒吃過什麽苦頭,這之後再來,就是點個卯而已,在殿門口晃蕩一圈,行個禮再張望下,叮囑內侍宮女們好生伺候娘娘,就拔腿走人了……

“她也有今日!”

小楊氏打聽到皇後和大皇子之間的種種,更是解氣得很。

“娘娘大喜,西北傳來捷報,五皇子殿下,大獲全勝,已将那夥作亂的流寇都殲滅了!估計再有幾日就能得勝回朝了!”

內侍得了好消息就屁颠颠地趕來報喜,小楊氏果然大喜,一出手就是兩個金錠。

大小楊氏,以及大皇子之間的事,自然瞞不了王世績的耳朵。

小楊氏自打生下五皇子之後,就再也沒去大楊氏面前作小伏低過。

皇後這一中風,小楊氏倒跑去敘什麽姐妹情,王世績自然也是不信的。

但皇後病情雖惡化了,小楊氏也沒做什麽明面上過分的事兒,王世績只能罰她禁足兩個月。

就算是五皇子派人傳了喜報回朝,王世績也沒覺得怎麽樣。

幾百個人的流寇而已……就是一頭驢當主帥,也能打勝了吧。

相反王世績的心情很低落。

先是愛馬患病将死,又有皇後中風癱倒。

再知道大皇子對生母如此涼薄,五皇子難成大器……

王世績的心也涼啊!

他心情不好,可不就得找人開解?

新進宮的小美人們倒是努力想讨好,可畢竟在讨好皇上這方面是新手,有些不得要領。

寧嫔就脫穎而出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