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十六、地标

不管在哪個時代,舉國之力發動起來都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財富神殿大主教前腳剛走, 後腳一群群商隊就駐進了長安鎮, 油鹽醬醋香料布匹糧食等再也不用讓金移和護衛隊去費心費力去跑一趟又一趟, 商隊會定時定點前來兜售。

還有腦子靈活的,幹脆直接在商業街租下店鋪開店。

時玉和霍辭來者不拒, 只要遵守長安鎮的規矩,登記身份,別說開店, 直接一家搬過來常住都行。

這些商家的注入, 也很快刺激到了原來的居民。

之前教廷和貴族們的豪爽讓那些做買賣的大賺了一筆, 其他人看在眼裏無比眼熱,原本一個街都填不滿的商業街迅速租賃了出去。

對于本地居民, 時玉和霍辭給他們的政策非常寬容, 可以準許他們先試營再交租, 期限也很寬泛, 足足三個月,租金也比非長安鎮居民要低近一半。

一時間空蕩蕩的商業街迅速發展了起來。

與此同時兩人跟財富神殿大主教私下約定好的奴隸也源源不斷運來了長安鎮。

時玉和霍辭現階段沒有辦法光明正大增添人口, 尤其自由民, 就算願意來, 他們也不能收, 只能用奴隸來填補。

人販商得到財富神殿指示, 将大批量的奴隸運了過來。

至于為什麽購買奴隸,兩人給出的理由很充分,為了給工廠填補人手, 尤其造紙廠和印刷廠,否則諸位主教和貴族想要印書必須排隊等待,還有他們想要的瓷器香皂等等。

享受到了新紙張的便捷,香皂帶來的潔淨,主教和貴族們當然不願意等,當即同意了,奴隸而已,對他們來說可能還比不上鐘愛的馬匹。

甚至相鄰比較近的幾個王子當場表示願意免費送勞力來,尤其黑石公國,綠河對岸就是黑石公國領地,長安鎮有碼頭有船,可以直接劃到對岸接人。

時玉和霍辭自然不會拒絕,不管這些人是真心還是假意,給他們的是真奴隸還是假間諜,反正到了這裏幹活是真的,他們并沒有撒謊,不怕被發現什麽。

短短兩個月,長安鎮的人口從原來的三千激增到了一萬。

Advertisement

其中奴隸占了大半,剩下小半除了來行商的商隊,便是好奇來游玩的貴族。

主教們和黛麗德公主一行回去後給他們正了名,一時間長安鎮名聲大噪,從貴族到平民趨之若鹜。

好在時玉和霍辭早有預防,主動要求主教和貴族們回去幫忙,暫時遏制人潮湧向長安鎮。

同時也算間接表明他們除了宣揚和平女神教義外并沒有其它意思。

教廷和貴族對此樂見其成,尤其幾個屬官,聽到他們這麽說明顯松了口氣,顯然護衛隊的表現将他們吓住了。

蜜金大帝直接下達旨意,不允許未獲得批準的貴族和自由民前往長安鎮,而他本人托人送來信件,表達了對神使的尊敬和對神界的向往,遺憾如果不是身體不便遠行,會親自過來。

時玉和霍辭對他來不來沒有半毛錢興趣,評價了一下這位大帝字寫的不錯外,就放到了一邊。

大帝帶頭,各大公們也緊随其後,他們倒是想來,奈何大帝不準許,只能歇菜。

時玉将所有信擺到一起,逐字逐句看過去,被霍辭刺激到,他最近培養起了什麽都要深入分析一下的習慣。

看完最後一封,他眯起眼:“還真被你猜中了。”

果然大帝和這些大公的關系沒有衆人描述的那麽主仆情深,這位大帝很忌憚他們,不然為什麽限制他們來長安鎮,他自己身體不好,大公們可不是。

因為大帝的指令,遷移潮被遏制,能拿到通行令來游玩的基本都是貴族,而且大都是從帝國來的貴族,長安鎮所在的藍頸公國,獲得批準的只有雷奧尼斯和奧菲娜。

簡直明晃晃警告這些大公,不要指望私自從他們這裏學到什麽。

不過這樣正合了時玉和霍辭打算打造景區的意圖,長安鎮還沒有完全建設好,就算給他們幾萬十幾萬的居民,他們也沒法保證能立刻井井有條管理好。

先從旅游業着手,一步步慢慢改造。

為了迎接游客,小鎮預留下來的空白區域終于有了用,一棟棟客棧被填補上去。

游戲裏客棧分為兩種,一種普通客棧,貼圖跟古裝劇裏的客棧一樣,二層小樓,門大開着,也幸好門開着,能隐約看到內部的陳設,具現化後完整填補了出來,不至于空白。

另一種是豪華客棧,類似四合院,前面是招待吃飯的正廳,穿過正廳中間有寬敞的院子,院子三面是金瓦紅牆的二層小樓,非常華麗。

還附帶一個後院,馬廄水槽一應俱全。

除了房屋內部一片空白外沒別的毛病。

好在現在建工隊也鍛煉出來了,內部裝修一把好手——外部建造基本被時玉和霍辭承包,加上來了大批新勞工,很快将內部裝修好。

鑒于長安鎮不大,沒必要到處建客棧,兩人幹脆将客棧聚集在一個區域,普通客棧和豪華客棧各占一半。

時玉和霍辭并沒有設置豪華客棧只能貴族入住的規矩,但是兩種客棧價格擺出來,自然而然便有了區分。

除了客棧,趕在游客來之前,兩人還花大價建造了兩個地标建築。

一個是客家土樓,一個是留園。

土樓一比一還原,留園屬于縮小精簡版,兩人估摸着還沒有原版一半大。

地标建築需要的材料和金幣數量巨大,而且分工期,土樓需要兩期,留園需要三期。

幸好有源源不斷輸送來的奴隸,幾乎一送來就被時玉和霍辭打發送去燒制磚瓦陶瓷或者伐木采石。

花了整整一個半月,趕在游客來之前将兩個地标建了起來。

具現化建造不需要等時間,兩人備好材料一次成型。

圓形的土樓一瞬間拔地而起,驚呆了所有居民。

相比之下留園就沒有這麽震撼,外圍有牆,裏面房屋也不高,不像塔樓和土樓醒目,而且之間已經有了一個大觀園,大家對這種建築已經有了免疫。

不過留園內部的美遠遠超出了大觀園。

畢竟大觀園是時玉和霍辭拼拼湊湊出來的,裏面景色也是兩人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胡亂讓人填補上去的,遠沒有留園精致。

盡管縮小了一半,但标志性的景觀都有。

裏面的湖水再也不用時玉和霍辭用園林拼湊,自然蜿蜒形成,除了荷花還有睡蓮錦鯉。

一草一木随便一個角落,都是一幅畫。

不過大觀園能住人留園不能,只能當成景區欣賞。

但時玉和霍辭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将大門口一番改造,建出檢票口,長安鎮第一個面向全民開放的園林景點就建成了。

還有事先培訓好的工作人員,包括保安保潔等等。

相比之下土樓就有點不太好定位。

單純做景點吧,上下四百多個房間就這麽空着,有點浪費,但讓人住進去,又不方便當景點讓游客參觀。

兩人想了想,最後決定先空着,純粹當景點,以後想到用處再說。

四百多個空白房間,改造起來也是一筆大工程。

目前不劃算也不需要。

土樓同樣設置檢票口,金手指出品的建築并不是永遠堅固不變的,一旦具現化,和正常建築一樣,會腐化會松動,這些收入除了部分充裕小鎮財政外,剩下的備用維護。

時玉和霍辭不希望他們離開後,這些建築被時光腐蝕毀掉。

兩人合計着以後一定要把文物保護這個題目提出來,想想地球歷史上,多少智慧結晶在戰争中被無知愚蠢的人一把火毀掉。

除了建築美化,還有警戒安全問題,雖然做不到五步一崗十步一哨,但每個區域都有值更房和捕快房。

同時每天會有護衛來回巡邏,還有學生們定時定點在每個區內宣讀長安鎮的律法和規定。

時玉對普法看的很重,很多時候很多案件都是由于無知産生的。

長安鎮之外的地方他們管不着,但進了長安鎮就必須遵守長安鎮的規矩。

除此之外還有污水和垃圾的處理,奴隸的安置和教育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讓兩人心力交瘁。

“我總算明白為什麽皇帝要召那麽多官了。”時玉長嘆,“親力親為是要早死的。”

別人一穿越,很快就有各種人才來幫忙,輪到他們,快一年了,還只能靠自己。

“這種跨服穿越就不該搞單穿雙穿,直接群穿幾百幾千人過來還差不多。”他吐槽。

好歹穿到華夏古代文化是相通的,跨服完全從零開始,太費勁了。

霍辭揉揉太陽穴:“等書院裏那幫牧師和神官出來就能輕松一點了,再忍忍。”

時玉揉着騎馬磨紅的大腿:“我覺得是時候研究一波交通工具了。”

長安鎮小,貴族動辄四匹起步的豪華馬車放進來,沒走幾步就會造成擁堵,他們想打造的是類似麗江烏鎮的景區,不需要馬車進來橫沖直撞。

作為神使,他們不能帶頭打破規矩,騎馬已經算逾制。

以後長安鎮會越來越大,為了游客為了居民,交通工具得提上議程。

至于研究哪種,時玉和霍辭意見一致,不打算使用畜力,不管是自行車三輪車還是黃包車,在長安鎮一律使用人力。

兩人将圖紙畫出來交給挑選出來的匠人團隊研究,同時讓商隊幫忙尋找橡膠樹。

既然有土豆有玉米,橡膠樹應該也有,即使和地球上不一樣,也肯定有替代品。

長安鎮在發展,香葵城也在建設。

進入不了長安鎮,許多人紛紛湧向了離長安鎮最近的香葵城,藍頸大公全力支持雷奧尼斯,香葵城的建設可謂神速。

如火如荼的忙碌中,長安鎮迎來了第一批游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