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四十、再建

畫皮帶來的反響異乎尋常的熱烈。

甚至遠遠超過了牛郎織女。

初演結束第二天,整個小鎮都在讨論相關劇情, 第二場售票還沒開始, 外面就排滿了長長的隊伍。

來旅游的旅客也對這部舞臺劇非常滿意, 當天打賞過不夠,第二天又送了花籃, 而且有人為了這部舞臺劇,延遲了回去的時間,連續看了好幾天。

這讓時玉有點驚訝。

他挑選這部的時候, 還擔心加入奇詭元素會讓觀衆覺得不舒服, 排演時弱化了許多, 像女鬼撕下畫皮的恐怖場面直接過濾掉了,沒想到大家反而更感興趣。

當然, 也有可能是畫皮的故事性比牛郎織女強, 牛郎織女只單純着重在愛情上, 雖然也有反派王母出沒, 但級別差的太大,只有被動挨打, 而且結局也算HE, 不至于悲壯到令人耿耿于懷。

畫皮除了愛情, 還有恐怖、鬼怪、複仇等元素, 有仇報仇這種戲碼從古至今經久不衰。

既然大家這麽喜歡, 那就把聊齋系列都放出來?

時玉心想。

唐詩宋詞他沒那個本事全背下來,但電視劇倒是看過不少,什麽新聊齋志異123, 聊齋奇女子,還有單獨提取其中一個故事拍成的電視電影等,他幾乎都記得。

感謝以前認認真真拍劇的導演,感謝那時候還勤勤懇懇出演的演員。

不過寫劇本他不擅長,打算回頭把大綱列出來交給尹諾克和表演班的學生。

他琢磨着也該是時候把表演班正規起來了,不能只培養演員,導演、編劇、服化道等都需要抓起來。

這倒沒什麽難的,就算他沒接觸過娛樂圈,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先把大體的架構建起來,表演班參考那些戲劇學院就行。

“我想再建一個書院。”他去找霍辭,說出自己的想法,“把表演班繪畫班音樂班分出去,歸整成藝校,專門培育藝術生,趁着現在學校人少早分開早制定規矩,免得以後人多亂起來。”

Advertisement

現在已經有不少商人選擇在長安鎮定居,準備将孩子帶過來學習。

而且他們打算等香葵城建好,面向香葵城開放招生。

不讓他們收居民,收學生總可以吧。

以現在書院免費就讀的名聲,到時候可能兩個書院都不夠。

“再建兩棟。”霍辭顯然也想到了,說,“我的想法是,設立四所學校,一所招收十歲到十八歲以下的少年,類似西方以前的文法學校,教授他們簡單的讀寫算,熟讀律法,三年制畢業,我們沒有那麽多時間培養所有孩子,這些孩子也不可能一直念下去。”

時玉點頭表示明白。

人工為主的社會,人力非常重要,平民哪有空閑讓一個孩子花七八年甚至十幾年去念書,何況這個世界又沒有科舉,對平民來說,認識幾個字會點算術能謀生就行了,花錢沒玩沒了的讀書完全是腦子有病。

就算他們書院願意免費支持,但這些十歲到十八歲的少年已經是家裏的勞動主力,不可能讓他們和五六歲的小孩一樣花很多年去學習。

霍辭:“當然如果這些孩子裏真的有天才,我們可以出面讓他繼續念書。”

“然後是正常六加四模式的學校,初中高中合并,分小學中學兩個階段,招收五歲到十歲的孩子。”

“再進一步就是藝術學校和技術學校,從小學升中學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天賦選擇去處,要麽去學藝術,要麽選擇一門手藝,或者繼續讀中學深造,文法學校的學生也一樣,只要願意,都能繼續報考。”

他頓了頓,說:“其實我本來還打算再建一所軍校,但這麽做太明顯了,等學校建起來,到時候從前兩所學校裏挑人出來再培訓好了。”

“體育生!”時玉靈光一閃,“可以借培育體育生的名義來,把那些體育項目都搞出來,足球橄榄球羽毛球已經有了,跑步……短跑不行,沒法讀秒,長跑可以,像馬拉松那樣,不用細到秒吧,不過馬拉松容易出事,這裏可沒有救護車……”

“危險的還是算了,像足球橄榄球這類容易評判的比較方面,或者賽馬射箭?實在不行踢毽子也算一個,跳繩總沒危險了吧……”

霍辭瞧着他天馬行空的模樣,眼裏泛起笑,誇贊道:“你說的對,我們可以培養體育生。”

時玉咳咳兩聲以示謙虛。

然後兩人一番商量,敲定了好了學校的住址,他們打算将四所學校分開來建。

一般來說,當一座學校建起來,會為周圍兩條街帶來經濟增幅,地皮、住宅、商戶等等。

這四所學校,每一所都可預見會為小鎮帶來巨大變化。

兩人調出地圖,按照方位,将即将建設的三所學校放在了西南北四個點。

區域解鎖的主要方向是朝着香葵城延伸的,所以将文法學校建在了西邊,方便以後從香葵城過來的學生。

因為商人和奴隸的湧入,他們已經朝着香葵城的方向解鎖了一半,只是目前建造出來的區域夠用,甚至很多地方還沒有填滿,所以一直沒有真正向西邊拓展。

現在借着建造學校,召集建工隊開始向西邊平地,樹木砍掉石頭拉走,小坡鏟平,大坡修路。

時玉和霍辭已經解鎖了城牆,但是礙于教廷和貴族,兩人決定繼續使用土牆,不過城門的部分倒是可以取巧,使用了金手指,高大的石磚城門瞬間成形。

忽略兩邊的土牆,絕對會以為來到了華夏古代。

跟電視劇裏演得一模一樣,而且還是三洞門,中間正門,兩邊小門,上面三層高的城門樓,飛檐翹角,氣勢宏偉。

唯一的缺點是沒有門。

是的,沒有門。

時玉不知道是畫手偷懶,還是一些城門本身就不帶門,和霍辭看着寬闊的門洞,大眼瞪起了小眼。

沒有門你叫什麽城門,城洞還差不多。

這能防誰?

最後只能一邊讓木匠去研究造門,一邊派護衛輪流值守。

長安鎮北面和東面被高聳連綿的白山遮擋,南面是綠河,西面雖然也有山,但是橫向延伸,而不是豎向,前往香葵城這條路是唯一的正規出路。

不正規出路自然是橫渡綠河,在時玉和霍辭來之前,農奴跨越領地界限,一旦被抓到會直接處決,就算逃到其它領地,也只能去城中依靠力氣或者乞讨為生,所以農奴即使受到再大的壓迫,也不會丢掉土地逃亡。

當然,也不排除真的有人膽大翻山越嶺來尋神使。

但穿越森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極有可能會丢掉性命,再者長安鎮和這個世界的小鎮不同,有人想混進來很難。

自從和教廷貴族達成協議後,時玉和霍辭就着手推廣起了身份牌,幾乎每一個進入長安鎮的人都記錄在冊。

同時讓每一個居民知道私藏外人的嚴重性,只要看到奇怪的人,立即找護衛舉報。

雖然開通了和綠河對岸來往,但僅限于運送奴隸。

不過時玉倒是聽雷奧尼斯說,他兩個表兄正争着想要綠河對岸的領地,打算像他一樣在對岸也打造一座“香葵城”。

時玉和霍辭對此舉雙手雙腳歡迎,有城就意味着有人,只要能建起來,他們不吝啬花大價錢建一座橋出來,他們試過,游戲自帶的路具現化後除了上山,也能下河,上山變成臺階,下河就變成了石橋,只是需要大量的金幣。

時玉大略算過,如果連接綠河,需要花費的金幣甚至超過了建造土樓和留園加起來的全部。

不過這些在人口面前都不是問題,只要城建起來,他們完全可以将收集材料的任務交給對面,讓對方幫他們來刷金幣。

文法學校建在了靠近城門主幹道的右邊,方便以後有對岸的學生坐船過來。

兩人直接在書院的基礎上将學校擴建,除了本身大小,又按照現代建築樣式,建造了兩座二層教學樓,跟本身書院古色古香的教室一起使用。

操場和宿舍也跟着擴大。

同時規劃好附近的街區。

剩下兩所如法炮制,大同小異,只是按照功能,在建造教學樓時有所變化。

像藝術類學校,沒有使用建工隊,兩人在游戲建築裏挑挑揀揀,選出幾個适合當教室的房屋,保證了學校建築的統一性。

三個學校都是在書院的基礎上改建,有圖紙,不需要時玉和霍辭親自監督,剩下交給建工隊,兩人開始籌備起了另一件事。

教廷将準備好的煉藥師送來了。

從穿越至今,時玉和霍辭一直記挂着一件事——醫療問題。

這是他們唯一提供不了的。

幸好一開始他們面對的是什麽都不懂的農奴,用憑空變物忽悠住了他們,讓他們沒有注意到為什麽神使不會治愈術這個問題。

等後來時玉和霍辭建立威望,統一口徑擡出和平女神,治愈術不治愈術就更沒有人提了,對使團他們也振振有詞,如果人們知道他們有治愈術,會加速發生戰争,因為知道他們受傷不會死,女神仁慈,不忍心發生這樣的事,所以禁止他們使用這個能力。

如今長安鎮有人生病,主要是購買教廷的聖水,按照對應病症服用,然後聽天由命。

時玉和霍辭覺得,是時候該把醫術搞一搞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