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013

陶禧然顯然是激動壞了,眼巴巴地瞅着桌上的飯菜,愣是不敢動手。陶笉然掐了一把他的臉蛋,道:“傻愣着做什麽?趕緊吃啊。”說完,又動手給弟妹一人夾了一根大雞腿。

陶小妹受寵若驚,連忙道:“我吃雞肉就行了,大哥你吃雞腿。”說着,就要把雞腿往回夾。

“這是專門留給你的,我不喜歡吃雞腿。”陶笉然說的可是實話,雞腿什麽的前世吃太多了,真的不稀罕這一根。但陶小妹卻只以為他在撒謊,以前爹娘還在的時候,家裏每次吃肉,爹娘都會說自己不喜歡吃肉,好讓他們三兄妹多吃一些。

想到這,陶小妹眼眶微紅,卻沒有拆穿大哥的“謊言”,轉而給陶笉然夾了一塊肥肥的五花肉,小聲道:“大哥也多吃點。”

陶禧然有樣學樣,也給陶笉然夾了一塊雞肉,激動道:“大哥多吃點!”

雖然外面寒風呼嘯,但看着弟妹滿足的笑臉,陶笉然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雖然今年要在異鄉度過,但有家人陪伴,卻是足夠了。

過年走親訪友,村裏着實熱鬧了幾天。陶家沒什麽親戚,但陶笉然帶着弟妹,提着雞蛋紅糖大米,上門給以前經常幫助他們的人家拜年。如今村裏誰不知道陶笉然得到貴人看中,在村裏辦免費學堂。之前又聽聞村裏要建小學,不由得拉着陶笉然又問了許多,陶笉然雖然答了很多遍,但還是耐心地回答每個人的問題。

得到了确切消息的人家,心中都是欣喜不已,好日子要來了!現在孩子有免費學堂上,今年說不定家裏的漢子不用出門找短工也能賺到錢,這些都是陶老師給他們帶來的。這時候村裏誰敢說陶笉然壞話,其他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村民們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還是有的,沒良心的還是少數人。

到了初三,就是遠嫁女兒回門的日子了。這一天,樂徑村好多人一大早就帶着大袋小袋的東西離開,然後又有許多陌生的面孔帶着大袋小袋過來。

于是這一天,不少人驚訝地發現,自家侄子/外孫/表哥/表弟竟然上學堂念書了!不用人家問,樂徑村的這些家長,一邊得瑟,一邊幫行知小學打廣告。這麽一段時間,孩子們的變化家長是看在眼裏的,心中對于行知小學的那一點疑慮早就消散無影無蹤了。所以跟親戚朋友說起來,把行知小學誇得天上有地上無。

其實嚴格來說這也不算誇張,免費學堂,這可是開天辟地頭一回啊!于是這個年,周圍這幾個村子的人過得是心不在焉,恨不得直接去樂徑村看看那個免費學堂是不是真的!

不出幾日,整個通口鎮都知曉了樂徑村裏有個叫行知小學的免費學堂,不僅上課不用交束脩,還不需要買紙筆墨和書本就能識字,這簡直就是神仙手段啊!

一時間,過年閑着的人都紛紛來樂徑村尋親訪友,然後又聽到一個重磅消息:行知小學要蓋學校,春耕之後要請短工!比起那不知真假,還要放假到元宵之後的免費學堂,招短工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啊!

比起其他村民們熱熱鬧鬧的新年,陶家到了大年初五,就沒啥事情了,陶笉然把田達叫過來,開始給三人補課。

重點還是數學課,陶禧然進度跟不上,陶笉然就讓他自己一邊去背乘法口訣。自己則囫囵地把書本上的概念給陶小妹和田達教一遍,餘下的就讓他們做題,慢慢消化就好了。而且兩人進度一樣,還能互相學習,不能再省事。

陶笉然也沒閑着,他要把系統提供的學校建築圖紙抄出來。陶笉然跟系統讨論了許久,才最後決定主要的建築材料選擇青磚。

Advertisement

青磚比木頭房子防火,而且也堅固耐用。雖然造價比木頭貴很多,但一畝地說多不多,想到以後還要容納更多的學生,陶笉然就想要起碼兩層的房子。用木頭蓋兩層的房子技術難度太高,而且還要請專門蓋房子的木匠,一般短工基本排不上用場,這工錢加起來,并不會比青磚房子便宜到哪裏去。

而蓋青磚瓦房的話,到時候只要請一個會砌磚的工匠回來,就能指導一群短工蓋房子了。陶笉然數了數手裏的銀子,又是一陣肉疼。不過抄完圖紙後,又不由得期待起來。

只見圖紙上畫的是個兩進的院子,前院比後院小,只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積。

前院只有一棟兩層的教學樓,有七間大房間,兩個小房間。每個大房間五十平米,小房間則是二十五平米。六個大房間是每個年級的教室,剩下一個則規劃成了圖書室,小房間一個是教師辦公室,一個是倉庫加檔案室。教學樓前還有一個休息活動的院子,院子裏有塊告示板。

後院則是生活區,有食堂和廚房,還有一棟教師宿舍樓和兩棟學生宿舍樓。雖然兩棟宿舍樓的每個房間都一樣大,但教師宿舍是一人住一間,學生宿舍兩人住一間。其中教師宿舍有十間,學生宿舍有四十間。

前院後院各有兩個獨立的廁所,不是村裏常見的旱廁,而是有些類似現代的蹲廁了。蹲廁還連接了一個化糞池,不僅方便衛生,收集起來的糞便也能拿去當肥料,一舉兩得!而且這可是系統免費附贈的一個制作肥料的方法啊,已經進化出鐵公雞趨勢的陶笉然在心裏偷着樂。

陶笉然看了許久,謹慎地圖紙放進系統空間裏。這些圖紙裏可不只有建築圖紙,還包括了一應的家具樣式,抄完之後足足有一打紙,陶笉然愣是抄了半個月才抄完。要是不小心弄壞了,他可得把自己心疼死。

過了正月十五,行知小學重新上課。而因為過年閑了将近一個月的農民們,又開始下田去了。經過一個冬天,田裏土質會變硬,在春耕之前得先把地鋤松,再弄些肥料養養田。這時代是有肥料的,但都是簡單的草木灰或者為數不多的不多的糞便,比較貧瘠一點的土地,偶爾還會實行輪耕。

而田家的任務則更加艱巨,水渠目前只整修好了損傷最嚴重,也是地勢最高的幾畝。田達開學之後,每天上午上完語文課,又匆匆回去幫忙,周末補課的時候思維也比以前緩慢了許多,整個人顯得很是勞累。估計春耕完後,他得都要消瘦一圈。陶笉然對此有些不滿,這種學習效率可不行,長久下去他這好好的一個苗子還沒長成就要被壓垮了!

就在這時,鎮上傳來了好消息,陶笉然年前托木匠做的水車,已經制作完畢了!

木匠托樂徑村的人給陶笉然帶句話,并且表示第二天要親自把水車送過來。

第二天是星期三,陶笉然幹脆把帶着學生們到村口迎接水車的到來,順便上堂社會實踐課。

沒讓他們等多久,村口就來了一輛驢車。驢車上綁了一整車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木板,車上有兩個人。一位大約二十來歲的男子在趕車,另一個則是陶笉然上次見過的木匠,這次随他來的應該是他的兒子。

那木匠看到陶笉然,只喊了一聲“陶大郎”就不再說話,但表情卻很急切。跟着他來的年輕男子知道他寡言,便主動開口道:“陶大郎,不知這水車要裝在何處?”

陶笉然也很着急想要見識一下書裏吹噓得神乎其神的水車有多厲害,也沒有寒暄,直接把人帶到了選定好的位置:“就是這裏。”

聞言,章木匠父子倆二話不說就開始卸木板,陶笉然大手一揮讓學生們也去幫忙。

田達經過這段時間的補課,對陶笉然已經沒有先前那麽拘謹了,盯着木板的形狀看了許久,忍不住問道:“老師,這是要組裝一個圓的東西出來?”

陶笉然聞言,心中一驚。雖然圖紙是他畫的,但光看這些木板,他還真沒辦法想象最後能弄出個什麽東西出來,田達居然能一眼看穿?!這立體幾何的天賦也太驚人了吧!不過驚訝歸驚訝,陶笉然對這個得意門生還是很看重的,于是很耐心地回答了田達的問題,并且告訴他水車的作用。

此時田裏有不少村民在幹活,看着那一車木板被運過來,陶笉然還帶着一群學生在幫忙,大家現在都已經知道今天是上課日,這難道也是在上課?于是也有不少人圍了過來,有村民忍不住好奇問道:“老師,這是什麽啊?”

“這是水車,是個好東西,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陶笉然故作神秘道。

聽他這麽一說,周圍的村民那心跟被貓爪子撓過一般,好奇得不得了,還有不少人跑回去呼朋喚友。

不少村民一聽陶老師帶着一群學生出現在田裏,還在倒騰一個叫什麽水車的玩意兒,紛紛放下手中的農活過去圍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