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遇

回家後懶懶的躺在床上,随手翻閱着那章廣告頁,密密麻麻的信息讓人眼花缭亂。

我相信,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結局,就像這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會有一個故事。

比如說,在這麽多的登記廣告中我獨獨挑出了蘇逸的那條。

也許是因為“SUI”這個符號,我心裏直覺他一定是個中國人。

源于英語水平不高,我很抵觸身邊的外國人,一直在盡量避免和他們打交道。

當然,這在出國前是不曾想到的,否則說什麽我也不會來這裏,但現在一切都晚了,我肯定不能就這麽回去。

于是,我撥通了那個號碼。

“您好,這裏是Z大街53號嗎?”

“是的,有什麽事可以幫忙?”

“您是蘇先生嗎?”

“是……”

“嘟嘟嘟……”

電話斷掉了,該死。應該是我的手機壞了。

可是心裏挺高興的,我是抱着試探的目的直接用中文講話,而對方果然是中國人。

那個地址并不遠,索性過去看看吧。

帶着點興奮,我叩開了面前的木門。

Advertisement

“您好,蘇先生嗎?我是中午給您打過電話的人,我看了您在琴行的登記信息。”

“嗯?”開門的男人有些驚訝,但随後就釋然的笑了,很客氣的對我說道:“請進來吧。”

原來是兩個月前,在這裏住的另一位姓蘇的先生留下得信息,而不是現在住在這裏的叫蘇逸的男人。據說那位蘇先生是蘇逸的老同學,因為工作調動的關系已經不在這個區住了,房子才易給了蘇逸。

雖然撲了個空,但是聽到他說與原主人是老同學,又看到家中擺放的鋼琴不像是沒動過的樣子。

于是,我問了蘇逸的工作。

我知道這樣有些不禮貌,但我當時沒有顧慮那麽多。要知道,那時候在國外找一個亞裔鋼琴教師并不那麽容易,更何況是個會講中文的中國人。

好在蘇逸沒有介意,并坦誠的回答了我的問題:A大鋼琴系副教授。

我早該判斷出的不是麽:溫和的笑容,修長的手指,儒雅的氣度,一個30歲出頭的男子。

“那您可以收下我做您的學生嗎,我的志願就是想要考A大。”

“這個,私下我還沒有收過學生。”

“……”

也許是看出了我的失望,蘇逸頓了頓,說了一句:“或許,我們可以試試。”

就這樣,我成了蘇逸的學生。

1991.12.31.

我永遠不會忘記,1991年的最後一天,我和蘇逸的一場初遇。

同類推薦